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事務文書 > 工作總結

2021年數學教學工作總結(通用6篇)

時光在流逝,從不停歇;萬物在更新,而我們在成長,回首這段時間的教學歷程,我們收穫了成長和感動,是不是需要好好寫一份教學總結呢?相信很多朋友都不知道教學總結的開頭該怎麼寫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2021年數學教學工作總結(通用6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2021年數學教學工作總結(通用6篇)

數學教學工作總結1

一、課題基本情況

在20XX年9月我們數學組成員參加了課題數學教學積累基本活動經驗的案例研究。從課題立項到實施已有一年多的時間,爲了真正探索出一套數學教學積累基本活動經驗的教學模式,在實施中認真學習創新教育理論,用課改理念指導實踐。實踐中堅持遵循課題研究原則,公開教學研究,用課改理念反思教學。用課改理念尋找策略,吸引學生自覺、自願地投入到創新的學習活動中去。我們對課題任務進行了明確的分工,各成員深入教學積極開展研究,到目前,已初見成效,現將階段研究工作總結如下:

二、研究方法

1、文獻考察及網上研討結合法:透過對相關文獻的蒐集、考察等理論學習,獲得強有力的理論支援;透過理論培訓、網上研討等形式溝通認識,分析提高。

2、資源歸納法:在實驗或調查中要詳細紀錄,做好對照實驗,要詳細收集撰寫論文時所要引用的數據和證據等,如原始資料和照片等,有什麼發現,最好在當時就進行初步分析、歸納、整理。課題負責人應有意識地收集和儲存好這些原始記錄和資料。

3、經驗總結法:堅持邊探索、邊研究、邊總結、邊修正、邊引導等過程性研究,及時形成階段性小結。

4、整合法:課題組全體成員,分工協作,集體彙總。

三、立項以來所做的的工作

1、加強理論學習,促教師教學理念的提升。學習國內外創新教育理論以及現代教育學、心理學理論,堅持記讀書筆記,寫讀後反思,在追求自我、實現自我、超越自我中得到充實。組織課題組教師學習《數學課程標準》,結合《數學課程標準》加強教師教學理念的提升。

2、召開課題組成員會議,明確分工,責任到人,開展工作。一年來,課題組共召開2次會議,即於20XX年3月召開全體課題組成員第一次會議,學習本課題開題報告,明確課題研究內容,按照開題報告中安排,明確分工,責任到人;7月召開第二次課題組會議,此次是由課題組負責人下到實驗班級,分別與承擔課題任務教師碰頭,安排瞭解課題進展情況。

3、確定本階段的行動研究。

在調查問卷分析報告的基礎上,課題組確定本階段課題的行動研究。經過課題組成員集體研究,確定以下內容爲本階段課題的主要項目:

⑴上好研究課

這學期,爲了開展子課題數學教學積累基本活動經驗的案例研究研究工作,我們分別在十月、十一月進行了兩次研討課。十月份由佟軍老師執教了《比的基本性質》,衣亞執教的《周長的認識》,十一月份由姜東梅老師執教了《八、七、六加幾》,楊丹丹老師執教了《認識時間》,衣亞老師執教了《認識幾分之幾》,尹大偉執教的《雞兔同籠》,張巖的《商的變化規律》,透過教師的評價,真正能促進學生課堂的生成,能促進學生的不斷髮展,效果是明顯的。

⑵開展交流與反思

⑶我們又組織了一次課題研究的交流會,交流關於數學教學積累基本活動經驗促進學生的思維不斷深入和發展。

在交流中,劉豔老師說:低年級的課堂我們常常看到教師的盲目評價,不管學生說得好與不好,都是‘你真棒’,這樣長此下去,學生就會對老師的評價不以爲然,這是一種有害的評價。付源老師說:教師的評價我們不能只停留在教師語言的肯定和否定上,不能只停留在鼓勵和表揚上,它應該是促進學生思維的催化劑一些作法,這樣的評價,才能算是真正意義上的評價。

實驗教師也寫了各自的教學案例,並進行了認真的反思。這次活動,推進了課題研究的深入開展。

四、初步取得的成績

1、每位教師帶着自己的優勢上課,讓同仁知道每個教師的優勢,這是課堂教學實踐的一個重要方式,它讓教師有一種英雄有用武之地的感覺,不管是剛畢業的教師,還是經驗豐富的教師都能在工作中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張揚自己的個性特點,進而讓課堂教與學有自己鮮明的特色;

