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事務文書 > 工作總結

心理健康主題班會的總結

在平時的學習中,大家對主題班會一定不陌生吧?主題班會要求中心思想明確,內容豐富集中;切合學生需求,班級成員共同參加。你都參加過什麼類型的主題班會?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心理健康主題班會的總結,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心理健康主題班會的總結

心理健康主題班會的總結1

一.活動名稱:

“和諧心靈,健康成長”心理健康主題班會

二.班會背景:

五月份是心理問題的高發期,爲了引導同學們關注自身的心理健康,在情緒波動時懂得自我調節.同時,也爲了迎接“5.25_大學生心理健康日”的到來。

三.班會時間:

20xx年x月16日晚上7:30—9:00

四.班會地點:

教學樓A103教室

五.與會人員:

國貿0982全體同學

六.活動流程:

1.活動前期:策劃活動的內容,步驟,細則,班委討論具體活動策劃書.

2.活動中期:準備教室,材料,人員安排,班委從下午**開始精心地佈置教室.

3.活動中期:按照策劃書上的活動安排,由主持人引導,讓全體同學對心理與成長有個初步的瞭解,大家一起參加到班會活動中.

七.班會影響:

1.透過這次班會,我們瞭解了我院心理健康和教育的管理,服務機構以及服務內容.心理委員黃瓊的發言,讓我們更深的瞭解了心理與個人成長的重要關係.

2.在班會安排的自由發揮時間裏,黃偉,張環,彭雨峯勇敢的走上臺爲大家表演節目,帶動了大家的活動積極性.

3.整個活動過程中,同學的熱情都很高漲,絕大多數同學都參與進來了.其中劉葉紅同學在短時間內甚至表演了三個節目.大家在“討論主題話題”的環節中主動發言,各抒己見,讓大家了更多關於主題的新穎的觀點。加強了我們對心裏健康的重視。在“講優點”環節中,幾乎每個同學都指出了另一個同學身上的優點,有助於同學之間的瞭解,增加了同學之間的交流。再來談談本次活動的主持人。主持人由胡中平跟彭玉潔擔任,他們爲此次活動投入了相當大的精力,會前積極認真的準備臺詞,會中積極配合並鼓勵大家參與活動。

4,活動中準備的小遊戲,除了3個人以外,大家都參與到了遊戲中來,拋開談話節目的嚴肅氛圍,大家玩在一起,樂在一起,奔入我們快樂成長,團結生活的主題。

5,班會結束後大家一起打掃教室。

6,在活動的過程中我們不僅對心理鍵康與成長有了更深的認識,同時我們也看到了同學之間的互幫互助,增進了彼此之間的瞭解,達到了本次活動的目地。所以說,本次活動相對而言是比較成功的。

7,本次活動的相關照片 (略)

心理健康主題班會的總結2

透過本次班會,對於本班同學造就健康自我,陶冶情操,建立自信,提高人際交往,增加心理素質,奉獻社會,關心他人起到了積極影響,推動了同學們對於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認識,提高了學生的心理保障意識。會上學生響應積極,踊躍發言,使本次班會取得圓滿成功,現將情況彙報如下:

班會上同學們認真聽取班長和心理委員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相關情況所作的演講,並對內容進行了評論和討論,在歡聲笑語的氣氛中,他們深刻體會到大學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意義。在接下來的疑惑解答過在城中,同學們積極提問,踊躍發言,圍繞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展開討論,大家暢所欲言各抒己見,表達出自己最真實的想法,把班會推向高潮。再後來的遊戲階段,同學們認真的投入到角色當中,展現出最真實的自己,使自己的心理問題得到了充分地解決,讓這次班會真正的爲同學們解決了困擾已久的心理問題。

會後,我認真地分析了大家的情況,總結出以下幾點,來確保大家的心理健康。具體做法如下:

第一,培養良好的人格品質。

良好的人格品質首先應該正確認識自我,培養悅納自我的態度,揚長避短,不斷完善自己。其次應該提高對挫折的承受能力,對挫折有正確的認識,在挫折面前不驚慌失措,採取理智的應付方法,化消極因素爲積極因素。挫折承受能力的高低與個人的思想境界、對挫折的主觀判斷、挫折體驗等有關。提高挫折承受能力應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境界,樹立科學的人生觀,積極參加各類實踐活動,豐富人生經驗。

