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事件作文 > 課堂作文

我的課堂作文15篇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裏,大家都經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根據寫作時限的不同可以分爲限時作文和非限時作文。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我的課堂作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我的課堂作文15篇

我的課堂作文1

我喜歡語文課,不只是我喜歡語文的課文,更喜歡語文老師在課堂上的揮灑自如。我們老師的語文教學課堂,上下數千年,縱橫數萬裏,海闊天空,白川會聚。不但內容上具有開放性,教學方式上也是具有多樣性。可以讀,可以問,可以說,可以唱,有時鬨堂大笑,有時屏聲靜氣,有時口若懸河,滔滔不絕,有時伏案疾書,洋洋灑灑。這樣的課堂,我們怎麼能不喜歡呢?

聽老師介紹,她的這種語文課教學模式就是新課改的教學模式。在我們的語文課上,最值得我們尋味的,我覺得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談起:

首先,課內和課外緊密相連。在我們的語文課堂上,不管是書本上的知識,還是課外的知識,每堂課我們都能全方位的接觸到。這就是我們老師開闢的“第二課堂”。老師不僅能帶領我們系統地進行課本內知識的學習,還把學習的觸角伸到了課外,引導我們進行課外語文知識的積累,大大提高了我們的語文學習能力。正是在老師的培養下,我們帶着處處留心皆學問,看小說、看報紙、看電視、看文藝演出等等,甚至街頭的標語、廣告,我們都成了細心的人,都把它們當成了學習語文的良好機會。

第二,實踐和應用有了有效的統一。俗話說,曲不離口,拳不離手。學習,既要“學”,又要“習”。《論語》說:“學而時習之。”用現在的話說,學,即輸入資訊;習,就是進行練習。《說文解字》中對“習”的解釋爲“鳥三飛也”,意即反覆練習。實踐出真知。尤其是語文的學習中,讀書、寫字、作文、講話、聽話、寫信等等,都是語文實踐活動,也是語文的應用。這些都在我們的語文課堂上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每篇課文學習完之後,老師都要求我們進行相關的小練筆,這樣做,既鍛鍊了我們的寫作能力,又能讓我們很好的把本堂課的知識熟練的應用,何樂而不爲呢?

第三,培養了我們自尊、自信、自律、自強的人格。在新課改的陪伴下,我們不僅從課本中學會了知識,也從學習中學會了做人的道理,懂得了愛惜自己的聲譽勝過一切,自覺規範自己的行爲;相信自己只有透過學習和努力,自己所預期的目標纔有可能實現;明白任何人的幫助都是暫時的和有限的,都不能代替自己的努力。

這就是新課改下的我們,因爲新課改,讓我們得到了解放,不僅解放了我們的身體,也解放了我們的思想,讓我們的語文課堂變成了開放的課堂,變成了我們這些小讀者與作者的思維與思維的碰撞,變成了我們這些小讀者之間思維與思維的碰撞。我喜歡這樣的語文課堂,因爲這正是我們想要的,因爲這正是我們創造性的體現,是我們智慧的火花,是我們興趣的源泉。

我的課堂作文2

《課堂內外》是我的好朋友,在一天天緊張而歡愉的學習生活中,我與《課堂內外》的故事曲折地講述着……

初識《課堂內外》是在初一下半學期。當時我沒有訂,偶見同桌捧着剛回來的《課堂內外》那股興奮勁兒,不禁讓我好奇心大增,與之借來一看,很快便被裏面創新的語言優美的文字所吸引,一時竟愛不釋手。與我訂的那幾本雜誌來比,唉,我真後悔當時沒有發現這樣的好書。於是我決定:明年就訂它――《課堂內外》。

初二時,我終於如願以償,訂了一年的《課內外創新作文》當時我親手翻着那屬於我的那夢寐以求的《課內外》,那股喜勁兒呀,直衝頭頂!

我一向對自己喜愛的東西細心保管,不準別人損壞它。那天我正津津有味地讀着剛到手的第9期《課堂內外》突然好友小林一把抓住書的一角嚷着說她也要看。由於我看地正起勁兒,沒有放手,她這麼一搶,書剎時間被撕成兩半。我頓時火冒三丈,與小林吵了起來。從此我倆行同陌路。唉,一本《課堂內外》毀了我們的友誼,我真恨你,可是這完全是因爲我太喜歡你――《課堂內外》呀!

每當拿到每期的《課堂內外》,周圍總會有一大堆“眼饞”的傢伙圍着我團團轉,“求”我借他們看看。於是一時間“好人”,“姐”,“好班長”等美詞兒瞬間將我包圍,那個樂呀!這時我便提高了嗓門,說道:“這麼好的雜誌,下次我們都訂不就行了嗎,這樣你們累不累呀!”“對,對,下次我們肯定訂。”瞧,我又成了快樂的“推銷員”。

初三時,我們班70%的同學都訂了《課堂內外》記得那次發第4期的雜誌,眼看着語文課代表將手中的一摞書發了個精光,卻沒有我的,當時可把我急得團團轉。眼看着其他同學都沉浸在《課堂內外》的優美境界中,我真是心急如焚。去問語文課代表,他說是按書上的名字發的。我不得不跑去問老師。來到辦公室,老遠就望見語文老師正讀着一本《課堂內外》,還不時在本子上記下些什麼。頓時我明白了,爲了不打攪他便悄悄跑了出來。嘿,想不到老師也被這《課堂內外》所傾倒。可是我心裏急呀!