2、每位教師帶着飽滿熱情、全新理念上課,探索課堂教學新模式,在全組教師的參與下,實驗課教師充分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合作交流、主動探索,培養學生應用意識和解決問題能力;初步形成對數學的整體性認識,加深理解相關的數學知識,獲得一些研究問題的方法和經驗。活動提升了教師實施教學與研究教學的能力,推動了我校數學教學質量再上臺階,更加提高了課堂教學實驗研究的氛圍。3、爲適應教育事業的發展,多渠道開發教學資源,加強教學研究,提高駕馭教材的能力。實驗教師主動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現代教育技術培訓班,課題組要求本組教師在最短的時間內利用整合各種資源,能夠較熟練地運用現代教育技術進行課堂教學,透過學習,多數教師能夠正確使用多媒體進行課堂教學,並能自制教學課件、數學試卷。

4、十一月份組織開展講趣味數學的故事課題活動。在舉辦本活動之前,我們課題組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使同學們瞭解了此次活動的目的及參加比賽的意義。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本次活動正常順利進行。比賽過程中,參賽選手在臺上的表現也十分出色,基本上都做到了吐字清晰,儀表大方,激情昂揚,演講的內容也緊扣主題,富有號召力和教育意義,而在場下的觀衆和等待中的參賽選手也都做到了保持會場紀律,對於每次演講完畢的同學都給予了熱烈的掌聲。各個選手都儘自己所能,選手之間的競爭非常激烈。

同學們能透過這次比賽瞭解數學名人的生平事蹟,不僅鍛鍊了選手的能力,展示了他們的才華,更重要的是使得我們廣大的同學受到了思想上的薰陶,並能從故事中受到教育。

五、課題研究存在的主要問題

我們課題組雖然做了大量的工作,在理論上進行了一些探索。但由於我們的科研能力有限,理論素養還有待提高,本課題研究的內容還有待進一步的深入挖掘,研究方法還有待進一步完善。要進一步藉助於遠程培訓、網絡教研、自學等途徑努力提高教師們的理論水平和專業素養。更需要專家的專業引領,對我們的研究作出適時評價,爲我們研究指明方向。

六、下一步研究的主要措施

在今後的課題研究中,我們針對以上課題研究的一些現狀,提出了今後課題研究的大致設想:

1、積極發展教師的素質,推進課題研究的深度

2、進一步加強直觀教學,培養學習興趣3、強化實踐研究。

4、研究成果展示要及時

5、整理和歸納階段性課題資料,建立課題分項檔案。

數學教學工作總結2

數學是一門十分嚴謹的學科,我們教師在教學中,往往由於過於注重教學邏輯和知識的傳授,而導致課堂氣氛壓抑,學生乏味無趣,教學效果低下。可是必須要切實上好一節好的數學課,讓學生聽得趣味、學得簡便是一件很難的事情,教師在課堂的開頭匯入十分重要的事情。如果課堂的開頭匯入好了,就能高度激發學生的求知學習興趣,到達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使整個課堂十分的活躍。那麼怎樣匯入才能到達這樣的效果呢?

我認爲數學課的匯入最好是走近小學生的生活,從他們身邊的一些事例出發,或者設定一些題型、或引用一些數字、或改編一些趣味的數學故事,然後進行教學,學生易於理解、並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高,能使整個課堂教學效果異常好。我校開展學科教學公開課,我們有幸聽了宋小平教師的一節數學課,她精彩的匯入一下子把學生興趣激發起來。本來是上一節枯燥的數學課,卻讓她用優美自然的語言把學生帶入一個神奇的境界。整節課學生自始至終情緒高漲,解決問題有針對性,解決了問題又有成就感,教學效果相當好,同時也使整個課堂十分活躍,教學效果也很好。課堂氣氛寬鬆,不知不覺一節課下了,教學任務圓滿完成了,學生學習熱情也很高。

一、直面學生的數學現實――準確把握教學目標

即:多從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生活經驗、認知規律和心理特徵設計教學。找準教學的起點、突出教學的重點、突破教學的難點、捕捉教學的生長點。使教學目標切合實際。

解決策略

1、瞭解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和生活經驗,確定切合學生實際的教學目標。――課前調研

2、數學學習活動務必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經驗基礎上。――抓準切入點

3、教學實際要關注讓學生親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並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親歷過程

二、創設良好的數學學習情境――激發學生產生學習的需要

根據小學生的認知規律,心理特點及教學資料創設良好的學習情境有助於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產生對新知探究的需要。所以這個學習情境就應是現實的、有好處的、有價值的、有挑戰性的。

解決策略:

1、有思維價值的數學活動情境

2、美麗的童話情境

3、思維認知衝突的問題情境

4、數學與生活緊密聯繫的學習情境

5、源於數學知識本身的問題情境

三、選用適宜的教學方式――注重學生親歷數學化的過程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實效性務必使學生有機會真正經歷“數學化”。所以,應採用多種教與學的方式,讓學生在獨立思考、探究學習、合作交流中學會學數學,用數學的思想、方法,創造性地解決問題。並在親歷數學化過程中嘗試多種體驗。

