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導遊詞

華山導遊詞 400字

導遊詞2.41W

華山導遊詞_400字

作爲一無名無私奉獻的導遊,可能需要進行導遊詞編寫工作,導遊詞一般是根據實際的遊覽景觀、遵照一定的遊覽路線、模擬遊覽活動而創作的。怎麼樣才能寫出優秀的導遊詞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華山導遊詞_400字,歡迎閱讀與收藏。

華山導遊詞 400字

華山導遊詞_400字1

遊客朋友們大家好!我叫王翔宇,是大家此次旅行的導遊,大家叫我小王就好了。歡迎大家來到九華山旅遊!下面首先向大家介紹一下我們九華山的概況。九華山位於安徽省池州市,是安徽“兩山一湖”黃金旅遊區的主要景區,這裏景色秀麗,古剎林立,與四川峨眉山,山西五臺山、浙江普陀山並稱我國的四大佛教名山。

九華山原來並不叫九華山,在唐朝的時候叫做九子山,因爲九華山山峯秀麗,高出雲層的山峯有九座,因此九座九子山。唐天寶年間,詩仙李白曾兩次到

下面我們首先進入的是九華街景區,首先看到的是一座石門坊。它是大理石雕刻而成,高9米,是仿清的徽派建築。橫額上鐫刻着康熙皇帝御書的“九華勝境”四個大字。中門兩柱南北下方雕有石獅。門仿端莊典雅,過了門坊大家看到的就是迎仙橋了,這座橋修建於乾隆年間,是一座單孔石拱橋,下面就請大家隨我一起踏上這座古橋,一起步入仙境之中吧!

好,游完只園寺,我們現在來到的便是九華街的中心位置,大家看到的便是九華山開山祖寺化城寺了。化城寺石階下有宋代石獅一對,一雌一雄,古拙渾厚。化城寺依地形漸次升高,結構嚴謹,古樸典雅,基本儲存了開山祖寺原有風貌。

好了,我們九華山的遊覽到此就告一段落了,感謝各位對小王工作的支援與配合,希望以後還有機會繼續爲大家服務,祝大家一路順風!謝謝!

華山導遊詞_400字2

“自古華山一條道”。西嶽華山,位於陝西省華陰市境內,古稱“天下第一險山”。華山景區面積遼闊,包括主峯景區、西嶽廟景區、仙峪景區等,其中主峯景區是華山的核心景區,包括“華山一條路”和東南西北中五大主峯。大多數人心中的華山,指的就是主峯景區。

“奇險”兩字,是華山風光的精髓。長空棧道,鷂子翻身,以及在峭壁絕崖上鑿出的千尺幢、百尺峽、老君犁溝等處,親臨其境者,無不歎爲觀止。當你爬過所有險道山峯,躍上極頂,看到山谷中霧氣升騰、雲海翻滾之時,必定會有豪氣沖天、大氣磅礴之感。

山五大主峯各有特色,東峯(朝陽)是看日出的最佳處;西峯(蓮花)兩側狀如蓮花,是傳說中“沉香救母”的地方;南峯(落雁)是華山最高峯,海拔2160米。三峯以下還有中峯(玉女)和北峯(雲臺)兩峯。中峯是去其它四峯必經的之地;北峯頂平坦如臺,著名的“智取華山”的故事就發生在這裏。

華山還是道教聖地,山上古蹟衆多,現存道觀20餘座,其中玉泉院、東道院、鎮嶽宮被列爲全國重點道教宮觀。華山以北7公里處的西嶽廟,是古時祭祀西嶽華山神的廟宇。如今每年的農曆三月期間,華山都會舉辦盛大的祭山廟會,三月十五日是朝山盛會日,這一天西嶽廟將舉行盛大的拜岳大典。

華山(主峯景區)有兩個山門(進山口):東山門和西山門(也稱華山門)。坐索道上山,前往東山門;如步行登山,從西山門進入。華山目前有東、西線兩條索道,分別到達西峯和北峯。

華山導遊詞_400字3

尊敬的遊客朋友們,我們現在就快到九華山,大家先聽小柯我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這樣待會到了,我們就可以更快的進行遊覽了。

