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導遊詞

重慶導遊詞15篇

導遊詞2.4W

作爲一名專門爲遊客提供優質服務的導遊人員,時常需要編寫導遊詞,藉助導遊詞可以更好地宣傳景點,引導遊客觀光遊覽。導遊詞要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重慶導遊詞,歡迎大家分享。

重慶導遊詞15篇

重慶導遊詞1

神龍峽景區位於重慶市南川區南平鎮永安村、八角村境內,地處金佛山邊緣,景區面積13平方公里,由神龍峽峽谷、寶象寺、豹子嶺、紅山接待中心、裏隱壩生態農業觀光區等五部分組成,景區內奇石怪樹,流泉飛瀑,不可勝數。是重慶一小時經濟圈內距主城區極近、極原始的集山、水、林、崖、橋、峽谷、瀑布、草地爲一體的生態旅遊景區。

南川神龍峽景區核心景觀神龍峽峽谷長約7公里,谷底平均寬度約50米,峽谷最寬處大淌河壩約爲100米,最窄處蘇家巖約爲10米,呈典型的“V”字型深切峽谷形態。峽內林深竹茂、流水飛瀑、峯巒絕壁、蟲鳴鳥唱、魚翔蝦戲,清幽宜人的原始容貌一直未曾發掘。重慶交旅集團公司對景區進行考察後,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認爲極具開發潛力。

懸崖、絕壁、瀑布、絕壁景觀有歸龍谷魚鱗巖、貓啄大絕壁、神龍洞絕壁、火燒巖懸崖等;瀑布有磨子洞瀑布、飛龍瀑布、碧泉映月瀑布、神龍洞瀑布等。

此外,南川神龍峽景區還以起源於明朝初年、有求必應的祈雨、祈福文化爲支撐,構建了五龍瀑布羣、神風洞、煙雨廊、煙雲瀑布羣、豹子嶺、絲雨瀑布羣、神龍島祈福文化休閒區等十大景點,鑄就巴渝峽谷奇異之地。

重慶南川南平鎮有縣級公路連通神龍峽景區入口,途經木渡鎮、神農峽度假村、永安鎮、裏隱壩,全程約13公里。從裏隱壩峽谷入口至九天飛瀑,神龍峽峽谷長約7公里。

重慶導遊詞2

早就聽說重慶的火鍋味道獨一無二,是中國吃貨們舌尖上的絕味美食。可我在武漢吃過的重慶火鍋除了辣以外還是辣,沒什麼特別之處。暑期裏我觀看了“舌尖上的中國——火鍋”一期節目,被正宗的色香味俱全的重慶火鍋深深吸引,所以當媽媽問我旅行計劃時,我毫不猶豫地選擇了重慶,爲的就是品嚐到真正地道的火鍋,要知道三伏天去火爐城市重慶旅行,是要有多大的勇氣呀!

火車一抵達重慶北站,我們吃貨一家就直奔網紅美食打卡地——觀音橋,“去網評分數最高的這家!”媽媽拿着手機導航,帶着我們歡歡喜喜地走進了一家很樸實的小店。迫不及待的我們立刻點了一個鴛鴦鍋——據說正宗的重慶火鍋連清湯都略帶麻辣味,而重慶火鍋又稱爲毛肚火鍋、麻辣火鍋,是重慶人民的傳統飲食方式,原料主要是牛毛豬黃喉、牛血旺等。一會兒功夫,服務員就把鍋底端了上來,頓時香氣四溢,辛香的麻辣味和濃郁的清新味鑽入鼻中,沁入五臟六腑,令人身心放鬆、陶醉。白色和紅色的湯底互相襯托,猶如太極圖,熱氣騰騰,魅力四射。紅湯鍋裏翻滾着熱辣的牛油湯料,湯麪上漂浮着麻椒、花椒;清湯鍋裏點綴着幾顆大紅棗和香菇,漂浮着小蔥,冒着泡泡,香氣撲鼻……我們點了許多配菜,準備“大幹一場”。

肚子裏的饞蟲早已開始躁動,我和爸爸早就輕車熟路地準備好了調味碟,加入了香油、花生粒、蒜泥、蔥、醋等等,攪拌均勻。媽媽最先把鵪鶉蛋和肥滷牛片下入了清湯鍋,熟食燙透即食,而我急不可耐地夾起了一隻蝦丸:白嫩的蝦肉帶着紅油,鬆軟無比,我慢慢地將它送入了嘴中——鮮美的蝦肉Q彈無比,帶着一絲香辣味,令人回味無窮,這一口,令我瞬間滿血復活似的興奮起來,幾個小時的旅程疲憊頓時煙消雲散,我們興奮無比地誇讚着重慶火鍋,感嘆着不虛此行。

爸爸越吃越帶勁,一股腦把幾大盤的食材都下入了鍋,它們一個個爭先恐後地跳入火鍋火鍋中洗了個“熱水澡”。火鍋的湯底料在滾燙的油鍋中沸騰、翻滾,鍋中一下子變得五顏六色,火紅的羊肉、嫩綠的白菜、褐色的香菇、白色的水豆腐……這些色彩在熱氣騰騰的鍋中融化了,讓人眼花繚亂,色彩在鍋中流動,流進我的眼中,流進我的胃中,流進我的心裏……

