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導遊詞

著名景點的導遊詞(精選6篇)

導遊詞2.05W

作爲一位盡職的導遊,通常會被要求編寫導遊詞,導遊詞一般是根據實際的遊覽景觀、遵照一定的遊覽路線、模擬遊覽活動而創作的。導遊詞要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國外著名景點的導遊詞(精選6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著名景點的導遊詞(精選6篇)

著名景點的導遊詞1

天津熱帶植物觀光園位於天津市外環線七號橋,華北地區最大的花卉集散地曹莊花卉市場內,總投資2.6億元,佔地面積500畝,建築面積40000平方米,爲鋼結構全透明大聯體式建築,集觀賞娛樂、休閒購物、科普教育於一體,堪稱亞洲最大的室內植物園,可以與英國著名的伊甸園相媲美,爲天津市增加一處特色旅遊景點。

天津熱帶植物觀光園是國內行業首家採用的進口先進環保節能型燃氣輻射供暖系統、智能化的通風、遮陽、降溫技術設備,在北方地區利用現代化溫室營造熱帶景觀,開發植物觀光旅遊,被列入天津市20xx年度改善城鄉人民生活二十件實事之一,也是天津市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

園內是由綜合服務廳、精晶花卉廳、科普教育廳和熱帶雨林廳四部分構成的,力求布展設施既有藝術的外貌又有科學的內涵,各展廳之間的銜接做到自然、和諧、流暢,寓教於樂,使遊人如身臨其境般地接近自然、瞭解自然、熱愛自然,滿足遊客的多層次需求、給遊人以美的享受。

著名景點的導遊詞2

天津歡樂谷主題公園佔地面積35萬平方米,坐落於天津東麗湖畔。共分爲六大主題區:演藝中心、歡樂時光、海洋之心、維京海港、聖誕村、飛躍加勒比。擁有56項水陸兩棲、老少皆宜的遊樂設施,每日近90場藝術盛宴,以多元歡樂塑造全球首座水陸兩棲高科技綜合娛樂文化主題公園,365天歡樂不間斷!

天津歡樂谷擁有12項在中國、亞洲乃至世界領先的頂級遊樂體驗,建有目前全國最大的逾10萬平方米室內場館組合、國內首個達3萬平方米的可開合式水主題室內場館“海洋之心”,透過場館的靈活轉換,巧妙的克服了中國北方冬寒夏悶的氣候限制,讓遊客從炎炎夏日到數九隆冬都可以體驗巨浪洶涌澎湃、洪流翻江倒海的世界級水上玩樂盛宴。

文化演藝,是華僑城作爲旅遊內容提供商和旅遊景區經營者進行產品探索創新的重要成果,也是推動華僑城旅遊景區產品升級和參與國際競爭的優勢所在。天津歡樂谷主題公園,每日近九十餘場藝術盛宴創造炫麗震撼的視聽衝擊體驗,充分展示了華僑城打造中國文化演藝航母的魄力。

其中,總面積逾8000平方米的大型演藝中心,融自然生態與歐陸風情相融合,以極具震撼科技力量與藝術風尚相互融合的現代舞美設計來表現的廣場式狂歡嘉年華,光彩奪目,交相輝映。

著名景點的導遊詞3

寶成奇石園位於津南區雙橋河鎮寶成新村,投資4億多元,藏石4千多塊,佔地2百多畝,存石2百多種的集奇石、古樹、豔卉、亭榭、長廊、拱橋、碧水、錦魚、珍禽、名犬、佛塔、木化石、古建築於一體的“園林之大成”。由江南園、奇石園、花卉園、娛樂園、動物園、硅化木石林園等六大個園區組成。擁有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天然靈壁石人造石林,最引人注目的是“佛祖悟禪”,此石高10.07米,重達73噸,號稱“亞洲第一石”。園中最爲知名的奇石景觀還要數一片300多棵的木化石林,這些有1.5億年到1.8億年“高齡”的木化石,使寶成奇石園榮登《大世界吉尼斯之最》。