九華山在皖南青陽縣境內,是我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文學家劉禹錫,登上九華山後,對其讚歎不已,認爲天下名山均不能與九華山爭長。詩仙李白曾三上九華山。九華山的特點是山奇峯秀,佛寺衆多。

在遊九華山時,首先要到九華街,是九華山的中心,寺廟也主要集中在這裏,因此有“蓮花佛國”之稱。實際上這裏是一個山上的村鎮,除了廟宇外,還有商店、學校、旅店、農舍,遊人可以在這裏住宿,並以此爲起點,遊覽山上的名勝。

九華街上的化城寺,是九華山歷史最悠久的晉代古寺,也是九華山的主寺,寺的建築依山勢佈局,反映了高超的建築設計藝術。寺內有一口高一丈有餘,重約2000斤的古鐘,鑄造精美,聲音洪亮,用槌撞擊,凝重清揚的鐘聲,在山谷迴盪,往往使人有超凡脫俗之感。“化城晚鐘”遂成爲“九華十景”之一。

九華勝景在天台。天台峯是九華山的主峯,海拔1300多米。有“不登天台,等於沒來”的說法。從九華街上天台,約15華里山路,沿路經過很多風景點。當你氣喘吁吁,到達天台正頂,眼前的景色,將使你胸襟開闊,疲勞頓消。四周羣山匍伏,遠望九華街,只有巴掌那麼大了。

好了,我們到了,大家一次下車,跟着小柯我一起進入景區,大家一定要注意我們的隊旗,不要掉隊,或者是走錯別的團隊裏。

華山導遊詞_400字4

歡迎大家來到九華山,我是導遊小雨,很高興我們相聚在這裏,希望我們一起度過一次美好的旅遊。這裏簡單介紹一下九華山有九十九座山峯,是佛教的聖地,所以人們爲了保平安,都會來九華山拜一拜佛,並遊覽九華山的壯麗的景色。

從九華山的山腳想上看去雲霧繚繞,各種奇鬆怪石,是不是美麗極了呢。我們坐車去山頂,在山頂有兩棵高大的銀杏樹,一棵是公樹,一棵是母樹。聽說,這兩棵古樹還是“詩仙”李白栽下的呢!現在我們呢再去九華山最古老的寶殿——大雄寶殿,大雄寶殿的門前有一個半圓形的放生池,大家這是爲什麼嗎?因爲呀,寶殿正門口對着一座像爬山虎的山峯,一位風水大師說這是凶兆,所以讓小和尚們在寶殿前建了一個半圓形的放生池爲弓,並與旁邊的石象打齊爲弓箭,守衛寶殿。大家可以在寶殿內拜一番,裏面的地藏菩薩慈眉目善,看上去跟真的一樣。

現在我們來到了九華山最有名的景點——天台。站在天台上仰望,天台上雲霧繚繞,山徑連綿起伏,像一條綵帶從白雲間飄落下來。大家可以看見上山的遊客像一個個小白點,散落在綵帶上。

好了,現在我們準備下山了,以後有機會的可以再來,有緣的話小雨再給大家當導遊。

華山導遊詞_400字5

少華山景區,位於渭南市華縣縣城東南約7公里處,因道教名山少華山得名。景區由少華峯、潛龍寺、紅崖湖、石門峽、密林谷等五個分景區組成。少華山自古以其險絕高峻與華山並稱“二華”,名著《水滸傳》中九紋龍史進的許多故事就發生在這裏。隋末綠林好漢王伯當也在這裏聚義,當年的山門石寨現在還依稀可見。

如今的少華山,更多的是一個登山健身、親近大自然的地方。少華山內山勢峻險,有峻秀的山峯、神奇的巨石,還有刪減和瀑布,茂密的森林讓這裏的空氣異常的清新,哪怕是最炎熱的夏季,山中也非常的涼爽,是一個消暑度假的好地方。

少華山自然景觀獨特。少華山下的小夫峪,以峪寬、水長、石奇、林茂、景多而見長。峪內池潭遍佈、奇石林立, 後山的石門、母子峽、石板河等可謂人間仙境,令人叫絕,是休閒避暑度假的理想勝地。潛龍寺景區的仰天大佛形態逼真、維妙維肖,被列入一級景觀。潛龍寺院內的千年古樹“柏抱槐”被稱爲一絕。