我對紅湯鍋裏的牛肚情有獨衷,用漏勺把它們兜起,牛肚上裹着滴滴紅油,放入味碟中涮涮,滾燙的它們猶如一簇簇小小火苗,撩動着我的嘴巴、舌頭與牙齒,真有嚼勁!真入味!麻中帶辣!真爽!比武漢的水貨重慶火鍋好吃千百倍啊!我咀嚼了好一會兒,纔不舍地把它們送到了我的胃裏,這股滿足與幸福的暖流彷彿遍佈了全身每個細胞……

說也奇怪,最愛拍照發朋友圈的媽媽竟然被美味縈繞捨棄了手機,最不喜歡吃青菜的爸爸此時也不挑食了,而我怎麼也不怕辣了呀?世界飄忽不定,身體輕飄飄的,感覺暖呼呼的,我們一家人就這樣吃着火鍋,時而辣着哈氣,時而抿嘴回味,時而對視一笑。店裏的食客也越來越多,40攝氏度的高溫,絲毫沒有減弱他們對火鍋的熱情,他們各個汗流浹背卻一臉的舒暢,我也深深感受到了重慶火鍋的魅力。

麻在舌尖,色在眼中,熱在心頭,紅在臉上,我們一家人圍坐在火鍋旁,彷彿成了地道的重慶人……

重慶導遊詞3

尊敬的朋友們:

你們好!我是你們此次的導遊,我叫____,十分高興今日能夠帶領大家遊覽美麗的大足石刻。

大足石刻是大足縣境內石窟寺及石刻造像的總稱。世界文化遺產、國家5A級旅遊景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大足石刻始建於公元650年,歷經五代,盛於南宋,餘緒延至明、清,是中國晚期石窟藝術的代表作品。大足石刻先公佈爲文物保護單位的摩崖造像多達75處,造像5萬多軀。其中以寶頂山、北山、南山、石篆山、石門山摩崖造像最具特色。

根據行程安排,我們今日主要參觀寶頂山的摩崖造像:

寶頂山位於大足縣內城東北15千米,由宋代高僧趙智鳳支援開鑿而成,歷時70餘年。其中以大佛灣爲中心,大佛灣造像是規模最大,藝術價值最高,儲存最完好的。大佛灣東、南、北三壁石崖上,刻有19組佛經故事造像,系統的講述了若干佛經故事,配以頌詞、經文,恰似一幅幅圖文並茂的古代連環畫。主要有:“護法神像”、“六道輪迴”、“廣大寶樓閣”、“華嚴三聖像”、“千手觀音”等。

那裏,着重爲大家介紹一下“千手觀音”:爲了我們的子孫後代以及之後的遊客能夠看到,我要先提醒大家一點,就是爲了保護千手觀音,是不允許照相的。

一般來說,觀音造像只要有10之手,便可稱“千手觀音”。常規的千手觀音多數是遭32隻手貨48隻手,以示觀音的32變相和48大願。其他的手皆用背光的形式來表現,已到達“千”的含義。

而我們古代的藝術家卻在這88平方米的石崖上打造了一尊擁有1007隻手的,名副其實的千手觀音,被譽爲“天下奇觀”。這些手纖細修長,千姿百態,金碧輝煌,構成了一幅猶如孔雀開屏的絢麗畫面,令人眼花繚亂,心搖目眩,感覺千手觀音的手多的無窮不盡,從而也你相信千手觀音的無所不能和法力的無邊無際。千手觀音它的全名是“千手千眼觀世音自在菩薩”。“觀世音”即:普觀世界救苦救難之聲音。唐朝時,爲避唐太宗李世民的名諱,人們在經典翻譯和日常稱呼中常去“世”簡稱“觀音”沿用至今。“千手千眼觀世音自在菩薩”的千手錶示普護衆生,千眼表示眼觀時間。

從佛教文化的角度來看,千手觀音信仰把佛教的理論與實踐緊密地結合起來,以顯密圓融的方式,涵攝大乘佛教的諸多共性,如對虔誠信仰的強調,對發心立誓的重視,對慈悲之心的推崇,對清靜智慧的崇拜,對極樂世界的嚮往,等等。同時,千手千眼觀音還以其鮮明的個性,爲佛教信徒供給了豐富的精神滋養,異常是千手千眼的象徵意義以及各種手印、真言與觀想的綜合實施,爲虔誠的信衆帶來無邊慈悲、無邊智慧、無邊神通的震撼,使他們獲得了依靠,獲得了安慰,也獲得了自信。千手觀音的威嚴與慈祥有機統一,智慧與神通隨時雙運,密法與顯教靈活並用,爲古今人類供給了一種戰勝困難的強大精神力量,對於挖掘人類自身潛力,鼓舞弱者的意志,戰勝衆多的難關以及撫慰創傷、提升境界乃至終極超越等,都具有重要的價值。

好了,今日的遊覽到此結束了,多謝大家。

重慶導遊詞4

巫山小三峽—小小三峽旅遊風景區;1991年被評爲中國旅遊勝地四十佳、2004年11月評爲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2007年5月被評爲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同時還被評爲中國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重慶文明景區,重慶安全景區,被名人譽爲中華奇觀,天下絕景。