自從訂了《課堂內外》,我的作文水平明顯提高。在兩次的中考模擬中,我的作文都得了47分和50分滿分的好成績。中考中,作文也寫得得心應手。感謝你《課堂內外》,我將永遠是你忠實的讀者!

我的課堂作文3

別人說,語文課時沉悶的、枯燥的,但我覺得語文課是別開生面的、富於哲理的、豐富多彩的,它引領我們欣賞祖國的大好河山,幫助我們開拓視野,爲我們敲開通往成功的道路。記得有一次,語文老師透過一場辯論會,透過這次辯論會,我們不僅學到了很多知識,還明白很多道理,我喜歡這樣的語文課。

星期四的一節語文課,我們舉行了一場小小辯論會,辯論會的主題是:“小學生上網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爲此我們正方和反方展開了一場脣槍舌劍的辯論會。之前我們透過各種方式收集了大量的資料,並把小組各個人員的任務做了詳細的分工,我很榮幸當上了三辯。

首先,我們正方的一辯先表明了觀點,反方的一辯也表明了弊大於利的觀點。還沒有輪到我時,我便着急了,心裏想:怎麼還沒到我啊,說那麼久。輪到我時,我大聲的說:“現在科技正飛速發展,我們可以足不出戶就可以瞭解世界的名勝古蹟,如埃及的金字塔,我國的萬里長城,法國巴黎的埃菲爾鐵塔,在學習上遇到不懂的問題可以把問題輸入到百度上,不到1分鐘就會有許多回答,這時,你只要找你最滿意的答案就行了。”

說完後,當我心裏還沾沾自喜時,反方就馬上有人“搏擊”我了,他說:“這位同學,你說的確實有道理,但是有時你正在搜查資料,突然出現一些遊戲網站,愛玩遊戲的同學馬上就會點擊進去,玩上癮了,不能自拔,這樣不僅耽誤了學習時間,也可以使成績一落千丈。”

我們的組員也不甘示弱,馬上“反駁”他,“遊戲可以放鬆自己的心情,只要你的自控能力強,可以保證學習時間,玩一下游戲是可以的。”

反方的二辯又搏擊我們了,他說:“可是我們青少年的好奇心太強,可能會玩一些不健康的遊戲,多玩了以後就會上癮,不僅把學習耽誤了,還有損壞了我們的身心健康!現在有的年輕人就是因爲過度玩遊戲,而令到自己的思想變得很偏激,脾氣變得很暴躁,甚至走火入魔不能自拔,最後走上了犯罪道路!”

經過幾十回合的“口戰”,雙方都已口乾舌燥。鄭老師宣佈辯論會到此結束,雙方打平!

透過這節別開生面的語文課,我們明白了,網絡是一個虛擬的世界,它給我們的生活、學習帶來了許多方便,也給我們帶來了許多不可忽視的問題。因此,網絡是一把雙刃劍。我們應該充分利用它的好處,儘量避免它所帶來的影響,如果能運用好它,它將我爲我們生活中的小助手。希望以後語文課多搞一些這樣的活動,這樣不僅提高我們語言的表達能力,還可以開闊我們的視野,我喜歡這樣的語文課。

我的課堂作文4

我的願望很多。五歲時我的第一個願望,就是長大能當一名偉大的歌唱家。因爲幼兒園阿姨的歌喉實在太好聽了,到現在我還記憶猶新。

七歲時我上了小學一年級,當時的第一個願望就是長高個子;因爲在六歲時,爸爸帶我去學校報名,那學校的負責人說我個子太矮了,還是等一年個子長高些再上吧;當時我很生氣,心裏就有了一個願望:要是能長高就可以上學了。

八歲時家裏經濟條件好了,父母也經常請客吃飯,我也跟着下了不少館子。吃了不少好吃的,幾乎是一次換一個地方。回請的人也很多。那時我的願望就是吃遍天下所有的名吃。

漸漸地,家裏的廚房冷清了,竈臺上落了一層又一層的土;父母也因爲經常應酬而來不及管我,我的學習成績一落千丈;那時我又有了一個願望:希望那些回請的人一個個都變窮,那樣父母就沒那麼多應酬了。

九歲時我的學習漸漸趕了上去,父母的應酬也少了。我們三口之家非常幸福,父母事事都依我。我那時最美好的願望就是永遠不要長大,過着幸福快樂的生活。

一個晴天霹靂——爸爸的公司破產了!一個月下來,爸爸的頭上出現了幾縷白髮,身體也瘦了許多,媽媽也很焦急。這時,我最大的願望就是希望爸爸能快點找到一份好工作。

我慢慢長大,家裏已經一年沒有了爸爸的歡笑,變得冷清了許多;我更加地發奮學習,媽媽更加地努力工作。那時我最大的願望就是希望我能一下子長成大人,去工作,來貼補家用,來照顧爸爸和媽媽,讓他們不要爲我的學費發愁,不要爲爸爸的工作而焦急。

經過這幾年的變動,爸爸找到了新的工作,那兒的待遇很好,還有提成,工作量也少,可以經常陪我學習。我們的家也漸漸變得有活力,有生機,有了歡聲笑語。

十四歲,我上了初二,每天的學習除了寫作業就是做練習,我幾乎一個學期沒看過電視,沒串過門。每天只是兩點一線地從學校往家跑,從家往學校跑,沒趣極了。終於到了寒假,可以過年了。因爲爸爸媽媽在工作上的努力,年終發了不少的獎金和提成。我們換掉了二十一寸的小彩電,看上了二十九寸的大彩電;爲了我的學習還買了五千多元的電腦,過了一個快快樂樂的新年。現在我的願望又回到過去,希望我們家能永遠幸福快樂。