解決策略:

1、想辦法讓學生對探究合作學習產生需要。

2、營造探究、合作學習的人際氛圍,鼓勵獨立思考、交流、質疑、共同討論,激發探究合作學習的熱情。

3、探究學習良好情境,有明確的探究目標,有具有挑戰性、具有價值的探究合作學習的問題。

4、在“組內異質、組際同質”分組原則基礎上,實行動態編排小組,打破組內長期構成的――有的人起控制作用,有的人則處於從屬地位狀況,讓每個同學都有機會樹立形象,給每個人帶給發展提高、改變自我的機會。

我們的數學源於生活用於豐富多彩的生活,或許不一樣的教師有不一樣的數學匯入方法,有善於設疑者、有喜于歸納者、有慣於直奔主題者……可謂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學數學最終還要回歸到生活中去,用來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實際問題,所以我們在教學中越接近我們的實際生活,學生就越容易理解和理解,當然我們的教學效果就越好,學生也能夠對數學產生更大的樂趣。解決實際問題不再是教師主宰、學生跟着教師走,而應是關注學生的一言一語,把自我視爲學生中的一員,這樣,根據學生自主學習的情景,隨時調整問題解決的教學過程,設計和組織後續的教學活動,有效地促進數學問題教學改革與創新,提高小學生問題解決的質量,使其理論價值和應用價值得到充分發揮。

數學教學工作總結3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思維本事是一項基本的教學任務,我們常說,知識的探究和獲取是思維活動的結果。所以,數字知識的獲取和學生思維本事的培養是相輔相成的,它們之間有着緊密的聯繫,兩者之間是同步進行的。能夠說,數學教學的過程是學生思維的構成過程,也是學學生思維本事提升的過程。我們應當從一年級就開始培養學生的思維本事。那麼,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思維本事呢?筆者就這一問題談幾點自我的看法。

一、把對學生思維本事的培養滲透在教學的各個環節

小學數學新課程標準中對數學教學提出了明確的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要加強對小學生邏輯思維本事的培養。數學概念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是學習數學知識的基石,小學生在學習和掌握數學概念的同時,他們的思維本事也得到了有效的培養和提高。所以,教師在給學生講解數學概念時,能夠教給他們一些簡單的邏輯思維方法。小學數學知識雖然沒有多麼的複雜,沒有涉及到多麼高深的推理論證,可是涉及到了一些確定推理知識,這些知識能夠爲小學生今後的邏輯思維本事的培養供給十分好的條件。在從事小學數學教學的這段日子裏,我十分清楚地認識到:小學生的思維正處在一個由形象具體思維到邏輯抽象思維的過渡階段,他們的邏輯思維本事還不強,到了小學的中、高年級,也就是三到六年級,小學生的抽象思維本事開始發展,所以說,新課程標準提出的在小學的學習階段對學生進行初步的邏輯思維本事的培養是貼合小學生的年齡特點的,將其作爲一項重要的教學目標既貼合數學學科的需要,又貼合學生的思維特點。需要異常指出的是,新課程標準對小學生的邏輯思維本事培養的要求與學生的其他思維本事的培養並不衝突,並不影響其他思維本事的發展。比如,在小學階段,學生的思維本事開始由形象思維逐步向抽象思維過渡,但這並不能證明他們的形象思維不再發展了,或者消失了。而我們的數學學科尤其是概念方面的教學,本身就是抽象邏輯思維佔的比重較多,而學生的年齡又比較小,生活經驗不足,理解本事較差,所以,小學生學習數學概念比較吃力一些。我們都明白,小學生對於比較抽象的知識的學習,需要在教師不斷的引導下,在產生感性認識的基礎上實現知識的飛躍。也就是說,抽象思維本事的培養都是在小學生對數學概念感知的基礎上進行的。學習數學抽象思維的基本途徑和主要資訊來源就是直觀性,所以,教師在給學生講授數學知識的時候,必須要遵循小學生的認識規律,循序漸進地對學生的抽象邏輯思維本事進行培養。

二、對小學生思維本事的培養必須要貫穿數學教學過程

人們一向對數學教學存在着偏見,都認爲數學教學的過程就是教師對學生傳授數學知識的過程,實則不然。數學教師不僅僅要傳授學生各種數學知識,教給學生各種技能,還要想方設法促進學生各方面本事的發展。其實數學知識、數學技能的傳授與學生思維本事的發展和培養是相互聯繫、密不可分的。因爲,學生在學習各種數學知識、數學技能的時候要不斷運用到邏輯思維,比如,分析、確定、抽象、綜合、概括、推理等。同時,在培養學生邏輯思維時,又要以數學知識和數學教學資料爲依據。所以說,數學知識爲培養學生的思維本事供給了條件,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當中要根據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制定培養計劃,從根本上徹底扭轉學生的思想意識,從而到達培養學生邏輯抽象思維本事的教學目的。