巫山小三峽是大寧河下游流經巫山境內的龍門峽、巴霧峽、滴翠峽的總稱;這三段峽谷全長60公里;小三峽與長江大三峽毗鄰,林木翠竹20000多畝。

巫山小小三峽是位於大寧河滴翠峽處的支流馬渡河上,是長灘峽、秦王峽、三撐峽的總稱;小小三峽是大寧河小三峽的姊妹峽,全長15公里,因比大寧河小三峽更小,故名小小三峽。

巫山小三峽—小小三峽旅遊風景區風景如畫;她一池碧水,奇峯壁立,竹木蔥蘢,猿聲陣陣,饒有野趣。小三峽的特色是秀美、神奇。有人認爲它有六奇,即山奇雄、水奇清、峯奇秀、灘奇險、景奇幽、石奇美,可稱爲天下奇峽之美景。

巫山小小三峽同時被譽爲全國最佳漂流區,有驚無險的迴歸大自然參與式漂流——被稱爲中國第一漂。

重慶導遊詞5

瞿塘峽,又名夔峽。西起重慶市奉節縣的白帝城,東至巫山縣的大溪鎮,全長約8公里。在長江三峽中,雖然它最短,卻最爲雄偉險峻。

瞿塘峽,又名夔峽。西起重慶市奉節縣的白帝城,東至巫山縣的大溪鎮,全長約8公里。在長江三峽中,雖然它最短,卻最爲雄偉險峻。主要景點有奉節古城,八陣圖,魚復塔,古棧道,風箱峽,粉壁牆,孟良梯,犀牛望月。

瞿塘峽雖然僅八公里長,卻是最令人屏息的一段江峽。兩岸如削,巖壁高聳,大江在懸崖絕壁中洶涌奔流,自古就有“險莫若劍閣,雄莫若夔”之譽。瞿塘峽是三峽中最短的一個峽,從四川省巫山縣的大溪開始,至奉節縣的白帝城,全長雖然只有8公里,但卻有“西控巴渝收萬壑,東連荊楚壓羣山”的雄偉氣勢。在三段峽谷中,它最短,最狹,最險,氣勢和景色也最爲雄奇壯觀。其“雄”首先是山勢之雄。遊人進入峽中,但見兩岸險峯上懸下削,如斧劈刀削而成。山似拔地來,峯若刺天去。峽中主要山峯,有的高達1500米。瞿塘峽中河道狹窄,河寬不過百餘米。最窄處僅幾十米,這使兩岸峭壁相逼甚近,更增幾分雄氣。其中峽之西端的夔門尤爲雄奇。它兩岸若門,呈欲合未合之狀,堪稱天下雄關。瞿塘之雄還在於水勢之雄。古人詠瞿塘:“鎖全川之水,扼巴蜀咽喉”。瞿塘峽雖然較短,但峽小景不少。我們將上溯逐一遊覽。

景點概況

瞿塘峽谷窄如走廊,兩岸崖陡似城垣,郭沫若過此發出“若言風景異,三峽此爲魁”的讚歎。瞿塘峽西入口處,白鹽山聳峙江南,赤甲山巍峨江北,兩山對峙,天開一線,峽張一門,故稱夔門,古稱瞿塘關,形成“西控巴蜀收萬壑”,瞿塘峽鎖全川水的險要氣勢。

瞿塘峽在三峽中雖然最短,卻是一幅神奇的自然畫卷和文化藝術走廊。峽西首的夔州古城,是今天奉節縣的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那古榕掩映下的劉備託孤的真正故址永安宮足見古城之古,相伴相依的魚復塔,杜甫草堂,水、旱八陣圖,白帝城佐證其文化源源流長。每當紅日當空,赤甲山被氧化的紅色岩石象熊熊烈火在空燃燒,白鹽山在晨曦中銀光燦燦,恰似白鹽堆積,故古人有“赤甲晴暉”和“白鹽曙色”之描繪。那酷似鳳凰昂首暢飲山溪的“鳳凰飲泉”,栩栩如生的犀牛翹首東望的“犀牛望月”;那垂掛絕壁袒胸-的“倒吊和尚”,充滿神祕色彩排列成“之”字形的“孟良梯”……,無不令人神往。峽江兩岸,摩崖石刻隨處可見,南岸最爲壯觀,綿延裏許的絕壁上,鐫刻着數十幅石刻。時代上,自宋至今;藝術上,篆、隸、草、行,可謂我國石刻書法藝苑中的奇葩。北岸凹石壁上,“天梯津隸,開劈奇功”八個大字,十分醒目地提示它腳下絕壁上的夔巫古棧道,從這裏直通至巫峽與湖北交界處的清蓮溪。

重慶導遊詞6

歡迎大家來到這裏,下面我來爲大家介紹一下!

