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事務文書 > 調查報告

關於我晉城市農村新能源建設情況的調查報告

清潔能源已經成爲了時代的主流,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報告,請閱讀。

關於我晉城市農村新能源建設情況的調查報告

沼氣、秸稈氣等農村新能源是改善鄉村環境,建設綠色環保新農村、提高農民生活質量的重要舉措,是市委、市政府今年主抓的“農字一號工程”。爲了解我市農村新能源建設進展情況,促進我市農村新能源建設健康發展,2007年11月20日至12月10日,市政協組織部分農林界委員,深入6縣(市、區)鄉村、農戶,對我市農村新能源建設情況進行了調查研究,現將調查情況報告如下:

一、我市沼氣、秸稈氣等農村新能源建設進展情況

我市沼氣事業的推廣應用起步於二十世紀80年代早期,由於受當時認識、設備、技術、投入及配套措施等制約,長期處於徘徊不前、發展緩慢的境地。近年來,隨着國家生態家園富民計劃的實施,尤其是今年市委、市政府把沼氣、秸稈氣“戶戶通”工程,作爲新農村建設的“一號工程”,下大氣力組織推廣、實施,我市農村新能源建設得到迅猛發展。各地按照“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的循環經濟理念,以秸稈氣化、農村沼氣、有機肥利用、生態種植養殖等技術手段,本着因地制宜、統籌規劃、政府引導、農民自願與新農村建設同步推進的原則,透過市、縣、鄉、村四級的通力合作和共同努力,我市沼氣、秸稈氣等農村新能源建設進展順利,成效顯著。

爲了加快農村新能源建設,把這一德政工程、民心工程辦實辦好,市委、市政府成立了由市長爲組長、市委副書記、副市長爲常務副組長的生態家園富民工程建設領導組,市、縣兩級均成立了農村可再生能源辦公室,對新能源建設進行指導。市、縣兩級共拿出2.8億元專項資金,對戶用沼氣建設、大中型沼氣工程和秸稈氣化工程進行補助。市金融部門積極開辦針對農村沼氣和秸稈氣化工程的小額貸款。農業部門把技術培訓作爲大力實施沼氣工程的首要任務來抓,從2007年3月8日起,用25天時間,在6個縣(市、區)連續舉辦了7期農村沼氣實用技術培訓班,培訓技工和管理人員1634人,使全市持證技工累計達到1586人,培訓專業管理人員100多名。舉辦沼氣知識講座18期,培訓農民2000多人,爲農村沼氣建設提供了強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技術保障。

截止目前,全市農村沼氣、秸稈氣“戶戶通”工程已建成和在建用戶達101039戶,佔到市定10萬戶任務的101%。工程涉及戶用沼氣46350戶,大中型沼氣工程122個,秸稈氣化工程88個,建成各類服務站點84個。特別是大中型沼氣、秸稈氣工程推廣在全省領先、全國知名,得到了國家農業部和省政府的肯定和好評。我市被評爲全省唯一、全國10個循環農業示範市之一。

現如今,走進我市農村鄉鎮村落,到處都能看到一座座沼氣池錯落有致分佈着,一個個秸稈氣化站拔地而起;在農村老百姓的家中,乾淨省力的沼氣竈如今成了廚房的新寵,明亮環保的沼氣燈成了客廳的又一亮點,由沼氣建設帶動的農業循環經濟正在農村發揮着巨大的作用。

