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事務文書 > 工作總結

小學數學教師年度考覈工作總結

總結是事後對某一階段的學習、工作或其完成情況加以回顧和分析的一種書面材料,它可以明確下一步的工作方向,少走彎路,少犯錯誤,提高工作效益,讓我們好好寫一份總結吧。你所見過的總結應該是什麼樣的?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小學數學教師年度考覈工作總結,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數學教師年度考覈工作總結

小學數學教師年度考覈工作總結1

隨着新課標的實施,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教學方式轉變越來越重要。結合這些年的教學體會及新課標的要求,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教學方式的設計也有了一些新的認識:引導學生自主探索,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實際情景與教學資料完美結合等都是現實新課標教學目標行之有效的方式。

一、重視課堂教學

《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了“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往互動與共同發展的過程。”新時期的教育工作者必須轉變教育觀念、教育方式、教學行爲等。傳統的數學教學重結果輕過程,構成結果的生動過程往往被教師“全包了”,學生只是理解知識的“容器”。不斷地被教師塞進知識,從而使數學課堂變得機械、沉悶,缺乏生氣。在教學中,我由傳統單一的知識灌輸者逐步轉變成學生的引導者、組織者、指導者,注重學生獲取知識的學習過程。教學時,我大多數是開門見山,直奔本堂課的重難點提出問題,組織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新知識。例如:在教學“圓周長計算公式”時,首先提出問題:我們都會計算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教材上的小朋友圍繞圓形花壇轉一圈到底有多少米呢?這節課同學們能不能自我推匯出“圓的周長計算公式”呢?之後,我就在黑板上畫了幾個大小不一樣的圓並標出了圓的直徑,組織學生用準備好的線圍繞着圓量出圓的周長。引導學生用圓的周長除以所在圓的直徑,得出圓的周長總是圓的直徑3倍多一些。此時,教師及時介紹圓周率。然後,引導學生根據除法各部分間的關係,得出求“圓的周長的計算公式”。學生體驗了知識構成的過程,在學習過程中感受到數學學習的歡樂,由被動理解知識

變爲主動探究知識。最終針對本堂課的重難點進行最有效的鞏固練習,教師及時輔導。

二、進行進取提問

要想學生40分鐘內都會專心聽你的課那是不可能的,他們或多或少會開小差,他們有的可能連書本都不拿出來或不翻開,甚至還會說話打鬧。這時如果採用提問的方式的話,就會使學生的精神一下子緊張起來,並且去思考你所提出的問題,可是提問時,不能只提問一些選擇性的問題,因爲這樣他們思考的空間就會很小,這樣不利於培養學生的思維本事;另外,提問要有均勻性,不能反覆提問某個學生,這樣會使其他學生回答問題的熱情消退的。總之,應對新課程改革的挑戰,我們必須轉變教育觀念,多動腦筋,多想辦法,密切數學與實際生活的聯繫,使學生從生活經驗和客觀事實出發,在研究現實問題的過程中做數學、理解數學和發展數學,讓學生享受“歡樂數學”。

小學數學教師年度考覈工作總結2

在我學習新課程的這段時間裏,我對自我過去的教學思想和行爲進行了反思,用新課程的理念,對以往被視爲經驗的觀點和做法進行了重新審視,現將在反思中得到的體會總結出來,改正自我的不足之處:

一、教學中要轉換主角,改變已有的教學行爲

根據新課程的要求,教師由傳統的知識傳授者轉變爲學生學習的組織者;教師成爲學生學習活動的引導者,而不再是主導者;教師應從“師道尊嚴”的架子中走出來,成爲學生學習的參與者,師生合作學習,共同提高。

二、教學中要尊重學生已有的知識與經驗

在我們設計教學方案時,我們應當想想:“學生已有哪些生活經驗和知識儲備”,“怎樣依據有關理論和學生實際設計易於爲學生理解的教學方案”,“學生在理解新知識時會出現哪些情景”等。備課時,儘管教師會預備好各種不一樣的學習方案,但在實際教學中,還是會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問題,如學生不能按計劃時間回答問題,師生之間、同學之間出現爭議等。這時,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反饋資訊,反思“爲什麼會出現這樣的問題,我如何調整教學計劃,採取怎樣有效的策略與措施”,從而順着學生的思路組織教學,確保教學過程沿着最佳的軌道執行。教學後,教師能夠這樣自我提問:“我的教學是有效的嗎”,“教學中是否出現了令自我驚喜的亮點環節,這個亮點環節產生的原因是什麼”,“哪些方面還能夠進一步改善”,“我從中學會了什麼”等,這樣才貼合新課改對教師的要求,更有助於教師教學計劃的開展

