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事件作文 > 讀書作文

有關寫讀書的作文9篇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作文根據寫作時限的不同可以分爲限時作文和非限時作文。你所見過的作文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寫讀書的作文9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有關寫讀書的作文9篇

寫讀書的作文 篇1

“每一則故事都蘊藏着深刻的道理,就好像金色的陽光,能夠除走青少年內心沉沉的陰霾;每一段文字都寄寓着高尚的情懷,好似怒放的玫瑰,讓成長的日子溢滿花香。”——題記

是什麼在你躁亂時給你寧靜,在你困惑時給你啓發,在你傷心時給你慰藉,在你潦倒時給你力量,在你得意時給你清醒?……那就是我們身邊的良師益友——書籍。書,小小的體積蘊含着無窮的內涵,娓娓地向我們彈奏一曲曲動人的樂章。

我喜愛讀書,書幫我“知善”。書上曰“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做人就要存善心,表善意,起善行,終善果。要善待同學,善待朋友,善待親人,善待對手,更要善待自己。我在書上學到的第一個成語就是“與人爲善”,我要把這書中文字元號的“善”變成更加具體的“善事”。

我喜愛讀書,書幫我“知義”。書上曰“鐵肩擔道義”,這個“義”不是義氣,是指自己承擔的義務和責任。書讀的越多,自己肩上承擔的義務也就越多,對社會承擔的責任也就越大。書上還曰:“多行不義必自斃”。書告訴我們什麼是國家之義,什麼是江湖之義。什麼義可行,什麼義不可行。

我喜愛讀書,書幫我“知理”。書上曰:“世界是物質的,物質是運動的,運動是有規律的。”世界上如何事物都是有聯繫的,有規律的。因此我們只有“按規律辦事”才能夠事半功倍;分不清事物的內在聯繫和事理,那隻能是事倍功半。

我喜愛讀書,書幫我“知遠”。書上曰:“智者慮遠,見微知著”。讀書可以幫我們明亮眼睛,明辨是非。在慢慢人生路上,難免會有一些困難,有一些干擾。書籍,好像一艘船,帶領我們衝出狹隘的溝谷,行駛到廣闊的大海;書籍,好像一面旗幟,引導我們獲取知識的密碼,開啟智慧的大門;書籍,好像一盞明亮的燈,爲你照亮人生前方的道路,爲你照亮心靈的塵埃!

朋友,如果你想求善、求義、求理、求遠,那就熱愛書吧!

寫讀書的作文 篇2

喜歡聞淡淡的書香,思緒瀰漫於寂寥的星空。可能是疏星、幽月下的柔柳、翠禾透着些許清新。也可能是稠雲、碧落裏的絲絲點點勾勒着未萌動的憧憬。

大多時候,靜靜的坐着。摩挲着溫軟的扉頁,想着故事的動人之處,便思索着何處爲點睛之筆。可許久之後都是悵然而歸。爲何呢?因爲故事的通篇都有伏筆的影子,都是有用的成分。不像我,寫了老半天中心思想還沒出來。所以現在只好品品別人的好文章吧!

休息片刻,一種閒適的迴歸。

沒有倦鳥歸巢,秋葉鋪地的蕭瑟;沒有鱗次櫛比、摩肩接踵的繁華。只有踏在鬆軟的河沙上,想着海浪的味道,臆想着海風的撲面而至,甜美的味道縈於耳畔。最後卻不得不回到現實、回到喧囂的城市:做一個愛學習的好孩子。

於是,用書陶醉自己。

讀過很多很多故事,從未發現如我般任務存在。於是便認爲故事全是虛構的,他們只是爲了名和利,僅此而已。直到淡淡的青色胡茬帶來晚秋的遲暮成熟,才發現,每個少年都是多變的。他可能愛一個人愛到死去活來,下一秒就形同陌路了。所以我我不總是我。

常常也乖乖的坐着,猶如料峭的春風吹過枝椏般的輕的讀完一篇文章。只不過,讀完後的心底依然揮不去那些悵然和無奈:甜蜜的故事有一星半點的遺憾,更何況那一幀幀悲慘畫面呢?