時光飛逝,轉眼我已經十五歲了,馬上要上初三了。驀然回首,過去有多少個日日夜夜,多少個酸甜苦辣,多少個喜怒哀樂,多少個願望實現了,多少個願望破滅了。我沒有灰心,繼續着我人生的旅途,繼續着我的心願……

我的課堂作文5

學海無涯,路漫漫兮道阻險長,然,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時維十月,隨尊師遊於名人之堂。一覽偉人之風采,一睹壯士之慨慷。多有所感,非口舌所能量。謹記於此,告我賢者之光。

初臨堂館,戰戰兮深受彷惶。重溫孟德之壯志,老莊之高遠,七賢之目光。都言英雄八方起,今我獨觀共此堂。由秦皇至高祖,自匡胤與元璋。遍尋今日豪傑,大釗獨秀,追溯遠古遺蹟,有虞陶唐。紅頂雪巖,戚者繼光,春秋管鮑,竹林嵇康。納古今之精粹,嘆源遠而流長。

噫,總觀全館,復至鴻章,晚清重臣,世稱中堂。後人謂之曰:再造玄黃。少年科舉,中年封疆,一生戎馬,洋務宣揚。扶危濟難,主修塞防。褒貶難論,率賓歸王。

喟曰:以人爲鏡,則辨優良。與少荃差於何處,實應思量。慕其膽魄,敢於揮師入境;不禁思己,亂者何其張狂。甫,一介文臣,談判桌前,一改手無縛雞之力之色,鄙紙虎爲列強,不求生死,唯慷慨激昂,振我東方。反觀諸己,行事優柔寡斷,以仁爲紀綱,推位讓國,放權八方。當思振起,奮發圖強,習漸甫之決斷,事少荃之剛強。此課實難忘,知者勝不詳。課者本非別處,許或在路上。

拜別儀叟,辭別北洋。行不數裏,復登課堂。問曰:先生何許人也。對曰:本姓嵇康。竹林故地,鄴下引吭。不慕高官厚祿,但求青史流芳。《廣陵》雖散,詩讚羔羊。忽雲:天下爲公。餘大驚,此亦中山之想。時逾千載,大兄思想趨舍無定,可謂無常。知人而思己,其思想禁錮,發散無方。惟解人云亦云,羞愧難當。今當破壁,解放思想。染康兄之無懼,慕中散之輕狂。亦知不可放縱過度,取宜適當。

縱行八館,古往今來遨翔。遇劉安居易,拜包拯老莊。忽頓悟曰:課堂非別處,萬法在路旁。求道學何處?答曰“在路上”。巍哉名人館,千古屹中央。壯哉名人士,雖死永流芳。

塵埃落盡,便不再飛揚。布衣將軍在否?自稱是玉祥。北京政變猶在,我獨悽惶。反軍閥,平直系,驅溥儀,定中央,愛國心未死,矢刃平四方。主抗日,戰秋光。壯哉,玉祥。五原誓師潼關依舊,深明大義聯閻伐蔣。不禁聯於己,豈敢窺聖光。今觀玉祥言行者,自愧弗如,深思當以家國天下爲己任,以正大光明爲紀綱,決策則風行雷厲,行事則倚之所長。馮兄真義士,千古再無雙。

尋路出門去,三步一回望。隨人興盡乘風而去,所學勝八載寒窗。撫拭喟然再曰:學海無涯終有徑,徑者小路即路上。安能閉門覓句書讀死,《楚辭》雖好舊文章。

我的課堂作文6

星期五下午,我們從操場運動回來,大汗淋淋地走進教室,坐在椅子上喘着粗氣。只見黑板上寫着幾個大字:“我的名字我做主”呵!這個題目可真有意思。可範老師葫蘆裏賣的是什麼藥呢?

隨着一陣音樂響起,上課了。老師發給我們每人一張小紙條。“同學們,你們喜不喜歡自己的名字呢?”老師看着我們,笑着問道。大部分同學說喜歡,但也有一些同學說不喜歡。老師聽了大家的答案後,和藹地說:“不喜歡沒關係,今天我們就來給自己取一個新名字,寫在小紙條上。第一行上寫你的原名,第二行寫你的新名字。”當老師宣佈完後,教室裏安靜極了,連一根針掉到地上也能聽地見。我們抓耳撓腮,冥思苦想,也理不出個頭緒。我想:晚上的星星多好看啊!我就叫張星吧。於是,我把我的新名字寫在了紙條上。再看看別人,有的在竊竊私語、交頭接耳,有的拖着下巴若有所思,還有的想偷竊別人的新名字,在東張西望。我的張軒同學皺着眉頭,絞盡腦汁也想不出來,直接交了個“白卷”,我組最後面的張慧瓊,姓不改,名也不改。看得出來,她對自己的名字挺滿意的。

新名字都取好了。老師把紙條收了上來。接下來老師說:“新名字都取好了。同學們誰來說說自己的新名字。必須有兩條有說服力的理由,有說的同學可以得到一分積分卡。”付旨震同學取的新名字叫繼承。我驚訝極了,想;付旨震爸爸是開辦公電腦設備的專賣店,那麼他爸爸一定腰纏萬貫,佷有錢。付旨震這麼小就想繼承他爸爸的遺產了,!真貪財!誰知,付旨震是這麼回答的:“我的新名字叫繼承。原因是因爲我想繼承爸爸的優點,想他一樣做一個學識淵博的人。”。原來如此,不錯,真是一個好名字。接下來幾位同學的新名字也很不錯。

