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導遊詞

重慶武隆導遊詞9篇

導遊詞2.47W

作爲一名專門爲遊客提供優質服務的導遊人員,就有可能用到導遊詞,一篇完整的導遊詞,其結構一般包括習慣用語、概括介紹、重點講解三個部分。那麼導遊詞應該怎麼寫才更有條理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重慶武隆導遊詞,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重慶武隆導遊詞9篇

重慶武隆導遊詞1

親愛的遊客朋友們:

我們好!

歡迎我們來到世界旅遊景區芙蓉洞,我是某旅行社的導遊郭瑤,我們可以叫我瑤瑤,今天我來做我們的導遊,帶我們一起遊覽一下芙蓉洞。我將竭盡所能的爲我們服務,希望我們喜歡我。另外在遊覽時,請各位朋友要注意自身安全,有小孩的朋友請看好自己的小孩,切勿隨意攀爬玩耍,同時請自覺維護景區內的設備,保持景區的清潔衛生。

好了,下面就由瑤瑤我帶我們走進芙蓉洞的世界。芙蓉洞位於武隆縣江口鎮4千米處的芙蓉江畔。在1993年5月26日當地的六位村民鑽到洞內開始他們的探險之旅,向世人揭開芙蓉洞的神祕面紗。在此讓我們我們以一顆感恩的心去感謝那六位村民爲我們開闢出來的如此燦爛輝煌的自然瑰寶。

武隆芙蓉洞是一個大型石灰岩洞穴,全長2700米,總面積3.7萬平方米,其中“輝煌大廳”面積1.1萬平方米,最爲壯觀。洞內目前已發現的鐘乳石類有20多種類型,佔世界已知種類的絕大多數。其中有些類型在世界上極爲罕見。豐富的洞穴沉積物不但征服了各國洞穴專家,更受到衆多前來觀光的遊客的青睞。經中國與澳大利亞有關溶洞科研機構兩次實地勘測,評價爲:“世界奇觀,一級洞穴景點”,“一座地下藝術宮殿和洞穴科學博物館”,國家AAAA級旅遊區稱號,國務院批准爲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芙蓉洞正式列入世界自然遺產申報提名地,成爲中國唯一作爲“洞穴”申報“世界自然遺產”的提名地。

芙蓉洞中生長的植物只有蕨類和苔蘚類,目前在龍宮裏發現了11種,據說,這些植物的苞子孕育於恐龍同時代的億萬年前,它們在黑暗中經歷了漫長歲月。銀絲玉縷景觀,指的是洞壁上這種纖細如發,卷如根鬚的石晶花和捲曲石。芙蓉洞的石晶花顏色潔白,形態嬌嫩。其數量之多,分佈面積之大,在全國所有洞穴中,堪稱第一。珊瑚瑤池由水腫色澤淺黃的方解石晶花和乳筍構成,整個池子面積30平方米。池水中的石晶花,看上去像漂在水面上,其實它分爲上下兩層。不論是池水面積、深度,還是石晶花的數量及規模,珊瑚池都堪稱世界之最,是芙蓉洞中的瑰寶。

出了芙蓉洞之後,也是有其他許多遊覽的地方,有喜歡遊湖的朋友可千萬別錯過了我們美麗清幽的芙蓉江;喜歡刺激的朋友一定要去嘗試一下我們景區內獨有的速滑車,全長一千二百多米,並可在高空中一覽芙蓉江兩岸的山光水色。還有當地的我們苗族人們最樸實的鄉村生活和苗家姑娘爲我們演繹的苗族歌舞。在這裏呢,希望我們可以玩得開心,玩得放心,玩得盡心!

重慶武隆導遊詞2

武隆,地處重慶市東南邊緣,雲貴高原大婁山褶皺帶與武陵山系的分交地區,位於東經107°13’—108°05’,北緯29°02’—29°40’之間,東西長82.7公里,南北寬75公里,總面積2901.3平方公進裏,東鄰彭水,南接貴州省道真縣,西靠南川、涪陵,北與豐都相連。地勢東北高、西南低,地形以山地爲主,也有丘陵、高地,自然概貌爲“七山一水二分田”。現轄46個鄉鎮,共人口有39.8萬人,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元,99年財政收入元。武隆縣轄10鎮鄉,分爲巷羊片區、土坎片區、白馬片區、長壩片區、鴨江片區、平橋片區,江口片區、桐梓片區、火爐片區等9個片區。

