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導遊詞

成都都江堰導遊詞(精選5篇)

導遊詞5.6K

作爲一名優秀的旅遊從業人員,就有可能用到導遊詞,導遊詞不是以一代百、千篇一律的,它必須是從實際出發,因人、因時而異,有針對性的。那麼導遊詞應該怎麼寫才更有條理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成都都江堰導遊詞(精選5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成都都江堰導遊詞(精選5篇)

成都都江堰導遊詞1

遊客們:

大家好!歡迎來到四川成都的都江堰景區,我是導遊柳百川,很高興認識你們,你們可以稱呼我“牛導”。在觀賞之前,我先強調一下注意事項:

一、請大家保管好自己的貴重物品。

二、請大家愛護環境。

三、跟隨團隊不要走丟。

現在,請大家跟着我,踏進都江堰大門一起遊玩吧!你們知道嗎?都江堰建於公元前256年的秦昭王時期,是蜀首相李冰父子率領民衆修建的,大約花了20年才修建而成。距今有2000多年的歷史,是世上年代最久的無壩引水的水利工程。

乘着微微的江風,我們來到了有名的寶瓶口,大家有沒有發現一端岷江水帶波濤洶涌的江水衝了過來,但是,到了中間,它就變成了一隻忠誠的小狗,不得不流得慢了。三江口中間就是寶瓶口,寶瓶口把洶狠的江水一分爲二,這種法子叫以柔克剛。寶瓶口的原理是:中間有一座被挖掉兩旁的大山,水流衝過,就自然變成了兩條,它是人工鑿成控制江水的咽喉,因此叫做寶瓶口,就因爲它的外形像個瓶子。

關於寶瓶口,還有一個傳說,大家想聽嗎?

相傳李冰治水前,岷江有一條孽龍,興妖作怪,危害百姓。李冰便派李二朗和孽龍大戰,孽龍大敗,逃亡青城山王婆巖。一見老婆婆,飢餓難忍的孽龍要老婆婆爲其做飯,老婆婆將鐵鏈放入鍋裏化做麪條,孽龍狼吞虎嚥地吃下面條,結果動彈不得。正在此時李二朗趕到,由黎山老母變成的老婆婆將鎖住的孽龍交給李二郎,並叮囑道:“不要殺它,沒有龍吐水,怎麼種莊稼。”於是李二郎就把孽龍鎖在泥堆的深潭裏,避害興利。

現在請大家自由活動,我們四點在對面燒烤店整合,祝大家玩得開心。遊客們,時間過得飛快,是時候要告別了,如果下次有機會我還做你們的導遊。

成都都江堰導遊詞2

我們今天的遊覽路線是,從秦堰樓下去,依次參觀二王廟、安瀾索橋、魚嘴、飛沙堰、寶瓶口等,最後我們在離堆公園門口集合登車。整個行程大約需要兩個小時。在遊覽過程中,請大家愛護景區環境,緊跟團隊,以免走失;同時,希望大家記號我們的停車位置和車牌號,以及我的聯繫方式。

先爲大家介紹一下景區概況。都江堰修建於公元前256年的秦昭王時期,蜀郡首李冰率民衆耗時約20年修建而成,距今已經有2000多年的歷史,是世界上年代最久遠,並且依然發揮巨大效益的無壩引水工程。難怪餘秋雨先生會說:“我以爲中國歷史上最激動人心的工程不是長城而是都江堰”。

都江堰工程由魚嘴、飛沙堰和寶瓶口三大部分組成。現在我暫且不講飛沙堰如何排水防洪,也不講寶瓶口怎樣控制水量。重點給各位講講都江堰的渠首部分魚嘴。大家順着我手指的方向看去,位於江心位置形如魚嘴的就是魚嘴分水堤。

魚嘴爲都江堰水利工程奠定了至關重要的三大基礎,我個人對它做一個總結,就是巧奪天工的一個“巧”字!