昭君村,因西漢時誕生了有“閉月羞花之貌、沉魚落雁之容”、“出塞和親”的一代名妃王昭君而改名昭君村。村中有粉黛林、佳麗島、浣紗處、彩石灘等20餘處勝蹟。王家崖雲霧繚繞,香溪河九曲八彎,娘娘泉古樸典雅,

梳妝檯花蔭滿地,昭君像亭亭玉立,撫琴臺琴韻悅耳。特別是昭君村多美女的千古傳說,引起中外人文地理學家的極大興趣,更引得八方遊客紛至沓來,遊客瞻仰於斯,樂而忘返。

每到春季,昭君村前的香溪河中,就會出現大量的桃花魚,鄉親們說那是昭君告別家鄉時灑落的淚水幻化而成;溪畔一處彩石斑斕的灘頭,相傳是昭君少年浣紗的地方;村東有口楠木井,井水清甜可口,四季不絕,相傳是因爲昭君當年每天在此取水;村西有條石龍,身臥青山,搖頭擺尾,常年口吐清泉,相傳是昭君當年和鄉親們在此挖掘七七四十九天,感動了東海一條青龍飛到此處化作一眼清泉;村中的滿園紫竹,相傳是昭君當年作畫時引來天上赤、橙、黃、綠、青、藍、紫七色霞仙幫她着色,後來昭君離村入宮後,七色霞仙依然常來村裏,其中的紫霞仙認定昭君總有一天會回村,便曠日持久地在竹林裏等待,身軀漸漸地化在竹葉、竹枝上,形成了一片紫竹園……村中的一個個遺蹟和傳說,無不寄託着鄉親們的無限思念。

昭君村只有300多人,大多姓王,據稱皆爲昭君孃家後裔。依山而居的村民將田地修整得層層疊疊,種滿了柑橘樹。興山旅遊部門的同志介紹,該村是展示昭君遺址遺蹟和自然生態景觀、展演昭君故里獨特地方文化及漢代宮廷仕女文化的首批國家3A級旅遊區,也是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昭君村古漢文化遊覽區歷史文化內涵深厚。村中昭君紀念館收藏陳列的漢唐文物均出土於昭君村,昭君書院珍藏的各種版本的古典書籍,記載了幾千年來文人墨客對昭君的評價和褒揚。博大精深的文史資料,使紀念館成爲當今中國研究王昭君歷史文化的中心。館藏的名人字畫數量之多,品位之高,爲同類館所之最。特別是郭沫若先生題寫的館名和村名更是增添了遊覽區的文化底蘊。昭君別鄉幾千年,但村中仍保留着西漢時代的生活習俗和勞作方式,婚、喪、嫁、娶原始古樸,被專家學者譽爲“絕無僅有”的漢代歷史文化景觀。

重慶導遊詞7

大足石刻位於重慶市西北的大足縣,是世界八大石窟之一,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重慶十大文化符號,2016年國慶假期旅遊“綜合秩序最佳景區”。

以大足區、潼南區、璧山區、銅梁區爲範圍,大足區是重慶市市轄區,始建於唐乾元元年,以“大豐大足”而得名,是馳名中外的“石刻之鄉”、“五金之鄉”,全國首批甲級開放區,國家確定的長江三峽旅遊縣的起點,全國生態農業先進區,重慶市對外開放的重要視窗。

源於古印度的石窟藝術自公元三世紀傳入中國後,分別於公元五世紀和七世紀前後,在中國北方先後形成了兩次造像高峯,但至公元八世紀中葉走向衰落。於此續絕之際,位於長江流域的大足縣境內摩崖造像異軍突起,從公元九世紀末至十三世紀中葉建成了以“五山”摩崖造像爲代表的大足石刻,形成了中國石窟藝術史上的又一次造像高峯,從而把中國石窟藝術史向後延續了400餘年。此後,中國石窟藝術停滯,其他地方未再新開鑿一座大型石窟,大足石刻也就成爲中國石窟藝術建設史上最後的一座豐碑。大足石刻是縣內102處摩崖造像的總稱,迄今公佈爲文物保護單位的石窟多達75處,雕像五萬餘尊,它代表了公元9—13世紀世界石窟藝術的最高水平,是人類石窟藝術史上最後的豐碑。

它從不同側面展示了唐、宋時期中國石窟藝術風格的重大發展和變化,具有前期石窟不可替代的歷史、藝術、科學價值。並以規模宏大、雕刻精美、題材多樣、內涵豐富、儲存完好而著稱於世。

因爲滿足下列評定標準:代表一種獨特的藝術成就,一種創造性的天才傑作;能在一定時期內或世界某一文化區域內,對建築藝術、紀念物藝術、城鎮規劃或景觀設計方面的發展產生過大影響;能爲一種已消逝的文明或文化傳統提供一種獨特的至少是特殊的見證。1999年12月,以寶頂山、北山、南山、石門山、石篆山“五山”爲代表的大足石刻,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寶頂山位於大足區龍崗街道東北15千米處,海拔527.83米。北山摩崖造像始刻於唐末,至南宋結束,和寶頂山石刻同爲大足石刻中最大石刻,位於大足區城北2千米的北山上。南山,古名廣華山,位於大足區城東南方向五華里處。山頂上原有道觀,名玉皇觀。石門山位於大足區龍崗街道東20千米處的石馬鎮新勝村,海拔374.1米。石篆山位於大足區龍崗街道西南25千米處的三驅鎮佛惠村,海拔444.6米。

圓覺洞在圓覺洞的洞口外側伏臥着一尊雄獅。獅子造像在國外是呈自然狀態的居多,而在我們中國,它蘊涵的人的意識和精神方面的東西要多一些。它在佛教中是起着使人正心不起邪念的作用,同時也象徵佛說法如獅子吼,能威震四方,讓衆生豁然開朗。圓覺洞深十二米,寬九米,高六米,是大佛灣內最大的洞窟造像。