聽了一些同學的介紹,有人開始後悔了。於是,老師讓大家重新取了新名字。這次,這次,我又取的新名字叫格爾梅。老師收齊紙條後,看着紙條一臉壞笑,一看就知道老師笑裏藏刀,又要出騷主意了。果然,老師說;“同學們,現在我要念你們的新名字了。”老師頓了頓,“唸到的同學要立刻站起來喊:‘×××(你的新名字)到。’如果唸錯了的話”老師神祕地一笑,如果唸錯了可是要受罰的哦。“

教室裏鴉雀無聲,彷彿空氣都凝固了。同學取的名字有些給我留下深刻印象,有:亮傑、星飛、雪琪、周喬芳非等12位同學的名字。

這真是一堂生動而有趣的語文課啊!它給我帶來了無限的樂趣,我喜歡這一節課。

我的課堂作文7

她有着棕色的捲髮,帶着一副金邊框眼鏡,眼眸中夾雜着幾分溫柔又略帶一絲犀利,夏天的她穿的幾乎都是旗袍,隱約透露出一種古典美。行走在柔風中,她步履輕盈,宛若陽春三月的楊柳婀娜多姿。她就是我們的班主任——顧老師。

鏡頭一:一半是火焰目光如炬

語文課如約而至。上課鈴聲一響,顧老師踩着高跟鞋的腳步聲也越來越近。她輕輕地推開門,眼神如同一把利劍,如炬的目光像探照燈一樣,掃視着每一個角落。教室裏安靜地只有急促的呼吸聲。課堂上,同學們的小動作在這樣的目光裏無處遁形。如某處有風吹草動,顧老師會用犀利的目光緊緊地盯着。隨後,一聲霹靂似的斷喝,會讓分心的同學魂飛天外。接着,那倒黴的孩子就會乖乖地捧着課本,戰戰兢兢地坐端正,同時開始認真地聽老師講課。更重要的是下課以後,那倒黴的孩子還要忍受語文老師長篇累牘的經典的思想教育。凡是被教育的同學都會產生深深的罪惡感,甚至“痛不欲生”,恨不得立即“洗心革面,重新做人”。幾個回合的較量,我們班級裏的所有抱有某種幻想的頑皮男都一一敗下陣來。過去曾耀武揚威的風雲人物在語文課上統統變成了溫順的綿羊。

(畫外音:花季的我們是躁動的,嚴格的老師總能撫平我們那顆躁動的心。)

鏡頭二:一半是海水目光柔情

這是期中考試後的一節班會課,我們要重新編排座位。起初,在老師的指導下,事情進行的異常順利。驀地,嘈雜的交談聲中出現一個極不和諧的聲音,一陣抽泣聲在耳畔響起,同學們立刻停止了交談,一臉茫然地望着小A。只見她哭得梨花帶雨,像是一個在夜幕降臨時迷路的孩子。顧老師走上前去,耐心地詢問了一番才知道原來她捨不得換同桌,畢竟已經感情深厚了。此時顧老師揚着明媚的微笑,目光柔情似水地看着小A,陽光罩着她的髮鬢、面龐,彷彿一朵綻放的玉蘭,美得極致。“好,那你不換了,不過要保證成績不能下降哦!”顧老師輕柔的聲音飄蕩在整個教室,頓時,好似一陣春風吹過,極其的舒服、享受。小A也立刻抹去了眼淚,迴應了老師一個燦爛的笑容。頃刻間,同學們只有驚喜,意外,似乎從未想過原來顧老師也可以如此的溫柔,如此的體貼,如此的充滿魅力。

從那以後我們越發地喜歡顧老師了,喜歡她明媚的笑靨;從那以後我們發現老師更美了——那對宛若楊柳的細眉,那雙能訴說千萬種風情的眼睛,那張輕輕上揚的脣,勾勒出一彎婀娜的新月,靜靜地在雲幕間划行、盪漾。

(畫外音:花季的我們是多愁善感的,溫柔的老師能理解我們的心情。)

玉蘭的芳香瀰漫開來,陽光靜靜瀉下。

就是這樣一個老師,嚴厲又不失溫柔,她就像春天,雖波瀾不驚,卻溫暖了整個冬天。對於我們班的同學來說,她是愛,是暖,是希望,是人間的四月天!

我的`課堂作文8

透過開學這三個多月的學習,我對我們班的上課方式非常喜歡,下面我就說一下我的認識:

1、課堂給了我展示的機會。比如在學《識字7》一課時,我懂得了人和動物是一家,要和諧相處,我們更要保護動物,愛護環境。我還和爸爸媽媽一起編了幾句保護動物、愛護花草的拍手歌呢!老師讓我到講臺上展示,贏得大家熱烈的掌聲。下面我給大家讀一讀我編的拍手歌。

另外,我們現在讀課文都比原來讀得多了,也記得熟了,此發現給課文配上動作就能記得特別牢,下面我給大家背誦一下《紅領巾真好》。

這樣上課,我感覺特別有意思。

2、小組合作學習學得快,記得牢。現在每節課老師都會讓我們進行自學、對學和羣學,我感覺這樣學生字特別快。我們最感興趣的是自己創編謎語,這種形式記生字很有意思:下面我給你們出幾個謎語,看看你們能不能猜出是什麼字來。有手又有腳(捉),大火燒倒山(靈),一條小青狗(猜),我們還經常做動作來加深對字詞的理解,比如:踏、泄氣、盯等字,我們一做動作就都理解了。這樣在小組合作學習時,我們每個人都有機會說話,都有機會發表自己的看法。這樣的學習方式讓我感覺心情特別放鬆,精神非常集中,敢想敢問,敢說敢做。