三、計算和練習促進了學生思維本事的培養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計算是一種十分重要的教學任務。教師在培養學生計算本事的同時,也會對學生的思維本事進行了培養和鍛鍊。學生具備了必須的計算本事,並且掌握了一些基本的運算方法以後,就要勤加練習,在練習過程中,他們的思維本事得到培養。所以,思維本事的提高和學生的解題過程有着密切的關係。要想提高學生的思維本事,教師需要給學生布置一些練習,讓他們經過解題使自我的思維本事得以提高。所以,是否能夠設計好的練習題,是促進學生思維的重要環節。一般情景下,數學教材中都安排了相對數量的練習題,能夠促進學生思維本事的發展,但這對於提高學生的思維本事是遠遠不夠的,因爲在具體的教學中,每個學生都有不一樣的基礎水平,教材中的練習題很難做到滿足各個層次學生的需要。所以,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景來設計練習題,做到有針對性、有目標性。對於那些基礎水平較低的學生能夠設計相對簡單的練習題來夯實學生的基礎,對於那些成績較好的學生能夠設計一些思辨性練習題,以鍛鍊學生的思維本事和水平。近年來,隨着新課程改革的深入推進,小學數學課堂更加註重學生思維本事的培養與研究,爲了能夠貫穿新課程改革的思路,貼合學生的心理特點,教師能夠在小學數學課堂教 學中,以訓練和發展學生思維爲核心,經過有效的鍛鍊,使學生能夠提高數學思維本事。總之,新時期的小學數學教師必須要改革傳統的教學理念,在數學教學不僅僅要傳授給學生知識,還要讓學生在學習理解中鍛鍊數學思維,培養他們的良好數學品質,使學生能夠得到全面的發展。

抓住數學概念的本質教學是數學教育永恆的話題。注重課堂教學的實效性,無疑要對學生的數學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給予重視。數學概念是支撐數學大廈的根基,數學基本潛力是建好大廈的保證。所以,知識務必到位,潛力務必訓練。抓好雙基義不容辭。當然,“數學雙基的要求就應與時俱進地調整和豐富,不能盲目地打基礎,構成“花崗石的基礎上蓋茅草房”的局面。沒有基礎的創新是空想,沒有創新的基礎是盲目的。我們應把創新意識和實踐潛力的培養融合於教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教學、數學思維訓練的過程之中。”

數學教學工作總結4

創新是促進社會以及國家發展的不竭動力,創新問題的提出使得教育改革也迎來了全新的發展機遇與挑戰。我們要將創新問題放在教育改革的重要位置,從基礎教育階段開始注重學生創新意識本事的提升。數學課堂是促進學生創新思維培養的重要場所,我們應進取加強數學教學,培養小學生的創新意識。

一、樹立創新的教學理念

要促進小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教師首先要轉變教學觀念,將小學數學教學真正轉移到學習交流和探索中來,轉變僵化的教學方法,營造有助於學生創造性思維發揮的課堂氛圍,激發學生的潛能。教師要正確認識學生,相信每一位學生都能夠在自我的努力下實現發展與提高,要爲學生營造一種簡便、民主、和諧的教學環境,讓學生敢於參與教學,也願意參與教學,並在此過程中萌發出創新的思維與意識。要強化學生創新意識,教師就要尊重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鼓勵學生大膽發言,尊重和保護每一位學生的創新精神,引導學生獨立思考,使其體會到數學學習的樂趣。

二、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激發創新意識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教師需要讓學生先對數學學習資料感興趣,這樣,他們才能夠進取參與到數學學習中。教師要爲學生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如問題情境、設定懸念等,讓學生根據自我感興趣的數學問題大膽質疑、獨立思考,進取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從而促進學生創新意識的提升。如在學習《比例尺》一節資料時,教師能夠先讓學生以小組爲單位將學校教學樓的平面圖畫出來,學生們畫得五花八門,主要是學生們不明白怎樣確定方向,不瞭解實際的距離在紙上應畫多大。比較,教師應讓學生思考:你認爲實際的距離畫在紙上應當怎樣畫就準確了?之後學生經過小組思考和探究,最終得出應當把實際的長度都縮小相同的倍數畫在紙上①。這樣的問題情境創設讓學生產生了學習的需求,然後,學生大膽思考和分析,從而獲得成功的體驗。