三、教師應注重和學生的交流對話

師生間充分的對話交流,無論對羣體的發展還是對個體的成長都是十分有益的。如一位教師在教學“平均分”時,設計了學生熟悉的一些生活情境:分桃子、分魚、分餅乾、分蘋果等。在交流對話時有的教師提出,僅僅圍繞“吃”展開教學似乎有侷限,事實上,在生活中我們還有很多東西要進行分配,能夠適當擴展教學設計面。這樣開放性的討論能夠促進教師更有效地進行反思,促進教師把實踐經驗上升爲理論。

四、教師應對每一節課進行總結記錄

一節課結束或一天的教學任務完成後,我們應當靜下心來細細想想:這節課總體設計是否恰當,教學環節是否合理,教學手段的運用是否充分,重點、難點是否突出;今日我有哪些行爲是正確的,哪些做得還不夠好,哪些地方需要調整、改善;學生的進取性是否調動起來了,學生學得是否愉快,我教得是否愉快,還有什麼困惑等。把這些想清楚,作一總結,然後記錄下來,這樣就爲今後的教學供給了可資借鑑的經驗。經過長期積累,我們必將獲得一筆寶貴的教學財富。

教學反思被認爲是“教師專業發展和自我成長的核心因素”。美國學者波斯納認爲,沒有反思的經驗是狹隘的經驗,至多隻能構成膚淺的知識。僅有經過反思,教師的經驗方能上升到必須的高度,所以,我們應當在平時的教學工作中,不斷地進行教學反思,讓自我取得更大的提高。

小學數學教師年度考覈工作總結3

一、在學習中體驗,在體驗中學習

“學生要想牢固地掌握數學,就必須用內心創造與體驗的方法來學習數學。”“體驗”就是指學生在實際的生活情境中去感受,去探索,去應用,從而發現知識,理解知識,掌握知識。這節課始終都以這思想爲指導。首先,在國情和兒歌的情境中體驗新知,在語文和數學哪個更簡潔的比較中體驗用字母表示數的一般性和簡明性。接着就在回憶舊知和生活實踐中體驗。,進一步理解和應用新知。最後,在學生的動手實踐和合作操作中對新知的探索體驗,使新知得到昇華,培養了創新意識。

二、學”活知識”,學有“活力”的知識

卡特金說的好:“未經人的積極感情強化和加溫的知識,將使人變得冷漠,由於它不能撥動人的心絃,很快就會被人遺忘”。因此,在新課程理念陣陣強勁的春風下,我們教師要重組,包裝教材,讓學生學有活力的知識。本課的情境就是以這一理論爲指導,藉助多媒體手段創設問題情境,指導學生研究式學習和體驗式學習(興趣是前提)。例如匯入,透過“奧運會”這樣一個人們關注的話題引入,有利於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再如,這節課是學生第一次接觸用字母表示數,爲了解決這一難點,在課前設計時直接從兒歌開始研究討論,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使他們進行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親自體驗規律的形成與論證過程,變靜態數學爲動態數學,”因此,後面的結果水到渠成。

三、把學習的權利還給學生,使學生體驗做數學的樂趣

“送給學生一個信任,學生會還你一個奇蹟”。在學習過程中,學生是課堂的主人,老師只不過是課堂的組織者,在適當的時候給予一定的指導就行,給學生充足的觀察時間,想象空間,表達的機會,尊重學生的意見,不搞一錘定音。這節課的教學都是應用學生身邊生活有關的事例,使學生置身於情境之中,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動性,另外,整節課學生之間交流合作的機會較多,特別是最後一環節,學生情緒高昂,自由討論積極,錯的對的都予以驗證,讓學生真正做課堂的主人,體驗到做數學的樂趣。

四、不足

如何把握問題的“收”與“放”,學生問題的提出不會一模一樣,如何在課堂中應對學生的問題,控制教學節奏,完成教學進度,需要深入的探究。而如何引導學生提出問題更是探究的關鍵。

五、詮釋

新課堂是活動的課堂,討論的課堂,合作交流的課堂,德育教育的課堂,應用現代技術的課堂,因此新教育理念,新課改下的新課堂,需要教師和學生一起來培育,面對新課改惟有主動適應,才能創造新生。

小學數學教師年度考覈工作總結4

緊張而又忙碌的一學期即將過去,回顧這一學期我校的小學數學教研工作,我們深感辛苦並快樂,因爲我們付出了,努力了,收穫了,更進一步營造了濃厚的數學教研氛圍。這是全校每位小學數學老師用心轉變教學觀念,大膽創新、共同努力、互相協作的結果。本學期的主要工作如下:

一、加強業務學習,提高教學水平。

本着“多學、常思考”的宗旨,本學期我組各位教師除了經常閱讀有關的專業資料和網絡資料外,還組織教師到參加學習,聆聽了專家的講座,觀摩了名師的教學風采,學習了新的教學技術,學習了他們先進的教學理念、全新的教學設計、有效的教學方法,並將學到的專業知識應用到平時的教學中來,提高我們的教學水平。

二、落實教學常規,豐富教學活動

1、充分發揮備課組的作用,認真抓好羣衆備課活動,一學期來,各備課組發揮職能作用,在備課組長的組織下舉行羣衆備課活動,加強教材教法的研究,明確教材編寫意圖,教學目標、重點、難點,確定教學方法,做到“三備”(備三維目標,備教材,備學生)。備課力求做到挖掘“深”,設計“新”,資料“實”,並且在活動中共同探討教學中的困惑、得失,使教研組活動穩實而高效。

2、堅持開展聽、評、說課活動,且把這個活動做爲一個重要的教研活動來抓。一學期來,多次舉行了校內示範課、觀摩課、公開課。講課者認真備課,寫詳案;聽課者有記錄,聽課後及時交流,互相切磋,認真撰寫評課意見。每位老師根據自己的上課實際效果,及時反思,總結該節課的得失,並根據評課老師的意見,對自己的教案進行第二次設計,使課堂教學過程更優化。

3、本學期配合學校的安排,組織了兩次月考和一次期中考試。每次考試都進行了質量分析和試卷分析,起到了檢測的作用。

4、本學期數學教研組用心配合教導處定期進行教案、作業檢查(開學、期中、期末各一次),每次都能及時檢查、及時記錄、及時反饋。

三、共同關注學困生的發展

對學困生進行分析,以此來轉變學困生的學習,同時提高教師的教學質量。在業務交流中,老師談得最多的是對學困生採取了哪些好的方法來幫忙他們提高學習效果,更多的關注學困生學習的態度,和學習目的的教育,再教給他們一些好的學習方法,培養他們一些良好的學習習慣。姬衛星老師在班上建立起“一幫一”的幫學對子,讓學習好的學生幫忙學困生,促進學生的共同進步。

四、存在的不足與改善的方向

1、運用理論指導實踐不夠。今後繼續加強理論學習,使大家的教學藝術進一步得到提高。

2、營造探究學習、合作學習的良好氛圍有待於提高。

總之,小學數學教研活動在今後的工作中要繼續發揚成績,彌補工作中的不足,我們將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大膽探索,不斷創新,使我們的教研工作更上一層樓。

小學數學教師年度考覈工作總結5

生活實際生活是思維的源泉,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數學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善於發現、探究生活中的數學問題,選取恰當的生活情境與教材資料相結合,促進學生理解和掌握新知識,並引導學生把所學知識應用於生活實際,培養學生初步的實踐本事。

一、發現生活素材,凸顯現實性

“空間與圖形”是數學課程資料的四個領域之一,是學生學習數學不可缺少的部分。在低年級“空間與圖形”教學中,筆者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感知――表象――思維,把豐富的現實原型與數學知識有效結合來,豐富學生對空間及圖形的認識,發展、培養學生的形象思維及空間觀念。教學時,我聯繫生活實際,用學生的眼光攝取生活中趣味的“空間與圖形”素材,充分利用有價值的生活素材來補充、重組教材資料,組織學習,從他們身邊熟悉的事例中提取數學素材,使他們感到親切、自然、趣味,進而引發學習慾望。在《軸對稱圖形》的教學時,我收集了許多漂亮圖片:小動物的、花卉的、生活中的物品、建築物造型、數字卡片、幾何圖形、京劇臉譜等,在觀察這些圖形特點時,學生你一言、我一語,之後經過“對摺”的動手實驗,學生簡便地明白了什麼是對稱、什麼樣的圖形是軸對稱圖形,在欣賞中感受圖形的對稱美,並且還能找出生活中的軸對稱物體、圖案等。再如,在教學《角的認識》時,我先請學生和三角板交朋友――握手,感知角是尖尖的,之後出示學校、教室、學生活動等情境圖,引導學生髮現角,感知角就在我們身邊。之後我出示生活中常見的的物品,讓學生髮現角,並讓他們舉例說一說日常生活見過的角,進一步加深所學知