奇石園裏寶成博物苑有城市裏特別難見到的鐘乳石,最重一塊27噸;古代生物化石展廳,鳥化石、哺乳類動物化石、恐龍蛋化石、魚類化石、植物化石等;紫檀木傢俱展室;根雕藝術品展室;博古軒裏集名人字畫、古瓷器、漢代陶俑、中國最古老的漢化像石於一身。二樓爲世界上最大的靈璧石精品展廳,盡展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

此園收集的奇石本着來於自然、高於自然的宗旨,並依其天然造型進行整體佈局,具有很高的觀賞和收藏價值。特色節目有鬥雞、鬥狗、垂釣比賽。20xx年12月,被上海大世界基尼斯總部載入“大世界基尼斯之最”,20xx年5月被國家旅遊批准爲AAA級旅遊景區。

著名景點的導遊詞4

灕江屬於珠江水系,發源地在桂林北面興安縣境內的貓兒山。貓兒山是史稱五嶺之一的越城嶺主峯,海拔2238米,號稱中南最高峯,灕江由貓兒山下的涓涓細流彙集而成興安縣境內至今還保留着秦始皇時期修建的“靈渠”,它是中國第一條人工運河,史稱“興安靈渠”,它把灕江的水和湘江的水連接起來。湘江在湖南境內,屬於長江水系。大自然賦予了它特定的方式。大家都知道,“世上無水不東流”是因爲地球西部地形高,東部地形低所造成的,但惟有湘江的水是由南向北而去,灕江的水由北向南而下,所謂“湘漓分流”、“相離而去”,灕江故此得名,大概就是這個意思吧。另外灕江的“漓”字,在字典裏面是清澈、透明的意思,大概也是灕江名稱最佳的含義。灕江在中國的歷史上曾經起過重大作用,靈渠開鑿之後,它溝通了嶺南與中原的聯繫,對秦王朝統一中國的大業,以及對桂林乃至西南地區政治、經濟、文化、軍事都有深刻的影響。

在前面右側臨水的山壁,有幾根懸垂倒掛的鐘乳石柱,它們形態嵯峨,形神兼備,彷彿像幾條飲江的巨龍,它們的身子,隱藏在山壁內,只有龍頭向着水面。第當春夏水漲,龍頭便會吐出雨露。傳說這幾條龍是天帝派它們到灕江邊來採集桂花香精的。很久以前這些山坡上長滿了桂花,那沖天的香氣直貫天宮,引得嫦娥也想偷偷下凡,天帝爲之震怒,於是派來了這幾條神龍,要把這桂花的香氣全部吸盡帶回了天宮。誰知道神龍到了這時原形被這裏的景色迷住了,它們不僅沒有帶走人間的桂花,反而引來了天庭的雨露,它們把雨露傾注在崖壁下的潭裏,從此這個潭就叫沉香潭。沉香潭的水灌溉了灕江兩崖的四方土地,在這片土地上的桂花樹枝葉長得更加繁茂了,灕江八月兩岸到處都是桂花香,怪不得人們都把這片地方叫桂林呢!

著名景點的導遊詞5

大家好!歡迎來到美麗的桂平西山!我是你們的導遊,叫我小韓就好了!大家在旅途中要注意安全哦!我們先了解一下桂平西山的基本情況吧!

今天我們來到的桂平西山,是座落於北迴歸線上的佛教名山,又名思靈山,因在桂平縣城西約1公里處而得名。桂平西山主景區總面積約有13.47平方公里,海拔678米,是全國七大著名西山之一,屬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AAAA級旅遊區、國家地質公園、廣西十佳景區。西山,被子譽爲“南天第一秀山”、“秀蓋南天”,從南樑王朝設桂平郡治於西山起,逐漸成爲遊覽勝地,至今已有一千多年曆史,俗有“桂林山水甲天下,西山風景秀南天”之稱,素以“林秀、石奇、泉甘、茶香、佛聖”五絕而著稱。西山古樹參天、濃廕庇日;流泉飛瀑、怪石嶙峋;寺廟樓閣、錯落其間;摩崖石刻、相映成趣;名庵古寺、高僧駐錫。其中老八景“官橋秋柳、雲臺曲水、忠勇松濤、碧雲石徑、龍華晚眺、乳泉琴韻、古洞仙蹤、飛閣月明”久富盛名。新八景:"靈湖疊翠、險峯朝陽、哄橋鼎泉、長峽會仙、龍亭觀日、棧道懸碧、鬆海聽濤、濂溪飛瀑”聞名遐邇,西山腳下,黔、鬱雙江交匯,東塔回瀾,南屹荔鄉白石青峯,西羅叢福地,西北大藤峽谷江流,綠色明珠,北豎金田起義豐碑,瑤山風情,處處詩境如畫,是“遊蹤來絕頂”的旅遊勝地和佛教聖地。

