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事務文書 > 調查報告

音樂對學生影響的研究調查

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音樂對學生影響的研究調查,請參考,上公文站,發現學習。

音樂對學生影響的研究調查

音樂對學生影響的研究調查

1.課題名稱:Music and students’ life--關於音樂對學生影響的研究調查

2.班級:高二(23)班

3.負責人:夏xx

4.成員:xxx

5.指導老師:李xx

6.課題研究涉及的主導學科:語文、歷史、音樂

7.課題研究涉及的非主導學科:地理

8.中文摘要:

①Pop、R&B、Rock、Dj音樂:

流行音樂起源於歐洲。它包括所有民間音樂種類,發展風格也不受侷限性,它是隨着當時社會的發展而不斷髮生變化的。

19世紀隨着歐美國家工業文明的興起,大批農業人口進入城市,構成早期的產業工人,城市人結構發生了變化。產生於勞工階層,中下層市民中的新興文化形式,就是早期的流行音樂。在當時,反映懷念故鄉,眷戀鄉村生活的音樂題材,正好表達了那些遠離家鄉,親人來到陌生環境求生的人們心理狀態和純樸的思想感情。

早期流行音樂來自於黑人音樂。他們以口傳心授及與白人之間的私人交往,逐漸形成了一種特有的音樂形式,這就是當時的流行音樂。

一戰後至二戰前流行音樂的主流是爵士樂(Jazz)。爵士樂是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發源於美國南部新奧爾良的一種流行音樂,是美國黑人從非洲帶來的傳統音樂與歐洲音樂長期融合的產物。爵士樂風格多樣、節奏性強,主要樂器是小號。爵士音樂不僅影響了其他流行音樂的形式,也影響了嚴肅音樂的創作。

二戰後的流行音樂中有搖滾樂、藍調和新的爵士樂“比博普”。其中搖滾樂(Rock&Roll)成爲主流,原因有二:一是二戰後音樂中電子技術的發展;二是新時代大衆心理和思維方式的變化,尤其是青少年對突破傳統的渴望。搖滾樂源於美國,是黑人音樂的節奏與白人鄉村音樂和西部音樂的有機結合。搖滾樂強烈的節奏、以愛情爲主題且簡單直白的歌詞以及演奏者身背吉他邊歌邊舞的演唱形式、奇特的裝扮強烈地吸引着戰後的新一代青年。搖滾樂的代表人物是美國的“貓王”普萊斯利。英國的“甲殼蟲”搖滾樂隊也是風格獨特的搖滾樂代表。他們的演奏對以後的搖滾文化產生了巨大影響。當時人們對搖滾樂的評價不一。

Blues音樂是居住在美國的黑人在艱難困苦的生活中創造出的音樂風格。它發源於密西西比河的三角洲地帶,起源於20世紀初,早期爲人們勞作時的勞動號子。Blues最初主要是人聲的敘述,後來才加上了樂器的伴奏,它對爵士樂、搖滾樂、鄉村樂和西方音樂都有相當大的貢獻。

在上個世紀的20年代,Blues以它個性的歌詞、和諧的節奏以及憂鬱的旋律逐漸興起。Blues音樂中包含了很多詩一樣的語言,並且不斷反覆,然後以決定性的一行結束。旋律的進行以和絃爲基礎,以I 、IV、V級的3個和絃爲主要和絃,12小節爲一模式反覆。旋律中,將主調上的第3、5、7級音降半音,使人有着苦樂參半、多愁善感的感覺衝擊。

雖然Blues音樂中主唱是焦點,但是樂器的即興演奏也是非常精彩的。樂器演奏者可以超越和絃的界限隨意發揮,除了旋律的憂鬱動聽外,還包括小刀刮擦聲和滑棒使用的聲音,以及模仿主唱的哼唱聲。

最早的Blues被稱爲鄉村或三角洲Blues,是由19世紀南方的鄉下人興起的。尤其是在解放之後,巡迴歌手、吉他手、還有口琴的演奏者,開始有意識的發展這種音樂,並且把關於愛情、自由、性和生命的悲痛融入到了Blues音樂中。早期重要的音樂家有Charlie Patton、Son House(發明了滑棒)和Robert Johnson。