武隆氣候溫暖溼潤,年平均氣溫17.9°C,全年降水量多在1000毫米以上,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動植物資源十分豐富,縣境內有主要喬木、灌木147種,珍稀樹種有銀杉、水杉、珙桐等。主要野生動物181種,屬國家一、二、三級保護的珍稀禽獸有虎、雲豹、金錢豹、金貓、大靈貓、小熊貓、黔金絲猴、蜂猴、獼猴、毛冠鹿、羚羊、長尾雉、銀雉、白腹錦雞等。礦產資源也十分豐富,主要有鐵礦、鋁土礦、煤礦、硫鐵礦、大理石等。過去,由於交通閉塞、資訊不暢,武隆的經濟十分落後,工業不發達,只有規模較小的採掘、紡織及一些加工工業。

農業主要以生產玉米、小麥、水稻、薯類爲主,經濟作物主要有烤煙、貯麻等。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進入九十年代後,在縣委、政府的領導下,改善了交通、通信狀況,大力發展旅遊業,開發了仙女山、芙蓉洞、天生三橋、黃柏渡江漂流、芙蓉江過江速滑等極具特色的旅遊項目,帶動了武隆經濟的發展。今天的武隆,已甩脫了貧窮落後的帽子,正成爲千里烏江上的一座明珠之城。

重慶武隆導遊詞3

各位遊客朋友,歡迎來到武隆遊覽,武隆位於重慶東南,距重慶主城區170千米。它地處中國著名山脈——大婁山與武陵山的交錯地帶,這裏形成了中國獨有而豐富的溶洞、天坑、地縫、峽谷、峯叢等地質奇觀,是一處集雄、奇、險、峻、秀、幽、絕等特色於一身的旅遊勝地。2004年,被評爲第三批國家地質公園。2007年6月27日,在第31屆遺產大會上,由重慶武隆、雲南石林、貴州荔波共同被評爲“中國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遺產。天生三嬌,是武隆喀斯特自然遺產的核心區,其核心景觀就是世界規模最大且獨一無二的天生三嬌。這裏風景優美,集山、水、瀑、峽、橋和天坑,組成一幅完美的自然山水畫。2011年,被評爲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

各位遊客朋友,武隆天生三橋,又名天坑三橋,又一度書寫爲天生三橋。是由三座天然而成的石橋(天龍橋、青龍橋、黑龍橋)組成,後來人們普遍認爲嬌比橋更能體現出天生三橋的性質與特色,就統一改稱爲天生三橋。天生三橋就是指天坑地貌,天坑是指一種特大型喀斯特負地形,具有巨大的容積,陡峭而圈閉的巖壁,深陷的井狀或者桶狀輪廓等非凡的空間與形態特質。發育在厚度特別巨大、地下水位特別深的可溶性岩層中,從地下通往地面,平均寬度與深度均大於100米,底部與地下河相連接。武隆景區內天坑數量衆多,是世界第二大天坑羣,擁有世界口部面積最大的天坑——中石院天坑,目前已開發並對外開放的主要有兩個大型天坑——天龍天坑與神鷹天坑。天龍天坑,大若兩個足球場,坑底平坦,坑口時有云霧療繞。神鷹天坑因青龍橋東壁頂部酷似一龐然雄鷹欲展翅飛翔而得名,其最大口部直徑300米,口部面積5萬多平米,深285米,總容積973萬立方米。坑底樹深林茂,人行其中,猶如坐井觀天。從高空俯瞰,兩座天坑被嬌與山包圍,呈塌陷型;三嬌與兩坑緊密相連,呈現出完美的“三嬌夾兩坑”。在這裏,山是一座橋,嬌是一座山,嬌連坑,坑接嬌,洞生洞,二山生三橋,氣勢鎊礴,景象萬千。坑、橋、洞相連,橋、坑、洞相望的完美組合構成了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地質奇觀。

各位遊客朋友,現在我們來到了天龍橋下,天龍研是三座橋中最形象逼真的,就像人造的。橋高235米,厚150米,寬147米,曾經有一位橋樑專家參觀後說:“我造了一輩子的橋,都沒有造出這麼雄壯美觀的橋來!”我們重慶本來就有橋都的美譽,可以說我們的天生三嬌的魅力絕不低於人造的橋。不知各位朋友有沒有看過張藝謀的大片《滿城盡帶黃金甲》?它唯一的外景拍攝地一天福官驛,就是在我們的天生三橋取景,由於在這裏拍攝了武打戲,所以整個峽谷又平添了幾分俠氣。各位朋友,你們是否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呢?