區內層巒疊嶂,羣峯競秀,山勢峻險,溝谷幽深,河水奔流。有峻秀的山峯,神奇的巨石,跌宕的流水,多姿的瀑布,澄碧的湖潭,茂密的森林,豐富的動植物資源。森林覆蓋率90%,氣候宜人,空氣中富含負離子,生態環境近似原始,四季風光變幻無窮,充滿魅力,人稱“陝西的九寨溝”。

華山導遊詞_400字6

遊客朋友們,我們現在就快到九華山,大家先聽小柯我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這樣待會到了,我們就可以更快的進行遊覽了。

九華山在皖南青陽縣境內,這就是我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唐代文學家劉禹錫,登上九華山後,對其讚歎不已,認爲天下名山均不能與九華山爭長。李白曾三上九華山。九華山的特點是山奇峯秀,佛寺衆多。

遊九華山,首先要到九華街,是九華山的中心,寺廟也主要集中在這裏,因此有“蓮花佛國”之稱。這裏實際上是一個山上的村鎮,除了廟宇外,還有商店、學校、旅店、農舍,遊人可以在這裏住宿,並以此爲起點,遊覽山上的名勝。

九華街上的化城寺,這就是九華山歷史最悠久的晉代古寺,這也是九華山的主寺,寺的建築依山勢佈局,反映了高超的建築設計藝術。寺內有一口高一丈有餘,重約2000斤的古鐘,鑄造精美,聲音洪亮,用槌撞擊,凝重清揚的鐘聲,在山谷迴盪,往往使人有超凡脫俗之感。“化城晚鐘”遂成爲“九華十景”之一。

九華勝景在天台。天台峯就是九華山的主峯,海拔1300多米。有“不登天台,等於沒來”的說法。從九華街上天台,約15華里山路,沿路經過很多風景點。當你氣喘吁吁,到達天台正頂,眼前的景色,將使你胸襟開闊,疲勞頓消。四周羣山匍伏,遠望九華街,只有巴掌那麼大了。

好了,我們到了,大家一次下車,跟着小柯我一起進入景區,大家一定要注意我們的隊旗,不要掉隊,或者是走錯別的團隊裏。

華山導遊詞_400字7

公元794年,僧人金喬覺圓寂,享年99歲。依浮屠之法,生殮缸內,葬於神光嶺上。三年以後,僧徒圍着殮缸造塔,又在寬闊的塔基上興建殿字,殿頂與塔頂相接。這座“殿中有塔,塔中有缸,缸中有肉身”的殿宇,即是著名的肉身寶殿。

肉身寶殿在九華嶺西端的神光嶺,萬曆皇帝賜名“護國肉身寶塔”。地藏菩薩的塑像,端坐在殿內的木質黃金塔內,金光燦燦。寶殿用白玉石鋪地,四周環繞精美的石柱和木刻畫廊。塔頂,也就是殿頂鋪着古代的鐵瓦。塔頂正門上懸地藏王誓言:“衆生度盡,方證菩提;地獄未空,誓不成佛。”

一千多年來,肉身寶殿雖有興廢,但迄今氣魄非凡。今肉身寶殿系清同治年間所建,築於高臺之上,石柱,紅牆,鐵瓦,漢白玉鋪地,正門高懸“東南第一山”匾額。由地面進入殿內需攀登81級石階,由肉身殿北大門進入殿內需攀登99級石階。殿中央“地藏塔”是一座七層木塔,塔基用漢白玉砌成。塔內供奉一百多尊地藏菩薩,正面供“金地藏”塑像,金騎着涉水如飛的“諦聽”,左爲他的弟子道明,右爲道明的父親閔公。因爲道明先入空門,成爲父親的師輩。塔的前後安置着大大小小的地藏塑像,兩側是十殿閻羅拱衛而立。整個大殿莊嚴肅穆,連遊人說話都輕聲細語,或者以眼神示意。順着雕樑畫棟的走廊來到殿後,有一個半月形瑤臺,牆上貼個大字“布金勝地”。每當地藏圓寂之日,國內外香客都到此朝拜進香和施捨。

華山導遊詞_400字8

各位遊客:

你們好!我是你們這次華山之旅的導遊,顧詩吟。我將帶你們一起去遊覽這美麗的華山風光。

我先給大家介紹一下華山吧。華山,是《自然文化遺產名錄》裏的一處勝景,還是國家AAAAA級景區哦!