當美國的黑人搬到象Memphis和New Orlean的都市中去打工的時候,Blues逐漸轉爲更大程度上的都市化現象。進入都市的Blues通常以男、女性歌手在鋼琴或是爵士樂團的伴奏下演唱,Blues的名聲越來越大。不久,一些唱片製作商開始爲Blues歌手出版作品,如y’s1914年出版了《St. Louis Blues》、Mamie Smith1920年出版了《Crazy Blues》。隨着Blues音樂的發展,爵士樂和流行音樂也開始借鑑它的旋律,並且擁有了大批的聽衆。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Blues的中心已經移到象芝加哥這樣的城市,在那裏雲集了許多著名的音樂家。當時,和Buddy Guy嘗試用加了擴大器的電吉他以及磁鼓來加強聲效,在50年代,這種風格被許多白人音樂家所認可。十幾年後,Eric Clapton又繼續將Blues音樂發揚光大。同時R&B也逐漸興起,並被白人音樂家所接受,如Elvis Presley和Bill Haley就把R&B帶入了搖滾樂。英國著名樂隊Rolling Stong 、Led Zeppelin也是從 Blues音樂起家,而後漸入重金屬搖滾樂的。

Blues音樂發展到今天,已經逐漸被納入主流音樂的行列,他的許多元素被更多的運用到搖滾樂及流行音樂中。但是傳統的Blues音樂還是有着強大的實力,這個領域的音樂家有John Lee Hooker、Etta Baker、Junior Wells、Buddy Guy以及中國的Jay、陶喆等。

②Hip-Hop:

Hip-Hop是一種源自非洲原始部落的流行文化。它首先在紐約市市區的非裔及拉丁裔青年之間興起,繼而發展壯大,並席捲全球。

嘻哈音樂與非洲西部的griots有關; 旅行歌手和一些詩人往昔的音樂風格被認爲是嘻哈。一些 griot 傳統和非洲的奴隸一起來到新的世界。對於嘻哈最重要和最具創造力的影響力是在1960年代興起的叫做牙買加dub配音風格。因爲在俱樂部 (聲音系統) 舞者較喜歡了富有激情發短節奏的旋律,像King Tubby等dub音樂家使用打擊樂器來製造這種效果。很快,表演者在表演打擊時開始說唱。 在 1967 年,自牙買加的移民把dub帶到了紐約,例如Kool Herc這樣的DJ,在那裏這種形式的流行文化發展形成了嘻哈。 在牙買加, dub音樂又演化爲各種流派像ragga 和 dancehall 。

Battling在嘻哈中是MCs彼此口水戰的術語。Battling的目的是兩個MC盡力爭取喜愛的觀衆,降低對手的激情。觀衆對於特殊lyrical 的喜好水平世由各種形式的語氣腔調的轉折,繞舌的技巧,挖苦對方和他們“鼓動人羣”的能力決定。人家同時用例如“ooh”和 “aah”的手勢來回應MC的“請求”,或在一節結束的時候以喝彩迴應。然後觀衆用喝彩的聲量決定哪個是比較好的MC,以此表示承認那個MC,增加他贏得更多Battle的自信心。

最大多數的"真實的"battle發生在各種不同的地下嘻哈俱樂部,甚至發生在一條街道的一隅;這些活動是混合着競賽的性質。比較衆所周知的 "戰爭" MC,像Canibus,可能用收音機廣播上的一場battle或出自他們的潛在對手製作的“diss”卡帶來公開召喚潛在對手。這能被藉由不敬對手的lyrical技術,主題素材,或僅僅平白的不喜歡那個人。最公衆的battles通常可以贏得自我展示和贏得更多粉絲。不幸的是當battle的時候,一些歌詞的內容越過了個人的底線,那將導致了娛樂變成了實際的敵對。

③名族音樂(暫時把鄉村音樂納入):