第二,養成科學的生活方式。

生活方式對心理健康的影響已爲科學研究所證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指生活有規律、勞逸結合、科學用腦、堅持體育鍛煉、少飲酒、不吸菸、講究衛生等。大學生的學習負擔較重,心理壓力較大,爲了長期保持學習的效率,必須科學地安排好每天的學習、鍛鍊、休息,使生活有規律。學會科學用腦就是要勤用腦、合理用腦、適時用腦,避免用腦過度引起神經衰弱,使思維、記億能力減退。

第三,加強自我心理調節。

自我調節心理健康的核心內容包括調整認識結構、情緒狀態,鍛鍊意志品質,改善適應能力等。大學生處於青年期階段,青年期的突出特點是人的性生理在經歷了從萌發到成熟的過渡之後,逐漸進入活躍狀態。從心理髮展的意義上說,這個階段是人生的多事之秋。這是因爲,經驗的缺乏和知識的幼稚決定了這個時期人的心理髮展的某些方面落後於生理機能的成長速度。因而,在其發展過程中難免會發生許多尷尬、困惑、煩惱和苦悶。另一方面,我國正處在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戰略目標的關鍵時期。社會情況正在發生複雜和深刻的變化,社會競爭日趨激烈,生活節奏日益加快,科學技術急劇發展。這種情況也會在早晚要進入社會的青年學生中引發這樣或那樣的心理矛盾和心理衝突,例如父母下崗、家庭生活發生變故、學習成績不佳、交友失敗、失戀等。這些心理問題如果總是揮之不去,日積月累,就有可能成爲而影響學習和生活。讓學生正視現實,學會自我調節,保持同現實的良好接觸。進行自我調節,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去改造環境,努力實現自己的理想目標。所以大學生在學生過程中應學會自我心理調適,做到心理健康:

1、保持濃厚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慾望。學習是大學生的主要任務,有了學習興趣就能夠自覺地躍入浩瀚的知識海洋裏邀遊,拼命地吸取新知識,發展多方面的能力,以提高自身素質,更好地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

2、保持樂觀的情緒和良好的心境,大學生應保持積極樂觀的情緒、愉快開朗的心境,對未來充滿信心和希望,當遇到悲傷和憂愁的事情要學會自我調節,適度地表達和控制情緒,做到勝不驕、敗不餒、喜不狂、憂不絕。

3、保持和諧的人際關係樂於交往心理健康的學生樂於與他人交往,在交往中能用理解、寬容、友誼、信任和尊重的態度與人和睦相處。透過人際交往,使他們能夠認識大學生的社會責任,培養遵守紀律和社會道德規範的習慣。增強心理適應能力,能與他人同心協力、合作共事,與集體保持協調的關係,保證大學生心理的健康發展。

4、保持良好的環境適應能力。對大學生心理產生影響和作用的環境包括生存環境、成長環境、學習環境、校園環境等。

第四,積極參加業餘活動,發展社會交往。

豐富多彩的業餘活動不僅豐富了大學生的生活,而且爲大學生的健康發展提供了課堂以外的活動機會。大學生應培養多種興趣,發展業餘愛好,透過參加各種課餘活動,發揮潛能,振奮精神,緩解緊張,維護身心健康。透過社會交往才能實現思想交流和資訊資料共享。發展社會交往可以不斷地豐富和激活人們的內心世界,有利於心理保健。

第五,求助心理老師或心理諮詢機構,獲得心理諮詢知識。

心理老師具備了較雄厚的理論功底和生活實踐經驗,對學生所面臨的心理問題具有良好的解答方式和處理技巧。大學生在必要時求助於有豐富經驗的心理諮詢醫生或長期從事心理諮詢的專業人員和心理老師。心理諮詢是指透過人際關係,運用心理學方法和技巧,幫助來訪者自強自立的過程。從心理諮詢具有治療功能的角度來說,心理諮詢屬於心理治療,作爲一種治療方法和治療手段,心理治療的對象主要是正常人和有輕度的人。透過諮詢者與求詢者的交談、指導,針對求詢音的各種心理適應和提出的問題,幫助求詢者正確地認識到自身心理問題的根本原因;引導求詢者更爲有效地而對現實,爲求詢者提供建立新型人際關係的機會;增加求詢者的心理自由度,幫助求詢者改變過去的心理異常,最終恢復健康的心理。心理諮詢兼有心理預防和心理治療功能,透過心理諮詢,爲諮詢對象創設一個良好的社會心理環境和條件,提高其精神生活質量和心理效能水平,以實現降低和減少,防止精神疾病,保障心理健康的目的。