我們現在到的地方是玉泉院,關於這裏有一個故事。唐朝的金仙公主在山上鎮嶽宮玉井中洗頭時,一不小心將玉簪子掉進了水中。回到玉泉院後,用泉水洗手時,發現了玉簪子,就知道這個玉泉眼與玉井相通。於是給這個泉取名爲玉泉,玉泉院也因此得名。

這裏就是華山最爲有名的地方-長空棧道。你們腳踩的地方僅僅能容下一個腳掌。腰上的鐵鏈可以保護你們,所以不要怕。各位上去吧。

走完長空棧道,就來到了沉香劈山處。這裏也有一個傳說。三聖母和一個凡間男子相愛並結了婚。由於犯了天條,她哥哥二郞神將三聖母壓在了華山下。生了個孩子叫沉香。十年後沉香知道真相與二郞神大戰,在衆神的幫助下打敗了二郞神,救出了母親。

這兒,就是鷂子翻身,各位遊客注意安全,在這兒休息一下吧!

華山的美麗風景太多了,今天看不完。明天再接着遊覽吧。

華山導遊詞_400字9

西嶽廟,又名華岳廟,是歷代帝王供奉和祭祀西嶽大帝“少昊”的廟宇,始建於漢武帝元光年間(公元前134-前120xx年),當時建在華山腳下的黃神谷(今黃甫峪)口。東漢桓帝時(公元147-167年)遷於現址,改爲今名,唐宋明清歷朝多次重修。

西嶽廟與華山景區實行聯票制,前來遊玩的遊客很多是遊覽了華山後,再來這裏參觀。西嶽廟的主體建築都分佈在南北走向的中軸線上,外城爲明代建築,長約2公里,建有角樓。山門——灝靈門,爲高大的`磚石城垣,因有三個門道,俗稱三連門,當你站在門前,會發現這裏的形制很像北京天安門。

走過山門,後面是午門,就像故宮的端門,有五個高大的條石爲基的磚砌門洞。午門後可以看到一座石牌樓——尊嚴峻極坊,建於明朝萬曆期間,上面的石雕十分精美。西嶽廟的主體建築時——灝靈殿,大殿外觀飛檐高聳,巍峨壯觀。大殿月臺前兩側,各有相互對稱的重檐御碑樓和攢天頂八角亭。大殿內還保留着初創時的原木大柱,分別由同治、光緒皇帝和慈禧太后所提的三塊匾額都懸掛在這裏。

如果你是碑刻愛好者,這裏會給你帶來不少驚喜。西嶽廟內碑刻極多,現存後周“華岳廟碑”,明代重刻“唐玄宗御製華山碑銘”,明萬曆時期刻“華山臥圖”,圖首附王維、李白、杜甫、陳摶等唐宋名人有華山的題詩和華山圖。這裏還有乾隆御書“嶽蓮靈澍”石額。

你還可以登上廟中的萬壽閣,回望華山的五峯;廟內的參天古柏也值得品味一番。

華山導遊詞_400字10

華山,古稱“西嶽”,是我國著名的五嶽之一,位於陝西省華陰市境內,距西安 120公里。它南接秦嶺,北瞰黃渭,扼守着大西北進出中原的門戶,素有“奇險天下第一山”之稱。華山有東、西、南、北、中五峯,“勢飛白雲外影倒黃河裏”,虎踞龍盤,氣象森森,因山上氣候多變,形成“雲華山”、“雨華山”、“霧華山”、“雪華山”給人以仙境美感。是所謂的西京王氣之所繫。