在洞壁的兩側儼然整齊地排列着文殊、普賢、普眼等十二位覺行圓滿的菩薩。他們在修菩薩行的過程中,遇到許多疑難問題,正輪流跪於佛前請示,佛各別作答。這一問一答記錄形成的《大方廣修多羅了義圓覺經》便是這窟造像的經典依據。

在道場的正前方刻着結跏而坐的三身佛:中間是法身佛;左邊是報身佛;右邊是應身佛。在三身佛前長跪着一合掌菩薩,爲十二圓覺菩薩的化身。這尊化身像的處理是比較別緻的,如果沒有他,就不易表達主題,而流於一般的說法構圖了。而且,從任何一個座位上搬下一尊菩薩都會造成整窟造像內容和構圖上的不完美。

因此,匠師們大膽立意,多打一尊像在中間,以示十二位菩薩輪流問法。同時,爲了突出“問法”這一主題,匠師們還刻意把進口的甬道拉長,並且處理得外小裏大,形成狹梯狀,使洞內光線暗下來,然後在洞口上方開一扇天窗,由天窗射入一束強光,把觀衆的視線引到佛前長跪的菩薩身上,正如舞臺上的聚光燈一般,巧妙地點明瞭“問法”這一主題,同時又烘托出窟內斑駁陸離、別有洞天的神祕氣氛。

另外,更難能可貴的是,這個洞內的所有造像都與大地渾然一體。圓覺洞並非是一個天然洞窟,它是匠師們在堅硬的巖壁上一錘一錘鑿出的洞。八百年前,匠師們的工具非常粗陋,當時又沒有爆破技術的廣泛運用,這樣人工一錘一錘鑿出這個精美的洞窟,必須要求工匠師除了具有高度的'智慧、嚴謹的態度和嫺熟的技巧之外,還必須付出艱鉅的勞動才行。我想,是一種信仰的力量讓工匠師們創造了奇蹟。

六道輪迴圖位於寶頂山第3龕,宋代作品。此摩崖造像,頂部爲平頂,頂高7.80米,像寬4.80米。龕中刻有一個直徑爲2.7米的圓形巨輪,名“六趣輪”。按照佛教的說法,此輪是載人於三界六道中生死運轉的車輪。輪外即業力的主載者“無常死主”,頭頂“三世佛”,面目醜怪,蓬頭獠牙,腳踏鰲頭,口銜輪沿,雙臂環抱巨輪,以此表示人生之“業力”不可逆轉。

六道輪可分爲四層。內層中心刻結跏跌坐的捲髮修行者。其左側有一隻豬,右側有一隻鴿,座下有一條蛇。此三種動物,分別表示愚癡、貪染、嗔恚“三毒”。佛教認爲,人生有諸多惡業因,其中尤以“三毒”爲最,成爲產生諸惡業的根本,故又稱爲“三不善根”,列爲“根本煩惱”之首。

另從行者(圓心),發出六道毫光,直射輪外,將巨輪分爲六份。第二層的六份即是所謂的“六趣”、“六道”、即六種因“業力”導致的果報。第二層正上方爲“天道”,刻日月繞須彌山頂,頂上有安宮殿。此道清潔光明,富麗堂皇,非人類世間所能比擬。“天道”之右爲“人道”,刻四人戴冠著袍,持物站立,此道爲世人所居,人類之所。“天道”之左爲“阿修羅道”,刻一位三頭六臂,手持諸般兵器的阿修羅像。第二層正下方爲“地獄道”,刻有漆黑的地獄門,一馬面獄卒正欲把一“罪人”扔進油鍋中。此道爲衆苦聚集、悲慘至極之所。“地獄道”之右是“惡鬼道”,刻一餓鬼手擎一人,口咬人頭。“地獄道”之左是“畜生道”,刻一獅一牛一馬任人馳驅,互相蠶食。此道是一切動物羣聚之處。以上“六道”中的前三道被稱爲上三道(又稱三善道),後三道被稱爲下三道(亦稱三惡道)。其中最悲慘、最痛苦的是“地獄道”,最快樂、最美好的是“天道”。

在佛教看來,一切衆生都處於因果輪迴之中,生生死死,世世浮沉,此生彼滅,彼生此滅。凡有情識的生命體,在未解脫之前,都“生生於老死,輪迴周無窮”。做善事者隨“善業”而上升,做惡事者隨“惡業”而下沉。“善業”消盡,“惡業”顯報,如此反覆,無有終了。即使“天道”位居“六道”之首,也仍處於生死輪迴之中,不免輪迴之苦。

關於大足石刻的介紹就爲大家講到這裏,現在大家可以自由參觀一下,按照計劃的時間回到這裏,祝大家玩得愉快。

重慶導遊詞8

武陵山大裂谷位於重慶市涪陵區城東南約45公里的武陵山鄉境內,系國家4A級旅遊景區。景區以地球上最古老的“傷痕”—劇烈地殼運動所致絕壁裂縫稱奇,有着“中國第一動感峽谷”美譽。景區1380米天然落差,10公里喀斯特地貌原生態裂谷,景區森林覆蓋率達95%以上,夏季氣溫平均氣溫低至22攝氏度,負氧離子含量每立方厘米高達10萬個以上。