一直想做個書中的過客,這樣就不會流連忘返、用情過深了。可忍不住的,還是那顆少年心呀!

所以,只好讀書着想。這是中很不好的習慣,因爲你隨時可能忘乎所以,但我喜歡。因爲這讓我忘記那些惱人的事。譬如沉重的學習壓力。

讀書着想,我喜歡這四個字,就好像書於我不再只是一件工具。它可以是我最好的祕密好友,也可以是我的特別老師。

我喜歡讀書着想。

寫讀書的作文 篇3

近日,來自廣州某小學《學生機場席地而坐看書》的一組圖片,走紅網絡。30多名四、五年級的孩子,在機場翻出準備好的書本席地而坐,進行閱讀。這本來是件好事,但我卻想就這件事情的幾處細節提出質疑。

首先,相關的帶隊老師說這次特別要求,不允許孩子們帶手機等電子設備。這一點就不免有些不符合人性,有點作秀的成分。這是一個四、五年級孩子的遊學團啊。成年人出門在外都會很想念家人,經常打電話。這羣小孩子出國在外,又怎會不思念家呢?如果有突發事件時,孩子們的安全又如何保證呢?遊學團的本質就是在遊玩兒之中體會文化習俗和英國的教育理念,孩子們是去開拓眼界的,不是去增長知識儲備量的。如果遊學都要步步緊抓,那還不如用那些錢報個輔導班呢,何必要出門去遊學呢?

接下來,便是中心環節,其實這只是孩子們的日常行爲習慣。相信很多中國小學生也能做到。看到老師的這一句話,我的內心很受刺激。讀書當然是每個孩子,每個人都應有的習慣。可是,他們只是羣十來歲的孩子,他們正處在玩鬧的年齡。面對即將啓程的旅途,我相信沒有幾個孩子是真的能靜下心來,深入閱讀的。他們之中絕對不乏眼睛盯着書,思緒卻飄在他處之人。

作爲老師,他們應該知道:在機場這種喧鬧的環境下,許多人是無法沉靜的。老師們組織他們看書,還不如教一教他們在機場應該注意些什麼,如果發生緊急事件,應該如何來處理等等。這些知識對孩子們來說,更加實際。古人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現在萬里路就擺在面前,這麼好的實踐機會不去把握,爲什麼偏要在如此紛擾的環境下讀書呢?因此,我很懷疑這些小學生的行爲,他們是自己要讀呢?還是老師要求他們讀呢?還是讀給路人看呢?

我們都說:在正確的地點,要做正確的事情。在學校裏面,孩子們就應該積極學習知識;在課外就應該積極參加活動,獲取成長。他們的行爲,在我看來,就是爲了讀書而讀書,爲了顯得自己是個學生而讀書,爲了顯得學校優秀老師認真負責而讀書。他們就是在不正確的地方幹了正確的事,這是荒謬而毫無意義的。

讀書最怕的就是爲了讀而讀。我們不能掉進入這個陷阱。老師培養孩子們讀書的習慣,這個沒錯,但是,不能把讀書作爲譁衆取寵的手段。只有當孩子們真正意識到讀書的必要並且主動閱讀時,讀書纔會變得有意義。如果能做到這一點,即使這羣孩子帶着手機,我想他們也會拿着手機讀電子書,而非被逼無奈,在機場的地上,捧着書本,思緒萬千。

所以學校啊,真的應該反思一下你們的教育方式了,學生們真的願意在那裏閱讀嗎?別讓他們爲了讀書而讀書就好。

寫讀書的作文 篇4

生活在這個科技發展的時代,書本已成爲我們生活中的一部分。尤其對我們學生而言,可以誇大其舍辛地說它是我們生活的全部。

從古時候起人們就很重視讀書。讀四書、五經、讀三字經、讀論語等。人們對於讀過書的人,都會高看一眼,因爲他們“知書達理”有修養,有禮貌,而且懂的多,知識面廣,說出來的話都會讓人感的清新、舒服。