民間流行的、富於民族色彩的歌曲,稱爲民謠或民歌。民謠的歷史悠遠,故其作者多不知名。民謠的內容豐富,有宗教的、愛情的、戰爭的、工作的,也有飲酒、舞蹈作樂、祭典等等。民謠既是表現一個民族的感情與習尚,因此各有其獨特的音階與情調風格。如法國民謠的蓬勃、意大利民謠的熱情、英國民謠的淳樸、日本民謠的悲憤、西班牙民謠的狂放不羈、中國民謠的纏綿悱惻,都表現了強烈的民族氣質與色彩。

近代作曲家,有用民謠爲主題來創作各種樂曲的,如德沃夏克(Antonin Dvorák)的《自新大陸》交響曲、柴可夫斯基(Peter llyitch Tchaikovsky)的《第四交響曲》;丹第(Vincentd'Indy)的《山歌交響曲》;哈利斯(Roy Harris)的《民歌交響曲》;布魯赫(Mar Bruch)的《蘇格蘭民歌協奏曲》;威廉士沃恩(Williams Vaughan)的《英吉利民歌組曲》;杜賓斯基(ArcadyDubensky)的《史蒂芬佛斯特組曲》;以及李亞道夫(Anatol Constantinovitch Liadov)的《八段民歌管絃樂曲》等,皆爲美妙動人的音樂,受到世人普遍的歡迎。

(一) 英格蘭民謠:英國的民族音樂,直到19世紀末期才復活。當時有一位名叫塞西爾·夏普(Cecil Sharp)者,蒐集了將近3000多首的民歌,其中1600多首,傳到了北美阿巴拉契山脈一帶。說也奇怪,真正的英國傳統音樂,在美國所儲存的比英國本土要多。所謂英國傳統音樂,其主要的特色就是一種以鄉土音樂,加配流行音樂來敘述故事的民歌。

(二) 法蘭西民謠:法國的民謠,通常都充滿着放蕩不羈的情感和世俗的幽默。從他們的民謠之中,不但可以瞭解法國人民的習性,好像還嚐到了他們的美酒佳餚,彷彿還看到了他們的輕盈妙舞。

(三) 德意志民謠:流行歌曲和風土音樂的旋律,對於德國的民族音樂所發生的影響很大,而且,流行歌曲和風土音樂都是他們戶外生活及團體活動的一部分。

(四) 荷蘭民謠:德國的民族音樂,不只是在德國境內流傳,事實上,也盛行在北海附近的幾個國家裏。荷蘭就是其中之一,主要是因爲與德國北鄰的國家,他們的語言習俗也多與德國相似,因此,德國的民族音樂便很自然的被他們接受了。

(五) 愛爾蘭民謠:自中世紀開始,豎琴就成爲愛爾蘭最流行的樂器。12世紀時,宮廷詩人所作的歌曲,也多以豎琴爲主;可惜那些歌譜多已失傳,只留下其中部分的歌詞。到17世紀,也就是英國統治愛爾蘭時,宮廷詩人漸漸沒落,而豎琴演奏家卻仍然活躍於各角落。另一種樂器叫風笛,在愛爾蘭也很流行,也許是因爲戚爾迪(Celti)人特別喜歡聽那種高而尖銳的聲音吧!

(六) 意大利民謠:意大利的民間音樂,大都是旋律熱情優美並且附有和聲,因其音樂動人,今已遍及全球。手風琴和六絃琴是伴奏這種歌曲的主要樂器,這也可說是意大利民謠的特色。

(七) 挪威民謠:衆所熟知的挪威民謠,曾被遺忘了一段漫長的時期,直到1840年左右,才被人重視而復甦過來,當今被傳頌的約有一萬餘首,其內容多爲敘述該國美麗的湖光山色。

(八)蘇格蘭民謠:由於印刷術的尚未普及,以及豎琴家的相繼死亡,以致早期的蘇格蘭高山族賈奈(Gales)音樂已大多失傳,直至1781年才被人重視,開始蒐集。蘇格蘭音樂粗獷,聽起來頗像愛爾蘭音樂,這是因爲蘇格蘭早先的豎琴家多半來自愛爾蘭的原故。在蘇格蘭,豎琴是一種很普遍的樂器,幾乎家家都有,人人能彈,不過後來由於風笛的興起,而使豎琴家的地位大受影響。因爲風笛可在戶外吹奏,而豎琴僅適合於室內彈奏。蘇格蘭的民謠有高地與平地之分,高地民謠比較雄壯,平地民謠則傾向柔和優美。

