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事務文書 > 工作總結

老師教研活動總結

不知不覺中一個豐富多彩的活動結束了,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經驗,現在這個時候,你會有怎樣的總結呢?你所見過的活動總結應該是什麼樣的?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老師教研活動總結,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老師教研活動總結

老師教研活動總結1

教研工作究其主旨就是教學研討工作,其目的在於用集體的智慧高效完成教育教學任務,用集體的智慧打造團結和諧的教研團隊,用集體的智慧共同成長起來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我校歷史教研組與學校發展目標相切合,積極推進以自主學習,合作育人,活動育人爲主要特色的課堂教學模式,轉變原來的單一,被動的學習方式,建立和形成以發揮學生主體性多樣化的學習方式,把課堂變成學生幸福的樂園。形成了獨具特色的課堂教學,當然這與全組老師的努力是分不開的,現就本學年的教研工作做一總結。

一、確立本學期工作重心

根據教育教學規律,以縣局教育教學精神爲依據,以學校的教學管理理念爲依託。

二、本學期具體工作措施及成效

(一)積極貫徹縣局、學校教育工作精神。

(二)繼續推進課堂改革,積極實踐。我校經過一年多的課堂教學改革,教學模式已初具規模,成效卓著,在此基礎上,學校力主繼續深化,歷史教研組積極響應,本組成員在學校的高效課堂賽課活動中,積極準備,勇於實踐。

(三)加強教研組的教學研究,“精”制導學案。有“本”可參,有“案”可尋。一份好的導學案不僅能夠引領學生高效自主學習,對每位老師的課堂教學會有一定的指導作用。本學期,教研組的各備課組員都能以高度負責精神,積極參與集體備課,不,不限地,隨時隨地作研討,做到自覺、合作、有效。共同製作導學案,做到精備、精練、精講、精評。

(四)加強教研組的教學理論學習,積極參與省市縣的教學技能比賽,教學理論比賽。

(五)加強九年級備課組的備課研討工作,以九年級備課組爲龍頭帶動教研組整體教學工作。九年級歷史教學容量大,時間緊,如何才能在有限的時間內充分發揮學生的潛能這一直是個值得思考的主題。爲此,九年級歷史備課組在改革教學模式的前提下,精心製作導學案,經常性地討論,研究階段性課堂學習重點,做到教學要有針對性,學生的學習纔能有目的性。思想要永遠走在工作的前面,老師的工作要永遠走在學生的前面,考試的準備要永遠走在中考的前面,我相信,只要有心,我們都是無愧於老師這一稱號!

本學期工作存在的問題:

(一)一年的課堂教學改革中,雖然卓有成效,但仍然還有許多不盡如人意的地方,所以課改還要繼續進行,永遠沒有的一節課,只有更好的一節課。

(二)教研組的各位成員之間的默契性還要進一步磨合與加強。

(三)教學教學的各種工作上升到理論研究的高度還有待於進一步提高。

總之,羣策羣力,努力提高教育教學水平是我們共同的心願,也是學校發展的動力。教研組建設勢在必行。

老師教研活動總結2

時光流逝,一個緊張、充實、有序、奮進的學期即將結束。回顧這學期,學校要求我們數學老師多次組織教研活動,爲我們營造了良好的學習氛圍。我們每次確定好教研活動主題,進行激烈的討論,這樣不僅學習到了她人很多優秀的經驗,也進一步明確了自己努力的方向。

本學期我們每次教研都是圍繞着每次的教研活動主題展開的,數學教研組長帶領我們在一起聽課,隨後進行了評課,相互交流探討,暢所欲言,表達自己的所感所悟。每次課後我都會認真地反思教學,從深層次上去考慮自己的教學工作,寫出有質量的聽課反思,透過互相聽課、評課,取長補短,不斷提升自己的教科研能力。評課後,又根據自己在平時的教學課堂中遇到的問題,進行交流,找到可以試行的教學方法。

透過本學期教研我感覺首先是實用。每一次的教研活動,都在實踐與理論的交流中實實在在地展開,對我來說,這不僅是專業修養的提升,更促進了我在數學方面的進步。讓我在與同伴的研討中發現問題、理解問題、尋找解決問題的策略。在聆聽別人課堂教學的同時收穫着自己的課堂,收穫着應對棘手問題的經驗和方法,收穫着太多太多的真知灼見。

其次是努力。教研使我收穫到的是要把自己放置到一個更寬廣的教研空間,這樣你纔會發現你要學的還有很多,你纔會進步。只有接觸了優秀的教育理念,觀摩了名師的課堂,多參加聽課教研,你纔會發現自己需要學習的很多很多,需要提高的更多更多,默默的告誡自己:努力和加油是現在必須做好的。

今後我將繼續本着勤學、善思、實幹的準則,一如既往,再接再勵把工作做的更好!

