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事件作文 > 課堂作文

【實用】高效課堂作文3篇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作文是由文字組成,經過人的思想考慮,透過語言組織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文體。那麼,怎麼去寫作文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高效課堂作文3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實用】高效課堂作文3篇

高效課堂作文 篇1

高效課堂最近連續不斷地上課,寫實錄,逼着自己快速形成框架和課件。真是一件好事呢!從一年級到六年級上課,對於各年段的課堂特徵也有了實質性的理解,短期內卻收到了要六年才能獲得的感受,實在很難得。

對於教研組的工作,也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如何整合整個小學部的教學教研,也從中有了想法。和程鋒偉一塊去商丘興華學校學習收穫頗豐。

高效課堂作文 篇2

如果說傳統的教學模式是一潭四周封閉的水,那麼高效課堂教學模式就是一條河渠,帶着清澈的水流向傳統課堂,慢慢稀釋、融合,在這個過程中,那潭水必定會由一陣渾濁逐漸地變得清冽明朗直至完全被取代,被新生的力量所代替延續。

傳統課堂與高效課堂實在是一個極爲鮮明的對比。傳統課堂是老師教、學生學,當然這個“學”是指老師口中的學。這種教法最大的缺陷就是讓學生一味照着書本複製,只以教師的話爲宗旨,完全不會思考是對是錯,以致把思想侷限在教材上,養成一種機械的木偶式學習,這就相當於將自己的靈魂囚禁在枷鎖上,多麼讓人膽寒!而高效課堂則改變了“授之以魚”的缺陷,真正實現了“授之以漁”,重在學生自主學習,積極思考。整個過程由基礎到提升到拓展再到梳理、檢測,層層遞進,環環相扣。原來死板的教學方式被淘汰,課堂變得活躍。學生在導學案的引領下和老師的指導下有秩序地進行獨學、對羣學和展示,把課堂45分鐘全都交給學生,可謂是“知識的超市,生命的狂歡”。

高效課堂的課堂氣氛熱烈,我們看到的往往是獨學時同學們埋頭苦幹、奮筆疾書,在紙張上留下陣陣墨香;對學時大家與各自的對子互幫互助、夯實基礎,在對方的腦海裏刻下道道印記;羣學時小組分工合作,把一個個問號變成一個個可愛的感嘆號;展示時全組參與,聲音洪亮,像一個精靈鑽入每位同學的耳朵。這是一個多麼理想的課堂啊!它就像一道彩虹,引領同學們從起點到終點;它就像一對翅膀,讓每個同學整體提升,在廣闊的藍天上飛得更高更遠;它就像一罐蜂蜜,讓同學們在“興趣”這位老師的帶領下快樂地遨遊在知識的海洋中!

在高效課堂裏,我們是老師,我們是主人,我們都一樣懷揣着夢想。新時代造就的高效課堂,已在我們的注視和期盼中款款而來,爲我們注入新的力量!

高效課堂作文 篇3

日前,我們學校的“適度教育”研究(國家“十一五”研究課題)已經順利透過了中期評估,我們全力打造的`“自主高效”課堂也深受各位專家的好評。課堂是素質教育的主陣地,我們圍繞“自主高效”對學生進行的課堂五環節教學模式的訓練發揮了很好的作用。現總結如下:

一、“預習探究”環節

我們把預習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由輔助性環節演變爲獨立的教學環節。學生的課前預習,並不是把預習簡單的放給學生,而是經由老師設計好學案佈置給學生,學生根據自己的相關經驗、知識水平去體會、感悟,找出解答方法和答案。學生透過預習,品味感受語言文字;透過預習,積累運用語言材料。有些文章的精妙之處,獨運匠心,不是靠教師講解所能理解、體會的。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既養成課前預習的良好學習習慣,又培養了自學能力。

具體操作方法(教給學生預習方法):

一看:看每篇課文後安排的練習和思考題,讓學生做好帶着問題讀書的準備。二查:讓學生查閱課文作者情況;查閱課文中的人物情況;查閱課文的時代背景,就爲後面的讀書理解作好了鋪墊。三讀:讓學生通讀課文。對學生的閱讀速度、遍數可不作硬性要求,應讓學生視個人情況而定,讀通讀順即可。四劃:要求學生把生字新詞、多音字、好詞佳句、重要內容、自己疑惑的問題、文章段落等用符號標劃出來,真正養成“一邊讀一邊想”的好習慣。五想:要求學生在預習時對①寫了什麼?②怎樣寫?③爲什麼寫?這三個問題進行思考。

二、“交流展示”環節

目的:養成良好的傾聽習慣,能專注的傾聽別人發言,並適時適度補充、鼓勵、讚美對方。人人勇於交流,善於 交流,達到高效合作。

具體操作方法:(1)小組內針對本課學案進行交流,對標註出的疑難問題重點交流。 (2)強調小組長的統領作用,調控交流時間、進程、方向和內容,督促組員落實。(3) 各小組彙總自己組內不能解決和解決不到位的問題。(4) 老師對本節課的自學從學習、紀律、小組合作等方面進行總結、評價,逐漸規範學習程序。

三、“質疑釋疑”環節

目的:訓練學生能從不同角度提出高質量的問題,提高質疑能力。從而讓學生體驗提出問題、思索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快樂。

具體操作方法:教給學生質疑問難的方法,如從“牽一髮而動全身”的關鍵字詞發問,從能體現思路、揭示重點、統率全文的題目設問,從不理解的句子、句子之間的聯繫方面發問,還可以從標點符號方面發問等。對於學生的質疑,教師還要善於點撥釋疑,針對具體的教材選擇一些值得探究的問題,引導學生討論。

四、“主題訓練”環節

目的:力爭一課一得,使學生在閱讀中學會聯繫和發現,使語文學習真正成爲讓人智慧的學習。

具體操作方法:

1、按類整合教材中的文章,做好整冊規劃、單元規劃。2、及時提煉總結學法、寫法,並能舉一反三。如寫人的文章,可以總結人物的描寫方法:外貌,動作,語言,心理,細節描寫等,然後緊跟上一個小練筆進行有針對的應用練習;敘事的文章,可以總結事件發展的過程,理清記敘的順序;寫景的文章,要總結抓住了景物的哪些特點來描寫的。

五、“拓展延伸”環節

目的:拓展語文學習的範圍,透過廣泛的實踐,提高語文綜合應用能力。

具體操作方法:

1、比較閱讀,提升能力。即選取相關的教學資料,把內容或形式上有一定聯繫的讀物加以對比,由此及彼、求同求異、拓展延伸,從而讓學生牢牢掌握所學知識。

2、拓展閱讀,豐富語文素養。教師用誘導、點撥、激勵等方式促使學生就某一篇課文的某一主題,搜尋更多的閱讀材料加以整理與閱讀。

3、發揮想象,補充情節,利用課文所留出的“空白點”,對文章進行再創造。

4、隨堂練筆,應用反饋。教學過程中,教師適時地採取隨堂練筆的形式,恰如其分地引導學生感悟體驗作者的情感。

當然,要創出我們學校的特色,雖然還需要一定的時間,但是隻要我們堅持這種信念,制定詳細的規劃,經過我們的努力,一定會創出一條路子,學生會還給我們一個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