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廣播稿

範文廣播稿

廣播稿3.37W

篇一:20廣播稿

範文廣播稿

甲:當燦爛的晨曦溫暖着整個校園,採擷一縷陽光,編織成七彩的花環。

乙:留住一陣清風,播撒出希望的明天。

甲:付出一份真誠,打造出溫馨的世界。

乙:帶走一絲煩惱,讓快樂與我們同行。

合:親愛的老師、同學們,大家好!甲:我是主持人***。

乙:我是主持人***。

甲:碧藍的大海里,魚兒在自由自在地遨遊;蔚藍的天空下,鳥兒在無憂無慮地鳴唱。這個世界最生機盎然的就是生命!正是這一條條鮮活的生命,讓我們的整個地球也鮮活起來。

乙:可有關調查數據顯示,每年我國有1.6萬名中小學生非正常死亡,平均每天有44人死於食物中毒、溺水、交通和其他安全事故。排除那些不可預見的自然災害和人力不可抗拒的重大事故外,約有80%的非正常死亡是可以透過預防措施和應急處理得以避免的。

甲:有位名人說過:“安全是‘1’,安全以外的所有東西是‘1’後面的‘0’ 。如果‘1’沒有了,那麼所有的‘0’ 也就沒有意義。”看來安全是何等重要。

乙:在校園裏有這樣的現象,請隊員們判斷一下,這樣的行爲安全嗎?

甲:有些隊員喜歡在來往學校的路邊購買小攤販的食品或物品,

覺得既方便又便宜,但卻不知道這些物品有許多是“三無”產品,人吃了容易造成嘔吐、噁心等不良症狀。

乙:有些隊員喜歡拿尺子、小刀等東西玩耍打鬧,豈不知這些物品存在不安全因素,容易給自己或別人造成傷害。

甲:有些隊員不遵守學校的規定,經常在課間橫衝直撞、攀爬。乙:有些隊員處理事情能力單一,自己處理不了的事情,不會請老師來幫助處理,只會用武力來解決,打傷了別人,自己也受傷了,嚴重的還得讓正在工作中的爸爸媽媽停下手中工作,到學校來處理打架的後果。

甲:如果我們不樹立安全意識,視安全隱患而不顧,對安全問題防範不嚴,那麼造成的後果不堪設想。因此,我們倡議,提高安全意識,做到以下幾方面:

乙:校園內不追跑打鬧。樓道及教室不進行各種體育活動,右行禮讓,上下樓時不跑、不推、不逗留、不鬧、不擁擠,防止踩踏事故的發生

甲:注意體育課及課間的運動安全。體育課聽從老師管理,按照老師要求,認真做好準備活動。按照要求完成教學任務,不做危險的體育項目。如果身體不適合體育活動,要和老師請假,保證身體安全。

乙:注意飲食安全。不吃無生產廠家、無生產日期、無保質期的三無食品,不買無照商販食品,預防食物中毒。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儘量不到人員密集的地方,如果生病一定要到醫院就診看病。

甲:注意交通安全。上下學時學校門口人多車多,過路時要特別小心,防止意外事故的發生。

乙:遵守校規校紀,遵守國家法律,正確處理隊員之間的矛盾,遇事冷靜,多做自我批評,學會溝通與理解

甲:人的生命也是脆弱的,生命如果發生什麼意外,會留下永遠的傷痕;健全身體一旦失去,將永遠無法挽回。因此,我們應該好好珍惜我們生命中的每一天,在活動中注意活動安全,在外出中注意交通安全,使自己平安健康地成長。

乙:在這裏,我們再一次提醒全體同學一定要注意校園安全。不在走廊上追逐打鬧;不做危險的遊戲;遵守活動要求;上下樓梯、緩步輕聲??時時處處注意安全,同學之間注意禮讓,讓上新河小學成爲一個安全、文明的學習樂園,讓每一位新河小學同學天天高高興興上學、平平安安回家。

甲:時間過得真快,“放飛夢想”紅領巾廣播站又要和大家說"再見"了。 期待今後我們的思維在這裏交匯、碰撞,讓我們的生命永遠充滿活力,讓我們的活動永遠充滿朝氣!