景區森林覆蓋率高達95%,生態環境極佳,自然條件得天獨厚,具有極佳的峽谷景觀、山林景觀、田園景觀。 總規劃面積爲29.96平方公里,主要以峽谷、田園、地縫、絕壁等資源爲依託,以“雲中漫步、叢林探險、地底探奇、徜徉田園”等主題產品爲特色,集峽谷觀光、主題遊樂、生態養生、商務會議等功能於一體的動感主題峽谷。

景區核心區爲一條長約10公里的喀斯特地貌原生態裂谷。整個裂谷雄闊壯美、氣勢磅礴,兩岸層巒疊嶂、峭壁如削,瀑布直掛絕嶺、飛瀉而下,河谷迂迴婉轉、幽深迷離,谷底奇石疊壘、溪流淙淙。景區集山、峽、林、泉、瀑、崖、洞、潭、溪、坑、縫於一體,特別是其狀如薄刀、連綿上千米的絕壁石峯國內罕見,一段長約1500米的裂谷地縫冠絕天下。

景區空氣質量極其優良,負氧離子含量每立方厘米高達10萬個以上,被遊客譽爲“天然氧吧”,夏季氣溫比涪陵城區低6—8攝氏度,清涼宜人,是避暑納涼的絕佳勝地。

重慶導遊詞9

重慶湖廣會館位於重慶渝中區東水門正街4號,建於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擴建。會館佔地面積8561平方米,有廣東會館、江南會館、兩湖會館、江西會館及四個戲樓,包括廣東公所、齊安公所。會館建築浮雕鏤雕十分精湛、栩栩如生,其題材主要爲西遊記、西廂記、封神榜和二十四孝等人物故事的圖案,還有龍鳳等各種動物圖案及各種奇花異草等植物圖案。

整個古建築羣雕欄畫棟,雕刻精美,是中國明清時期南方建築藝術的代表,也是中國現存規模_大的古會館建築羣。東水門一帶,按照風水學說,河道彎曲的內側是“吉地”,外側是“凶地”。東水門一帶恰好是朱雀翔舞之地,風水很好,會館就選址於此。明末清初,四川人口銳減,當時的執政者就將湖廣百姓遷往四川,形成了中國歷史上長達百年的“湖廣填四川”的移民浪潮,一批湖廣會館也就應運而生。

這兩大公所_有看頭的就是它的戲樓。會館是因爲有了戲樓,纔有了紛紜的精彩。要解讀湖廣會館的精緻,自然也離不開戲樓。齊安公所的戲樓有所改進,進深更大,專供貴賓的看廳在戲樓的對面而不是兩廂;樂樓比禹王宮的大得多,額枋雕刻的內容以從鬼怪故事變爲二十四孝圖、《三國演義》、《封神演義》、《魚樵圖》等,每個故事旁邊都刻有寓意福氣的蝙蝠、花草、瑞獸等。而廣東公所的戲樓是四座戲樓中儲存_好,_氣派精緻的。重慶戲曲在這一時期也是發展較快的。無論官商公子、富家小姐,還是袍哥大爺、青樓名媛,三教九流,每到下午戌時,看客暴滿,人聲鼎沸。這一時期也是京劇、黃梅戲、梆子、崑曲等許多劇種與川劇發展結合比較快的一個時期。重慶的戲曲得到很大發展。

重慶導遊詞10

重慶慈雲寺位於南岸區玄壇廟獅子山麓,瀕臨長江。寺門左側臥一石刻青獅,與長江對岸的白象街遙遙相望,素來有“青獅白象鎖大江”之說。寺始建於唐代,重修於清乾隆年間,原爲觀音廟。

1927年雲巖法師募資擴建,更名慈雲寺,是當時全國惟一僧尼合廟的佛教寺院。慈雲寺建築具有中西風格,在中國佛教寺院中獨樹一幟。

寺內的主要建築有大雄寶殿、普賢殿、三聖殿、韋馱殿、藏經樓、鐘鼓樓等。慈雲寺所藏文物玉佛、金剛幢、千佛衣、藏經、菩提樹等並稱五絕。

藏經樓藏有稀珍本的影印宋版《磧砂大藏經》一部計6362冊,以及佛教經典、金繡佛掛像、千佛衣、古代指書指畫和日本早年出版的全套佛像影畫等。還有一棵國內罕見的菩提樹,系60年前自印度移植,如今已是枝繁葉茂。樹下池內有雕塑蓮花一朵,上立釋迦太子像,四周塑有九條龍,口噴清泉,曰“九龍浴太子”。

大雄寶殿正中供奉的釋迦牟尼玉佛,高187釐米,重1500多公斤,系中國四大玉佛之一,1931年由緬甸迎來。玉佛前懸掛着四個金剛幢,上面有五色金線盤結粘貼而成的《金剛經》全文。

重慶導遊詞11

一提起這個名字,想必喜歡吃辣的朋友都不陌生,那可是一種令人覺得酸辣到爽的小吃呢。

重慶酸辣粉是由酸豆角、辣椒,海帶等食物做成的,來到任何一家重慶酸辣粉店,一股香味撲鼻而來,與之而來的還有一股辣味,讓你垂涎三尺,當一碗正宗的酸辣粉擺在你面前,你會發現它不僅香味濃,而且樣子極爲鮮豔:青色的海帶漂浮在辣椒染紅的湯上,湯中還稍帶着褐色,那是醋。湯裏是透明的粉絲,鑲嵌着綠色的酸豆角,顏色強烈的對比,更加激起人的食慾。