學習是一項艱苦的腦力勞動,在學習過程中會遇到許多困難和挫折,所以大學生要取得優秀的學習成績,掌握更多的科學文化知識,沒有意志,沒有不屈不撓的向上精神是不可能的。健康的心理,以積極進取、服務於社會的人生觀作爲自己人格的核心,並以此爲中心把自己的需要、願望、目標和行爲統一起來,樹立遠大理想,“以天下爲己任”,從而產生強大的學習內驅力,推動大學生努力完成學業,自覺攀登科學高峯。心理健康是大學生掌握文化科學知識的重要保證,有了良好的心態,不僅能取得好的學習效果,而且有益於終身的發展。如果離開良好心理的培養,就培養不出具有先進文化知識的合格大學生。綜上所述,心理健康教育不僅是提高大學生整體素質的要求,而且也是大學生全面發展,成爲“四有”人才的重要保證和基礎。

總之,大學生要做到心理健康,爭取身心健康是關係到成才與否的頭等大事。只有健康的心理素質和健康的生理素質相結合,加之其他積極因素的相互作用,大學生成才就有了可靠的內在條件,一顆顆人才的新星就有可能升起。

心理健康主題班會的總結3

“心理健康教育”是大學生德育的基礎。當前,大學生普遍面臨着越來越多的人際交往、情感問題、學業負擔、擇業就業等等問題。搞好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大學生心理健康素質是擺在高校面前的一項重要任務。在第十三個“525,我愛我”關愛大學生心理健康日來臨之際,我院以科學發展觀爲統領,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緊緊圍繞學校的中心工作,以提高學生心理健康素質爲目標,培養高素質人才,促進全院學生健康成長成才爲指導思想,以“微笑·微愛·微生活”爲主題,採用各班開展主題班會的形式,積極響應了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組織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宣傳週活動,現總結如下:

一、學院重視,宣傳到位

學院領導對本次活動給予了高度重視,積極發動本院學生廣泛參與的同時還給予了指導和幫助。學生則透過班長會議的形式下達了本次班會活動的主題及要求,並着重強調了本次活動的重要性,還透過出宣傳板的形式營造了健康教育的良好氛圍,切實做到了廣泛宣傳。

二、主題明確,針對性強

各班主題班會緊緊圍繞“微笑·微愛·微生活”的活動主題,結合本班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及普遍心態,根據大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和教育規律,注重培養大學生良好的心理品質和克服困難、經受考驗、承受挫折的能力。教育和引導學生關注生活中的微小細節,感受生命的美好與感動,笑對人生中的挫折與成功。

三、內容豐富,形式多樣

各班主題班會開展的過程中,不僅有各式各樣關於心理健康的節目表演,期間還穿插了許多活動,包括心理測試及小遊戲等,形式豐富多樣,用以增強交流、活躍氣氛。使同學們在愉快的氛圍中達到了交流、溝通和和調節心態的目的。

四、準備充分,效果明顯

班會前,心理衛生員和各班級幹部蒐集了大量知識,爲班會成功的召開做好充分的準備。班會中,透過一些關於心理健康小節目,同學們對於“如何調節心態,如何維護自身心理健康”等方面都有了更好的認識。同學們反映,透過這樣的心理主題教育班會使他們更好的認識到了自身的心理狀況,並且能夠了解更多關於心理方面的知識,開發潛能,笑對人生中的挫折與成功。

五、促進交流、意義非凡

本次心理健康教育活動以維護學生的心理健康、提高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爲宗旨,宣傳普及了心理學知識,強化了學生的心理健康意識,營造了積極、健康、高雅的心理氛圍,增強了學生的心理健康意識。

總之,這次心理健康主題班會,使同學們明白了面對豐富多彩的大學生活,依舊會遇到一些問題,只要保持一個健康的心態,樹立正確的心理健康觀,正確把握心靈的準繩,懂得自我調節和適應,就能成爲心理健康、生活快樂的大學生。在促進大學生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的同時,本次活動還更好的營造了我院積極、活躍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圍,爲建設和諧校園做出了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