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事務文書 > 工作總結

高一地理工作總結

總結是指社會團體、企業單位和個人對某一階段的學習、工作或其完成情況加以回顧和分析,得出教訓和一些規律性認識的一種書面材料,透過它可以正確認識以往學習和工作中的優缺點,不妨讓我們認真地完成總結吧。你所見過的總結應該是什麼樣的?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高一地理工作總結,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高一地理工作總結

高一地理工作總結1

一、本學期工作總結

1、規範備課組活動制度

充分利用每週四晚教研活動。有計劃、有針對性地研討、分析教材,逐步做到組內儘量統一備課、統一進度、統一作業、統一教案,提高教研活動的實效性。所有教師都認真學習了教育理論和新課程標準,刻苦鑽研教材,充分利用教學專業報刊和互聯網,瞭解學科最新動態,提高理論水平和修養,高質量的完成了全組地理課的教學任務。

2、加強課堂教學的模式化

本學期學校實行了教學模式改革,本着使學生參與到教學的過程中來,提高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的目的,備課組全體教師進行了積極地討論,進行了教學模式的探討,結合地理學科的特色,制定出導學――學生討論--教師講解――練習的模式,在模式當中特別要注重地圖的訓練。地圖(圖像)及各種圖幅是實現該教學模式的重要手段,要把地理資訊透過圖片、圖表等根據教學需要突現給學生,學生可以形象、直觀、地獲得一些難以直接觀察、難以用語言表達的地理資訊,從而能較快感知認識地理現象和地理規律。

抓好教學的五個基本環節:“備、講、輔、批、考”是教學的五個基本環節,對於任何一科基礎科目的教學工作,只有認真落實這些工作,才能使學生很好地掌握課堂知識。地理教學也不例外,由於長期以來學生對這門學科的不重視以及專業教師力量的缺乏,造成很多同學的基礎差,對這門學科沒有興趣。因此要求我們的教師既要結合初中的知識點,又要儘量穿插學生感興趣的課外知識,拓寬他們的知識面,使課堂教學能順利進行。另外課後的輔導工作也是很重要的。特別是對於高一自然地理的內容,理解起來難度很大,所以我們的幾位教師經常下到所教班級去看看學生是否有疑難,儘量及時解決。透過定期和不定期對全備課組成員的備課本、改作、以及聽課記錄本的檢查,全體成員的工作都能按質按量的完成,並且態度非常認真。

教學形式疑問化和開放化。該教學模式透過創設教學情景,設計程序式的問題,讓學生在教師的誘導下逐步進行探究發現,讓學生感受、理解知識的產生和發展過程。教學過程中,根據教學內容,爲學生設定一些新問題,向學生介紹問題的條件,指導學生觀察、分析,而不把結論直接告訴學生,讓其自己去思考探索,以自己的思維方式得出結論,教師及時點評小結,指出最佳途徑,揭示正確的規律和一般方法。這有利於展開學生思維,形成勤于思考,勇於探索的習慣,透過案例學習促進學生形成人口觀、資源觀、環境觀的培養及形成可持續發展的觀念。教學過程訓練化。教學本身就是透過知識的傳授,使學生掌握技能,最終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而技能的形成需要一個認識、理解、練習、再認識、再理解、再練習……。最後達到熟練的過程。本模式以圖作爲出發點,又以圖作爲落腳點,整個教學過程就是幫助學生提高分析、歸納、總結的能力及解決問題的技能過程。

3、落實高一年級組地理教師的教研課工作:

充分利用週二上午第四節教研課。講課教師認真準備,認真反思,聽課教師認真聽評,不但使新教師快速成長,而且使老教師也學會了新的教學理論和教學方式,提高了業務水平,從而提高了全組教學的教學水平。另外,互相聽課已成爲我組各位教師的習慣,每人每週至少聽四節課,透過聽課使青年教師快速成長下來,我組王東歌、田春梅兩位教師在全校第八屆中青年教師優質課大賽中分獲二、三等獎。

二、存在主要問題:

1、學生基礎較爲薄弱,大多數的同學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對學習重要性認識不夠;

2、大多數的同學初中階段所學到的地理水平的層次較低,造成高初中地理知識的銜接有點困難;

3、教學難度的.把握與學生實際接收能力發生矛盾:講太難,學生接受不了;講太容易,學生又不能獲取多少知識。

4、學生對如何學習地理存在誤區,認爲地理只要到考試之前背一背就萬事大吉;

5、一部分學生對待作業的態度很不負責任:抄襲現象嚴重

三、解決方案:

1、以教育宣傳爲主,讓學生明白學習的重要性;

2、上課時可適當增加一些初中的知識點,以達到不缺補漏的作用;

3、作業儘量設計一些以基礎爲準則,讓學生先掌握基礎再來提高難度;

4、告訴學生的學習地理的方法應是:先理解,後記憶;