若禁不住這種誘惑,猛然吸了一大口,就跟豬八戒吃人參果一樣,不僅嘗不着味道,還會被嗆着,所以只能慢慢吃。我喜歡先夾一些粉絲細嚼慢嚥,讓人頓時覺得嘴裏着了火似的,然後一股酸味流了出來,要是平時你也許會覺得難吃,但在這裏卻不會。因爲酸輔助了辣,使它有一種異樣的味道。品嚐完粉絲後,我喜歡品嚐一下海帶和酸豆角。微微的鹹味,酸爽到底的醋味,再配上粉絲,那味道簡直令人不敢相信,吃完了以後,相信大家都意猶未盡,那就喝喝湯吧,小小地喝一口,你就會被辣得想喝水,但卻肯定想再喝一口湯。

怎麼?不信,那就聽一聽下面這個事例吧。

我有一崑山朋友特不喜歡吃辣,一天,她因和我打賭輸了,我提出了一個要求:讓她吃酸辣粉,她迫於無奈,答應了。她臉上帶着英勇就義的表情,吃了一口,她就停不下來,一口氣就把酸辣粉吃完了,我很好奇她這個舉動,她回答太好吃了。

聽完我的介紹,你的口水是不是已經流下來了,那就快來吃吧!

重慶導遊詞12

縉雲山,位於重慶市北碚區,因山中有縉雲寺而得名。景區內植被茂盛,重慶植物園也在山中,是周邊市民消暑登山的好地方。山腰處的白雲觀,是道家養生修行基地,據說王菲和李亞鵬曾經也來到這裏修行養生。

縉雲山距離重慶主城區較遠,遊客一般先到北碚區,再轉小巴車到山下的索道站。索道站的另一頭就是景區的大門(上行30元,下行20元,往返40元。),如果步行到景區大門,大約需要一小時。

縉雲山除了自然風光秀麗,山腳下的縉雲寺和山腰中的白雲觀都是不錯的人文景點。縉雲寺始建於南朝劉宋景平元年(公元423年),寺內存有晚唐石照壁、宋代牌坊、清代那伽窟等古代石刻。而位於山腰處竹林中的白雲觀,是道家養生修行基地,據說王菲和李亞鵬曾經也來到這裏修行養生。山中還儲存有原中共南方局夏季辦公舊址,鄧小平同志曾經在這裏居住過。

縉雲山內有不少農家樂,可以提供飲食和住宿服務。如果只是登山避暑,當天可以返回重慶主城區,如果是度週末,可以在山裏的農家樂住一晚。

景區在每年的3月12日植樹節和3月21日世界林業節兩天,免費開放。

重慶導遊詞13

小寨天坑位於距奉節縣城91千米的荊竹鄉小寨村,“天坑”在地理學上叫“岩溶漏斗地貌”,坑口地面標高1331米,深666.2米,坑口直徑622米,坑底直徑522米。坑壁四周陡峭,在東北方向峭壁上有小道通到坑底。

坑壁有兩級臺地:位於300米深處的一級臺地,寬2—10米,臺地有兩間房屋,曾有人隱居;另一級臺地位於400米深處,呈斜坡狀,坡地上草木叢生,坑壁有幾個懸泉飛瀉坑底。

坑底下邊有地下河,小寨天坑是地下河的一個“天窗”。小寨天坑與天井峽地縫屬同一岩溶系統,天坑底部的地下河水由天井峽地縫補給,自迷宮峽排泄,從天坑至迷宮峽出口地下河道長約4千米。

重慶導遊詞14

大足石刻位於大足區景內,建於唐末、宋初,以佛教題材爲主。大足石刻羣擁有石刻造像70多處,現存雕刻造像四千六百多尊,是中國著名的古代石刻藝術,是中國晚期石窟造像藝術的代表,大足石刻規模宏大、藝術精湛、內容豐富,可與敦煌莫高窟、雲岡石窟、龍門石窟齊名。其中以寶頂山和北山石刻最爲著名。

遊客朋友們,請大家注意腳下臺階,以防摔倒。寶頂山石刻共有13處,造像數以萬計,其中以大佛灣和小佛灣規模最大。大佛灣、小佛灣是由19組佛經故事組成的大型羣雕,各種雕像15000多軀,設計之精巧,竟無一像雷同,主要造像有:“千手觀音”、“臥佛”等等。在這些雕像中,最著名的是被稱爲人間一絕的“千手觀音”。現在我們已經來到這尊佛像面前,大家請仔細觀看。“千手觀音”雕鑿於南宋中後期,距今已有800多年曆史。這尊造像在88平方米崖面上,高7.7米,寬12.5米,刻有800多隻手。其上下、左右、前後都伸出了手,有的手裏拿着斧頭,有的手拿着寶劍,千姿百態。真是名副其實的千手觀音,被譽爲“天下奇觀”。這尊雕像集雕塑、彩繪、貼金於一體,狀如孔雀開屏,金碧輝煌。

據瞭解,關於“千手觀音”雕像,在民間還流傳着一個動人的故事,千手觀音是妙莊王的三公主,因獻一手一眼爲父王合藥治病,佛感其孝行,賞還她千手千眼。因此,千手象徵其法力無邊,能拯救衆生;千眼象徵其智慧無窮,能明察秋毫。