現在我們見到的就是西山的正大門了。看,它是如此的端莊典雅,千百年來始終如一地迎接着國內外的遊客。其實,西山有三個門,現在我們看到的只是第一個而已。讓我們繼續走下去見證其中的神奇吧!

大家看看旁邊的風景,知道爲什麼西山被譽爲“南天第一秀山”“秀蓋南天”嗎?這是因爲它的第一個特點——林秀。人們都說西山的樹有“兩多”:一是數量多,光是百年以上的古樹就有1500多株,植被覆蓋率98%以上;二是種類多,西山上的樹種多達300多種,其中高大長壽的龍鱗鬆是西山特有的樹種,除了安徽的黃山就只有我們桂平西山有。

很快,我們就走過了另外兩個門了。看見那裏的洗石庵了嗎?我們過去瞧瞧吧!西山的其中一個特點是佛靈。桂平西山是廣西最完整的佛教聖地,是全國十三大佛教聖地之一。廟宇“洗石庵”,又稱下寺。佛家認爲,西山之石,身居瘴鄉,需雨露洗刷,因名洗石庵。歷代文人墨客讚賞西山詩詞對聯四千餘首,內塑觀音、地藏、文殊、普賢神像,三帝殿供彌勒大佛、關公和山牆線刻神佛菩薩像88幅。清順治三年(1576年)建。依山構築,自東南而西北,依次爲山門、三帝殿、大雄寶殿。大雄寶殿面闊3間,進深3間,臺樑式構架,硬山頂,脊飾回字紋雕花,黃琉璃瓦蓋。這裏的佛當然要比別的地方“靈”了。所以,到了西山,如果大家願意,就多拜拜這裏的佛吧,它將使你得嘗所願,心想事成!相信大家都聽說過舍利子吧?大家坐下來了解一下西山的舍利子的神奇吧!

前中國佛教協會會長巨贊法會,在上個世紀四十年代駐錫西山龍華寺,曾撰文讚美西山許多佛緣故事,預言西山僧尼日後可名揚天下,奇事出。法師預言,果然應驗。桂平西山真的出了一個蜚聲中外的女活佛。俗稱爲龍姑,法號爲妙虛的釋寬能的大師。

一九九0年一月十日,人民日報海外版報道:中國佛教協會常務理事、廣西桂平西山洗石庵住持釋寬能法師去世,火化後得三顆結晶體爲舍利子。“這是我國解放後首次人體火化得到的舍利,也是史料記載的第一個尼姑火化後的生身舍利”。此後,海內外不少友人都到桂平西山尋覓釋寬能的生平及其身後的舍利子.有點佛學常識的人都知道,舍利子乃是世間極爲罕見之物,是德行較多的和尚圓寂火化後纔有,妮舍利子尚屬首次發現。據佛教《法苑珠林》一書記載:佛祖釋迦牟尼圓寂火化後曾有舍利子,之後的2500多年時間中,公有屈指可數的幾位高僧火化後有舍利子。而女尼火化後有舍利子,釋寬能老法師實爲佛教史上第一人!怪不得她在桂平、廣西乃至海內外僧俗各界享有那麼高的聲譽,怪不得人們都說西山“佛靈”了。

既然來到佛家勝地,就讓我和大家大概地講一下佛教吧。首先大家要知道什麼是佛嗎?用幽默一點的說法,是從字的結構方面闡述:佛是一張弓,兩把利劍豎當中,旁人問我是誰,我是和尚老祖宗!這種說法雖然幽默、詼諧,但它至少說明了佛在社會的地位是非常霸氣,非常有徵服力。其實用通俗的語言說的簡單明白一點,佛就是如來,如來就是佛,但是如來不是單指一個佛,而是佛的總稱,比如說:釋迦牟尼如來佛,阿彌陀佛如來佛,佛就是如來,如來就是佛!佛指自覺、覺他、覺行圓滿者,也就是說佛明白了整個世界和天地間的一切生死奧妙,成爲了宇宙的主宰,所謂:天地之間,唯佛獨尊,也就是這個道理。據說,信佛可以使你無憂無慮、無牽無掛、無苦無悲,可以令你心胸開朗、心如明鏡、心歸淨土。

瞭解了這麼多,相信大家也不枉來一趟啊!讓我們繼續走下去,瞭解更多的西山的神奇秀美吧!

