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感言

高效課堂培訓感言(精選8篇)

感言5.97K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我們常常會因爲所接觸的人和事而備受啓迪,這時可以把它可以記錄在感言中。但是寫感言有什麼要求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高效課堂培訓感言,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高效課堂培訓感言(精選8篇)

高效課堂培訓感言 篇1

xx年1月9——13日,我參加了《中國教師報》黑龍江省XX市區域課改整體推進第一階段——“高效課堂”培訓,我有幸觀摩了中國教師報高效課堂專家團的演講、作課,並體驗了高效課堂下小組建設、新文化建設,真正感受到了一種震撼。

一、李炳亭先生的講座讓我對現在中國教育有了清醒的認識

高效課堂不僅僅是形式,而是神聖的責任。李炳亭先生提到中國教育的現狀,提到學生不快樂、教師不快樂;提到學生不滿意、教師不滿意、家長不滿意、社會不滿意;提倡要給學生快樂,給教師幸福。在當代教育實踐中,並沒有一種特定的體制規範,要求教師應該怎麼教,學生應該怎麼學。李炳亭先生的一句話給了我們答案:體制不是問題,不要抱怨體制,每個人都是體制本身。他說“減負不是減量,而是增趣”。近幾年,我們各學校一直在提倡“減負增效”,其實有很多時候都是空喊,即使做了,也遠遠沒有從實質上做到。以前,我們很多教師總是有疑惑,認爲所謂的讓學生減負會降低課堂效益。李先生告訴我們,減負的關鍵是增趣,如果有了興趣,加量也不會成爲負擔。這使得我們明白,在高效課堂的建設中,激發學生的興趣,點燃學生的學習慾望是十分關鍵的。李炳亭先生告訴我們,教師的作用就是“點燃”,教師不能再做“二傳手”,新教師要有新的教育觀、教學觀和學生觀;他告訴我們新課堂和新課程的定義:凡是學習發生的地方都叫新課堂,凡是學生的需要都是新課程;他告訴我們,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人等等。這些講解,都使我們對高效課堂的認識更深刻了一步。五步三查”模式讓我們耳目一新。在講座中,李炳亭先生提出了“五步三查”的教學模式,具體規定了高效課堂操作過程的環節和注意問題,對我們實施高效課堂的初級階段具有十分重要的樣本意義。

總之,李炳亭先生的講座讓我們對高效課堂的內涵認識更加深刻,使我們對高效課堂的技術操作有了明確的方向。

二、杜金山先生等多位專家講座給我們的重要啓示

杜先生的“解碼高效課堂”劉光勝局長的“區域教育整體推進策略和實踐”、汪興益校長的“透視五環大課堂”、張海晨校長的“導學案編寫”、李豔麗校長的“新學校文化建設”講座,讓我們瞭解到課改實驗區的成功策略,領略到高效課堂與教師發展、地方教育發展的重大意義;清楚了新課堂流程每個環節的重要意義;導學案在高效課堂中的作用,編寫基本方法等有了進一步瞭解;基於兒童的需要,構建學校的顯性文化、隱性文化,使之發揮過更大的作用。

三、何文等幾位專家教師的示範課

何文老師的體驗式小組建設培訓別開生面,讓老師們親自體驗了一次做學生的感受。在他的培訓課上,參訓教師輕鬆活潑,幸福快樂。在快樂和諧的課堂氛圍之中,參訓教師對高效課堂的小組建設的意義及操作方法有了更深的領悟。其他幾節示範課上,我們看到,作課教師始終激情飽滿,他們的情緒推動着學生的情緒,他們真誠地讚美學生,鼓舞學生,有效推動了學生的展示和反饋,使課堂真正成爲了生命的狂歡,更使我們對“高效課堂”的渴望。

高效課堂培訓感言 篇2

我準備了一週多的課終於上完了,說實話,我不想上這節課,我怕上不好連累大家,對於我自己來說,我很想上這節課,因爲我知道,公開課對我來說都是一次鍛鍊與提升的機會,從一次次的公開課中,我能學到許多東西,它一次次會讓我品嚐着課堂帶給我的那份快樂與思考。總結了課堂教學的成敗得失,感受最深的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深刻理解課標要求,把握課改精神。