二、我市農村新能源建設取得的主要成效

我市把沼氣、秸稈氣建設與發展農村循環經濟、發展相關產業、建設生態文明村緊密結合起來,產生了良好的綜合效益,取得了一氣帶三料(燃料、飼料、肥料)、三料促三業(種植業、林業、畜牧業),三業出四效(經濟效益、生態效益、環保效益、社會效益)的效果。目前,沼氣、秸稈氣建設已成爲農村新的經濟增長點,不但增加了農民收入,節約了農民支出,促進了生產發展,而且改變了農村傳統的生產生活方式,促進了村容整潔、鄉風文明,有力地推動了我市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1、促進了農民增收節支,具有明顯的經濟效益。長期以來,煤炭一直是我市老百姓生火取暖的主要能源,但由於“五小企業”的關閉和煤炭價格的大幅上漲,不少農村羣衆拉不上煤、用不起煤的問題非常嚴重,直接影響到羣衆的生產生活。發展農村沼氣、秸稈氣,可以解決羣衆生活能源的同時,可直接或間接地促進農村經濟的發展,增加農民收入,具有顯著的經濟效益。如沁水縣龍港鎮吳家溝村,位於沁水縣城西南10公里處,全村共10個自然莊,239戶,785口人,耕地面積1790畝,2006年底農民人均純收入爲2603元,比全鎮人均純收入低400多元,2007年隨着該村戶用沼氣大力實施,全村農民人均純收入提高近800元。吳家溝村民李元勝是這樣說的:“建一個8-10立方米的沼氣池,需投資2200元左右,使用年限在15年以上,沼氣池每年可爲農戶節約燃煤費1000元,電費150元,沼液、沼渣作爲農田優質有機肥料使用,這方面又可節支150元左右,種植增效在100元左右。建一個戶用沼氣池每年可爲我家增收節支約1500元左右。”又如,陽城縣北留鎮東封村,2005年7月投資120萬元積極發展秸稈氣化工程,同年10月竣工投入使用以來,時產氣400立方米,可滿足全村206戶居民生活用氣。按照本村以往每年爲每戶村民發放2.5噸煤、1.5噸炭的標準,摺合價值900餘元,全村約需18萬元。用上秸稈氣後,村民每戶年開支僅216元,全村燃料能源開支僅4萬元,可節約開支14萬元,節約煤炭800多噸。農民每戶年節省開支600多元,相當於爲每戶增收600多元,2007年農民人均純收入預計可達4980元,被我市確定爲新農村建設示範村。

2、推動了農業循環發展,具有良好的生態效益。透過沼氣微生物發酵把動物、植物有機結合在一起,把種植、養殖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利用秸稈喂牲畜,牲畜糞便變沼氣,沼液、沼渣返農田,形成了“豬--沼--糧”“牛--沼--糧”“雞--沼--糧”等循環農業發展模式,不僅有效地提高了資源的利用效率,而且也推動了農業結構的調整。把沼氣池、畜禽、廁所、糧田有機結合起來,透過沼液喂畜、餵魚,促進了養殖業的發展,沼渣返田,不僅能防蟲,而且使農作物長勢旺盛,具有良好的生態效益。如澤州縣下村鎮晉宏實業有限公司投資1000萬元,建設的1800立方米大型沼氣站,是華北地區最大的沼氣站,不僅可以解決3個村,近3000戶農民的生活用能,而且把“種糧--養豬--沼氣--肥料--養魚”有機地結合起來,延長了生物產業鏈條,形成了一個良性循環產業。晉宏實業有限公司大型沼氣站成爲我省第一個農村循環經濟示範基地。又如高平正易熱電氣聯供大型沼氣工程,採用“豬--沼--氣--電--肥--糧”循環作業鏈條,年可處理豬糞3800噸,尿污水12330噸,生產沼液15330噸,沼氣183000立方米,可發電14.88萬度,沼氣可爲300餘農戶提供清潔的生活用氣,沼液可爲600畝農田提供無公害優質有機肥料,整個項目變廢爲寶,資源全面利用,形成了種養結合、工農結合的生態環保良性循環系統。高平正易大型沼氣工程被評爲我省第一家、全國第二家熱電氣聯供示範基地,我省第一家大型沼氣培訓基地。