其次,寶頂臥佛是寶頂大佛灣最大的一尊造像,也是大足石刻最大的一尊造像,全長31米這尊像是橫臥着的,所以人們叫它“臥佛”。佛經裏叫“釋迦涅盤聖蹟圖”。臥佛頭北腳南,背東面西,右側而臥。兩眼半開半閉,似睡非睡,安祥平靜。在臥佛面前從地裏涌出18弟子,或內向,或外向,或合掌而立,或手捧香花水果,或手持如意,或側首佇望,表現了弟子對逝者崇敬厚愛而依依眷戀之情。

遊客朋友們,我們今天的遊覽即將結束,希望這次遊覽能給大家留下難忘的回憶,美麗的大足石刻歡迎您們下次再來,謝謝大家。再見!

重慶導遊詞15

大家好,我是大家今晚夜遊重慶的導遊,我姓謝,大家叫我小謝就可以了~

話說重慶三面臨水,一面靠山,依山建成,樓房層疊聳起,道路盤旋兒山,城市風貌十分獨特,同時也早就了山城獨特的夜景。而山城的夜景獨特在何處呢?其一,得益於其起伏的山勢和依山而建的樓房,每當夜幕降臨華燈初上,萬家燈火相互輝映,猶如滿天星漢,瑰麗之極;其二,得益於其兩江匯流,雙橋相鄰。江中百舸爭流,流光溢彩;橋上萬紫千紅,動如游龍。這一靜一動,動靜相宜。

每到初夜時分,以繁華區的燈飾羣爲主題,以幹道和橋樑的燈飾爲紐帶,萬家燈火未背景,構成一幅高低竟然,錯落有致,遠近相互輝映的燈的海洋。車輛舟船在茫茫燈海之中穿梭,依稀帶起喇叭,汽笛,歡笑和笙歌之聲,給夜山城平添無限動感和生機。

我們現在第一個目的地就是觀賞重慶的一大熱門去處,南濱路。南濱路位於重慶主城區的南岸區,全程21公里,串連起了長江大橋、鵝公巖大橋,大佛寺大橋,東水門大橋,菜園壩大橋,和王家沱大橋等6座跨江大橋,這是國內外都十分罕見的。而南濱路上還有着重慶開埠一條街的遺址,那裏分佈着早年外國人所創立的洋行,如立德洋行、隆茂洋行、太古洋行、平和洋行、安達森洋行、卜內門洋行等,除此以外還有法國水兵營,法國大教堂和日本租界等。這裏可以說是重慶的外灘,同時也是帝國主義僅略中國的見證。其實呢,南濱路不僅是一條交通要道,更是中國的首個遊憩商業區,尤其是正對渝中區的近 8公里路段上,雲集了大量餐飲、娛樂、高檔住宅、旅遊與觀光項目。這裏坐擁聞名遐邇的重慶夜景,是觀賞渝中半島都會風光的首選。爲了把南濱路打造成中國第一大濱江公園,南濱路同時還在打造黃葛晚渡、海棠煙雨、龍門浩月、字水宵燈、峽江開埠和禹王遺蹤六大景區。目前南濱路憑藉其62個著名商家、經營總面積10萬平方米的經營規模,在去年實現營業額3億元,併成爲重慶打造美食之都的生力軍。20xx年3月南濱路榮獲中國烹飪協會授予的“中華美食街”稱號。好了,現在我們還有幾分鐘的路程,大家可以先沿途欣賞一下重慶夜景。

相信大家對山城的夜景有了一定體會了,現在呢我們將要去的則是另外一個觀賞山城夜景的地方——一棵樹觀景臺。一棵樹觀景臺位於重慶市長江南岸的南山風景區的臨江半山突處,海拔高437、5米,面積大1000多平方米。大家知道一棵樹這個名字是怎麼來的嗎?話說觀景臺位於南山旅遊道路邊,老君洞道館附近,而那裏有一顆黃桷樹迎風招展,觀景臺由此而得名。在“一棵樹”觀萬家燈火,視野更爲開闊,夜色更加迷人。渝中區象一個發光的寶島通體透明,環抱的兩江流光溢彩;飛跨的長橋,輪廓分明;整座城市的燈光和星光交織,難分天上人間。而且原來的一棵孤樹如今已長成了兩棵,十分有趣。來此觀景的中外遊客常年不絕,中央不少領導人來重慶視察工作之餘,大都光臨“一棵樹”觀賞山城夜景。那自然是遠近高低各不同,只緣身在此山中,別有一番風景了。說道這裏,讓我想起了一個報道,在幾年前,有一個香港人看了重慶的夜景後說:“重慶夜景,就像香港的維多利亞港灣停了電。”當時這句話讓大家都很傷心。現在,當我親自站在重慶的夜景面前,用自己的心去體會它是,我真正的覺得我們可以推翻這句話了!!讓我引用觀景臺上的一句話“天下夜景在渝州,萬家燈火不夜城,天上星、水中月、人間燈,天地一色,恍如仙境。滿城的燈火灑落江心,把江面照耀得恍如白晝,讓你分辨不清何處是水?何處是岸?”大家還是準備好相機,等會盡情拍照吧。

標籤:重慶 導遊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