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事務文書 > 工作總結

四年級的月考總結範文

總結是指對某一階段的工作、學習或思想中的經驗或情況進行分析研究,做出帶有規律性結論的書面材料,透過它可以全面地、系統地瞭解以往的學習和工作情況,因此我們需要回頭歸納,寫一份總結了。但是總結有什麼要求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四年級的月考總結範文,歡迎大家分享。

四年級的月考總結範文

四年級的月考總結1

爲迎接縣教委本期末對四年級語數的質量抽考,上週五四年級全體學生進行了第二次月考。四年級全體語數教師和藝體組部分教師通力合作,嚴肅認真地完成了本次考試的監考和閱卷工作。

本週三下午大課間時間,四年級組全體班輔老師和近400名學生在學術報告廳舉行了月考總結暨表彰大會,會議由年級組長劉莉老師主持,教務處張明素主任出席本次會議並作重要講話。

會上,張主任首先公佈了各班的語數平均分和年級排名,並與第一次月考的班級排名進行了對比,表揚了名次進步的班級,也委婉指出了名次下降的班級。然後特別表揚了語數成績年級領先的優秀學生,表揚了本次考試名次上升幅度大的學生,宣讀了進入年級前30名的學生名單。最後張主任爲全體學生作了激勵性講話,“梅花香自苦寒來”,“自古英才多磨難”,勉勵學生“吃得苦中苦,方爲人上人”。張主任還用顏曉榮老師的心理專題課“學習有方,記憶有道”爲例,教給了學生多種學習的方法和記憶的技巧,孩子們獲益良多。

爲了鼓舞學習勁頭,劉莉老師在會上還對毎個班學習習慣特別好的優秀學生和語數單科進步大的學生進行了大會表揚,同時也對學習仍然不努力的孩子做了提醒。

最後,學部爲年級前30名的優秀學生頒發了獎狀,希望他們再接再厲,繼續保持優異成績,衝刺全縣的“優秀學科學生”,爲自己爭氣,爲學校爭光。

四年級的`月考總結2

本週星期五,我們學校四年級進行了一次月統測。在這次月統測裏,我的語文考得並不十分理想,而數學科的成績卻在飛快進步;英語是我的強項,拿滿分本來不是什麼難事,可有一道題由於沒有看清楚,卻讓我與滿分擦肩而過。

回頭一望,這次月測我既有失又有得。

失:

語文的作文讓我大吃苦頭,因爲沒有明確文中的主人公,導致主題不突出,寫成了一篇“流水賬”的作文,讓我失去了作文的三分之一的分。其它方面,基礎未穩,總出現錯別字,改寫句子掌握不夠正確,正義詞和反義詞有些未掌握,不夠紮實;解釋句子、詞語不深入;理解課文體會不當。

數學審題不清是最大的失誤。沒有看清單位,沒統一單位就進行計算而導致計算錯誤;判斷題理解不準確,把答案搞錯。

英語不瞭解中文意思,選錯答案,把中文解釋理解錯誤而失分。

得:

語文收穫最大的是作文,讓我懂得了什麼是“流水賬”的作文,作文要明確主題、人物,寫作文前一定要審清題目,明確題目要求,這樣就不至於寫出離題的作文。寫作文前最好先列好提綱,大概定下要寫的內容。如果考試時,先在大腦中打好提綱的腹稿,按提綱順序寫出來。寫字力求工整、清潔。做完試卷要重新檢查試卷,看看是有錯誤,把發現錯的地方改過來。改寫句子時要默讀一下,這樣容易發現句子是否正確。其中縮寫句子中,注意保留“了”和、“着”等這一類詞,這樣才能知道句子中是正在時,是過去時,或是未來時。一些自己不熟悉的詞語,要寫出它的反義詞或反義詞時,先要懂得詞語的意思,再找出相近或相反的詞語。理解詞語,句子時要聯繫課文內容進行解釋。

做數學題時要審題清楚,計算清晰、正確,寫完式子後檢查有沒有看錯數據、單位再進行計算,要驗算答案。判斷題要讀一遍題目,如果不明白就再讀幾次,要在練習紙上寫出或畫出題目中內容的示意圖,這樣可以比較容易判斷這道題是否準確。

英語最重要是要記熟單詞。懂得中文解釋,詞組的搭配及句形、單詞的默寫,明白了這幾個要點,再加以理解,其實一點也不難。在選擇題裏,知道了中文解釋,再根據句形,選擇正確答案,如果不知答案,可以在中文意思上理解,再回答答案。

在這次月測中,雖然我不是所有科目都考得很好,但從這些失去的分數中讓我總結了許多,使我懂得以後學習中應注意什麼,應怎麼去做,取得更優異的成績!