3、我最喜歡的環節就是“小老師,我來當”。記得第一次到講臺上當小老師,帶領大家讀生字時,我感到特別緊張,也有點害怕,生怕一不小心讀錯了,讓大家笑話。但我極力使自己鎮靜下來,當我領學完成後,心裏像一塊石頭落了地。這樣有了第一次當小老師的經歷以後,第二天我還想再試一次,就這樣一直到今天我能很流暢地當好小老師。

4、現在的課堂上,我們再也不用老老實實的一坐一節課了,因爲我們有很多課堂形式。 課堂上,老師與我們一起摘漢字果,猜字謎,颳大風、開火車等,讓我們感到課堂生動有趣,特別願意參與到遊戲中去。我和我們小組的同學一起排演課本劇,熱烈地討論,你一言我一語,不知不覺一節課就下了。

5、我還喜歡老師的獎勵

在課堂上,當我們展示完成後,同學們都會給我們做出合理的評價,老師還會根據我們的表現給小組或者個人加分呢!每當老師說給你們小組加上1分時我的心裏都特別興奮。我想我又爲我們小組爭得了榮譽。

今天就和各位家長交流這麼多,謝謝你們的傾聽,我們以後會繼續努力的!

我的課堂作文9

微信,是現在最熱門的通訊工具。它能語音、視頻、發紅包......它,還是我的空中課堂,我可喜歡它了。

去年秋天,媽媽給我在千里之外找了一個作文輔導老師。哈哈,你一定很驚訝,這麼遠,怎麼教作文呀?不着急,我們不是有微信嗎?

每週六的晚上,我早早坐在書桌前,捧着手機等待張老師溫柔的聲音在我耳邊響起。我們的空中課堂遇到第一個難題是沒素材。俗話說:巧婦難爲無米之炊。沒素材怎麼能寫出作文呢?不要緊,張老師可是有名素材大師。

她寄給媽媽幾張精心製作的卡紙,讓媽媽一張一張給我猜。她在封面上寫上主題:“猜猜我是誰?”又在第一張卡紙裏寫出人的外貌,讓我根據這個外貌猜三個相關的人物。在第二張卡紙裏寫出人物的性格,縮小猜測的範圍,最後,她給我寫了一封長長的信。

週六,我們又在空中微信課堂“相遇”了。我和張老師眉飛色舞地聊着猜謎遊戲的過程。張老師耐心地聽我講完,她滿意地說:“你把你剛纔說的內容寫下來,就是一篇完美的作文”張老師說:“甜甜,把剛纔說的寫下來,就是一篇好作文。”我嘟着嘴巴對張老師說:“我不會寫。”張老師哈哈大笑:“甜甜,你知道我們交流爲什麼不用語音聊天和視頻聊天,而是這麼費力地在對話框裏一句一句聊呢?這是爲了方便你回聽上課內容。你邊聽邊把你剛纔講的內容記錄下來就行。”

?果然,寫作文就這麼簡單嘛!從此,我愛上了這個空中課堂。我還根據《猜猜我是誰》這個設計,在媽媽生日的時候創作了一個素材。我先遞給媽媽一張紙條,接着告訴她尋找禮物的遊戲規則。最後,她在紙條的提示下分別在冰箱上,古箏下等地方找到寫有拼音字母的卡紙。又把這些字母“C-H-U-G-U-I ”拼起來在櫥櫃裏找出了禮物。就這樣《媽媽尋寶記》新鮮出爐,這篇作文還發表了呢!

爲了解決素材這個問題,張老師讓我多觀察,多記錄。可我時常馬馬虎虎寫上一句就算完成任務了。於是,我們的空中課堂就成了一問一答式的侃大山。張老師在看到我的素材裏寫着“今天爸爸又回來了,我又要回小牀了”,就和我說了很多陳實哥哥賴牀的故事,這一下子就開啟了我記憶的閘門,我把自己如何成功賴在爸爸媽媽牀上的事情一股腦兒寫了下來。《賴牀記》引起了好多小讀者的共鳴,哈哈!原來,喜歡賴在爸爸媽媽大牀上睡覺的人還真多呀!

聽到這,我想你一定也喜歡上了我的空中課堂。感謝微信,給了我一個與衆不同的課堂。

我的課堂作文10

今天金筆作文課上,老師笑咪咪的走上講臺,滿臉神祕的對我們說:"今天我們要上一節作文活動課,上什麼活動課呢,我做一個動作,大家猜猜看。"只見老師用左手從桌子上假裝拿起一個東西,右手做了個擰蓋子的動作,將擰開的蓋子示意着在左手拿着的東西里面蘸了幾下,然後放在嘴邊,嘟起嘴,輕輕的一吹。看着老師惟妙惟肖的表演,我們全班同學都高興的異口同聲的回答:"吹——泡——泡"。

"對,是吹泡泡,那這節課老師和同學們一起玩吹泡泡好嗎?"老師的話剛落,我們都歡呼起來。

老師每人發給我們一瓶七彩泡泡,然後說:"輕輕吹出的七彩泡泡是什麼樣的呢?下面大家輕輕的吹,注意要觀察泡泡的數量顏色和形狀。"我用左手拿着七彩瓶,右手擰開瓶蓋,瓶蓋上帶有一個塑料管,我把塑料管往瓶裏蘸了蘸,聚攏嘴巴,對着小"8"字輕輕的一吹,幾個象乒乓球大小的七彩泡泡就慢慢悠悠的跑了出來,它們一個一個象小金魚吐出的泡泡,還有的兩三個泡泡重疊在一起,象個小烏龜,我看到從自己口中誕生的這些五光十色,晶瑩剔透的小寶寶,心裏開心極了。