華山是中華民族文化的發祥地之一,據清代著名學者章太炎先生考證,“中華”、“華夏”皆因華山而得名;《史記》中也有黃帝、堯、舜華山巡遊的事蹟;秦始皇、漢武帝、武則天、唐玄宗等十數位帝王也曾到華山進行過大規模祭祀活動。華山還是道教勝地,爲“第四洞天”,山上現存七十二個半懸空洞,道觀 20 餘座,其中玉泉院、東道院、鎮嶽宮被列爲全國重點道教宮觀。

留下了無數名人的足跡,也留下了無數故事和古蹟。自隋唐以來,李白、杜甫等文人墨客詠華山的詩歌、碑記和遊記不下千餘篇,摩岩石刻多達上千處。而在華山諸多故事中,流傳最爲廣泛的有神話故事有“巨靈劈山”、“沉香劈山救母”、“吹蕭引鳳”等。華山的著名景區多達 210餘處,有凌空架設的長空棧道,三面臨空的鷂子翻身,以及在峭壁絕崖上鑿出的千尺幢、百尺峽、老君犁溝等。其中華嶽仙掌被列爲關中八景之首。

華山導遊詞_400字11

各位遊客朋友們,大家早上好!很高興在這個風和日麗的早上與大家見面!首先呢,請允許我代表銀龍假期旅行社感謝在座的各位朋友對我們旅行社的支援和信任!讓我有今天這樣一個機會與大家同車而行,並且還能夠爲大家提供服務!我呢,姓張,是大家這次的全陪導遊,大家叫我小張就可以了!

小張雖然稱不上沉魚落雁閉月羞花但是我的笑容絕對是燦爛的對工作也是盡心盡力的這兩天如果您有什麼要求或者建議都可以跟我提出來,我一定會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完成的!若有什麼地方做的不夠好的也希望大家提出來這樣可以給小張一個改正的機會!等一下我會把我的名片發給大家,當您有什麼需要或幫助的,隨時撥打小張的電話號碼,二十四小時爲您開機!

接下來請允許我隆重的爲大家介紹一下我身旁這位——我們此次行程掌舵的——方師傅,當然了你們現在只能看到他偉岸的背影了。方師傅是我們旅遊車隊一位非常優秀的司機哦!他曾手拿方向盤,腳踩剎車板在我們中國大陸上安全行使了百萬餘公里,同時我們的師傅也是旅遊界有名的三好先生,人好車技好服務態度好,開起車來一心一意,對待客人全心全意,這幾天我會和師傅共同配合協作讓大家度過一個愉快的旅途。

華山導遊詞_400字12

爲確保對旅遊生態環境的保護,九華山風景區日前首次對閔園生態景區限量旅遊,高峯期每日旅遊接待量控制在千人以內,以使旅遊資源的開發走上健康的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閔園景區又稱九華山的“後花園”,是九華山今年5月1日正式對外開放的生態景區。該景區由上閔園、中閔園、下閔園三部分組成,面積近6平方公里。這裏綠色生態資源豐富,空氣新鮮、山清水秀、景色怡人,著名的“閔園竹海”和“天下第一鬆”鳳凰鬆均在其內。景區開放以來,因優美的自然風光和樸素的風土人情吸引了衆多中外遊人。爲了更好地保護該景區的生態環境,可持續性發展旅遊經濟、改善和提高遊客的旅遊質量,九華山管委會近日決定,在每年旅遊高峯期間,景區管理部門合理控制遊客數量和車輛。經科學測算,對遊覽閔園景區的人數控制在日接待1000人以內,確保該景區的旅遊生態環境不受大的影響。

九華山風景區在各地競相發展旅遊經濟的熱潮中,頭腦清醒,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對重要景區的遊客量進行科學調控,這種做法很好。

對旅遊資源的開發也應堅持科學的發展觀,掌握好量和度的關係。過多的人流長時間蜂擁而至,會大大超過景區的承受能力,加大景區的“折舊率”。九華山風景區不以遊客多少論“英雄”,以及黃山風景區這幾年堅持對著名景點實行輪休,這些做法都值得借鑑。

華山導遊詞_400字13

helle,親愛的遊客們,我是你們這次遊覽的導遊。我叫齊天大聖、美猴王、小蜜蜂。嘿嘿!開個玩笑,你們直接叫我孫導遊就可以了。今天我給你們介紹一下九華山的秀麗風景。