著名景點的導遊詞6

今天,我們將參觀舉世聞名的佛教藝術寶庫——雲岡石窟。雲岡石窟位於塞外古都、煤海之鄉的大同市西約16公里處,從酒店出發需要大約30分鐘的時間。利用這暫短的'時間,我向大家簡單地介紹一下雲岡石窟。

雲岡石窟是北魏王朝初期開鑿的大型石窟,時間約在公元460年的北魏文成皇帝時期,迄今已有1540年的歷史。它與甘肅敦煌的莫高窟、洛陽的龍門石窟,並稱爲中國三大石窟。雲岡石窟的開鑿比敦煌石窟晚94年,較龍門石窟早35年的時間。它以建築規模之大、塑像形體之高、儲存之完整,而聞名天下。又因對研究中國古代史、佛教史和藝術史有極高的價值,享譽國內外。1961年,國務院將雲岡石窟列爲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73年,法國總統蓬皮杜訪華,指名要求參觀雲岡石窟,9月15日,周恩來總理陪同蓬皮杜總統參觀了雲岡石窟。我們乘坐的汽車已駛入停車場,大家請按順序下車,在雲岡石窟門前集合。

女士們、先生們,大家現在看到的像蜂窩一樣排列的許多洞窟,就是雲岡石窟。石窟開鑿在武周山的山崖上,武周山的最高處稱雲岡,故名雲岡石窟,原名靈巖寺,亦稱石佛寺。雲岡石窟爲什麼開鑿在武周山?這與武周山這塊風水寶地密切相關。武周山坐北向南,武周川內山清水秀,可以說是“藏風得水”的好地方。武周山,又稱武周塞,從北魏的舊都盛樂(內蒙古和林格爾西北)到達新都平城(大同市)均要經過這裏。武周山位於內外長城之間,是北魏通向北方的咽喉要道,當時人馬商隊來往頻繁,還駐紮了重要的軍隊,皇帝經常在這裏議論國家大事。武周山成爲北魏皇帝祈福的“神山”,他們在這裏遙拜北方,祈求神靈保佑江山社稷。因此,北魏皇帝在“神山”開鑿石窟,創建寺院,也在情理之中。

所謂“石窟”,就是在石壁山崖上開鑿的洞窟,這裏冬暖夏涼,幽靜神祕。古印度佛教興起後,佛教信徒、僧侶將石窟作爲禮佛和修行的場所。因爲,依山雕鑿石窟、佛像,比用磚石築建寺院經久耐用。佛教是漢代經著名的絲綢之路開始傳入中國,石窟寺藝術的傳人,大約在3世紀。我國新疆天山南麓的克孜爾千佛洞是最早的石窟,沿絲綢之路東行還有帕孜克里克千佛洞,進入河西走廊是著名的敦煌莫高窟,安西榆林窟、天水麥積山石窟,從甘肅繼續東進則是寧夏須彌山石窟、大同雲岡石窟、洛陽龍門石窟等。武周山的地層岩石屬於株羅紀的長石石英砂岩,石質堅硬,結構緊密,有利於石窟和造像的雕鑿。

現在,大家已隨我進入雲岡石窟的山門,我身後的石窟參觀示意圖,大致告訴我們參觀路線。雲岡石窟依山開鑿,東西綿延1公里,現存主要洞窟45個,分爲東、中、西三區,東部4窟,中部9窟,西部32窟。此外還有許多小型洞窟。共計1100多龕,大小造像51000多軀。從雲岡石窟西行約3公里,武周川北有吳官蒼石窟。再溯河西行,距雲岡15公里的高山鎮,還有焦山石窟。這麼多洞窟如果要細看的話,也許你一個星期的時間也看不完,目前開放有40多個洞窟,仔細觀看需要2天的時間。按傳統參觀路線,如果大家時間充足,先從東部第1窟開始,直到第45窟結束。如果僅參觀2個小時左右,則主要遊覽第5、6窟、五華洞、曇曜五窟。