尤其是求實的特色課堂的精神,還要掌握初高中的銜接,要讓學生感覺到,上公開課也能學到很多東西。

二、加強教育理論和專業知識儲備。

公開課給我們感觸最深的就是,教科書提供的知識和教師個人的知識,已不能滿足學生學習知識的需要。鑑於此,在業務上教師要加強自身修養,強化教育理論和專業知識的學習,及時更新自己的知識存量,增強自身課前準備的體會。我上公開課之前的準備工作都由我一個人來進行,如預案的設計、課件的製作等。爲什麼要這樣呢?因爲在準備的過程中我也就是在備課,不僅僅是在紙上備課,更重要地是在心理上、思想上備課,透過自己這樣一個反覆思考與準備的過程,自己對要上的課基本能做到心領神會了,雖然這樣一來自己會增加很多的事,但這樣做我個人認爲值,它讓你經歷了一個思考的過程,可以把你粗線條的思路打磨成具體的教學步驟,又能讓你從教學的細節中跳出來看待將要展開的教學。可以這麼說,透過這樣的準備再走上課堂,我感到自己的底氣足一些。

三、上課壓力很大,生怕把課上砸了,如果上砸了不僅自己沒面子,而且對我們組也有很大的影響。

如果說我對這些問題一點也不考慮,那也是假的。但對我來說,課上的好壞已不是最重要的,我的目的是想透過一次又一次的公開課活動,找尋自己的教學風格,追求自己的教學理想。

好的課堂教學本來就是一個遺憾的藝術,我們的教師就是在不斷追求課堂完美的過程中實現自身的人生價值。因此,面對課堂我想思想單純一些,工作紮實一些,準備充分一些,遠遠比採用其他方式達到所謂的課堂效果好得多。

四、樹立課堂信心,完美展示風采。

我老公也和我談到了自信的重要性。不要把公開課當作是負擔,而是把它看作一堂普通的課,一堂能展示自己教學風格的課,一堂真正把自己推向前臺的課,“態度決定高度,細節決定成敗,實力決定命運”,認真對待學校安排的開課任務,思想上決不麻痹大意,踏踏實實去做事情,強調開課的每一個細節,絕不心存僥倖,相信自己有這樣的開課實力,爲南校化學組、爲自己爭光!自己從焦慮緊張到心無旁騖的調整過程,自信是成功的基石。

五、加強課後反思

教後的總結反思是組成教學環節的有機的一環,一個老師的教學不應該只是“定數”,更應該有汲取新鮮血液而融入自我的一些“變數”;不應該只有有規律的“有理數”,還應該有不斷嘗試自我的未定論的“無理數”。

“痛,並快樂着”。公開課之痛,痛在選課,痛在設計,痛在反覆上課,更痛在夜深人靜時輾轉難眠地自我剖析、自我煎熬。誠然,這是一種痛,但我卻發現自己黑着眼圈依舊快樂,這是一種成長的快樂,更是一種成長的、快樂的蛻變。

最後用三句話來說一下我的感受:課前如座針氈,上課如履薄冰,下課如釋重負。

高效課堂培訓感言 篇3

我園每學期有兩次家長進課堂活動,本以爲是件有意義的活動,但是在實際進行中,卻遠沒有想象的好。

因爲在以前我也搞過家長進課堂,那是是因爲教學的需要,我提前和家長進行了溝通和聯繫,而且還準備了課件,結果在活動中,孩子們都很興奮,可是興奮過後就是亂糟糟的一團,講話的、打鬧的、亂跑的。我們班三位老師作爲助教在一邊協助總算把活動順利結束。

這次的家長進課堂活動是家長自願參加的,因爲他以前參加過這種活動,我以爲肯定能夠得到孩子們的喜愛,可是在活動中,因爲他只是一味的展示自己的手藝,沒有和孩子的配合,更沒有從孩子的心理年齡特點出發,所以結果可想而知,作爲助教老師的我,手忙腳亂。孩子們更不必說了。

兩次的家長進課堂活動,雖然目的不同,但是在活動中的效果卻相差不大,因爲家長作爲專業教師很不錯,可是他們卻很少能從幼兒的年齡特點出發,更不會了解幼兒的興趣點和語言特點,所以在活動中也就失去了他的實際意義。我認爲,家長進課堂活動首先應該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教師作爲這節活動的主要引導者,在進行專業知識時,請家長協助進行。這樣就會取得良好的效果。

高效課堂培訓感言 篇4

今天是3月14日,語文備課組組內常態課交流研討活動開始啦!每天堅持跟蹤聽課雖然很累,但也和幸福!收穫靈感時尤爲快樂!

真正的文字是最樸素的,真正的教育是無痕的。在看起來輕鬆、隨意的教學情境後面,蘊藏着多少教育因素,多少先進的教育思想,多少爐火純情的教育藝術!