今天,我們遊覽九華山的最高峯——天台。這座山可是很高的哦。好了,開始爬山吧,看誰先登上峯頂。好了,遊客們,經過我們的奮力拼搏終於登上了這座山的最高峯。大家請向左看,如果你認真觀看就會發現它十分像一隻大鵬鳥。它的頭是朝向山上的這座廟,很像是在聽廟裏的和尚唸經,所以人們把這處景點叫大鵬聽經。請向右看,那是蠟燭峯,因爲它的形狀很像蠟燭,因此,人們就給它起了這個惟妙惟肖的名字。上面那座廟裏有地藏王菩薩留下的足跡,比我們普通人的腳印大幾倍呢。

下面大家可以自由活動,一小時後在這裏集合。

遊客們下山嘍。好了,遊客們,我們的九華山之遊就到這。還有很多美景,你們都沒來得及看,下回再來彌補吧。如果你對我有什麼意見可以提出,最後,我祝大家萬事如意。謝謝

華山導遊詞_400字14

華山是由一塊完整碩大的花崗岩體構成的,它的歷史衍化可追溯到1.2 億年前,據《山海經》記載:“太華之山,削成而四方,其高五千仞,其廣十里。”華山有東、西、南、北、中五峯,主峯有南峯“落雁”、東峯“朝陽”、西峯“蓮花”,三峯鼎峙,“勢飛白雲外影倒黃河裏”,人稱“天外三峯”。還有云臺、玉女二峯相輔於側,36小峯羅列於前,虎踞龍盤,氣象森森,因山上氣候多變,形成“雲華山”、“雨華山”、“霧華山”、“雪華山”給人以仙境美感。是所謂的西京王氣之所繫。

華山留下了無數名人的足跡,也留下了無數故事和古蹟。自隋唐以來,李白、杜甫等文人墨客詠華山的詩歌、碑記和遊記不下千餘篇,摩岩石刻多達上千處。自漢楊寶、楊震到明清馮從吾、顧炎武等不少學者,曾隱居華山諸峪,開館授徒,一時蔚爲大觀。華山是道教勝地,爲道教“第四洞天”,有陳摶、郝大通、賀元希最爲著名的道教高人。山上現存七十二個半懸空洞,道觀20餘座,其中玉泉院、東道院、鎮嶽宮被列爲全國重點道教宮觀。

1982年被國務院頒佈爲首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1991年被國家旅遊局評爲四十佳旅遊勝地之一;1999年被國家文明委、建設部、旅遊局命名爲“全國文明風景旅遊區示範點”;20xx年被評爲“中華十大名山”; 20xx年被國家旅遊局評爲“AAAAA級旅遊景區”

華山導遊詞_400字15

歡迎大家來到九華山,我是導遊小雨,很高興我們相聚在這裏,希望我們一起度過一次美好的旅遊。簡單介紹一下九華山有九十九座山峯,是佛教的聖地,所以人們爲了保平安,都會來九華山拜一拜佛,並遊覽九華山的壯麗的景色。

從九華山的山腳想上看去雲霧繚繞,各種奇鬆怪石,是不是美麗極了呢。現在我們坐車去山頂,在山頂有兩棵高大的銀杏樹,一棵是公樹,一棵是母樹。據說,這兩棵古樹還是“詩仙”李白栽下的呢!現在我們呢再去九華山最古老的寶殿——大雄寶殿,大雄寶殿的門前有一個半圓形的放生池,大家這是爲什麼嗎?因爲呀,寶殿正門口對着一座像爬山虎的山峯,一位風水大師說這是凶兆,所以讓小和尚們在寶殿前建了一個半圓形的放生池爲弓,並與旁邊的石象打齊爲弓箭,守衛寶殿。大家可以在寶殿內拜一番,裏面的地藏菩薩慈眉目善,看上去跟真的一樣。

現在我們來到了九華山最有名的景點——天台。站在天台上仰望,天台上雲霧繚繞,山徑連綿起伏,像一條綵帶從白雲間飄落下來。大家可以看見上山的遊客像一個個小白點,散落在綵帶上。

好了,現在我們準備下山了,以後有機會的可以再來,有緣的話小雨再給大家當導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