3、改善了農村生活環境,具有可觀的環保效益。沼氣工程可有效解決農村畜禽糞便帶來的.污染,減少灰堆、煤堆和垃圾亂推亂放現象,使村容整潔,村級衛生大爲改觀。沼渣、沼液作爲有機肥用於無公害農業生產,可減少化肥、農藥施用量,改善農田生態環境,降低土壤板結程度,減少化學污染,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秸稈氣化工程一方面爲農村居民提供了清潔、高效的生活能源,另一方面使農作物秸稈實現了資源化利用,變廢爲寶,減少了秸稈焚燒造成的環境污染以及由此引發的安全隱患,是一項十分環保的項目。如陵川縣透過大力發展沼氣、秸稈氣,西部有煤炭地區8700戶居民不再大量燃燒高硫煤,不僅僅是每年至少節約煤炭2萬噸,更重要的是有利於老百姓身心健康;東部山區2700戶沼氣用戶減少了生活用柴,以每個家庭每年生活用柴消耗15畝山林生長量計算,相當於保護了40500畝的林木資源,這兩項每年可減少11萬噸二氧化碳,1800噸二氧化硫和1萬戶煙塵的排放。

4、提高了農民生活質量,具有廣泛的社會效益。沼氣、秸稈氣的使用,改變了農村傳統的做飯方式,把農村婦女從繁重的家務勞動中解決出來,有效地提高了農民羣衆的生活質量,促進了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如城區鍾家莊辦事處金匠、東田石、寺底、耿窯等村,隨着聯戶集中供氣常溫發酵中型沼氣池建設,廣大農村婦女有時間和精力參與到其它產業中來,她們充分依託城郊型農業的優勢,有的從事養殖、有的從事大棚設施種植、有的從事農產品銷售,年均增加收入近5000元。另外,透過大力推廣沼氣、秸稈氣建設,進一步密切了黨羣幹羣關係,讓老百姓切身感受到了黨和政府關注民生,爲民辦實事辦好事的益處,廣大農民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熱情空前高漲。如陽城縣西河鄉緊緊圍繞建設“生態園林鄉”的目標,幹部羣衆因地制宜、齊心協力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全鄉11個村,4010戶,12977口人用上了秸稈氣,3個村,1903口人用上了戶用沼氣,全鄉90%的農戶用上了新能源,從此告別了用煤炭生火做飯取暖的歷史,西河鄉成爲我省首家“氣化鄉”,成爲新能源建設的樣板鄉和示範鄉。

三、我市農村新能源建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我市沼氣秸稈氣“戶戶通”工程進度快、成績大,但在發展過程中也存在一些困難和問題。

1、部分基層幹部認識不深入,各地發展進度不平衡。部分基層幹部對中央一號檔案精神理解不深,沒有把發展沼氣、秸稈氣擺上新農村建設的應有位置。有的習慣於計劃經濟“等、靠、要”的老一套,較少探索市場化運作的新思路;有的對農村沼氣建設中遇到的新情況、新問題缺乏深入研究,缺少應對措施和辦法;有的對發展沼氣、秸稈氣的理解往往侷限於解決燒火做飯和點燈照明,沒有看到它顯著的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也有的受八十年代初沼氣效果不理想的影響,保守觀望,信心不足。致使各地發展進度很不平衡,有的鄉鎮已超額完成任務,有的鄉鎮只完成50%的進度;相當一部分經濟條件較好,有條件上新能源建設的村還沒有真正運作起來。

2、準備工作不太充分,新能源佈局不夠合理。我市“十一五”規劃明確指出:“要因地制宜發展秸稈氣化、煤層氣、小水電代燃料等新型潔淨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到2010年,農村沼氣用戶佔到適宜農戶總數的80%以上”。今年政府在推動沼氣建設上力度非常大,這固然是好事,但也存在工作準備不充分,調研不詳細,有行政命令的成分,少部分地方匆忙上馬,並沒有按照總體規劃來執行,致使出現了不適宜建沼氣的地方爲完任務而建的問題。一些地方沼氣池建成後,糞源不足,需要到外地購買,一三輪車豬糞、牛糞高達50-80元,使用成本非常高,有些農民認爲不划算,怕麻煩,因此“閒置”起來;一些地方新村莊建設規劃整齊,街道已硬化、綠化,沒有地方建沼氣池,硬性推行戶用沼氣,羣衆畏難情緒很大;一些地方煤層氣資源非常充足,卻苦於無扶持政策,村幹部在沼氣、秸稈氣和煤層氣的抉擇上處於兩難境地。