乙:廣播站全體成員恭候全校師生的來稿、也歡迎大家的點評、監督,希望大家多提出寶貴的意見,見證我們的成長曆程,讓我們一道,把校園廣播做得更出色。

甲:親愛的同學們,我們衷心地祝願:“放飛夢想”紅領巾廣播站能成爲你的良師益友,願它能帶走你所有的煩惱,爲你帶去無盡的歡樂。

乙:願它能給你留下美好的回憶,伴隨你度過金色的童年。甲:感謝大家的收聽,本次播音到此結束。

合:再見!

篇二:5月20號 廣播稿

焱:老師們同學們大家好,我是高一二班的李鑫焱。

琦:我是高一三班的劉立琦,今天的廣播由我們來主持。

焱:科普知識是一種用通俗易懂的語言,普及科學知識,解釋種種科學現象和理論的知識文字 。

琦:科學普及的涉獵面極其廣泛,有生命科學、環境科學、宇宙科學、地球科學、能源科學、航空科學等。現在我先帶大家走進生命科學,領略生命科學的神奇之處。美國明尼蘇達州68歲男子艾倫·茲德拉德已失明10年,但上週他憑藉一雙“仿生眼”又重見光明。茲德拉德由於患上色素性視網膜炎,其視力逐漸衰退,並於20年前失去工作能力。10年後,茲德拉德完全失明。但是,在美國梅奧醫學中心眼科醫生的幫助下,茲德拉德又重獲新生。梅奧醫學中心爲茲德拉德定製了一套“仿生學眼鏡”,包含一顆人造眼球和若干芯片,可將光線信號繞過視網膜,直接傳送至病人視覺神經經過手術和康復後,茲德拉德如今已經能分辨出人的外形及物件的大致輪廓。無需輔助即可在室內行走。

焱:人類的大腦也是與科學息息相關的 中國科學家發現中文母語者和英文母語者利用類似的腦區處理語言,但處理方式存在顯著差異。藉助功能磁共振成像技術,北京大學高家紅團隊研究比較了中文母語者和英文母語者在理解言語時的大腦活動情況,結果發現大腦左半球額葉的“布羅卡區”以及顳葉等區域在處理不同語言時,其資訊傳遞路徑有着明顯差別:在處理英文時,大腦額葉的布羅卡語言區接收來自左側顳葉皮層後部的資訊,在處理中文時則接收來自左右兩側顳葉前部的.資訊。 這一結果不僅揭示了大腦在處理語言時的資訊網絡特性,還說明了中文處理的特殊腦網絡機制。高家紅解釋說,中文是一種“聲調語言”,比如Ma這個音,在不變的聲調中即一聲表示母親,而在下降的聲調中即四聲就表示責備。而對於英文這類“非聲調語言”,音調高低僅表示不同的態度,其對應的詞義保持不變,這說明“大腦在理解聲調語言時,存在特殊的神經機制以整合來自大腦左右半球的包含音調資訊的語音-音系資訊,從而最終達成聲音-語義映射”。 琦:瞭解完生命科學。讓我們去再探尋一下環境科學吧。

根據在《自然氣候變遷》上發表的新研究,由燃燒化石燃料引起的全球變暖正在加劇。新的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北半球氣溫增長的速率可能會達到每十年0.25攝氏度——這種速率在近1000年都沒有出現過。來自美國能源部西北太平洋國家實驗室的首席科學家史蒂夫·史密斯博士說:“我們已經關注氣候變化40多年了,而這一過程太漫長了,它就像房屋和基礎設施的使用壽命一樣漫長。從短期來看,我們必須要適應氣候變化”總體上來看,全球氣候因爲溫室氣體排放而變得越來越暖,原因就是溫室氣體會聚集太陽散發的熱量。但是從短期的氣候變化來看,還不太確定全球變暖會給人體健康方面或壽命帶來什麼樣的影響。史密斯博士說:“根據這些氣候模擬研究,我們會發現整個世界正在發生很大的改變。其中溫度變化的速率一直在變大,比過去的四十年要大很多。我們需要做的就是研究氣候變暖所帶來的影響並做出更好地應對。