看似平常的一句話,老師對學生的訓練卻從簡單到複雜,從具體到抽象,從平淡到包含真情,是那樣的循循善誘,潤物無聲。孩子們越說越好,時時妙語連珠,神采飛揚。學生在活動中相互交流,教師在活動中巧妙促進,活動有聲,教育無痕!

高效課堂培訓感言 篇5

十幾年來,一直都在進行課堂改革。高中階段的教學,由於高考成績的壓力,很難有一個根本的轉變。我們可以結合自己的學科特點加以改進,最大限度地提高課堂效率,爭取課堂改革“秀外慧中”。

我們的教學方式經歷了:背課、講課、導課三個階段。學生聽課的方式也經歷了:被動的聽---同步的思考---積極地練習,三個階段。教學觀念由最初的教師爲主體逐漸改爲學生爲主體。

在物理教學過程中,我爭取做到:凡是學生能自己做到的教師不包辦,凡是學生能自己能說的自己說,凡是學生能自己想的自己想,凡是學生能自己操作的自己操作,凡是學生能自己練得自己練。將主動權還給學生。

在實際的教學中,大家都會遇到這樣的困惑:

不願提問學生,嫌費時間,影響進度。我們自認爲完成了教學任務,實際檢測下來發現學生掌握的'並不好。所以說,我們必須注重的是學生學了多少,而不是老師教了多少。要給學生一定的記筆記的時間,記憶的時間,不爲完成任務而忙。要講究效果,提高效率。

提問學生,不善於引導,甚至自問自答。這樣的提問沒有實際教學效果,反而會損害學生求知的慾望。所以教師要善於提問,提有價值的問題,同時注意問題的梯度性。學生在遇到困難時,如何適時引導幫助他完成思考,這對於他以後的學習起着深遠的影響。

事實證明,在老師的引導下,認真思考的學生,成績往往很出色。組織課堂教學,我們追求的是學生思維的活躍度,而不是表面上的熱熱鬧鬧。這就要求教師仔細琢磨知識點的銜接,不斷地激發引導學生的思維。

鑑於以上情況,我認爲要上好一堂物理課需要做以下準備:

教學中,首先要解決的是教師觀念.教師應該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他們變“要我學”爲“我要學”。堅決杜絕:“臺上天花亂墜,臺下昏昏欲睡”的不良局面。

教學中應樹立“以教師爲主導,以學生爲主體,以訓練爲主線,以培養創新能力爲核心”的“三主一心”教學思想。教師爲主導就是要透過誘導、啓發、檢測、評價等手段,積極創造條件,引導和啓發學生愛學、會學。以學生爲主體是教學的出發點和歸宿,充分發揮他們的主動性。訓練是掌握知識獲取技能的重要途徑。課堂教學要更加註重於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這也是近年高考的新要求。

教師最大的藝術在於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素質,採用各種教學手段,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感官,激起學生求知興趣,使他們集中注意力,積極思維。透過思維活動的引導,促使學生主動的跳起來“摘果子”,比較輕鬆地獲得知識,培養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育家葉聖陶指出:“嘗謂教學各種學科,其最終目的達到不復需教,而學生則能自爲研索,自求解決。故教師之爲教不在於全盤授與,而在相機誘導”。難怪乎有“物理貴在引導,妙在開竅”之說。

要使學生在課堂上始終處於積極參與、動手、動腦、動口、相互交流合作的狀態中,這樣學生的思維、表達、實踐、合作能力才能得到充分發展,更重要的是學生能從中悟出學習的真諦,從而自然而然地以主人翁身份投入到教學活動中去,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極爲有利。

總之,學生是課堂的主體;貴在引導,教師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是組織者、引導者。變“滿堂灌”爲“啓發式”;變教師“主宰”爲教師“主導”;變學生“被動”爲學生“主動”;變學生“模仿”爲學生“探索”;變教師的“教”爲學生的“學”。

在實際教學中,不同學科,同一學科的不同課型,不同年級,同一年級的不同層次的班級的授課方式稍有不同,但都離不開兩個最重要的點:一是要想方設法讓學生動起來(眼動、腦動、耳聽、嘴說,手動)二是要關注學生這堂課到底學了多少,而不是教師講了多少。

今後的教學中,我還要:繼續堅持以學生爲本的教學理念,繼續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科素養。教學語言力爭更加簡潔,更加幽默。給學生以正確有力,回味無窮的指導。做一個稱職的導演,和那些可愛的演員們,共同上演一幕幕精彩的40分鐘。