杜甫曾有“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的詩句。他強調的就是人們應該多讀書,這樣才能達到出口成章的造指。古人尚且如此,作爲新時代的我們更應該明白讀書的作用。

讀健康的書籍是一種百益而無一害的事情,暫時先不談別的,把它的作用定格到最低點,它最起碼可以讓我們認識字,不做睜眼瞎,不會輕易地被別人騙;再升格,它會讓我們透過古往今來的事實與文人墨客,宇宙星空的奧妙,解釋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奇怪現象,懂得身邊用品的原理、結構等。數值常見病症的治療方法,以及時解救他人或自己於危難之中……還有很多,且不一一說明了;再次升格,它可以提高我們自生的修養,教我們怎樣做人,讓我們有文學修養,有創新的能力,基礎,以使將來更好地爲國家服務,爲社會發展而盡我們一點微薄之力。

現在我們還可以說是學習的初級階段,學到的書籍也只有課本而已,我們不應該侷限於此。雖說是初學,也還是有一定的閱讀課外書籍的能力。學習之餘,我們還可以買一些適合我們讀的書本,瞭解一些課本上沒有的東西,拓展我們的知識面增強語感,增加深度,從而也可以提高我們學習成績,讓我們都變成別人心目中的“百科全書”,這對於我們自己豈不是兩全其美的事嘛。

其實讀書也是一種美的享受,獨到我們喜歡的內容可以讓我們感到高興、快樂,感覺到世界是那麼的美好。也會被其中的內容,深深吸引住,讓我們有一種總想用閱讀來填充自己的大腦的衝動,閱讀到抒情的文章會讓我們也有之感動,知道人間所從在的真情……

說了這麼多,總之一句話:讀健康的書籍對我們來說是非常有益的,它的益處舉不勝舉。

寫讀書的作文 篇5

說起讀書,長了這麼大,還頭一次審視讀書。因爲從自己當學生開始到身爲人師,我們都時刻與書爲伴,只不過我們太習以爲常了,甚至沒能夠好好靜下心來,去品味以下讀書的感覺和收穫。

學生時代的讀書感覺,一個字“累”,儘管自己沒有在高中畢業時,把所有的書都撕掉,燒掉,但也毫不吝嗇的把它們裝進口袋給賣掉了,可以想象那時候的書對學生的壓抑。

走上工作崗位,發現在學校學的知識已經不能夠使自己從容的面對一個個活生生的求知面孔,甚至無法控制他們靈活的四肢,使得課堂內外,散亂不已。這時,一種再度學習的願望油然而生!

先是看影像資料,聽一聽他們的育人技巧。後來發現,看影像資料侷限性太強。變改爲看書。隨時隨地都能夠翻閱,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看的書自然就多了起來。最初一個月兩本,發展到一個月4本,讀書筆記也用了一個又一個。有時候,我還把自己的心得體會寫在日記裏,不時被女兒翻閱,她也有了寫讀書筆記和寫日記的習慣。

自從看書以來,對書中的理論知識不太感興趣,甚至感覺作者有羅列無用的東西以充當作品的內容之嫌。對讀書者來說,學不到任何東西。這可能就是人們爲什麼對現在的書有這麼一種看法“現在不管是不是個人兒都能夠寫書!”

對人類最具影響力的《論語》,我看完之後,方感覺出書人競如此的不負責任,同樣的一句話,競在書中出現兩次,並且命名在不同的章節中,賦予了完全不同的兩個意思。看來盡信書,則不如無書。

讀書中,我曾經發現了一個戲劇性的時刻:生病輸液時,是我們讀書的最好時刻。靜靜的躺在病牀上,認真的讀着每一句話,慢慢的去品味書中的道理和智慧。唯一的缺陷就是無法把精彩的部分、哲理性的話語記錄下來。等你有時間在去記時,也許找不着了,這時候是最可惜的了。

書,還是要繼續讀下去的,吸取精華,去其糟粕。在有書讀的日子裏,我們生活的很充實。讀過很多書之後,我們會發現眼神中充滿了定力。我們不會在無所適從的面對變換無窮的世界,我們因此會從容的度過每一個精彩的時刻!