第一個巧:分四六,平澇旱。

大家請看,面對滾滾而來的岷江水,河牀中央的魚嘴將它一分爲二:一條外江繼續擔任主河牀的作用;一條內江爲都江堰新建的引水道。當年李冰特別將內江的河牀深度挖到低於外江河牀三尺三,又使外江的河牀寬度寬於內江河牀九丈九。這樣一來,岷江水流量小的時候,六成的水就流入內江,保證了成都平原的農業灌溉用水。到了洪水季節,岷江水流量大增,河牀寬廣的外江就會容納近六成水流量,以免成都平原遭受洪澇之災。這種功能就是二王廟石崖上刻着的六個字——分四六,平澇旱。

魚嘴的第二巧,就是它發揮了排沙排石的功能。

由於都江堰處於岷江中游,所以,上游大量的沙石順流而下。根據河水在彎道處的環流原理,江水衝擊在彎道的崖壁上會產生漩流,將下層的沙石捲到水流表層;並且,水流越大卷起的沙石越多,因而大部分的沙石都會自動被帶到外江而不會進入內江。同時,魚嘴又處於“正面取水,側面排沙”的理想位置。因此80%的沙石就會從這裏排走,這樣就大大的.減少了內江淤塞之害。

第三個巧:中流砥柱

大家設想,在沒有鋼筋水泥的兩千多年前,眼前這個固若金湯的魚嘴堤壩是用什麼材料構築的呢?李冰巧妙的使用土石和裝有卵石的竹籠,互相連接,形成堤壩。因爲用料簡陋,歷朝歷代有不少人想要改變工程用料。元代官員曾在魚嘴這一關鍵部位鑄造一個一萬六千斤的鐵龜;明代地方官又以鐵牛鎮守魚嘴,但是都被洪水沖走,以失敗告終。直到明代御史盧翊巡查四川考察水利時提出,只有李冰用竹籠裝卵石的古法才符合以柔克剛的自然規律。把竹子編成竹籠,用竹籠裝卵石,層疊堆垛,連接成壩才能減少堤壩斷裂的可能,加上卵石之間的空隙可使水緩慢滲出,也就減少了潰壩的危險,從而形成既堅固耐衝又不積水的堤壩。同時,由於工程修建時不追求一勞永逸,取材因陋就簡,所以每年的歲修又可使都江堰實現持續更新,體現了因勢利導樸實無華的東方思路。

當然,僅有魚嘴的作用是不夠的,都江堰的三大工程是相互依存,共爲體系的。

成都都江堰導遊詞3

世界文化遺產地——都江堰景區位於首批中國優秀旅遊城市都江堰市城西,距四川省會成都市僅30分鐘車程,雙流國際機場58公里,交通十分便捷。景區地處內陸亞熱帶地區,年平均氣溫15.2℃,冬無嚴寒,夏無酷暑,環境優美,氣候宜人,水質、空氣都達到國際標準,全年均適宜旅遊。

景區面積爲220公頃,核心遊覽面積120公頃,是由離堆古園、都江堰渠首工程、二王廟、玉壘山、鬆茂古道等20多個重要景點串聯成的旅遊環線。獨特的地理條件和生態環境造就了都江堰山、水、城、林、堰、橋融爲一體的獨特風光,具有極強的觀賞性、生態性、特色性。

[清溪園] 由於園中的美景是以清澈的岷江水爲主線來串綴,因此稱它爲清溪園。清溪園佔地約8000平方米,園林建築風格取材於川西民居,造園手法以水生景,清泉在岷江特有的各色卵石的映襯下,凸顯出濃濃的野趣。透過照壁的漏框,我們可以看見覽秀亭屹於小山之上,山間溪流潺潺而下,使畫面具有很強的立體感,同時也使這裏成爲整個園林的組景中心,我們眼前的這些盆景,有全國罕見的上千年的樹樁盆景,也有再現巴山蜀水幽、險、雄、秀自然風貌的山水盆景。

園中最著名的樹叫紫薇佛掌,紫薇樹在民間一直是吉祥的象徵。看它象不象如來佛祖的手掌,它歷經滄桑,閱盡世間萬象,是一件活的文物。您向它祈禱或許會帶給你好運。這就是園內鎮園三寶之一的紫薇花瓶,已經有1300年的歷史了。請看瓶口與瓶底是合攏的,而瓶身是鏤空的。每年的6~10月滿樹盛開的紫薇如同插在一個鏤空的花瓶裏,栩栩如生,堪稱盆景藝術中的珍品,在《中國花經》中有專門介紹。

園中鎮園三寶之一的紫薇屏風,它製作於明末清初,是用紫薇、銀薇、翠薇三件花木編制而成。其大膽的想象,獨特的構思,在全國尚屬首例。它取意於古園林建築中園門造型,虛實相間,既美觀又實用,盤扎藝術大氣而精巧,顯示了園藝師精湛的技藝。