我們正吹的不亦樂乎,只聽見老師說:"輕輕吹出的泡泡這麼美,那麼大家觀察一下用力吹出的泡泡是什麼樣的呢?下面大家運點氣,用力吹。"我鼓足了氣,用力一吹,只見十幾個瓶蓋大小的泡泡爭先恐後的飄出來,它們有的象一串串糖葫蘆,有的象一個個斷了線的珍珠,五彩繽紛的泡泡歡快的漂浮在空中,好象在跳舞。

接下來老師又讓我們全班同學站起來一齊仰頭朝教室上空吹,我擡頭一看,啊!這時候我們的教室簡直變成了絢麗多彩的泡泡的海洋,我們好象置身於童話般的世界,這些頑皮的泡泡有的落在我的臉上,有的落在我手上,涼絲絲的,真好玩。老師讓我們伸出手去接泡泡,可泡泡剛一觸到我們的手就破了,真遺憾。我們真想把這些美好的七彩泡泡留住,這時,只聽見"喀嚓,喀嚓"幾聲,原來是我們的小攝影師於樂爲我們把這美麗的時刻留了下來。

最後老師讓我們現場作文,把自己剛纔吹泡泡的情景寫下來,我們都刷刷刷很快就寫好了。原來只要細心觀察,寫作文一點都不難!

我的課堂作文11

不知道你是否有過這樣的經歷:在某節不知名的課上,正酣暢地昏睡着,突然被老師叫起來回答問題。老師通常是不會難爲你的,只是借這個機會讓你醒醒神。可你沉默了半響,不知今夕爲何年。這時身邊就會傳來一個數字,一個單詞,或一個長句,你只需重複一遍,就可順利通關並繼續享受坐下聽課的待遇。這時,對於那些在你四周努力用氣息向你傳遞暗號的小提詞板,你會說什麼呢?我只說一句話,就足以表達我當時的心情:

“小點聲!”

每當這時,我都能看出一個人在班級裏的人緣和他隨機應變的能力。比如,這位在語文課上“釘桌子”的小同志,被叫起來時周圍高聳的提詞板竟有三四塊之多,且此起彼伏。一時間我只聽得一陣“躲避①”之聲。同學們,我敢打賭語文老師一定聽到了。

又比如一節數學課上。遙遠的窗戶之邊,一位粗壯的兄弟給叫了起來,想了半天還是答不上問題。令人傷感的是,沒有一個人告訴他答案!看着他落寞的背影,我只能勸道:“並不是他們不想告訴你,他們也不會啊!”

當然,一個班級裏總是有那麼幾個站起來就會答的。要全是那種靠“提詞板”過活的話,不就抹殺了老師們的功績了嗎?但他們算異類,故此按下不表。

我在這方面的戰績可稱作悲劇。由於我的勢力範圍都離我太遙遠,聽力不佳的我常常是一知半解地看向正努力靠近我方根據地的小題詞板們。但他們的努力通常是沒用的,於是最後怒而靠自己。

不知是不是快畢業了的緣故,同學們常寫的“回憶”這類題材突然少了起來。我時常有些壞心地想,是不是因爲八年級上學期就把九年級的感情都愁光了呢?直到這一刻纔有些明白,原來其中更帶了點近鄉情怯的意味。

將來的某一天,我是否會忘記他們呢?忘記剛入學時一個個的樣子,忘記課堂裏努力重複一個詞好讓同桌免受粉筆頭之苦時的焦急,忘記被借走東西后找不到的無奈……答案似乎顯而易見。是的,總有那麼一天,我會忘記全班人的名字;基因的力量不可小視啊。

但我還是樂得把他們寫下來。無論嬉笑怒罵,亦或一嘻一嗔。因爲這時的他們就像是被我在操場或教室抓包的臨時演員,還沒來得及化妝就被推到鏡頭前,還來不及收回向前或向後伸出的小爪子,還帶着略顯青澀的笑,就被我按下了快門,成了一張張我也不知道能儲存多久的照片。最後免不了被裝訂爲一本略顯拙劣的書。

許多年以後,我會親自翻開這本被命運裝訂的書,看你們還沒來得及化妝就被推到鏡頭前的樣子。當然,這其中也少不了你,我努力高喊答案的小提詞板,和回身怒喝你“小點聲”的我。

我的課堂作文12

課堂上發生的一件件小事,往往如平靜的水面投下的一粒石子,給安靜的課堂帶來許多的樂趣。

今天下午,伴隨着第二節課的鈴聲,張老師面帶笑容,邁着輕快的步伐走進教室。“上課!”“起立!”“同學們好!”“老師好!”“同學們請坐!”在我們與張老師的互相問候聲,我們安靜地坐好,等待着一堂課的開始。

同學們剛坐下,我忽然發現我的書包旁竟然有一元錢,我彎腰撿起了這一元錢,心想:這會是誰丟的呢?於是我就舉起了手。張老師看見了,微笑着說:“有什麼事麼?”我站起來說:“張老師,我在書包旁撿到了一元錢,不知道是誰丟的?”