焱:我們生活在地球上,地球科學更是必不可少的。隨着地球資源的日益枯竭,包括美國在內的幾個太空探索強國,早已把目光轉移到浩瀚的宇宙中,尋找除地球之外人類能夠宜居的星球。而此前曾被科學家們認爲根本不存在的一顆宜居星球,日前卻被正式承認確實存在。它就是被稱作"格利澤581d"的行星。據介紹,"格利澤581d"行星距離地球22光年,大小約爲地球的3倍,是人類在太陽系之外發現的第一個位於宜居帶中的行星,被稱爲"超級地球"。“格利澤581d”圍繞“格利澤581”公轉,並且位於後者的宜居帶中,是人類潛在的太空移民選擇。“格利澤581d"的存在與否曾一度產生爭議。在更加準確的研究方法的幫助下,英國學者們表示,已經確認"格利澤581d"的確存在。

琦:科學技術是人類進步和社會發展的巨大歷史動力,能源科學就是能源和技術的結合,據說全球最大太陽能飛機----“陽光動力2號“於今年3月初的一個早晨在阿聯酋首都阿布扎比成功起飛,開始環球飛行。據悉“陽光動力2號“的重量僅相當於一輛汽車,機翼安有1.7萬塊太陽能電池板。它將飛行5個月,飛行時速爲50至100公里;降落12次。並在中國的重慶、南京兩站停留。其間約有40位工作人員負責控制它的飛行。

焱:歡樂的時光總是這麼短暫。今天的科學之旅到此告一段落,謝謝大家的傾聽,我們下期再見。

篇三:3-20校園之聲廣播稿

校園之聲廣播稿《繽紛三月》

時間:201X.3.20稿件來源:陳榮嬌播音員:李鑫玉 夏哲

男:敬愛的老師們!

女:親愛的同學們!

合:大家中午好!橫道小學校園廣播臺又如約而至!

男:我是主持人李鑫玉。

女:我是主持人夏哲。

女:上週星期二和星期三,我們觀看了安全教育主題影片。

男:上週星期五,我校成功舉行了地震災害疏散演練。

女:在今天的《人與自然》欄目裏我們來談談環境保護的重要性

有一天,我看到了這樣一則公益廣告——“吱、吱、吱------”,五棵蒼翠挺拔的大樹矗立在大地上,萬物充滿了生機,鳥兒們在枝頭歡唱跳舞,和藹的太陽公公把明媚的陽光灑向大地,勾勒出一幅快樂和諧的畫面。然而,好景不長,隨着伐木機的轉動,這些枝葉茂盛的大樹,只剩下最後一棵了!那些動物們死的死,傷的傷,雲朵抱着太陽也逃之夭夭,留下的只是一隻可憐的小鳥------看着這則廣告,我浮想聯翩。顯然,這則廣告告訴大家要保護森林,保護生態平衡,因爲我們只有一個地球。

看着熒屏上那棵孤零零的樹,我不禁想起98年發生的特大洪澇災害。雖然抗洪救災取得了圓滿成功,但人們不得不想起這次洪災的根本原因是長江上游的樹木被大量砍伐,植物受到破壞,造成了水土大量流失。我看見過這樣一組數據,我國砍伐樹木所得到的回報是2億萬人民幣左右,但砍伐樹木引起的洪澇災害所帶來的經濟損失卻多達200億元人民幣。這難道還不夠引起我們的深思嗎?