三、加強與實際生活的聯繫,提升創新意識

數學來源於生活,又對生活起着進取的促進作用,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能夠將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相聯繫,讓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經過對自我熟悉的知識大膽質疑與猜測進而強化創新意識。如在學習《按比分配》一節資料時,教師能夠利用體育課上教師分球的場景展開教學:體育教師想給隔壁班的學生分球,教師一共有14個球,想要分給男、女兩組同學進行練習,你們覺得應當怎樣分?經過自由思考和研究,有的學生說平均分,男女各7個球,然而,隔壁班的男同學不一樣意這種方法,因爲他們班的男生人數比較多,女生少,男女分得一樣數量的球,他們認爲體育教師偏心。學生繼續進行思考和研究,有的學生說要根據男、女學生人數的多少來分,人數多的多分,人數少的少分。教師問:人多的要多分,人少的要少分,那麼有沒有必須的依據呢?之後,學生自我總結出“應按人數的比來分配,就比較合理了”。②經過這種生活化的教學,學生能夠進取參與到問題探究中,敢於提出自我不一樣的觀點。

四、佈置開放式的作業

小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不僅僅要體此刻課堂教學中,還應體此刻課堂外的作業佈置上,教師能夠爲學生布置一些開放式的作業,能讓學生充分的想象與創新,這有助於提高學生的學習動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開放式的創新作業是創新教育中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有助於提升學生的創新意識和本事。如在學習完關於長方形以及正方形面積計算後,教師就能夠爲學生布置開放式的作業:下週我們要給教室中的兩從扇窗戶做窗簾,每扇窗戶高2米,寬2米,我們至少需要買多少米布?在進行作業交流時,有的.學生認爲一共4平方米,即2×1×2=4(平方米)可是有學生提出質疑:這樣布的數量太少,會遮不住陽光的。還有些學生覺得應當把窗簾做成兩幅,並且兩幅之間要有必須距離的重疊。還有些學生認爲需要按照窗框的長、寬計算購買布的數量③。在談論中,學生能夠進取發表自我的見解和想法,開放式作業有助於促進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

五、結語

數學是小學基礎教育階段十分重要的學科,要培養小學生的創新意識,我們就應完善小學數學教學的創新形式,讓學生感受到創新教學的樂趣,進而進取參與到小學數學教學中,不僅僅促進數學成績的提升,也進一步強化自身的創新意識,從而更好地發現和解決問題。

課堂教學活動是在教師指導下有組織、有步驟、有計劃的一項複雜的心理活動和智力活動過程。提高它的實效性務必有教師課前的周密策劃,即準確把握教材、全面瞭解學生,有效開發資源。教學預設是教師發揮組織、引領作用的重要保證。

課堂教學活動是應對着不一樣個性的生命體,它又該是充滿活力的生成的過程。教學活動正是“靜態預設”在課堂中“動態生成”的過程。精彩的生成正是源於這高質量的精心預設。所以,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既要精心預設又要注重生成。這樣才能在課堂教學實施中,寬容接納來自學生的生成,機智篩選課堂生成,從而到達巧妙運用生成促進學生髮展的目的。

數學教學工作總結5

一學期將過去,可以說緊張忙碌而收穫多多。總體看,全體數學教師認真執行學校教育教學工作計劃,轉變思想,積極探索,改革教學,在繼續推進我校“自主——創新”課堂教學模式的同時,把新課程標準的新思想、新理念和數學課堂教學的新思路、新設想結合起來,轉變思想,積極探索,改革教學,收到很好的效果。

一、課程標準走進教師的心

進入課堂我們怎樣教數學,《國家數學課程標準》對數學的教學內容,教學方式,教學評估教育價值觀等多方面都提出了許多新的要求。無疑我們每位數學教師身置其中去迎接這種挑戰,是我們每位教師必須重新思考的問題。開學初組織攻關教師和教研組長參加處組織的新課程標準及新教材培訓學習,並參加處研究性學習培訓。在各年級組織認真學習的基礎上全體數學教師集中由黃麗娜陳豔紅兩位教師二次分學段培訓,鮮明的理念,全新的框架,明晰的目標,有效的學習對新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設計思路,課程目標,內容標準及課程實施建議有更深的瞭解,本學期各年級在新課程標準的指導教育教學改革躍上了一個新的臺階。

二、課堂教學,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往互動,共同發展。

本學期我們每位數學教師都是課堂教學的實踐者,爲保證新課程標準的落實,我們把課堂教學作爲有利於學生主動探索的數學學習環境,把學生在獲得知識和技能的同時,在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方面都能夠充分發展作爲教學改革的基本指導思想,把數學教學看成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往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組織了第六屆同組共研一課活動,在教研組長的帶領下,緊扣新課程標準,和我校“自主——創新”的教學模式。在有限的時間吃透教材,分工撰寫教案,以組討論定搞,每個人根據本班學生情況說課、主講、自評;積極利用各種教學資源,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公開輪講,反覆聽評,從研、講、聽、評中推敲完善出精彩的案例。