6、讓學生知道作業的重要性——具有補缺補漏和鞏固知識的作用。

高一地理工作總結2

我國古代的大教學家孔子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這裏的好之、樂之,其實指的就是興趣了。那麼怎樣才能在地理課堂上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達到學生愛學的目的呢?在這一個學期的高一地理教學中,我是從以下幾方面來進行探索的。

一、認真上好第一節課,這是點燃學生學習興趣的第一束火花。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教師在講每一章節的第一節課時,教師首先要抓住這個教學中的有利條件,講好第一節課,這是學生對該章地理內容是否有興趣的第一束火花。教師可有的放矢地提出一些趣味性強易引起學生思考與聯想的問題。從而引起學生對新課的興趣。我在講高一新教材的第一節課時,我是讓學生假設他們自己是城鎮規劃師,讓他們規劃一個小鎮的道路、橋樑、工業區以及居住區等。並讓學生來講解自己爲什麼這樣佈局,並讓同學討論並展開辯論。這樣爲學習後面的內容打下了必要的基礎,同時這些現象就發生在學生身邊,是學生有興趣並渴望知道的東西,因而能使學生覺得學習地理能增長見識,真切有用。

二、設計好每一節課的引言

在每一節課的開始要特別注意新課的引入。可採用歌謠法、地理故事、地理遊戲等趣味較強的教學方法匯入新課,牢牢抓住學生的注意力。誘發學習動機,激發學習興趣。

在講世界氣候的季風氣候之前,我引用諸葛亮借東風的故事,提出諸葛亮爲什麼有先見之明,知道火燒連營是“萬事具備,只欠東風呢?”懸念一出,學生精神爲之一振,接着就討論開來,好奇心一來,學習的興趣就被調動起來了。後面的東西就好講多了。

三、靈活運用各種趣味語言。

語言是傳授地理知識,完成教學任務的重要工具。地理教師教學能力強弱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語言水平的高低。在地理課堂教學中表達準確,精練通俗的語言固然重要,但如果再適當運用一些趣味語言,那麼就可以使地理課堂教學妙趣橫生,滿堂生輝。

1、諺語的妙用:

諺語是人們對自然環境長期觀察體會的智慧結晶,具有一定的哲理且易生趣,在教學中運用諺語,可幫助學生深刻理解地理知識。如我講大陸性氣候時,我引用“早穿棉襖,午穿紗,圍着火爐吃西瓜”來說明大陸性氣候溫差大的特點,形象逼真、富有感染力。講鋒面雨時我用“一場春雨一場暖,一場秋雨一場寒”來描寫鋒面雨,這樣比枯燥地講授教材要好的多。

2、巧借古詩文教學

把古詩名句中優美的詩情畫意,結合地理知識的內容在課堂上講解,大有使人耳目一新,引人入勝之感,由此創設聽課的最佳境界,爲順利完成教學任務打下良好的基礎.如我在講地形對氣候的影響時,我用“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來講述隨着地勢的升高,氣溫的下降,因而山上的氣候比山下的氣候遲了一個月。這些詩歌猶如“味精”,使學生回味無窮,也使地理課增添了一番風味,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歌曲的借用

在課堂中適時引入歌曲可以引起學生學習學習的興趣,活躍課堂氣氛,同時也引起學生的思考。

除直接播放歌曲外,我間接引用了一些大家都非常熟悉的通俗歌曲,如田震的《黃土高坡》“不管是西北風還是東南風,都是我的歌,我的歌”接着我就問:“黃土高坡上是否有西北風、東南風?分別盛行於哪個季節?爲什麼會有這些風?”因此很自然地把季風引進來講了。

四、穿插趣味故事,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學生大多是喜歡聽故事的,尤其是初中學生。在地理教學中,可以穿插一些相關的趣味小故事,把學生的注意力集中起來,學生又可以從中獲得一定的知識。例如,在講氣候對人們生活的影響時,我講了粵菜與湘菜在不同地域不同氣候條件的影響下形成清淡與辛辣的特點。學生聽得津津有味。透過小故事也使學生明白了氣候與人們日常生活的密切關係。從而堅定了他們學好氣候這一章的信心。

五、不拘一格

爲了活躍課堂氣氛,在教學中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現身說法,突破教學難點,例如:我講到高中課陸地環境的地域差異時,我就例舉東西南北四個區域,讓去過這些區域的學生,把自己感受到的自然、人文特點說出來,學生講到北京、海南、新疆時頭頭是道,幾位講得好的學生,受到了老師的表揚,興趣不斷加深。課堂上沒有來得及講的學生,課後還繪聲繪色的給同學們講述他們對當地環境的親身感受。這種方法,猶如“一石擊破千層浪”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學習地理的積極性。

課堂小遊戲,小競賽,寓樂於教,有助於學生興趣的發展。這樣讓學生能眼腦並用,在競爭中學知識,在競爭中掌握知識,趣味無窮。

標籤:高一 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