各位遊客朋友,現在我們看到的是青龍橋,又名中龍研,是天生三橋中最宏偉險峻的一座。因雨後飛瀑自橋面傾瀉成霧,日照成彩虹,似青龍扶搖直上而得名。嬌面高度爲281米,是三座天生橋中最高者,平均拱孔高度103米,橋面厚度168米,拱孔跨度13~58米,平均31米,橋面寬124米。爲世界喀斯特天生橋高度之最。從橋下仰視,拱孔高曠,壁立千仞,洞頂逐次崩塌斷面呈弧形平行分佈,展示着天坑、天生橋的形成、演化過程。

各位遊客朋友,現在我們穿過青龍橋來到我們的第三座嬌——黑龍橋。關於黑龍橋,有一首詩寫道:“無限風光處,景緻各不同;探得神仙地,美在不言中。”黑龍橋面高223米,橋面寬達193米。是三橋中最高者,也是最寬者。高居世界第一,寬居世界第二,黑龍橋爲羊水河峽谷上位置最下游的天生橋,洞內幽深黑暗,就像一條黑龍盤旋在洞頂,所以得名黑龍橋。黑龍研洞的側壁及頂部有很多的窩穴、溶孔、流痕等,溶蝕形態十分普遍,它反映了古代的水流特徵。

各位遊客朋友,武隆天生三橋景區,不僅研連橋、橋生橋,更爲稱奇的是橋生洞,洞連洞。仙人洞、龍泉洞、迷魂洞、七十二岔洞等洞洞相通,洞洞藏奇,是天上人間與地下宮殿的.又一完美組合,使景區達到了移步換景、觸景生情的理想境界。橋洞內壁流泉不少,風格迥異。有飄飄搖搖從橋洞中噴射而出的“霧泉”,有從橋洞洋洋灑灑、淅淅瀝瀝飛濺人溪的“珍珠泉”,有從地面汩汩而出、如傾如訴的“靈泉”,還有從絕壁飛瀉而下,如綢似綿的“一線泉”等,形形色色的飛瀑流泉,五彩繽紛,爭奇鬥豔,使得奇險壯觀、崔嵬雄渾的天生橋成爲仙境一般的山水畫廊。

各位遊客朋友,現在我把時間交給你們,大家可以自由參觀和遊覽,看過美景之後,等會我們還可以品嚐仙女山烤全羊、芙蓉江野生魚等美食。希望大家玩得開心!

重慶武隆導遊詞4

中國,重慶武隆,位於重慶東南,距重慶主城區170公里。地處中國著名山脈——大婁山與武陵山的交錯地帶,長江中游最大支流——烏江橫貫縣境,發育形成了中國獨有而豐富的溶洞、天坑、地縫、峽谷、峯叢等地質奇觀,擁有國家重點風景名勝景區、國家地質公園、國家AAAA級旅遊區等國家榮譽稱號,是長江三峽庫區集雄、奇、險、峻、秀、幽、絕等特色於一身的旅遊勝地.

武隆,地處重慶市東南邊緣,烏江下游,武陵山與大婁山結合部,位於東經107°13'-108°05',北緯29°02'—29°40'之間,東西長82.7公里,南北寬75公里,全縣幅員面積2901.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44.5萬畝,縣城建成區5.1平方公里。東鄰彭水,南接貴州省道真縣,西靠南川、涪陵,北與豐都相連,距重慶市區128公里,處於重慶“一圈兩翼”的交匯點,自古有“渝黔門屏”之稱,是千里烏江一顆璀璨的明珠。現轄26個鄉鎮,40.84萬人,縣城所在地爲巷口鎮。

武隆設治,始於武德二年(公元620年)。據《寰宇記》載:“以邑界武龍山爲名”。《明一統志》載:今核桃鄉內,一山“逶迤如龍,下有空洞,即武龍山也”。明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因與廣西省一縣同名,故改“龍”爲“隆”,寓興旺發達之意,更名武隆縣,相沿至今。

重慶武隆導遊詞5

武隆縣地處重慶東南部烏江下游,東連彭水,西鄰涪陵、南川,北接豐都,南界貴州道真。武隆地貌奇特,旅遊資源得天獨厚,既有豐富多彩的自然風光,又有意義獨具的人文景觀。武隆經濟較貧困且多發泥石流等自然災害,雖然縣轄區內蘊藏豐富的鋁土礦資源,但當地政府爲保證烏江環境和生態,依然放棄開發沿烏江的鋁土礦資源保證環保。現武隆將主要產業投注於旅遊與現代農業,民生經濟較數年前有較大改善,現爲渝東南地區成長最快的一個縣。