五年級教研組《循環小數》一課成功的展示,收到良好的效果得到領導和老師的肯定。實踐表明,這種分合協作的備課方式,既照顧到各班實際情況,又有利於教師之間的優勢互補,從而整體提高備課水平,課前精心備課,撰寫教案,實施以後趁記憶猶新,回顧、反思寫下自己執教時的切身體會或疏漏,記下學生學習中的閃光點或困惑,是教師最寶貴的第一手資料,教學經驗的積累和教訓的吸取,對今後改進課堂教學和提高教師的教學水評是十分有用。近三年的改革收穫?多,課前準備不流於形式,變成一種實實在在的研究,教師的羣體智慧得到充分發揮,課後的反思爲以後的教學積累了許多有益的經驗與啓示,十一月中旬我們舉辦了爲期一週第六屆教學節,七位教師分別代表各組講了課,三節評爲優質課,這次公開教學,呈現開放性,突破原有學科教學的封閉狀態,把學生置於一種開放、主動、多元的學習環境和學習態勢中。六年紀《圓的周長》的設計給學生提供自主探索的契機,學生透過量、饒、滾找出周長和直徑的倍數關係,用計數器把測量的周長和直徑的倍數關係算出,填寫報告單,觀察數據發現倍數關係,由“是——也是——還是——總是”最後概括爲圓的周長總是直徑的三倍多一些。”較強的數學思想方法得於滲透。

學生在觀察、操作、討論、交流、猜測、歸納、分析和整理的過程中,周長公式的形成、獲得、應用瞭然於心。提倡自主性“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教師成爲教學活動的組織者、指導者、與參與者。”這一觀念的確立,灌輸的市場就大大削弱。四年紀《乘法的簡算》一組連乘計算題計算,學生髮現了交換因數的位置,積不變的規律,然後觀察數字特徵,變序、加括號達到簡算。設計無論是問題的提出,還是已有數據處理、數學結論的獲得等環節,都體現學生自主探索、研究。突出過程性,注重學習結果,更注重學習過程以及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感受和體驗。五年紀《相遇應用題》以研究兩個物體的運動情況,老師導演,學生表演,設計了從“相距——縮短——交*——相背”兩物體之間的距離變化情況,感受相向運動中,隨着時間的推移,路程逐漸縮短的規律。得出兩物體相向運動中的速度、時間和路程之間的數量關係。一段小小的表演,猶如吃了一盆八寶菜,各種營養成分都有了。使學生的智慧、能力、情感、心度受到震撼,,心理得到滿足,學生成了學習的主人,學習成了他們的需求,學中有發現,學中有樂趣,學中有收穫,這說明:設計學生主動探究的過程是探究性學習的新的空間、載體和途徑。綜合起來看這次教學活動兼顧到知識教育與人文教育的和諧統一,而這些都並非是一朝一夕就能完完成的。需要每一位教師不斷學習、不斷修煉,提高文化水平與做人境界,這將是一個長期而非常有價值的努力過程。研討反思將公開課上的精華延伸運用於日常教學實踐李巧蓮老師以《千米的認識》的教學獲市教學能手;在11月30日進行的處第5批“推門好課”教師的複查驗收中,樑愛英黃麗娜王桂榮三位教師的《乘法的簡》課被評爲特優課;陽泉市陶行知研討會作課《乘法的簡》受到與會的教師好評。

12月22日山西省示範小學驗收時王桂榮的《認識一位小數》受到驗收老師和領導的好評。12月中旬,4位教師參加了山西省《教與愛》名師授徒研修部的學習培訓,聆聽名師楊少波的專題講座,觀摩其示範教學,領悟名師的高尚師德,探究名師精湛的課堂教藝,並在全校公開教學,受到名師認可和聽課教師的一致好評。一月十二日王桂榮赴盂縣作課,作爲一個契機,我們在總結成績的同時,不斷反思教學,以科研促課改,以創新求發展,不斷地將公開課上的精華延伸運用於日常教學實踐,把仍在困惑這我們的許多問題,有個在認識。努力處理好數學教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繫,努力處理好應用意識與解決問題的重要性,重視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和能力。重視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和創新能力。常思考,常研究,常總結,以科研促課改,以創新求發展,進一步轉變教育觀念,堅持“以人爲本,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打好基礎,培養學生創新能力”,以“自主——創新”課堂教學模式的研究與運用爲重點,努力實現教學高質量,課堂高效率。

三、創新評價,激勵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我們把評價作爲全面考察學生的學習狀況,激勵學生的學習熱情,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手段,也作爲教師反思和改進教學的有力手段。對學生的學習評價,既關注學生知識與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關注他們情感與態度的形成和發展;既關注學生數學學習的結果,更關注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的變化和發展。抓基礎知識的掌握,抓課堂作業的堂堂清,採用定性與定量相結合,定量採用等級制,定性採用評語的形式,更多地關注學生已經掌握了什麼,獲得了那些進步,具備了什麼能力。使評價結果有利於樹立學生學習數學的自信心,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促進學生的發展。引一個三年級評語例子:“這幾天我們學習了較大的長度單位《千米的認識》,石晨傑透過自己的努力,能收集、記錄較遠的路程,知道如何推測、估計較遠的距離,在這方面是班裏最好的。但在語言表達方面有一定的困難,希繼續努力。等級評定,優。”