[堰功道] 這條寬闊的大道,叫做堰功道.道旁屹立着十二位堰功人物。都江堰水利工程已經有兩千兩百多年的歷史了,在兩千多年的歷史長河中,都江堰的社會功效與日俱增,這不僅要歸功於李冰科學的選址、設計、施工,更要感謝從秦漢以來的歷代駐川官吏和有識之士對都江堰的悉心維護。爲了紀念治水先賢,都江堰人修建了這條長150米,寬14米的堰功道。左右分置了十二尊古樸凝重的青銅雕像。12尊青銅像分別代表了從秦漢時期——唐、宋、元、明、清歷代各歷史時期治水建堰功績卓越的有功之臣,就是靠他們對都江堰水利工程不斷的加固維修,才使都江堰至今青春常在。

他們大部分是蜀地的最高行政長官,又是興修水利的專家。作爲一方的執政者,他們在深刻認識到水利對於農業、民生和社會穩定意義的同時,更是領悟了都江堰“道法自然”的科學觀和以民爲本的人文精神。他們當中的代表人物,就是諸葛亮。諸葛亮治蜀的一個大事是提倡農耕,要抓農耕,其中最大的一個事情是抓水利,抓水利最大的事情就是維護都江堰。在歷史上諸葛亮第一次派了1200人長期駐守和維護都江堰工程,也是他第一次在都江堰設了專門管理都江堰工程的堰官。這個傳統一直流傳到後來。諸葛亮治蜀,政績昭然。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受到了李冰治水精神的深刻啓迪和影響。在成都平原,瞭解了水情就是了解了民情,治理了水情就是疏導了民心。而能夠疏導的根本,就在於體察民情、瞭解民心、順應民意。其疏導之法的精髓就在於:不是堵、不是圍、不是截,而是導、而是開、而是放。

成都都江堰導遊詞4

各位遊客:

你們好!我是都江堰景區導遊張文,歡迎大家來到世界文化遺產都江堰景區。今天我們遊覽的線路是:進入離堆公園,參觀堰功道,伏龍觀, 金剛堤 ,魚嘴之後再到安瀾索橋,最後原路返回。遊覽時間爲2小時,希望大家遊覽過程中緊跟團隊,請注意安全,愛護景區環境衛生,今天是都江堰禁菸日。

好啦,現在請隨我進入離堆公園,一路走來,我給大家介紹一下都江堰水利工程的概況。都江堰水利工程建於戰國末期秦昭襄王五十五年,即公元前256年,由蜀郡太守李冰率民衆修建而成。而今同爲古巴比倫王國兩河流域的灌區早已淪爲沙漠,同爲戰國時期修建河北鄭國渠也早已被泥沙淤塞而廢棄了。只有我們都江堰,至今仍是世界水利史上最先進,最科學的無壩引水樞紐工程。正如江澤民主席在都江堰市視察時說:“創科學治水之先例,建華夏文明之瑰寶”

在去年“5.12”汶川大地震中,二王廟,伏龍觀都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壞,但值得慶幸的是文物基本完好,更爲幸運的是都江堰渠首工程的魚嘴分水堤,飛沙堰溢洪道,寶瓶口進水口都基本完好無損。

好啦,我們所在的位置就是金剛堤了,請看內江對岸山坡上的秦堰樓和二王廟正在進行地震之後的恢復重建,相信很快就會展現出它往日的風貌。

各位遊客,請往這邊看,我們從這裏來觀賞這偉大工程的精妙之處寶瓶口引水工程。當時李冰要引岷江水到成都平原,就必須在玉壘山上開啟一個缺口。在沒有炸藥的戰國時期,李冰是用什麼方法來解決工程的難題呢?李冰使用了冰火相激的自然方法,先使用火燒岩石,再取岷江上游的雪山之水澆潑巨石,經這麼一折騰,堅硬的巨石紛紛斷裂。再用鐵鋤,鐵楸挖出來。僅開鑿寶瓶口就用了8年時間,聽到這兒,我想大家一定使人驚歎李冰父子和他們率領的民衆的這種執着的精神。

寶瓶口的開鑿還流傳着一個有趣的傳說,相傳李冰治水前,岷江有一條孽龍,興妖作怪,爲愛百姓,李冰便派李二郎與孽龍大戰,孽龍戰敗,逃亡青城山王婆巖。見一老婆婆,飢餓難忍的孽龍表要老婆婆爲其做飯。老婆婆將鐵鏈放入鍋裏化做麪條,孽龍狼吞虎嚥的吃下面條,結果動彈不得。正在此時李二郎趕到,由黎山老母變成的老婆婆將鎖住的孽龍交給二郎,囑咐道:“不要殺他,沒有龍吐水,怎麼種莊稼!”於是李二郎將孽龍永遠鎖在離堆下的深潭裏,避害興利。