寫讀書的作文 篇6

讀書,是一種知識的積累,是一種內心的啓迪,是一種心靈的淨化。我們要熱愛讀書,猶如干枯的小草享受着甘甜的雨水,猶如自由自在的小鳥享受着廣闊天地的美好,猶如隨風漂泊的小船渴望到達彼岸。學海無邊,知識像大海一樣無邊無際,我們只有堅持不懈地讀書才能將知識裝進自己的腦袋中。古人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讀書讀得多了,知識也就豐富了,寫起文章來文思泉涌。我們要認真地對待讀書,才能感受讀書的苦與樂。

讀書是苦的,猶如咖啡一樣苦澀。每天,我們都要很早起來,很晚休息。一天的作業量壓得我們喘不過氣來。例如,孫敬爲了勤奮刻苦地讀書,晨夕不休,他爲了激勵自己而不讓自己在不知不覺中睡着,用一根繩子的一端系在屋頂的樑上,當自己睡着時,繩子就會緊勒着頭而在睡夢中痛醒,而繼續在昏暗的燈光下讀書,就這樣在疲憊和痛苦不堪中讀書;又如蘇秦,讀書欲睡時,用錐刺自己的大腿,以激勵自己發奮刻苦,雖然讀書很苦,但他們仍然是晨夕不休、廢寢忘食、勤奮刻苦地讀書,這就是衆所周知的“懸樑刺股”。又如孫康家裏很貧窮,夏日裏,抓十幾只螢火蟲放在一個袋子中,藉助螢火蟲那微弱的光線來讀=書;冬天常常在雪地裏靠雪地反射的光線來讀書。這兩個成語的由來,正是古人的讀書之勤奮、讀書之苦的真實寫照。

讀書是樂的,猶如一隻剛飛出鳥籠的鳥心在廣闊的天空中自由自在地飛翔,享受着自由的快樂。當你因爲努力讀書而名列前茅時,你會感受到讀書的快樂;當你沉浸在茫茫書海中而享受閱讀的快樂時,你會感受到讀書的快樂;當你沉浸在茫茫書海中而享受閱讀快樂時,你會感受到讀書的快樂;當你因爲參加競賽而獲獎時,你會感到讀書的快樂。例如孔子特別喜愛看書,經過堅持不懈地學習後,成爲永留青史的一大著名思想家,其流傳至今的名篇數不勝數,每篇文章每句話都寓意着深刻的含義和做人的道理。如《論語》中的“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又如:“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我們正年輕,正處於風華正茂時期,我們要好好抓緊時間努力學習,划着木舟馳騁在知識的海洋中,而不要等到年邁時而虛度年華而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因碌碌無爲而羞愧。我們也不應該“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芳毀讀書遲。”而應該“活到老,學到老。”

讀書是苦的,而讀書又是樂的,苦澀與快樂夾雜在一起,這就是讀書的味道……

寫讀書的作文 篇7

俗話說:“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薦有顏如玉。”這句話在古代的是候就有很的寓意,並流傳至今成爲名言。好奇的我也因此喜歡上了讀書,學會了讀書,

書不僅是我們學習的重要的工具,更重要的是讀書不僅讓事實說我們學以至用,還讓我們養成了愛學習的好習慣,學會了課以外的知識,帶給我們更多的樂趣和成就感。

平時,我讀過很多書,書的種類很多,作文、童話、詩詞、茗著等等。就連小時候我最愛的連環畫還珍藏着,這些書記載着我的成長曆程,隨着年齡的增長,我喜歡的書也不斷的變化,增多,視野不斷開闊,現在我喜歡讀一些少兒茗著和話題作文,以便以後升入初中打下基礎

現在,我們的老師也時常教導我們要多讀書、讀好書,讀有益於我們學習和習作的書,讀完後要記筆記,要想在書中攝取更多的營養,必須不斷的練筆,反覆推敲語言,在書中積累,在寫中運用,效果會越來越好。提昌我們養成:“不動筆不讀書。”的好習慣,