這個以定性爲主的評語,是學生與老師的一次情感交流,學生獲得了成功的體驗,樹立了學好數學的自信心,也知道了哪些方面應該繼續努力。本學期我們在作業評價方面做了一些嘗試,做法是日評、周評、月評一條龍,老師評、學生評、小組評,家長評一條龍,老師對一日作業做出評價,學生自查後對評價結果登記在作業情況扉頁欄中,週五下午學生以小組評定等級後帶回家,有時把班裏同學好的作業帶回家,雙休日家長對孩子一週的學習、作業進行評價、瞭解、對比後對孩子的學習提出要求,周始老師綜合激勵換星,(2個優A換1枚章)學生每週都爲自己樹立一個新的學習目標,這個目標又轉化爲每天的學習行爲,使他們日復一日,周復一週,不斷地吸取經驗,經常進行彌補,月末進行爭星活動,學生在一個月內品嚐自己學習成功的喜悅,或向他人學習,每一個月是一個新起點,學生都站在同一個起跑線上。

將學生的學習距離縮短,(9、10、11、12、1)五星級作業評定,極大限度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既看到學習的進步,又有了學習的動力,並樹立起學習的目標,較好地發揮了評價的激勵作用。四:抓實常規,保證教育教學任務全面完成。堅持以教學爲中心,強化管理,進一步規範教學行爲,併力求常規與創新的有機結合,促進教師嚴謹、紮實、高效、科學的良好教風及學生嚴肅、勤奮、求真、善問的良好學風的形成。

數學教學工作總結6

我校的課程改革工作從組織到實施已經半個學期了。在課改實驗中學校領導高度重視,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課改工作在探索中行進,在理解中發展。

分層教學是素質教育、因材施教思想的延伸。分層分班教學,更有利於老師課堂教學的操作,有利於根據學生的需求組織教學,有利於激勵學生積極地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現就半學期工作總結如下:

一、實驗帶來了教師觀念的更新:由教師本位轉爲學生本位,真正樹立了“以人爲本”的教育理念。

實驗中,教師真正實現了以學生爲學習的主體。此次課程改革中,新課標強調的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教師要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充分激發學生的主體意識和進取精神,自主、合作、探索教學模式已逐步深入人心。

新的數學教材是以“問題情境——建立模型——解釋、應用、拓展”的基本模式展開的。在每一節課的開始,實驗者都爲學生創設一個良好的問題情境。在課堂教學中,我們有意識的創設愉悅、探究的教學情境,力爭做到“課伊始,情趣生”,力爭將導言導得新、導得巧、導得趣,匯出學生急於探究的心理,力爭讓學生在良好的問題情境中去探索、去發現、去求知。

二、在課堂教學中,不僅讓學生動口、動手、動腦、動眼,還要讓學生動口、動情,寓情於教、寓情於學,促進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

我們一致認爲:創設一種有利於學生自主探究的情境是至關重要的。“如果教師不想方設法使學生進入情緒高昂和智力振奮的內心狀態,就急於傳授知識,那麼,這種知識只能使人產生冷漠的態度,而不動感情的腦力勞動就會帶來疲倦。”在實驗中,創設良好的問題情境讓學生去探索、去發現、去求知,這也是我們實驗中要重點研究和深入研究的。

三、新課程,昭示了教師角色發展的一般趨勢,教師在每一節課中,應得到生命創造的滿足,感受與學生共同成長的歡愉。

在實驗者的課堂上,學生不但是“聽”者、“答”者,而且是“問”者、“思”者、“說”者,並且從“學”的領域擴展到“教”的領域,部分已成爲“教”者。學生在課堂的“風采展示”欄目中成了一個個“小老師”。教學中,實驗者是這樣做的:新課教學中,把一節課中學生易疲倦、易忽視或重點、難點問題交給不同層次的學生講。

課前教師適當引導、點撥。如在學習《梯形的中位線》時,教材中的方法省略了很多思維過程,不僅抽象,而且難於理解。於是教師讓學生當“小老師”,準備這部分知識的講解,並引導他將梯形問題轉化爲三角形問題來研究,課上,他採用了兩種方法講解,並讓學生多中擇優,選擇簡單的方法,學生儼然是一位“小老師”。