確實如此,樹木不僅爲我們帶來財富,它更是保衛我們家園的衛士。真希望鳥兒們永遠在樹上高歌,希望地球是個“綠球”,但願人們不要只看眼前的利益,而要放眼於未來——因爲我們只有一個地球。

男:我們每一位同學都要從小養成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好習慣。

女:從小事做起,從自己做起,因爲地球只有一個。

男:好了,聊過了沉重的話題,我們大家一起來輕鬆一下。

女:在今天的民樂欣賞裏我們來給大家介紹一種民樂——葫蘆絲。

男:葫蘆絲(又稱葫蘆蕭)是雲南少數民族特有的樂器之一。主要流傳於雲南省滇西傣族地區,在布朗族、德昂族等少數民族中也較爲流行,葫蘆絲因其音色獨特優美,外觀古樸,柔美、典雅,簡單易學,小巧易攜帶等特點,近年來受到廣大中小學生,音樂愛好者及中外遊客的喜愛。

關於葫蘆絲傣族民間還流傳着一個美麗的傳說:很早以前,一次山洪暴發,一位傣家後生抱起一個大葫蘆,闖過驚濤駭浪,救出了自己心愛的姑娘。他忠貞不渝的愛情感動了佛祖,佛祖把竹管插入金葫蘆,送給勇敢的小夥子。小夥子捧起金葫蘆,吹出了美妙的樂聲。頓時,風平浪退,鮮花盛開,孔雀開屏,最後這對情侶得到了幸福。

從此,葫蘆絲在傣族人家世代相傳。每當明月高懸、夜深人靜的時候,在祖國西南邊陲,在瑞麗江和大盈江畔,常常從傣家的竹樓旁、從阿昌族的村寨裏,飄出一陣陣音響纖細秀麗、柔美甜潤、曲調委婉動聽的樂聲,這是年輕小夥子們在邀請心愛的姑娘出來談情,他們吹奏的就是這種獨特的民間樂器——葫蘆絲。

女:談到葫蘆絲就不能不提到由葫蘆絲演奏的《月光下的鳳尾竹》這首名曲。 鳳尾竹,因其形狀似傳說中鳳凰之尾而得名。細細的枝條,寬寬的葉兒,竹幹不高,被風吹擺的樣子,文人稱之爲“竹笑”。很久很久以前,有這樣一個傳說,誰要是能得到鳳凰的一根羽毛,就能變得和鳳凰一樣美麗。一棵綠竹知道後,心裏想:雖然我和松樹哥哥、梅花妹妹一起被人們稱作“歲寒三友”,但我多想和梅花妹妹一樣美麗啊。於是,他央求小鷹弟弟幫他去鳳凰那兒求取一根羽毛。小鷹同意了。他飛過九座高山,越過九條大河,終於見到了鳳凰。善良的鳳凰真的託小鷹給綠竹帶來了一根美麗的羽毛。綠竹高興極了。他拿着羽毛手舞足蹈起來。突然,一道霞光閃過,綠竹長高了,枝葉也變細了。他那青綠色的莖彎曲下垂,真像漂亮的鳳尾。從此以後,人們就把這種四季常青、體態瀟灑的綠竹叫做“鳳尾竹”了。

葫蘆絲獨奏曲《月光下的鳳尾竹》,此樂聽起來非常的優美,給人以心曠神怡的感覺。不由聯想起那鬱鬱蔥蔥的鳳尾竹林,別具一格的傣家樓閣撒落在竹林間,有如天上的星子,依山傍水,在融融的月光下,竹林中隱隱飄出的陣陣葫蘆絲,幽攸抑揚,輕清淡雅。瑞麗江靜靜地流淌,江水在銀色的月光下波光粼粼,月光如水,靜靜地瀉在一片片鳳尾竹上,參差斑駁的竹影在風中搖曳……

男:當我們還陶醉在這優美的音樂聲中的時候。

女:不知不覺又到了說再見的時候了。

男:老師們、同學們,再見!

合:再見!

標籤:廣播稿 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