武隆縣旅遊資源極爲豐富:芙蓉江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仙女山國家森林公園、武隆岩溶地質公園(含仙女山、天生三橋地質公園園區和芙蓉洞、芙蓉江地質公園園區)、千里烏江畫廊、龍水峽地縫、黃泊渡、白馬山;武隆南方喀斯特地形正在申報世界自然遺產;人文景觀主要有唐代長孫無忌墓、李進士故里大型摩崖石刻、西漢時代的漢墓羣、賀龍將軍戌守屯兵的貴址、經國亭等。

武隆縣四季皆宜旅遊。武隆縣氣候溫溼,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15℃~18℃,年極端最低氣溫零下3.5℃,最高41.7℃,無霜期240天至285天。年降水量1000~1200㎜。

武隆設治,始於武德二年(公元620年)。據《寰宇記》載:“以邑界武龍山爲名”。《明一統志》載:今核桃鄉內,一山“逶迤如龍,下有空洞,即武隆山也”。明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因與廣西省一縣同名,故改“龍”爲“隆”,寓興旺發達之意,更名武隆縣,相沿至今。

重慶武隆導遊詞6

武隆天坑三橋景區擁有亞洲最大的天生橋羣、全世界罕見的喀斯特系統。天生三橋位於烏江的支流羊水河上,天龍橋、青龍橋、黑龍橋依次排列,由三疊紀的石灰岩組成,三橋合計直線距離僅1500米。

天生三橋之間,夾着兩個世界罕見的岩溶天坑——天龍天坑和神鷹天坑,形成了坑與坑之間以天生橋洞相連,橋與橋之間以天坑相隔的“三橋夾兩坑”的地質奇觀,其規模與氣勢,世界獨有。

武隆天坑三橋景區內除了天龍橋、青龍橋、黑龍橋3座天生橋和天龍、神鷹等2個大天坑,還有龍泉洞、仙人洞等景點,另外“滿城盡帶黃金甲”之外景地古驛站也留在坑中。

天龍橋

即天生一橋,又名道橋。橋面高235m,橋厚150m,平均拱孔高96m,拱孔跨度20-75m,平均34m,橋面寬147m。因其位居第一,頂天立地之勢而得名。一橋橋中有洞,洞中生洞,洞如迷宮,即壯觀又神奇。

青龍橋

即天生二橋,又名中華橋。橋面高度281m,平均拱孔高103m,橋厚168m,拱跨13-58m,平均31m,橋面寬124m。青龍橋爲世界喀斯特天生橋高度之最,是垂直高差最大一座天生橋。夕陽西下,霞光萬道,忽明忽暗,似一條真龍直上青天,故名青龍橋。

黑龍橋

即天生三橋,是羊水河峽谷最下游的天生橋,因橋洞頂部岩石如一條黑龍藏身於此,而得名,橋高223m,平均拱孔高116m,爲三橋中拱孔最高者,橋厚107m,拱孔跨度16-49m,橋面寬達193m,亦爲三橋中寬度最大者。黑龍橋以其流態各異的三疊泉、一線泉、珍珠泉、霧泉四眼寶泉而獨具特色。

重慶武隆導遊詞7

天龍橋是三座橋中最形象的,也是天生三橋中跨度最大的一座橋。它橋高235米,橋厚150米,橋寬147米,平均拱高96米,平均跨度34米。其中在橋高、橋厚、橋寬三個方面,居世界天生橋的第二位,屈居於青龍橋、黑龍橋之下。相傳三橋爲惡龍所變,天長日久和兩岸的山峯溶爲了一體。

天龍橋是三座橋中唯一一座雙拱橋,由一個橋墩、兩個橋孔構成。請大家擡頭看,天龍橋的橋洞洞壁四四方方,非常平整,宛如人造,這就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由流水沖蝕天然形成。天龍橋是三座石橋中最酷似人工橋樑的一座。橋體總高度達到了235米,其中橋厚150米,跨度達到了75米,平均拱高96米,無論從力學還是從建築學上都非常的穩固,完全對得起重慶“橋都”的稱號。

天龍橋最奇特的地方,除了酷似人工橋之外,還有一個就是它的橋墩部分。在橋墩內部有一個迷宮型的洞穴,據當地老百姓講那是土匪藏身的地方,後來他們在裏面練硝製造火藥,進去的時候必須以繩索爲記號,不然會迷失方向。主洞的長度有400多米,在主洞的四周發育有大大小小的通道,形成了洞中有洞,洞洞相連的奇特洞穴。在20xx年10月份吸引了湖南衛視勇往直前欄目來這裏探險呢!