首先我們從東部的第1、2窟開始參觀。北魏開鑿石窟從公元460年開始,至524年結束,約有70年的開鑿歷史。從洞窟的形制和雕刻藝術,有關專家將雲岡石窟的開鑿年代分爲早、中、晚三個階段。第1、2窟至第13窟大致以雲岡石窟中期爲主,成窟的年代約公元465年至494年之間。由孝文帝遷都洛陽前夕開鑿,人們習慣將這些石窟稱爲“孝文石窟”。大家看到的第1、2窟是一組塔廟式雙窟,開鑿洞窟時在中央留下一個方柱,在柱子的四面開龕,龕內塑像。第1窟中心塔柱南面下層雕釋迎、多寶佛,上層雕釋伽;石窟後壁的主像是彌勒菩薩。彌勒菩薩是未來佛,據佛教經典講,彌勒菩薩將繼釋迎佛後成佛,廣說佛法,教化衆生。據說當彌勒降生人世時,世界將充滿光明幸福,所以古代有些農民起義常常打着彌勒降生的旗號來組織和號召羣衆。釋迎、多寶佛並列,佛經有這樣的傳說,當釋迦牟尼佛說《法華經》時,忽然地下涌出安置多寶佛全身的舍利塔,現於空中。釋迎聽到塔中的聲音,告訴聽經的大衆說,這是過去東方世界寶淨國土的佛,號爲多寶。當釋迦佛開啓塔門,示現多寶佛身時,寶塔內的多寶佛讓出半座給釋迦佛。

於是,釋迦人塔,與多寶同結跏趺坐,宣講經義。第2窟中心塔柱南面下層雕釋迦、多寶,上層雕三世佛;石窟的後壁主像是釋迦佛。兩窟的窟門兩側都雕有維摩、文殊對坐問法像。有關維摩、文殊對坐問法是南北朝、隋唐時期流行的題材,敦煌石窟的壁畫就有“維摩詰圖像”。佛經中有“文殊問疾”的故事,據說有一次維摩居士“示現”病相,衆人前去探訪。釋迦牟尼知道後,派以智慧著稱的文殊菩薩帶領弟子前去維摩居住處。在維摩居士的丈室裏,文殊菩薩和能言善辯的維摩展開大乘佛教義的討論,使從者心服口服,也令文殊菩薩十分讚歎。第2窟前有一泉水長年涌出,泉水清涼可口,被稱爲“石窟寒泉”。

女士們、先生們,大家面前是雲岡石窟最大的洞窟——第3窟。它被稱爲雲岡石窟之最。洞窟崖面高25米,開窟面寬50米,規模最大。原爲大型塔廟窟設計,開鑿在孝文帝遷都洛陽之前,因工程浩大,北魏一代未能完工,後室的三尊大像爲初唐時期補雕而成。第3窟的前室分兩層,上層左右兩側各雕一塔,中部鑿方形窯室,主像爲彌勒菩薩,壁面滿雕幹佛。後室的中部塔柱壁面屬北魏時期雕鑿,高約10米左右的3尊大佛,屬唐代作品,分別爲阿彌陀佛、觀世音、大勢至菩薩。據專家考證,第3窟是文獻記載的“通樂寺”、“靈巖寺”,當時可居僧人達3000人。

第4窟是塔廟窟,中央雕鑿方形立柱,東壁交腳彌勒像儲存比較完整,據考證是雲岡現存紀年最晚的造像,由北魏晚期正光年間(公元520年——524年)開鑿,是第1至第13窟之間僅有的晚期大窟。

現在,大家看到幾座宏偉高聳的樓閣,它們建築在洞窟的前檐,被稱爲窟檐建築。據專家考證,雲岡石窟的大窟前均有窟檐,但多數因戰爭或其它因素毀壞,現僅存的窟檐建築爲清代以後建造。第5、6窟是一組雙窟,窟檐建於清代的順治八年(1651年),這組建築硃紅柱欄、琉璃瓦頂、巍峨挺拔、氣勢非凡,是五間四層的繞廊木構樓閣。第7、8窟同樣是一組雙窟,遼代這裏被稱爲護國大寺,現在的窟檐是1994年由國家撥款重新建造,對保護石窟起到了重要作用。