高效課堂培訓感言 篇6

在聲勢較大的“課堂大比武”活動中我看到了一羣勤鑽苦研,敬業樂業、與時俱進的同行們。尤其是課件的製作與展示、教學中精品的呈現,更是體現出了教師的綜合素養和極其紮實的工作作風。聆聽不同年級、不同學科老師的課,置身於不同教師的課堂教學中,讓我受益匪淺。

一、教師的語言魅力。

教學是一門藝術,教學語言更是一門藝術,誰能將它演繹得好,就能抓住學生的心。特別是我校語文教師吳丹、邵華平,他們那抑揚頓挫、聲情並茂、快慢適宜的語言,時時感染着、牽動着每一位學生的心,讓學生的回答也變得那麼深情,富有詩意,激起了學生的最大興趣。

二、巧妙使用多媒體。

多媒體教學不僅給人一種賞心悅目的感覺,而且創造了輕鬆愉快地學習氛圍,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這次“比教學”活動中,我校大多數教師都精心設計、自制了精美、實用的課件,使課堂變得更輕鬆。特別是胡老師設計的《秋天的雨》課件更是令人賞心悅目。和學生一起欣賞着精美的圖片,聆聽着動聽的音樂,我們彷彿和學生都隨着老師那點擊畫面的手指走進了火紅的楓林、金色的稻田,感受到了秋天的魅力。

三、教師深厚的基本功,紮實的教學態度。

我校教師們無論在教學目標的確定、教學環節的優化、教學問題的設計、教學方法的安排、教學語言的組織等方面均呈現出一片百花齊放、各具匠心的景象,更體現了新時代教師的綜合素養和極其過硬的教學基本功。特別是劉大雄老師,雖然已年過五十,卻依然寶刀未老,以自己穩重踏實的教學風格,讓學生輕輕鬆鬆就掌握了知識要點。郭老師在上一年級語文“植樹”時,他那生動質樸的語言、各種各樣的手勢、和學生一起“參加植樹”的勁頭,緊緊抓住了學生的注意力。

四、課後熱烈、中肯的教學評價,使授課教師和聽課教師共同進步、共同成長。

每一次聽課罷了,老師都能在一起進行積極的評課。課堂上新的教法很值得其它老師借鑑學習的,特別老師集體商討,尋找更好的解決辦法的,及教師們客觀、公正、科學地評價課堂教學。對探討課堂教學規律、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促進教師專業成長、深化課程改革有着十分重要的意義,達到了共同進步、共同成長的效果。

這次“課堂大比武”活動也讓我們認識到:教學有法,但教無定法。我們只要勤於學習,大膽實踐,不斷總結經驗教訓,就會探索出適合新課改要求、適合學生特點及教學內容的最好方法。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我會逐漸克服,不斷完善自己的教學,收穫新的精彩。

高效課堂培訓感言 篇7

隨着高中音樂教育的發展,音樂教師應該首先明確音樂教育的目的,培養學生對音樂的感悟,以審美教育爲核心,在整個音樂教學過程中要以音樂的美感來感染學生,要以音樂中豐富的情感來陶冶學生,進而使學生逐步形成健康的審美能力,爲了實現這一目標和推進新課程改革我認爲在教學中要使學生對音樂產生濃厚的興趣。感受,體驗和表現音樂中豐富的情感內涵。作爲一名音樂教師首先要明確自己的身份怎樣在一節課內體現高效音樂課堂?透過我不斷的鍛鍊和實踐多聽老教師的課,音樂一定要體現這門課的本質,那就是音樂性,因爲音樂本身是快樂的。

在我的教學工作中,透過實踐鍛鍊琢磨我總結了幾點看法,我認爲音樂課這樣上的話學生肯定是喜歡的也是快樂的,也更能體現我們所提倡的高效課堂,以下是我的幾點看法,來提高學生對音樂的學習興趣。

針對本校的特點,配合新課程改革,在學習音樂教材的同時運用樂器進行音樂教學,激發學生興趣,提高課堂效率,具體爲:

1、在音樂欣賞課上,可以運用學校現有的樂器,結合大綱要求給學生示範演唱,改變以往放錄音單純欣賞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在欣賞的同時既開拓視野又提高審美能力。

2、在音樂理論知識的教學方面,爲避免單純學理論的枯燥利用情景聯想教學,讓學生逐步理解和掌握音樂知識。

3、用好流行歌曲 提高音樂素養,目前真正適合中學生演唱的教學歌曲並不多,作爲音樂教育者,我們支援校園歌曲的發展。流行歌曲逐漸走向多元化,很多能夠反映現實生活,愉悅身心,激勵人們積極向上的作品是值得推廣的。