(九) 西班牙民謠:西班牙的民間音樂,可說多半是舞曲的一部分,而舞曲也往往是民謠的一部分。此外,所有的西班牙民謠,都含有濃厚的鄉村情調,這就是西班牙民謠的一種獨特的風格。

(十) 瑞典民謠:瑞典的民謠,據說在1631年才被人們蒐集起來,其中以敘述古代戰士的英勇故事爲多,曲調雄壯、激昂、奮發。

(十一) 威爾斯民謠:威爾斯的傳統音樂,大都是根據豎琴曲調而編成的,其中包括民謠、土風舞、頌歌、讚美詩,且多以豎琴爲伴奏樂器。

④輕音樂:

相對古典音樂而言,輕音樂是用通俗的手法進行改編,用小型樂隊演奏,來營造溫馨浪漫的情調,旋律輕鬆優美,帶有一種休閒性質。而古典音樂則具有龐大的結構和規模,深刻的內涵和嚴肅端莊的特徵,故又稱嚴肅音樂。輕音樂結構簡單,節奏明快,旋律優美動聽。它沒有深刻的內涵,只想帶給人們輕鬆的享受,因其輕鬆活潑,所以把它稱爲輕音樂是非常貼切的。但它不同於以流行歌曲爲核心的流行音樂,流行音樂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也不象熱門流行歌曲很快會過時,優美的旋律會經久不衰。它介於古典和流行之間,是二者鮮明對比的折中,可謂第三種勢力。它古典氣息和現代風味兼有之,華麗而不俗豔,浪漫而不輕浮,抒情而不纏綿,既通俗易懂,又格調高雅,風度不凡,可謂雅俗共賞。

輕音樂一出現就受到廣泛歡迎,成立於30年代後期的曼託瓦尼樂隊是輕音樂誕生的標誌。曼託瓦尼以極柔和動聽,優美醉人的演奏,使輕音樂迅速在通俗樂壇上奠定自己的地位。60至70年代是其全盛時期,一大批輕音樂隊紛紛建立,如詹姆斯——拉斯特樂隊,保羅——莫里亞樂隊等等。他們在歐美不斷舉行輕音樂會,錄製大量精美唱片,暢銷世界各地。這種音樂讓古典樂迷們耳目一新,就好比常穿西裝的人換上了隨意自然的休閒服裝一般。而流行愛好者在聲嘶力竭的吶喊衝擊之後,輕音樂就象一杯清涼爽口的飲料。

輕音樂的曲目大多是改編而來。其中,歐美流行歌曲佔很大比重,很多都是上了英美排行榜的熱門歌曲,“昨天”、“雨的節奏“、“我愛巴黎”、“蘭色的愛”、“莉莉——瑪琳”等。這些歌曲經過改編後,淡化了原歌中的流行因素,突出了優美旋律,使音樂更加優美悅耳。至今,很多熱門歌曲已被人們忘記,但輕音樂改編的曲目卻深深地留在人們的腦海中。

歐美電影尤其是好萊塢電影,音樂劇,舞臺劇的主題音樂或插曲,是輕音樂的另一改編來源。像“月亮河”、“時光流逝”、“愛情故事”等樂曲,都成爲輕音樂的經典曲目。

用通俗音樂語言演繹古典名曲,是很多輕音樂隊熱衷的。好的改編和演奏,既保留了原曲的古典精神,又融入了鮮明的現代氣息,古典樂迷感到別有韻味,使那些對古典音樂敬而遠之的人覺得於古典音樂的距離縮短了,提高了欣賞興趣。改編成輕音樂的巴赫的“聖母頌”、舒伯特的“小夜曲”、貝多芬的“月光”等,聽來別具一格,滿耳生輝。

世界各地的民族民間音樂也是改編對象。如英國的“夏天最後一朵玫瑰”、意大利的“重歸蘇蓮託”、加拿大的“紅河谷”和拉丁音樂等。此外,一些廣爲流傳的浪漫小曲如“少女的祈禱”、“愛的浪漫曲”、“綠袖子”等也是輕音樂隊經常演奏的曲目.