第5窟分前後兩室,洞窟形狀爲橢圓形的草廬式。後室佛像佈局爲三世佛,中間的釋迦牟尼佛爲結跏趺坐像,高達17米,爲雲岡石窟中的第一大佛像,大佛的雙腿長達15.5米,膝上可容納120人,一隻腳上可站立12人。釋迎佛頭頂藍色的螺髻,面部輪廓清晰,白毫點朱,細眉長目,鼻準方直,雙耳垂肩,身着褒衣搏帶,通肩架裳,給人端莊、肅穆、慈祥之感覺。主佛的右側是未來世彌勒佛,左側爲過去世迦葉佛。主佛的對面是兩層高約1米的8尊佛教造像,襯托着主佛更加高大、雄偉。拱門東側雕鑿着菩提樹和樹下二佛對坐的造像,屬北魏石窟內常見的題材。請大家注意,石窟大佛的後面有一狹長的隧道,你們猜這是做什麼用的嗎?對了,這是佛教信徒們禮拜繞行的誦經道。

女士們、先生們,大家請隨我參觀雲岡中部的“五華洞”。第9窟至第13窟,在清代晚期被施以彩繪,彩繪後的五個洞窟異常華麗,五彩斑斕,被人稱爲“五華洞”。“五華洞”分爲兩組,分別爲第9、10窟和第11、12、13窟。

第9、10窟是一組雙窟,開鑿時代略晚於7、8窟,爲馮太后的閹官王遇負責設計監造,兩窟初建於公元484年。第9、10窟的前室雕鑿四根八角柱,每窟洞開三門,頗具漢魏以來中國建築’“金楹(金柱)齊列,玉局(柱礎)承跋”的遺風。大家看到的前室側壁屋形龕、後室窟門上方屋形檐等雕刻,都是仿漢民族木結構的建築形式。

第9窟後室主佛釋迦像,面相方圓,右袒式的服裝。西北壁下層雕鑿附有榜題的分欄長卷式畫面,是太子本生故事圖,手法簡樸。後室兩側雕護法像,顯示出高超的石窟寺藝術魅力。

第10窟的主像是彌勒菩薩,壁畫布置有釋迦多寶並坐像。後室門楣雕飾非常精細,門楣上方的須彌山層巒疊嶂,山間二龍交首盤環,山腰間有參天的林木和奔跑的動物,山體左右雕有阿修羅天和塢摩羅天護法神。這組雕塑動靜結合,虛實相問,對稱均衡,別具匠心。

第9、10窟的頂部均雕有飛天造像。大家看那凌空飛舞的是歌舞神緊那羅,飾欄干圓拱龕中的伎樂神乾闥婆爲她伴奏,把人們帶入歌舞昇平的天堂世界。飛天造像羣的仙人,或吸腿跳,或倒踢,或掖腿,或雙飛燕,其舞姿優美,可與敦煌的飛天造像相媲美。

第11、12、13窟是一個組合的整體形式,以第12窟爲中心。第12窟是鑿前後室的洞窟,前室外壁上方鑿屋檐,下方雕列柱。洞開三門。後室南壁中央上鑿明窗,下開窟門。兩側的11、13窟則於窟門上方各開明窗,與12窟形成左右對稱的立面佈局。

第11窟爲塔廟窟,塔柱下層皆以立佛雕像出現,上層南面爲彌勒菩薩,其他三面爲倚坐佛像。窟東壁有太和七年(公元483年)邑義信士女等造95驅石廟形象銘,西壁有太和二十年(公元496年)銘龕和七佛立像。第11窟的題記是雲岡石窟研究的重要資料,太和七年是現存最早的題記。

第12窟爲佛殿窟,主像下龕爲釋迦多寶,上龕是彌勒菩薩。前室雕交腳坐佛像。第12窟是雲岡石窟中著名的音樂窟,也叫佛籟洞。後室的雕像分上下兩層,佈局莊嚴肅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