3、技術力量相對不足,後續服務有些滯後。技術力量不足主要有兩方面原因:一是沼氣池工程質量把關不嚴,沒有嚴格按照技術規範施工,建成之初就出現了漏氣、漏水現象;二是部分農戶操作使用技術不到位,使得一些沼氣池成了“嘔糞池”。後續服務滯後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重建輕管現象普遍存在。大多數地方只重視沼氣的面上推廣和建設進度,而對沼氣技術的使用與普及、設備的維修、原料的調劑等後續服務缺乏通盤考慮和有序組織。縣、鄉兩級雖然成立了沼氣物業化服務組織,但大多數沒有實質性地運作起來;二是沼氣綜合利用價值沒有得到充分體現。現有建成池大多隻注重其熱能作用的發揮,限於解決農民的生活用能問題,而沼渣、沼液在養殖業、種植業的發展以及推進農業循環經濟、保護農村生態環境等方面的作用沒有得到充分發揮;三是沼氣技術在其它領域中的應用沒能得以推廣,如利用其生活污水淨化低成本、高效率優勢,解決城鎮化進程中社區生活污水集中處理的問題等。

4、項目資金落實不到位,影響了工程進展速度。由於小煤礦、小冶煉企業的關閉,我市部分村集體經濟由強變弱,雖然各級政府財政給予一定的補貼,但作爲投資主體,村裏還是力不從心。尤其是大中型沼氣工程和秸稈氣化工程,投資金額相對較大,儘管鄉村領導多方努力,資金缺口仍制約着工程進展速度。在基層調研時,鄉村兩級幹部普遍反映工程已完工,而省、市補助資金遲遲不能落實到位,一些經濟欠發達地區爲推進沼氣、秸稈氣建設,村幹部把轉移支付墊支了物料款,相當一部分技工工資分文未領,現元旦、春節將至,若補助資金不能及時下撥,將對這部分人員的生活造成較大壓力。

四、促進我市農村新能源建設健康發展的建議

爲促進我市農村新能源建設健康發展,建設生態文明,加快新農村建設進程,現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1、深化認識,轉變觀念,進一步完善領導工作機制。大力普及農村沼氣、秸稈氣等農村新型清潔能源,是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精神,着力改善民生的一個好項目,是發展循環經濟,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客觀要求,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要舉措,也是符合我市農村實際,最貼近農民需求、最受農民歡迎的“惠民工程”。當前,農村新型清潔能源建設正面臨新的機遇、新的挑戰和新的任務,各級領導要深化認識,審時度勢,把這一事關新農村建設的德政工程擺上重要位置,切實抓緊抓好。一是建立領導責任機制。將農村新型清潔能源建設納入各級政府管理考覈體系,明確黨政一把手是新能源建設的第一責任人,並將工作任務細化,層層分解任務,層層落實責任,爲我市農村新能源建設健康發展提供組織保障。二是要建立工作聯動機制。在市直、縣直單位中開展建設幫扶活動,透過分包到鄉,分包到村,做好宣傳工作,及時解決新能源建設運轉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帶動所包鄉村新型清潔能源建設快速發展。三是建立激勵約束機制。制定詳細的獎懲辦法,對於在農村新能源建設過程中涌現出的先進單位和個人給予獎勵,反之則要通報批評。