9.英文摘要:無

10.關鍵詞: 音樂

11.研究解決的.問題:

音樂,是我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要素之一,沒有音樂的世界是無趣的。音樂融入我們的生活,音樂成爲我們親密的伴侶。它象一顆晶瑩剔透的藍寶石,鑲嵌在我們生命的原野,陪伴我們悠然走過生命的每一個春夏秋冬。它已經成爲我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12.研究問題的假設:

透過調查,瞭解音樂在校園中,在學生周圍的影響。對調查結果進行分析,得出結論,並根據實際情況提出相建議

13.研究採用的基本方法:

1.資料查閱法:我們到書店、圖書館、閱覽室及網絡查閱相關資料。

2.問卷調查法:我們會面向本校學生髮放問卷並回收。

3.統計法:對問卷的統計、分析。

14.研究的基本過程:

音樂,對於任何人的影響都是很大的,特別是我們學生。喜好音樂,可能是學生的天性。行走在校園之中,隨時隨處都可以找到音樂的蹤跡。現在,就請跟隨我們高二(23)班b班夏耀陽小組中各位同學的腳步,去探索音樂在校園中的蹤跡吧!Come On!

首先,我們小組人員透過校內簡單的初步調查,瞭解到了音樂在學校中的基本情況。經過初步瞭解,我們發現在溫嶺中學,音樂氛圍還是滿濃厚的,特別是在午休前和晚自習前的一段時間。在那段時間裏,學校廣播站開闢了許多樂種的音樂欄目,播放各種各樣的音樂,從而豐富了同學們的課餘生活。此外,行走在校園中,也不難發現戴着耳塞,沉浸在音樂之中的同學。由此可見,學校中不乏喜好音樂的人。爲了進一步瞭解相關情況,小組同學設計了相關的調查問卷對溫嶺中學的部分在校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調查問卷樣卷在附錄)。本次調查總共發放調查問卷100張,回收100張,回收率達100%。本次調查主要是調查喜歡音樂的類型,聽音樂的時間等等,經過調查,我們得到以下數據:

從以上的圖表數據中我們可以看出,同學喜歡的音樂的類型有很多,有的人喜歡緩慢輕鬆的音樂(如:輕音樂……),有的人喜歡快節奏的音樂(如:R&B、Hip-Hop……)。有的人從很小就接觸了音樂,有的人初中甚至高中才開始。那麼聽音樂到底對學生有什麼影響呢?對此,我們小組從網上收集了關於各種音樂的介紹,並下載了各種類型的音樂(附件:CD內),從不同類型的音樂分析研究了音樂對學生的影響

15.研究獲得的結論:

經過收集整理,小組最後集合了部分的音樂介紹,除去上問介紹的音樂之外,當然還包括其他音樂,不過在校園內,比較常見的是以上幾種。小組透過討論分析,得出了以下幾點有關的結論:

⑴Pop、R&B、Rock、Dj音樂:這四種音樂是校園內最爲流行的音樂,普遍屬於比較大聲的音樂,會分散同學的注意力,不適合在工作時候聽。R&B是屬於很有節奏感的音樂,比較能迎合青少年的口味。總的來說,以上四種歌曲適合在空閒時候聽,但不適宜工作或需要集中注意時候聽。

⑵Hip-Hop:新起的樂種,就是人們現在常說的嘻哈。此音樂也很有節奏,但此樂種源於“地下音樂”,Hip-Hop Dance時候配樂。當聽到這類歌曲時候,人們會情不自禁地想加入到這一”party”中去,一起伴樂起舞。雖然在學校內滿流行的,但喜歡的人數也不是佔多數,如上一點所說: 適合在空閒時候聽,但不適宜工作或需要集中注意時候聽。