傳說終歸傳說,下面我們就從科學的角度來了解一下。寶瓶口寬20米,長43米,枯水期水深爲8米,洪水期爲12米。寶瓶口的絕佳之處就在於它既能保證進入內江灌區的水量,又能在洪水期擋住過量的洪水進入灌區。由於寶瓶口引水點高,海拔729米,成都海拔500米。兩地存在落差,因此整個灌區可以做到無壩引水,自流灌溉。當夏秋季節洪水到來時,由於寶瓶口進水處窄而深,阻水作用相當顯著。洪水主流只能在寶瓶口前橫向流過,並且很自然在寶瓶口右邊形成一個立軸漩渦阻水,洪水愈大,漩渦也就愈大,阻水作用自然就愈強。因此當寶瓶口前水位很高的時候,絕大部分洪水就會自動折回,經人字堤從飛沙堰溢洪道排出。這就是成都平原水大不淹,水小不幹,水旱從人,不知饑饉的由來和保證。

經過金剛堤,我們來到位於離堆側面的另一個主體工程,飛沙堰。飛沙堰起泄洪排沙和調節水量的作用。“飛沙”二字的由來也就源於此。現在請大家隨我這邊走,這兒就是魚嘴的壩口,經魚嘴一隔,洶涌的岷江被分爲內江和外江,外江排洪,內江引水灌溉。

渠首的這三項工程互相配合互相制約,最終達到“分洪以減災,引水以灌田”的興利避害的目的,造就了天府之國的四川。至今都江堰水利工程已灌田1186萬畝,而且以後還會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這就是李冰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偉大的水利工程。

好啦,請大家跟隨我去參觀下一個景點安瀾索橋。過橋時請慢慢行,注意安全。 謝謝大家!

成都都江堰導遊詞5

女士們,先生們:

今天,我來給大家介紹都江堰。它建於我國戰國時期。這是秦國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率衆修建的一座大型水利工程,有二千多年的歷史,是世界唯一古仍爲今用的舉世矚目的水利工程。

據說,都江堰建成以前,岷江水一出山口,流速驟減,常氾濫成災。距今約2250年的秦昭王時期,秦國李冰和他的兒子,吸取前人的治水經驗,率領當地人民,興建水利工程。這項工程包括魚嘴、飛沙堰和寶瓶口三個主要組成部分。你們看,這就是魚嘴,修建在江心的分水堤壩。它把洶涌的岷江分隔成外江和內江,外江排洪,內江引水灌溉。飛沙堰起泄洪、排沙和調節水量的作用。你們看,這像不像一個瓶口?這裏的作用是控制進水流量,因口的形狀如瓶頸故稱寶瓶口。這樣,內江水經過寶瓶口流入川西平原灌溉農田。都江堰建成後,成都平原沃野千里,稱爲“陸海”、“水旱從人,不知饑饉,時無荒年,謂之天府”。四川的經濟文化有很大發展,人民受益不淺。這項工程直到今天還在起作用。

我們再往前走,都江堰一帶有不少名勝古蹟。離堆上建有伏龍觀,殿宇三重,巍峨矗立,順山勢逐級升高。前殿陳列着1974年修建外江節制閘時從河牀中挖出的李冰石刻像,高2。9米,重4。5噸。石像造於東漢靈帝初年,距今已1800多年,是我國現存最早的圓雕石像,非常珍貴。後殿陳列有都江堰灌區的電動模型。

在玉壘山麓有二王廟,是古代人民爲紀念李冰父子治水功績而建,初建於南北朝,名崇德祠,宋代以後李冰父子被封爲王,改稱二王廟。現存建築爲清代重修。廟宇依山取勢,層層而上,宏偉秀麗,四周古木濃蔭,環境幽美。大殿及後殿內有李冰及二郎塑像。廟內石壁間刻有李冰治水的口訣:“深掏攤,低作堰”和“遇灣截角,逢正抽心”等。

這裏山青青,水粼粼,廟宇古樸,空氣清新,長長的安瀾橋橫江飛架,金剛堤枕水酣臥。當你親臨其境,目睹這一巨大的工程並瞭解了其引水泄洪的原理,你不能不被李冰等古代人民的絕世神工所折服!

今天,我就介紹到這裏了,請大家解散遊覽,三十分鐘後在這裏集中,還請大家注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