識在生活中的運用。在教學時我把課本知識和解決生活中數學問題融爲一體,讓學生在解決問題中感受、體驗數學知識的價值,感知數學就在生活中、就在自我身邊。

二、靈活處理教材,增強趣味性

教材是範本,僅有靈活地運用教材,才能到達預期的教學效果。在“空間與圖形”的'教學中,我讓“靜”的知識“動”起來,經過體驗活動、多媒體演示,創設動態的教學情境,促使學生進取思維、大膽想象,進而優化教學效果。在教學《平移、旋轉、對稱》時,我先讓學生經過自身體驗感知旋轉、平移,再經過多媒體課件演示,使他們進一步理解簡單圖形水平方向、豎直方向平移後的圖形位置。在教學《長、正方形周長》時,我先用動畫演示“小螞蟻爬樹葉一圈”手摸長、正方形活動學具一週,使學生明白了什麼是封閉圖形,明確了周長概念,再讓學生觀察長、正方形物體,根據其特徵,概括優化出計算長、正方形周長的方法。再如,在學習《長正方形的面積》時,我用多媒體課件進行演示,一是節儉課堂有限教學時間,二是直觀引導學生學會計算方法。運用多媒體教學使“空間與圖形”領域中抽象難懂的知識變得直觀而形象,既增強了數學課的趣味性,又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自主合作探索,提高理解性

在“空間與圖形”的教學中,恰當運用合作交流的方式來組織教學,既能夠培養學生合作學習的意識,還能夠提高他們的參與度,也能夠給他們供給自主探索問題的平臺,提高學生對抽象數學知識的理解。我在教學二年級《觀察物體》這一節時,我從學生已掌握的基礎知識入手,從站在不一樣位置觀察同一個物體看到的形狀不一樣引申到用同樣大小的正方體拼搭物體,經過學生的合作拼搭、觀察、換位觀察、交流反饋,使他們理解用同樣大小的正方體拼搭的物體站在不一樣位置觀察時,看到的形狀是不一樣的。如我在教學《擺正方形、長方形》時給每個學習小組供給許多小棒,要求學生合作選取適宜的小棒拼出長、正方形,學生在交流、探討、操作過程中發現:僅有長度相同的小棒能擺正方形,而長方形是相對的邊用的小棒長度相同,加深了對長、正方形特徵的理解。再如在教學《認識圖形》中,有一個重要環節就是小組配合,共同想辦法找到物體的圖形,並把它“變”在紙上,每個學生都進取思考,想出了多個辦法並且他們在每一次的表達和傾聽中,逐步學會與他人進行合作交流。

四、觀察比較發現,引導概括性

引導學生在比較中學習,在學習中發現是幫忙他們理解數學知識、提高學習效率的有效策略。如在教學一年級下冊《圖形的拼組》時,要求學生用同樣大小的正方體拼擺立體圖形展示總結時,學生從自我和他人的展示中概括出:兩個同樣大小的正方體能夠拼擺一個長方體、四個同樣大小的正方體能夠拼擺一個大正方體。再如,在教學二年級上冊《用三角板確定直角》時,學生確定後,又發現了銳角和鈍角的判定方法。又如,在《學習長、正方形、平行四邊形的關係》時,先讓學生觀察圖形,再合作交流各個圖形的關係。採用這樣的方式開展教學,有助於學生直觀體會,能激發他們的思維,使學生感知學習數學的歡樂,領悟數學的思考方法,感受數學推理的力量。我在低年級教學中採用貼合學生認知特點的方法進行引導,注重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在生活中的運用,他們在學習中發展空間想象本事、逐步構成數學思維本事。五、進取動手動腦,突出實用性教師要適時引導學生把所學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使他們體驗到所學知識的意義和價值。

例如,在學完“平面圖形的周長和麪積”後,可創設情境活動:學校此刻想用48米長的欄杆在教學樓前設計花圃,請你幫忙,畫出設計草圖,並求出它的面積。幫忙學校設計方案,學生都願意,並且學校是學生所熟悉的環境,學生的學習興趣會很濃。有的設計成長方形,有的設計成正方形,有的設計成“日”字形……學生都很投入地畫圖、演算,調動創造性思維和已有知識經驗去尋找問題的最佳答案。然後教師請學生說出自我的設計理由,再安排小組互相評價,學生在自然而然中學會了知識,同時會深切感受到數學與生活同在。總之,生活是數學發展的源泉,我們廣大數學教師要善於去發現、捕捉、運用生活中的具體可感的事例,來啓發學生,感染學生,使數學知識與生活緊密聯繫起來,使生活問題數學化,數學問題生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