四年級的月考總結3

新課標的提出和實踐,告訴了廣大的師生,教學應該與時俱進,教學更應該講究有效引導,怎樣纔能有效地讓孩子成功掌握知識,學以致用呢?方法有許多,總的概括可以以古語“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來說明,而“助學提綱”是指教師根據各學科教學的基本要求,設計出以單元或階段學習目標、自學方法、典型練習、拓展學習、深化建議等爲主要內容的“助學”提綱,讓學生在課前、課中和課後以此爲抓手進行自主式學習,經過獨立思考、問題研討、教師點撥、練習探索、複習鞏固等助學環節,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達到“雙基”無師初通、“提高”各取所需、“鞏固”有“綱”可循、“學力”逐步增強的教學新境界,使學生在教師的引學、助學下,成爲樂學、善學的小能人。

助學提綱在中學的學科中應用得比較廣泛,在小學語文這一學科,即是鳳毛麟角!最近,我利用了助學提綱,上了一節公開課,令自己對助學提綱的指導作用有了更深的看法,收穫頗大。我上的是人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第22課《跑進家來的松鼠》,是一篇文字簡單生動、故事活潑有趣的略讀課文。我設計了一份關於22課的助學提綱,分爲:課前預習、課中練習和課後練比3部分,給予學生們自我學習的重要拐杖!這一堂課,在領導和前輩老師們的評課中,我自己反思了以下兩點:

一、助學提綱的有效性

通常,在小學階段,語文老師都主要以“問答”的方式貫穿正堂語文課,部分有良好學習習慣的同學都掌握得比較紮實,但是學困生幾乎都是“沉默是金”,人云亦云,一堂課下來,收穫甚少。而助學提綱,也可以說是學生自我學習的好柺杖:減低學生學習的難度,增加他們第二天的上課自信,更是有效地給予學困生主動學習的“柺杖”,令學困生一定程度上能夠有學習的慾望!

在《跑進家來的松鼠》這一課,我把生字詞的學習都放在了課前,讓學生以自己喜歡的方式學習助學提綱上歸納的重點詞語,這就從最簡單的開始給予學生自主學習的機會。

同時讓學生在預習中整體感知課文,歸納主要內容,劃出重點語句並寫下批註。在課中,我直接就讓學生四人小組交流預習的體會,進一步合作學習,接着再個人發言。最後整堂課的重點就是總結文章的寫作方法並運用到自己的習作裏。這堂課上得挺順利的,很多學困生都舉手發言,我認真思考,發現這就是助學提綱在發揮作用,不管多少。試想想:四年級的學生其實已經非常瞭解小學高年級語文課堂的固有模式,他們習慣什麼都等着老師來教,缺少了課堂的積極性。但是,當助學提綱發到他們手中時,他們突然發現原來靠自己也可以深入地讀懂課文,原來自己也可以解決很多問題的。當然,預習工作老師必須做好細緻的引導。課堂上,學生人人拿着助學提綱,交流着自己的看法,記錄小組的結論,這一過程很大程度給予了每位學生髮言的機會,有利於學生更加走進課文深處!

其實,助學提綱有很多的考究的地方,如何有效地運用,還是一個等着實驗的過程,但是我從這節課,感受到了語文課可以上得更精彩,可以真的還給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

二、課堂的細節要落實好

《跑進家來的松鼠》,大體流程是可以的,但是很多細節問題我卻忽略了:

1、學生在歸納松鼠“叼物墊窩”時,連續3個學生都沒有歸納出來,我就心急,自己說了。其實這時候應該靜下心,好好引導學生。

2、要求學生用一句話歸納主要內容的時候,老師自己就把答案展示在課件裏,缺少了正確方法的指導。

3、老師引導缺少了激情,所以學生們在自由交流發言時,課堂中並沒有知識火花的碰撞,只是一個接一個地發言而已。

4、最後讓學生找找課文運用了哪些細節描寫時,過得太快了,沒有重點突破“心理描寫”這一難點。

對於助學提綱,我還有很多的疑惑:面對不同的文體,如何更好地運用助學提綱呢?如何設定才更加有效?課中運用如何避免單純的做問答題的模式?我想,這些問題會引領着我繼續向前進,不斷地改進我的教學!

標籤:範文 四年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