老師教研活動總結3

幾乎沒有一個孩子會不喜歡畫畫,繪畫對孩子的成長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不論是什麼年齡段的孩子都能從畫畫當中去想像、去傾訴、去體驗成功。學前教育階段的美術教育因爲孩子年齡特徵的原因,技法練習的比重越來越輕,想象力的發展卻被重視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美術教育當中到底什麼纔是對孩子最重要的?是孩子天馬行空的想象力還是決定孩子手眼協調錶現力的技法?幼兒美術教育活動發展至今,從一開始的重技法輕感受到現在重感受,技法被越來越多的幼教同仁邊緣化。美術教育活動中的想像力和表現力應該是相輔相成的,他們的地位同樣重要。

幼兒階段,由於年齡的侷限,幼兒的社會經驗不足,表現力差;可是一筆一劃教,又被部分幼兒教育專家說是扼殺孩子的想象力,沒以孩子爲主體。筆者所在園每學期都有公開教研活動,陸陸續續也聽了許多有關美術教學的教研活動,我有一些自己的小小看法:從這些課的課程目標設定上來看,幾乎都偏重於孩子的感受力和想象力,極少有注重孩子表現力的技法課。爲什麼沒有老師在公開教研時上技法課?我想最主要是怕被別人詬病,怕被指責“填鴨”,環節不好設計和把握。但是技法作爲美術活動中的奠基石,如果被忽視,孩子的平面表現力就無從談起。透過這些教研活動的整體效果來看,我們的課沒有很大的問題,問題的關鍵在於:2-3歲孩子塗鴉期的作品,成人看不懂很正常,可是許多中大班孩子的作品還只是比塗鴉期的作品好一點,這是什麼原因呢?因爲這些孩子本身先天手眼協調的敏感度低,還是我們設計的美術教育活動非常失敗?

有個經典的教育案例:美術活動中,老師讓孩子畫意願畫。結果有個孩子交了一張白紙。老師問:你畫的是什麼?孩子回答:我畫的是牛吃草。老師又問:牛呢?孩子回答說:牛吃完了草,就走了。從孩子語言表達能力的角度以及思維想像的角度來看,無疑我們都應該肯定孩子想法的與衆不同。但是作爲一個美術教育活動,它確實很失敗。美術是利用畫面和相應的美術作品來表達畫者內心最真實的想法,讓欣賞者透過其美術作品產生內心的共鳴。孩子的美術教育活動應該更好地幫助孩子掌握一定的表現手法,讓其能透過美術活動來表達自己的內心,更好傳達給他人一種共鳴感。從這個角度來說,輕技法的直接結果就是,你壓根不知道孩子到底想表現什麼?我們應該在肯定孩子想法的同時,讓孩子明白如果畫的畫不用言語說就讓看的人明白,那纔是優秀的畫。我想這個孩子一定不會再這樣投機取巧,去逞口舌之利了。

因此問題應該還是在我們設計的活動上。想要讓孩子想象力、表現力都能得到長足發展,教師可以在示範環節上進行把握。隨着傳統教法和幼兒園《新綱要》實踐的碰撞,以及主題畫、意願畫教學的強勢崛起,對示範作用的褒和貶,甚至到底應不應該存在示範,爭議越來越多。爭議的焦點在於示範的作用到底是限制了幼兒活動尤其是美術活動的想象和發揮,還是促進了幼兒能力的發展?示範的度在哪?該怎樣進行示範纔是合理?這些疑問困惑着許多教師。在和許多同行的交流中發現:在美術教學活動中,當教師不進行示範時,有些幼兒會覺得無所適從,總要先看看別人是怎麼做,作品的效果不是單調就是和別人雷同;當教師給出示範時,幼兒又會依葫蘆畫瓢,盡力模仿,彷彿作品畫面和範畫不一樣就是錯誤,無形中又限制了幼兒想象力的發展。因此,在美術教育活動中,幼兒教師教師應該學會在示範和充分發揮孩子想象力中尋求一種平衡。

首先,要把握示範的合理時機。這裏以筆者觀摩過的兩節大班美術教學活動爲例來說明時機的重要性。第一節課《表情歌》。這堂課原本還是比較有新意的,可是由於執教的是一位新教師,課前沒能很好地瞭解班級孩子的原有經驗,以至於活動設計太過簡單化。整堂課只有兩個環節:說說自己知道的表情和畫出表情豐富的自己。活動初始,老師出示了三張簡單的表情圖——笑、哭、生氣。這樣簡單的示範,不僅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反而限制了孩子的思維,全班孩子說來說去都跳不出這三種表情的範圍。而後面幼兒作畫環節,老師反而省略了示範過程,孩子生活經驗不足,沒有繪畫技巧,讓孩子畫出喜、怒、哀、樂這樣的表情恐怕是有難度的。