重慶武隆導遊詞8

天龍橋即天坑一橋,橋高200米,跨度300米,因其位居第一,頂天立地之勢而得名。一橋橋中有洞,洞中生洞,洞如迷宮,即壯觀又神奇。

青龍橋即天坑二橋,是垂直高差最大一座天生橋。橋高350米,寬150米,跨度400米,夕陽西下,霞光萬道,忽明忽暗,似一條真龍直上青天,故名青龍橋。

黑龍橋即天坑三橋,橋孔深黑暗,橋洞頂部岩石如一條黑龍藏身於此,令人膽戰心驚。黑龍橋景色以其流態各異的“三迭泉”、“一線泉”、“珍珠泉”、“霧泉”四眼寶泉而獨具特色。

天坑三橋位於重慶市的武隆縣城東南20公里處,武隆至仙女山高速水泥標美路旁,距南國草原仙女山約15公里,距天下第一洞芙蓉洞僅30公里,是全國罕見的地質奇觀生態型旅遊區。景區內遊覽路線從崖壁到谷底共5公里,以天龍橋、青龍橋、黑龍橋天生三座規模龐大,氣熱磅礴的石拱橋稱奇於世,三橋平均高200米以上,橋面寬約100米,在距離僅1.2公里的範圍內就有如此龐大的三座天生橋實屬國內罕見。

景區林森木秀、峯青嶺翠、懸崖萬丈、壁立千仞、綠草成茵,修竹搖曳、飛泉流水,一派雄奇、蒼勁、神祕、靜幽的原始自然風貌,以山、水、瀑、峽、橋共同構成一幅完美的自然山水畫卷,其中天生三橋,飛崖走壁、擎天一柱、綠茵生輝、翁嫗送歸,仙女洞等景點引人入勝,使人留連忘返。新增的洞內自然巖壁攀巖項目,極具挑戰性。

當地居住了不少土家族居民,他們大多生活在山區,喜居吊腳樓,屋基前低後高,部分房屋懸空出來。房屋爲“幹欄式”全木結構,底樓作畜舍或擱置農具,樓上住人。樓的四周鋪設走廊,雕欄花窗,屋檐呈魚尾上翹。整個建築飛檐翹角,鑿龍畫鳳,雕欄花窗,描紅着綠,色彩斑斕。

重慶武隆導遊詞9

三座天生石拱橋---天龍橋、青龍橋、黑龍橋,均孕育在武隆洋水河大峽谷上。其規模宏大、氣勢磅礴,三橋間距在800米之內,呈弧開串聯,形成了一峽呂三橋夾二坑的世界地質奇觀。景區內遊覽路線從崖壁到谷底共5公里,以天龍橋、青龍橋、黑龍橋天生三座規模龐大,氣熱磅礴的石拱橋稱奇於世,橋平均高200米以上,橋面寬約100米,在距離僅1.2公里的範圍內就有如此龐大的三座天生橋實屬國內罕見、世界稀有,屬亞洲最大的天生橋羣。

景區林森木秀、峯青嶺翠、懸崖萬丈、壁立千仞、綠草成茵,修竹搖曳、飛泉流水,一派雄奇、蒼勁、神祕、靜幽的原始自然風貌,以山、水、瀑、峽、橋共同構成一幅完美的自然山水畫卷,其中天生三橋,飛崖走壁、擎天一柱、綠茵生輝、翁嫗送歸,仙女洞等景點引人入勝,使人留連忘返。新增的洞內自然巖壁攀巖項目,極具挑戰。

其間的泉:一線泉,泉從橋頂呈一條線狀垂落至地面;霧泉,泉水從洞頂一小孔中噴出形成濃霧懸浮空中;珍珠泉,泉水從高100多米的橋油油頂附向地面,中散如珠,晶瑩剔透;三迭泉,一泉自石壁流出三迭“龍嘴”入溪;靈泉,由地面涌出,聲如琴奏。洞:仙人洞、龍泉洞、七十二岔洞、迷魂洞、在峽谷絕壁之間,洞洞相生,形態各異。坑:三橋間的天龍坑、青龍坑深度和直徑都在200米以上,氣勢雄偉,光彩秀麗。它們與橋相映成輝,組成了絢麗多彩的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