張老師接過錢望了一下全班同學,問:“是誰丟的一元錢?”張老師的話音未落,我的同桌劉嘉楠就站起來說:“老師,是我丟的,這是爸媽給我的坐公交車的錢。”

張老師把錢遞給了我的同桌,可就在這時,我的後位孫寧站起身說:“張老師,這是我丟的錢,我放在我的筆袋裏了,現在沒有了。”張老師望望孫寧,又望望劉嘉楠,微笑着對劉嘉楠說:“你摸一摸你的一元錢有沒有在你的別的口袋裏呀!”劉嘉楠用手摸了摸自己的褲兜,忽然手停住了,果然摸出了一元錢,劉嘉楠摸了摸自己的後腦勺,不好意思地說:“張老師,我的錢還在我身上呢!”說着轉身把一元錢又遞給了孫寧。看着劉嘉楠尷尬的樣子,同學們都笑了。

張老師站在那裏什麼都沒有說。等了一會兒,看到我們都坐好啦,張老師微笑着轉身,在白板上的加分欄二組的位置加了二分,同學們先是一愣,然後全班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我知道這是對我拾金不昧的表揚,我不好意思地笑了,心裏真是比吃了蜜還要甜!張老師微笑着看了看同學們,忽然又轉身在二組的加分欄裏各減了兩個一分,一時間教室裏忽然安靜極了,同學們疑惑地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接着有人小聲議論着:“這是爲什麼呀?”張老師也接着說:“對呀,這是爲什麼呀?哪一位同學知道呀?”張老師的話音剛落,劉樂康同學就舉起了手,劉樂康站起來說:“是因爲孫寧同學沒有向管林雅道謝吧!”張老師微笑着說:“請坐。”然後又在劉東康所在的組裏加了一分,這說明劉樂康回答是正確的。張老師又問:“誰還知道?”張澤雄舉起了手,站起來說:“因爲管林雅拾金不昧您給她加了二分,劉嘉楠沒有弄清楚,就說錢是他的,所以您給他減了一分,孫寧找到了錢,沒有向管林雅答謝,所以您給她減了一分。”張老師說:“請坐。”張老師在張澤雄所在的欄裏也加了一分。

“請”、“謝謝”、“對不起”、“沒關係……這些文明用語很簡單啊,鞠躬、讓座……這更是舉手之勞,但正是這些看似簡單的小事卻體現着我們的素養。

哈哈!我們班經常演奏動人的小插曲,我們在這蘊含哲理的樂曲中不斷成長着。

我的課堂作文13

上課是學生們的家常便飯。從小到大,我上過許多程序式的課,而給我留下千絲萬縷的便是那一節突如其來的課——

上學期,也記不清是哪一天。原本我們這些童心氾濫的小大人正沉醉在歡聲笑語中,可老師如太陽雨般突如其來的話,讓我們驚慌了好一陣——校長居然要給我們上作文課!

懷着緊張和些許興奮,我們這十幾個人三三兩兩地來到這“課堂”。校長似是早早站在講臺上,我坐在位子上,緊張地玩弄着鼠標。這時,我突然一個激靈,猛地想到,校長一半都是很嚴肅又嚴格的吧?我又不住慌了起來。可校長接下來的一節課讓我改變了這陳舊的觀念。

校長先是威嚴地“赫”了一聲,教室裏立刻安靜下一大半。我不安地擡眸看着校長,彷彿身後又一羣野狼在追趕一般。可誰想到這時,校長突然急剎車一改之前的嚴肅,微微笑眯眯地點起名後,又交代起這節課的內容。看着校長如此親近的樣子,我懸着的心垂下來,繼而埋頭苦幹起來。

我盯着電腦裏學長們的作文,不禁在心裏讚歎他們的文筆。而正當我在九霄雲外徘徊時,校長悄悄拿起小棒,不輕不重地在講臺桌上敲擊。一開始許多人都沒反應,可當校長“誒”了一聲後,同學們紛紛擡頭盯着莫名其妙地校長,我也不例外。只見校長裝作一副很失望的樣子,嘴裏唸到:“你們的反應力太差了,我棒一敲,就說明我要講話了,你們就要擡頭看着我啊!”看着校長一副活生生的孩子樣,我不禁在心裏狂笑起來,沒想到校長也如此好玩!“我以後棒一敲,你們就要擡頭看着我昂。我們現在在來試一次,你們都先低頭看電腦。”我們都主動跟校長玩起這“敲棒小遊戲”。校長在講臺桌徘徊幾圈,突然輕快地敲擊桌面。這下有了準備的我們紛紛擡起了頭,一個沒漏。校長這才露出滿意地微笑,讓我們繼續鑑賞作文。

在這課堂插曲後,校長時不時開個小玩笑逗笑我們,時不時又一副威嚴的樣子讓我們安靜。可當他講起課來,卻又是另一副樣子。校長隨意動着鼠標,嘴上淡如風雲的語氣,又熟悉地授課。特別是校長那句“寫作文其實很簡單,就是把你想寫的寫下來,在進行細微的調整和修改,這就是作文”沒錯,只有多看多讀多練多寫,才能寫出好作文。做其他事也是如此,只有“多練,多刻苦”纔能有收穫。

這堂課不僅讓我看到了不一樣的校長,更是讓我歡笑,讓我懂得了道理。沒錯,課堂就是這般神奇的地方,透過實踐與老師的指引,找到無數隱藏的寶藏,我想這也是“課堂”的意義吧。

我的課堂作文14

課堂似一葉小舟,我們學生就是那撐篙人;課堂如一隻風箏,我們學生就是那三月風。課堂是靈動的,因爲我們思維的敏捷;課堂是高效的,因爲我們合作的緊密;課堂是陽光的,因爲我們是課堂的主人。