這個活動很明顯是沒有把握示範的合理時機,致使示範的作用本末倒置。如果教師在活動前重視經驗的積累,創造機會讓幼兒加深生活體驗,繼而引導幼兒進行經驗遷移,孩子的作品也許會更爲豐富多彩。

第二節課《熊貓》。這個活動也只有兩個環節:說說你認識的熊貓和幼兒動手畫熊貓。教師摒棄了傳統的一筆一畫教孩子畫熊貓的環節,只在談話中讓孩子瞭解了熊貓的形態、顏色、喜好以及生活習性等。透過故事情境設定讓孩子瞭解畫面作品的構圖設計。到了幼兒動手繪畫時,教師採取你畫我也畫的形式,把示範巧妙融合在一起。電子白板上及時出現各種憨態可掬的熊貓姿態,避免孩子想得到卻畫不出的尷尬局面。這個活動中的示範時機可謂是把握得十分準確。孩子畫面的豐富多彩,也是意料之中的事。

其次,要控制好示範的有效時段。如果控制好了示範的有效時段,那麼示範的影響不至於在孩子頭腦中產生思維定勢,影響幼兒想象力的發揮,導致依葫蘆畫瓢的現象出現。在美術教育活動中,如果所需表達的內容和幼兒的生活接觸較少,或者物體的造型對孩子來說相對複雜,出示範例必不可少,那怎樣控制好示範的有效時段呢?

筆者觀摩過一節結合幼兒生活的小班手工活動《送給xx的`生日禮物》。這是一節用幾何形體拼畫的活動,這堂課結合班級幼兒過生日的生活場景,倒也自然大方。考慮孩子的生活經驗少,又加上是新授技巧,教師設計了專門的示範環節。示範的元素豐富多樣,以便開拓幼兒的思維想象能力。可是,在示範的過程中,教師沒有把握它的有效時段,這些範例在黑板上停留了近大半節課,以至於最後幼兒的作品效果怎麼也跳不出教師示範的圈,沒有一張和老師範例不同的畫面出現。如果當時教師能把範例及時取下,無形中會激活幼兒頭腦中原有的表象,並依靠表象去想象。在吸取了他人教訓的基礎上,我在後續的教學活動中做了許多有益的嘗試,事實證明:把握準確示範的有效時段,孩子的畫面表現會更豐富,只是“想得美”的機率大大減少。

再次,示範時應多方面考慮、多角度刺激,讓幼兒感受示範的豐富多變。在幼兒美術教育活動中,應爲孩子創造豐富的環境,儘可能提供多樣化的美術創作材料,讓幼兒體驗美,從而創作美。而大班美術活動《砂紙雪景畫》,就是一節別出心裁的活動。它選用一般用來打磨的工具——砂紙來代替普通的畫紙,利用砂紙特殊的質地、紋理和油畫棒的特質,形成別具一格的作品風格。可是在活動中,教師如果只是在範例中簡單的展示各種雪花圖,這樣是起不到示範作用的。教師如果能收集許多雪景圖,如:公園、馬路、孩子堆雪人、打雪仗等雪景,相信孩子的畫面會表現的更自如。

結合筆者的教學經歷,我們認爲示範教學中應考慮使用多張範例。多張範例可以爲幼兒提供多個形象,幼兒想象的角度也就多,內容也更豐富。其次,多張範例與啓發式的語言引導有機結合,更能充分發揮幼兒的想象力和表現力。

最後,在示範的作用上要有一定的空間,留有餘地。也就是說教師在示範時,既要突出主體,又要留有餘地,給孩子以想象的空間。如中班繪畫活動《菠蘿》。如果教師是傳統地教會孩子畫菠蘿,無疑孩子的畫面就會缺乏個性。孩子的畫就會像工廠機器製造的仿製品一樣,缺乏想象的能力。這個活動,教師的示範太過滿了,不僅分步驟教會孩子怎樣去畫菠蘿,連背景繪畫都一一教給孩子:菠蘿娃娃站在草地上和我們招手,天空有着白雲和小鳥。畫面看似拓展了孩子的思維:把菠蘿擬人化,居然還會和我們打招呼。真正有自己的想法,能夠呈現與衆不同的畫面,這纔是想象力和表現力發展了的標誌。因此,教師只需讓孩子瞭解菠蘿的特徵,稍微提示孩子菠蘿可以擬人化,示範到此就可以了。給孩子留下想象的空間,讓孩子自己去尋找菠蘿娃娃和自己甚至是身邊的夥伴之間的相同點,去遷移已有的生活經驗,讓已有經驗在梳理的過程中得到深化。

在學前美術教育活動中,示範可以加深幼兒對形體的認識,喚起幼兒意識中的聯想,從而爲幼兒以後豐富多彩的想象力奠定基礎。要想做到引導幼兒自由暢想,隨意而發,在教學活動中合理、科學地運用示範,就顯得更重要了。

標籤:老師 教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