⑶民族音樂:喜歡的人可以說是學校裏流行的音樂中人數最少的了,主要是很有Past的感覺,聽的時候能讓聽衆有真實的感覺,此音樂有獨特的音階與情調風格。

⑷輕音樂: 溫馨浪漫的情調,旋律輕鬆優美,帶有一種休閒性質結構簡單,節奏明快,旋律優美動聽。它沒有深刻的內涵,只想帶給人們輕鬆的享受,輕鬆活潑。它介於古典和流行之間,是二者鮮明對比的折中,可謂第三種勢力。它古典氣息和現代風味兼有之,華麗而不俗豔,浪漫而不輕浮,抒情而不纏綿,既通俗易懂,又格調高雅,風度不凡,可謂雅俗共賞。這種音樂比較適合學生在工作或放鬆時候欣賞,在學校中比較受歡迎。

16.研究的結果分析:

透過整理,小組總結出了音樂的一些作用,並提出了一些有針對性的建議:

音樂的作用,在於改善生活。物質生活當然離不開金錢,但精神生活卻只有音樂來支援。其實無論是不是某人的音樂,是不是他的東西,任何有節奏有旋律的音符組合都可以帶給人感覺,或是激動或是膩味,但都是感覺。

我們在這裏所說的應該是發自自己身上心裏的幸福、快樂、痛苦、無奈、寂寞、緊張、彷徨等等感受,去用最直接的方法表達自己,不是文字的一種方法,至多是一個精神上的發泄和寄託。

人類用音樂進化自己起源於遠古,原始人用人聲或樂器來模仿和再現自己在自然界聽到的聲音,這是人類試圖使自己的行爲與環境協調一致的最早的一種嘗試。隨着歷史的發展,心理學家、醫學家們一直在做不懈的努力,按照音樂的生理、心理、神經、社會效應,用音樂健身、舒緩壓力、治療疾病、提高智力、增進修養------例如,專家們會建議用類似下面的方子來調節人們的身心。

安神鎮靜 《春江花月夜》 《月夜》 《催眠曲》

興奮開鬱 《喜相逢》 《喜洋洋》 《假日的海灘》

宣悲消氣 《紅河水》 《小胡茄》 《二泉映月》

養心益智 《陽關三疊》 《江南絲竹》《空山鳥語》

娛神益壽 《高山流水》 《梅花三弄》 《百鳥行》

從酷愛音樂的角度來看,這類人往往是根據自己的感覺、情緒和思維方式來聆聽音樂,愉悅自己。這種選擇是一種自然的過程,當自己的感覺、情緒和思維方式的生理機制是正確的,那麼選擇就是正確的,當機制是錯誤的,選擇也不會正確。

從認同音樂的角度來看,這類人往往對音樂的感受性和對自己的感受性,不及上一類人,他們需要經過心理學上所說的學習,需要透過專家介紹,才能認識自己、認識音樂。一般情況下,誰也不會系統學習音樂、學習對自己的認識。音樂價值的利用,就取決於學習水平了。

根據上述兩個方面的考察,如果把音樂比喻成服裝,現實生活中,一般人其實是很難挑選到適合自己的衣服的。因爲專家的判斷未必準確,自己的感覺未必科學,自己的學習未必專業。

小提琴協奏曲《梁祝》,使高血壓病人血壓明顯下降;憂鬱病人每天聽優美的輕音樂,症狀可以明顯減輕;傳統民樂《梅花三弄》可治療煩躁不安,廣東民樂《喜洋洋》則是治療神經衰弱的一劑良藥;《步步高》則使人精神振奮,對精神壓抑和過度悲傷皆有良效。《Kingdom Of The Sun God》裏的一曲〈Dream Catcher〉;她給人的如同在冬天的太陽下曬曬,沐浴和洵的陽光,偶然有點微風寒冷的那種感覺,讓疲憊的神經和肉體得到完全的放鬆。工作和生活壓力過大,精神壓抑.心裏鬱悶時聽聽搖滾樂或去夜場蹦蹦節奏歡快的DISCO可以緩解鬱悶,釋放一下自己緊繃的神經等等。

17.課題小組的建議或倡導:

聚會時,來點Disco。

聊天時,來點New Age。

看書時,來點器樂。

上網時,來點Hip-Hop.

煩悶時,來點絃樂獨奏。

快樂時,來點大部頭交響。

夜深人靜時,京韻永流傳。

就會發現

這個世界

很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