適當引用了《讓世界充滿愛》、《三德歌》等質量較高的流行歌,也激發了學生演唱的慾望。

結合學生現有的欣賞水平,讓流行歌曲爲我所用,真正促進中學生有效發展。流行音樂是現代中學生都非常喜歡的,在講這一節的時候,我可以給他們找一些積極向上的,比如韓紅的《天亮了》滿文軍的《懂你》這樣提高大家的興趣,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4 、營造輕鬆和諧的課堂氣氛人民音樂家冼星海曾經說過音樂是生命中的一股清泉,是陶冶性情的熔爐。我在教學中提倡在快樂的過程中學到一定的音樂知識,滿足學生的需要,因爲音樂課的本省就要做到寓教於樂。老師應該放下架子,走向學生,多給學生一些微笑。這樣更能發揮學生主動性。

例:我在講 《京劇》這一節時,讓學生打擊鑼和鑔,體驗鑼鼓經帶給他們的樂趣。並透過學習蘭花指。來提高學生對京劇的興趣。這樣把課堂氣氛推向高潮,整節課學生始終都在輕鬆快樂和諧融洽的氛圍中進行獲得非常好的教學效果。

比如學京劇這一課對於學生來說很陌生,作爲音樂老師怎樣引導學生參與進來,一開始我先給他們演唱一段現代京劇,還有對臉譜的認識,讓同學們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習興趣,這樣學生一下子對京劇很喜歡,最後可以讓學生更有自信的表演,老師引導學生唱幾句比較典型京劇唱段。

作爲新課程背景下的音樂教師,我會繼續認真學習新課標,深挖教材,不斷充實專業知識,提高自身素質,將新的理念運用於課堂實踐,以學生爲主體,構建和諧高效的課堂,讓我們共同努力吧,讓每個學生都能在自由音樂空間這片自主表現的廣闊天地裏得到美的享受,美的陶冶,美的滋潤!讓我們音樂課堂充滿鮮活,充滿靈動。作爲音樂老師本人來講,從工作以來,始終有一句座右銘推動着我前進,那就是隻有鍛鍊才能成長,是金子總會發光的,我相信!

高效課堂培訓感言 篇8

開卷考試已成爲今後初中政治升學統一考試的方向和趨勢,這一趨勢對我們初中思品教師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方法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教學觀念要更新,教師教學觀念的轉變應從下面幾個方面入手。

(一):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變;

(二):由教師爲中心向學生爲主體轉變;

(三):由維護“師道尊嚴”的觀念向平等,民主的教學觀念轉變;(四):由單一的教學目標向多元化的教學目標轉變。而教學觀念的轉變,就具體的落實在課堂教學中。

二、教學方法上的嘗試

下面,我就談一談在課堂教學中的幾點體會。

(一)、透過提問,掌握基礎知識,提高分析能力

“思維從問題始”,提問既包括教師的提問,也包括學生的提問。

1.教師提問

教師道德的核心是關心愛護每一位學生,尤其是成績較差的學生。教師要面向全體,貫徹分層教學,分層要求的教學思想,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設定不同難度的問題。特別要積極誘導和鼓勵“差生”發言,對他們發言中的正確部分或閃光點,要及時給予肯定和表揚,以增強他們發言的自信心。

2.學生提問

古人云:“不恥下問”,自古以來,只有敢問敢求,善問善求之人才會有學業的進步,認知的豐富。在課堂教學活動中,要真正貫徹以學生爲主體的教學思路,要求教師放下“師道尊嚴”,創設民主,和諧的教學環境。使的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敢問,善問。學生的問題提出來後,先由其他學生或集體討論來解答,學生解答不了的,再由教師來點撥,教師應作講解和區別。透過雙向提問使學生在理解了基礎知識和基本理論的同時,提高了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透過討論、比較、幫助學生構建知識網絡

思品課是綜合性較強的學科,學科內的聯繫和學科間的聯繫,在開卷考試中較多,在平時教學中要圍繞教學內容理解知識點之間的內在聯繫,尤其是相關或相近知識點之間的聯繫和區別,幫助學生構建相應的知識網絡。使系統化和條理化,並進行比較綜合理解運用,達到融會貫。透過比較、歸類、綜合等形式將分散在各章節,各學科中獨立的內容串連成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便於學生對知識由點到線、由線到面、由此及彼、由表及裏的整體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