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事務文書 > 思想總結

“送教下鄉”活動思想總結

  【一】“送教下鄉”活動思想總結

集體送教下鄉活動,拉開了帷幕。此次送教下鄉活動地點爲海口中心學校下設的五所村小,送教下鄉成員人數15人,每三人一組,分爲五組,送教到五所村小。我有幸參加了這次送教活動,我和方校長、何主任一組,安排在海口小學。7:15分我揹着電子琴和錄音機來到區教育局門口集合,7:40分我們坐上車子出發了。一到海口小學,我們明顯感覺到了海口學校領導和老師的熱情,好客。我原本是安排在第三節課,可因爲各種原因,我改爲上第一節課。下了車,我爲了儘快熟悉學生,在海口小學丁主任的帶領下,徑直來到一年級教室,小朋友們看見陌生的我,很禮貌的喊了聲老師好,個個做得筆挺,小手擺放在桌上,我深切地感覺到孩子們的淳樸、可愛。雖然一口地道的海口腔,但是那種求知的慾望,那一雙雙求知的眼睛,真的讓我感動。當我自我介紹後,彈起琴,唱起歌向他們問好時,他們笑了,笑的是如此開心,我感覺我比上以前任何一次公開課更有熱情、更投入、更希望和他們交流。在我的指導下,他們也用歌聲向我問了好。接着調查一下他們的節奏感和律動感,沒我想象的那麼差,心裏的石頭落了地。9:00到了,第一節課開始了,老師們早已坐在後面,我也開始了授課。課題是一年級第九單元的《巧巧手》,當謎語匯入後,我接着問道:“你們的小手會什麼?”他們很自豪地告訴我:“我的小手會洗衣、掃地、洗碗-”他們真切的感受到本身的小手有多能幹,靈巧,爲下面的學習增添了自信心,接着是律動,學唱歌曲,二聲部處理,摺紙帽,表演歌曲,學習手語等環節,孩子們學得很認真,深深地被我吸引,學習興趣濃厚,只是二聲部處理時有點亂,城鄉的差距不敢說沒有,只能說還在慢慢縮小。我不奢望他們永遠記得我,但我衷心希望他們能終身熱愛音樂,熱愛藝術生活。

“送教下鄉”活動思想總結

在後面聽課的老師大概有幾十人,有來自中心小學的,還有來自懷寧的,在座的無一人講話,只看到他們認真地記錄着,看着孩子的表演開心的笑着。在下午交流時聽馬校長說他們學校無一名專職音樂教師,唯一懂音樂的就是快要退休的陳老師,會拉二胡,就讓他帶了幾個年級的音樂課,學校無錄音機和電子琴等,唯一的設備就是一把老的不能再老的二胡了,今天聽課的老師都是路途遙遠,早上起得很早,對名師送教下鄉很感興趣。我很震驚,一位如此年長者都有這樣一顆鑽研好學之心,何況我們呢?他們和我們一樣有着理想和理想,不一樣的是環境,待遇,但他們比我還多一樣東西,那就是求學的精神。

我總感覺本身此行也學到了一種精神—好學、鑽研、創新。我相信這也將使我終身受益。

  【二】“送教下鄉”活動思想總結

20xx年5月15日,在青雲鎮有幸目睹了三位語文名師送課的風采,總的感覺是這三堂課課前談話實效,課堂引領有效,課堂教學高效。三位老師的課都向我們傳達了新的教學資訊,那就是教學不是零起點,教師的課堂教學要“基於學習起點,構成生本課堂”。上課的三位教師關注了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在學生充分預習的基礎上展開教學,提高了課堂的有效性,努力追求課堂教學高效率,因此讓我們看到了三堂紮實、樸實的精品常態課。

這三堂課中,老師都關注了文字語言的表達方式,運用多種方式,如情境再現、聯繫生活、體驗感悟、拓展資料等方法,引領學生能潛心沉入詞語進入文字,和文字、作者進行對話。四位老師也能根據學生年齡特點分別設計了語言文字訓練內容,如劉瓊老師在學生理解了課文後,引導學生聯繫生活實際自己佈置作業,給媽媽做一件事;李曉梅老師在學生讀了“大眼睛爲什麼成爲希望工程的形象標誌”的句子後,引導學生說一說:你想對誰說?說些什麼?豐富語言表達內容,把句子表達得更具體,更生動;陸曉素老師在學生充分感悟的基礎上,結合高段學情,設計了一個寫話練習,滿足了學生傾吐心聲的願望。很顯然,學生在詞語的品味中,文字的“真義”不斷顯現,在語言的錘鍊中,表達的能力得到提升。

總之,這次名師送課聽課學習,使我更深刻地體會到了學習的重要性與緊迫感。在以後的教學中,本着吃透教材,吃透學生,提升自身素質去努力,不斷學習,博採衆長,充分利用一切學習機會,學習百家而頓悟,積澱教學素養,。雖不能成爲名師名家,但也會亮麗自己的教學生涯。

  【三】“送教下鄉”活動思想總結

11月7日、8日,我參加了“20xx年國培計劃——山西省農村骨幹教師資訊化環境下課堂教學能力提升遠程培訓項目送培下鄉”活動,我作爲農村基礎教育的一名普通教師,能參加這次培訓學習,受益匪淺:

一、聆聽專家講課,在收穫中提高。聽了專家的報告,更是被專家們獨到的教育理論所吸引。“書到用時方恨少”聆聽了以後,自己的思想真可謂是豁然開朗,許多困擾了自己很長一段時間的教育教學問題也得到了迎刃而解。他們所講的東西對我來講,我的感觸非常大,“紙上得來終覺淺”,在以後的工作實踐中,我要更加重視人文思想的滲透,使自己所從事的工作更加完美。

二、參與教學研討,在感悟中進步。本次培訓,用這樣的一句詩來描述再恰當不過了,那就是“天光雲影共緋徊,”有的說學生課堂學習不能只流於形式,要注意效果。有的說對於出現這種現象,教師首先要對學生充分肯定,然後再慢慢引導學生,這樣不會傷學生的自尊心,也體現了人文關懷。也有的指出這種現象是時常發生的,教師要善於引導學生展開合理的想象,發揮小組合作學習功能,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大家各抒己見,這樣的互動使我所得到的感悟是深刻的,因此,所帶來的進步是任何催化劑都無法做到的。所以我要說,沒有互動,就不可能產生智慧的火花,更不能拓寬我的視野,更不可能提高我的專業技能。因爲交流我充實了自己;因爲互動,我獲得了進步。相信透過學習,我將把自己的感悟應用於實踐,到那時,自己的工作將是更加得心應手了。

三、在反思中提升。加強學習,促進個人的專業發展。透過學習和反思,我認識到未來教育需要科研型的教師,而不再是“教書匠”。教師要想從“教書匠”轉爲科研型教師,首先要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給自己不斷充電,消除職業倦怠。由於我們從事的教育事業,面對的是一羣對知識充滿渴求的孩子,將他們教育好是我們的責任和義務。大家都知道要想給學生一碗水你必須有一桶水。同時教師要成爲研究者,還要不斷地學習,不斷地總結,不斷地反思,及時將自己的經驗寫成論文。既不能脫離教學實際又要爲解決教學中的問題而進行的研究,即不是在課本上進行的研究而是在教學活動中的探究。

總之,這次培訓是一次對教師專業成長極有意義的培訓,帶給我最深的體會就是教學不僅是一門複雜的學問,同時又是一門高超的藝術,需要我們不斷去研究,不斷地去反思,不斷地去提高。惟其如此,我們纔會在教師專業化成長的道路上走得更快,走得更好!

標籤:下鄉 送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