2、從實際出發,科學規劃,合理佈局我市農村新能源建設。農村新能源建設是一項惠及全體村民,有利於農村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陽光事業”,必須按照新農村建設的總體要求進行科學規劃。在總體規劃方面應做到四個結合:與再生能源的發展規劃相結合,努力推動農村新能源和節約型社會的建設;與村鎮規劃調整相結合,將新能源建設納入新農村和小城鎮總體規劃之中;與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相結合,努力培育養殖、沼氣、種植、秸稈氣生態農業體系;與保護生態環境相結合,努力構建生態文明新農村。爲此,要從我市實際出發,探索形式多樣的發展模式: 在邊遠山區、自然村莊、散戶養殖基礎比較好、農戶居住相對分散的地方重點發展戶用沼氣; 在養殖條件相對較好、養殖戶多的一些城郊型農村,由於無空地建池,建議重點發展聯戶集中供氣工程; 在養殖規模大、有養殖小區、村莊規劃較整齊的地方重點發展大中型沼氣工程; 在耕地面積較多、種植條件好、秸稈資源豐富的純農業區,重點發展秸稈氣化工程; 在有煤礦、城鎮化、工業化水平相對高的地方,如沁水的加豐、端氏,陽城的潤城、八甲口,城區的西上莊、鍾家莊、北石店等地一帶重點發展煤層氣工程; 在森林覆蓋率高、有水資源的地方,重點發展小水電帶燃料項目工程。

3、加強管理,強化服務,建立健全農村新能源建設服務體系。各縣(市、區)要進一步完善農村新能源建設管理和技術服務體系,在各鄉鎮設立服務網點,努力實現專業化施工、物業化管理、社會化服務和市場化運作的發展機制。一是強化技術服務,讓農民能夠建好池、用好氣。組織技術人員到農村進行技術指導,採取以建代訓、實地操作等形式,開展規模化的技術培訓;二是推廣專業化施工。今後應加大技術培訓力度,培訓更多的專業技術人員,組建更多的專業施工隊伍;三是推廣沼氣模具化建設。實行模具建池,每口池可節約資金300元左右,同時還可縮短工期,保證質量;四是建立健全社會服務組織。各縣(市、區)沼氣物業化服務中心要真正運作起來,配備必備的辦公設施,隨時讓農村新能源用戶不出縣城就能購買到零配件,享受到周到的技術服務。

4、拓寬渠道,多元投入,加大農村新能源建設扶持力度。農村新能源建設是一次性投入、長期受益的農村公益設施,符合公共財政重點投入方向,要繼續採取政府扶持、社會支援、農民自籌、市場運作等多渠道籌集發展資金。一是認真貫徹中央一號檔案精神,從統籌城鄉發展、城市反哺農村的高度繼續加大資金扶持力度,市、縣財政要拿出專款用於農村新能源發展並列入年度預算。同時,從城鄉土地經營所得中劃出一定比例,用於補助農村新能源基礎設施建設;二是認真研究並用足國家、省支農的政策,以小型公益性設施項目形式,以村、鄉或龍頭企業、基地等爲單位組織項目,爭取國債和省政府小型設施建設專項資金扶持,充分利用各項轉移支付政策;三是集社會之力,多方支援農村新能源建設。市、縣相關部門應積極扶持,打造合力,充分利用其政策渠道爭取資金投入,如中低產田改造資金、土壤改良及耕地保護示範資金、農村改水改廁資金以及農村扶貧、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專項扶持資金和科技三項費用等等,在經營渠道不變、傾斜使用的原則下儘可能地圍繞農村新能源建設發展,充分發揮其農業綜合效益;四是積極發揮農民的投入主體作用,按照“誰投資、誰受益”的原則,吸引民間或民營資本投入,鼓勵農民企業家、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投資建設農村新能源,努力形成“政府引導、項目支援、部門幫扶、農民自主投入”的多元化投資機制;五是要將煤層氣建設列入扶持補貼範圍。按照《可再生能源利用法》和《晉城市農村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促進辦法》,煤層氣也屬農村可再生能源範疇。但由於煤層氣不屬循環農業國債項目,近年來,煤層氣的發展一直未受到扶持補貼。我市煤層氣資源得天獨厚,更適宜在城鎮化水平高的鄉村推廣,更適宜新農村建設的要求,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廣大農民也具有這方面的迫切要求。因此建議出臺優惠政策,加快煤層氣在我市農村的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