一、陽光課堂——快樂釀造

踏進教室,老師總會被我們那因渴望而炙熱的眼神吸引。那眼神中跳躍着的,是快樂的火苗。我們快樂地思考一切,一旦有疑惑,馬上高高舉起手大膽提問。老師會被這樣的問題激起教學興趣,從而在答疑中提高教學水平。這也有助於調動我們的學習積極性,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把握快樂學習的感覺。課堂的主線由我們引導,主動性由我們掌控。“陽光課堂”氤氳着快樂,釀造者快樂。

二、陽光課堂——智慧涌動

課堂是學習的主陣地,是智慧的源泉。面對不同的課,不同的方法推動着智慧的涌動。新授課上端正筆記,複習課上仔細聆聽,習題課上着重要點,實驗課上規範操作……良好的習慣使我們的聽課效率更高,汲取智慧更多,這是“我們是課堂的主人”的另一種表現形式。當我們完全理解並吸收課堂上所講的知識,能夠適當地拓展延伸時,我們就不是課堂的“過客”,而是掌握了一切的“主人”。

三、陽光課堂——合作創新

我校推行的“研究性學習小組”便是合作形式上的創新。陽光課堂中“師生合作”、“生生合作”也是頗受歡迎的環節,我們從中受益匪淺。我們各個小組的認知水平、學習能力存在差異,但在一起激烈的討論時,往往會產生不同凡響的結果。老師的巡視答疑更是起了關鍵性的作用,及時地對我們的思維加以引導,以便我們更進一步的探究。對當堂合作的評分,更是創造了公平有愛的合作氛圍。在這其中,我們學生仍是主人翁,我們清晰的思維主宰着課堂的走勢,我們緊密的合作推動着課堂的進步。

四、陽光課堂——多元展示

告別以往單一的板書,多元化的教學模式是陽光課堂的鮮明特點。表演、音像、教具等多媒體手段成爲活躍課堂氣氛的功臣,更關鍵的是這些多媒體還經常爲我們所用。幫老師做課件既能幫助我們理清課堂脈絡,又便於老師瞭解我們的知識需求和學習現狀,一舉兩得。在課堂上即興表演,既能豐富課堂內容,又增強了自信心,還加深了對課堂知識的形象理解,使我們印象深刻。這種“做主”的方式功效大,挑戰性強,能力要求高,但這並沒有難倒我們,相反,它推動我們前進,讓我們在課堂中“過把癮”。

陽光課堂是一個民主、和諧、多元的大舞臺,讓我們學生在舞臺上盡情地綻放光彩。“我的課堂我做主”,這不僅僅是一句宣言,更是基於實踐的創造。

我的課堂作文15

陽光化作金絲,繡在窗櫺上;清風牽着花香,滲入學子的心;雲彩也不願落下,與天穹勾勒一曲……爲何我們的心如剛出釀的酒般香醇——我們迎來這煥然一新的課堂!

上課鈴響,班長令下,全班肅然。我們六人踏着筋斗雲,“十萬八千里”行到。爲何此刻我們竟變裝成了“小老師”?咳,這還不是我們班主任玩出的新花樣——高效課堂!爲了不讓這高效課堂鬧成“搞笑課堂”,我組組長一本正經的八道,終於將我們成功,肩負起“歷史重任”上那戰場!

沒有預言的演出,是否會“該配合你演出的我演視而不見”?

小組代言國寶壯志凌雲,如冬日裏的一把火,點燃了我們的熱情——東風吹,戰鼓擂,雷達小組怕過誰!一霎時,結冰般的空氣擊碎,化作夏日狂風,掌聲如暴雨擊者鼓!那一吼聲是一切成功之母!

“好的開頭決定了成功的一半。”我組智商擔當楊學霸,語文書上擠滿了筆記,猶如放假爆滿的公交車般令人膜拜!“下面由我來爲大家秦王的人物性格!”楊學霸一馬當先,一個個垂着的腦袋如地鼠般探了出來,容光煥發!“就要像蠟燭一樣,有一分熱,發一分光,給人與溫暖。”楊學霸光一般的存在,怎麼能不點亮我們渴求知識的燭芯?

縱然心如打鼓,卻有金活寶在!如同香酥的薯條有了番茄醬,氛圍也愈發美味起來。金活寶認爲,太子丹與荊軻更偏向於一種利益關係,言荊軻“士爲知己者死”的說法並不十分確切,不然,太子丹怎會“疑其有”?同學們聽得津津有味。我組毛同學勾勒出一幅秀美的板書,似一位位白衣女兵肅立在驕陽之下,我們都不住盯着那黑板,讚不絕口。

到我了!五天的預備,終於有了展示的機會!我手捧教材幫,眼睛似二維碼般快速掃描着全文,迴文定位,從文中逐步荊軻人物形象——音量剛剛好,情感剛剛好,速度剛剛好!王老師“混”入學生羣,爲我們指點迷津,明瞭人物形象要分點。完美主義或許有點遺憾,但我相信,下一次,內容也會剛剛好!

陽光漸淡,爲了那清風更加沁脾——我們小組展示即將完畢!同學們千萬不要有什麼疑問啊!

“荊軻未等友人來便先行,是否不顧全大局?”

“士可殺不可辱!太子丹暗諷其怕死,荊軻能不有反應?不正體現其剛烈?”

還好我組人才濟濟!陽光不住鑽了進來,清風掀起書角爲我們喝彩——我的課堂我們做主!

標籤: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