語言也頗有啓發性,如“同學們請觀察……”,“同學們,你發現了什麼……?”,“能說說你的思路嗎?”等等。實驗結果表明,不僅“小老師”教得認真,獲得了成功感,而且學生也聽得投入、聽得專心,他們瞪大眼睛以便使自己發現別人的毛病,等別人講完後好爭着搶着評價。這樣,學生覺得課堂氣氛自由、民主、開放,所以能夠樂學、愛學、善學、勤學。師生互教互學,實現了教與學方式的初步轉變。

四、透過印發“學習方法指導”,教給學生如何預習。

要求學生學在前面,使他們掌握學習的主動權,透過預習讓學生自主獲取知識,構建知識結構,並提出預習中遇到的問題,課上做預習彙報。如在學習《平行四邊形判定》時,學生根據性質猜想得出5種不同的判定方法,其中包括教材中沒有的“兩組對角分別相等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在學習《矩形》時,學生提出:對角線互相平分的平行四邊形是不是矩形?

這也是新教材中沒有的;在學《正方形》時學生又提出:正方形、矩形、菱形之間有何關係?不僅新課學習中,讓學生掌握學習的主動權,自己構建知識結構。在複習課中,實驗者也同樣重視讓學生構建一章的知識結構。如在“直角三角形的計算”一章的複習課上,學生在教師指導下,構建了知識結構。

將這一章的重點內容基本總結出來了,然後透過互助、補充的方式,學生將此知識結構進一步完善,即“先建骨架,漸豐其體”。透過這一過程,學生不斷地對自己的思考過程進行再認識,對各種觀點加以組織和改組,進而提高自主構建的能力。

課程要求的教學改革,應當貫徹“讓課堂充滿生命活力,讓學生成爲學習的主人”這一策略思想,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于思考,注重培養學習的獨立性和自主性,促進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主動地、生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讓學生更情願地、自主地、有效地實現數學學習過程”,這也是新的課程標準力爭實現的目標,也是擺在我們面前的新課題。現在學生課前能夠主動預習的佔50%,一章結束後能主動複習的佔43%,課堂上發言的同學多了,學數學的同學多了。

五、注重對學生進行實踐能力的培養,讓他們動手操作,體驗、感受知識。

重過程輕結果,開發潛能,自主編題:在學習中,實驗讓學生操作,圖形讓學生畫出,規律讓學生髮現,結論讓學生總結,用學生的活動代替教師的講、做、說,將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充分表現自我。如結合所學知識自編題,並鼓勵編題別樹一幟,標新立異,求異創新。注重讓學生探索、蒐集資訊、感受知識。於樂中學,使枯燥乏味的數學變得既有趣又有用,在此過程中培養了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我們高興地看到,學生喜歡這樣的數學。

六、有句話說得好,“你可以把馬拉到河邊,卻無法迫使它飲水。”

我們深深體會到:我們可以把真理奉送給學生,但他們的內驅力、自主性卻是我們奉送不了,也“灌輸”不了的。傳統的教學中,我們做了知識的代言者,控制着學生的學習,決定學生學什麼、如何學、何時學、何時答等問題,沒有考慮到學生的感受,沒有考慮到主體參與學習的程度,我們所教的知識不能內化爲學生個人意義的材料,也就更不能外化爲能力,被動的、機械式的學習使學生成了學習的奴隸,學生的天性受到了摧殘。

新的課程改革賦予了課堂教學以新的涵義:“讓課堂充滿生命活力,讓學生成爲學習的主人”“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于思考,注重培養學生學習的獨立性和自主性,促進學生在教師指導下的主動地、生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以上這些體會,使我們感覺到我們正在向新課程邁進。

但還有一些不盡人意的地方:

1、儘管我們重視學生動口、動手能力的培養,但是學生仍“不會說話”——不會完整、準確的表詞達意;學生動手能力也很差,如不能正確規範的畫圖,不會使用畫圖工具等。下一步實驗中,要加強對學生的動口、動手能力的培養。

2、課堂教學中,儘管互換了師生角色,也能夠讓學生走上講臺分層教學,但教師對課堂的控制仍過“死”,有些地方總是不相信學生,不能給學生充分的自主權。下一步實驗中,要徹底轉變教學觀念變以“教師爲本位”爲以“學生爲本位”。

3、課堂教學中,教師完成教學任務的思想限制了學生的活動程度和時間,因此重結果輕過程的現象仍然存在,教師過於看中學生回答問題正確與否的“果”,沒有把學生的交流看作是學生心靈間的溝通。下一步實驗中,要放手讓學生探究、交流、合作,重結果,更重過程。

4、學生個體存在差異,對於基礎差的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要採取更爲行之有效的方法,如分層複式教學法。

改進措施

1、科學的測量、評價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應採取的方法。

2、正確有效的處理好層次關係。

3、學生個體存在差異,對於基礎差的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應採取更爲行之有效的途徑。

標籤:通用 數學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