記得有位名人曾經說過:“書是人類的好朋友,”是啊,一本好書會使我們受益非淺。最近,我讀了一本名叫《小王子》的'童話書,小王子生活在旅行中來到地球,看到精彩迷戀的地球,並與人類結下深情的時候,想到了還要照顧深愛着的玫瑰花,依然離開。讀了這本書,讓我明白了什麼是純潔的心靈,這是多麼真摯的感情啊。這本書裏還有好多故事都寓意深刻,讓我懂得了好多做人的道理。

另外,我還讀了許多關於學習方面的書,許多優秀的詞句、文章、斷落、我都做了筆記,並且記到了我的腦海裏,並運用到了我的寫作中,我越來越覺得寫作文輕鬆自如了。記得好幾篇課堂作文都受到了老師的好評,這也與我熱愛讀書分不開的。

總之,書是知識的海洋,我會自由自在的在書的海洋裏漫遊、學習。獲取更多的知識,我會堅持讀書,熱愛讀書,不斷的提高自已的學習和習作能力,取得更好的成績。

寫讀書的作文 篇8

生活有悲有喜有哀有樂,向我們展現了一個五味雜糧的世界,書,就是一顆璀璨的明星,照亮我的生活。

記得小時候,我常常拒絕讀書,甚至去破壞書籍。

三年級暑假,我和媽媽去海南姨媽那裏避暑。到那以後,表哥總是把自己關在書房不出來,出自好奇,我拿鐵棍把門撬開了,進去之後,只看見沙發地板上溢了一堆書,而表哥坐在中間,都快要被書淹沒了。我走過去問他:‘你在幹嘛?’‘看書。’‘看什麼書,走,跟我出去玩。’‘不想去。’表哥不動聲色的回答

我看他這麼入迷,自己也隨手拿了一本書來看,沒想到,剛看到第一頁就被書中的故事深深地吸引住了,就繼續看了下去。看完這本書,我心裏在暗暗感嘆:沒想到這些書這麼好看!然後,我看了看手中的這本書,表哥把它打理得乾乾淨淨,手指尖滑過的每一頁都這麼光滑舒服。再想一想我的書,殘破不堪的書皮包着幾乎被我撕爛的書頁,一想到這,我便慚愧的低下了頭

就這樣,我和表哥一直待在書房,連我媽叫我們吃飯我都沒聽見呢!

書,就是一章跳動的音符,就是一張流光溢彩的畫頁,就似蝴蝶飛過花叢,泉水流過泉崖,那樣默默無聞隨我們到老。書就是我們的老師,就是我們的朋友,所以我們要多讀書,讀好書!

寫讀書的作文 篇9

最樸素的筆墨描繪出最美麗,最有色彩的圖畫,最平凡的筆墨透出最感人,最耐人尋味的意境。這便是讀書絕妙的享受。

從小我就喜歡讀書,與書結下了不解之緣。久而久之便覺得讀書成了一種享受,書中那看似平淡無奇的文字,卻透着令人無法抗拒的魔力,慢慢的感染着我們,把美滲透進我們的靈魂。每當讀書時,我彷彿走進作者的內心,聽到他的心跳,追逐他的思想,捕捉他智慧的火花。孤單時我會對月輕吟“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澎湃時我會想起“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詩句。我甘心被這靈動的文字所融化,這便是我讀書時那種難以言喻的感覺。

深夜,點一盞燈靜坐在窗前,品着熱騰騰的香茗,讀着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總不知不覺地把自己置身於想象中,好似我正走在那潮溼的小煤屑路上看着那荷塘中的月光倒影。作者那字裏行間的感情如漿液般,溢於筆墨間,使你或是平靜,或是悲傷;或是悠遠,或是綿長。每當想起那“籠罩着輕紗的夢”,便不知不覺的醉了,彷彿走進了一幅意境悠遠的中國畫,這便是一種獨特的享受。

隨着我漸漸長大,我喜歡上了中國古典名著。喜歡上了《水滸》中,梁山好漢的豪放仗義;感慨《紅樓夢》中黛玉葬花的無限悲涼;最崇拜《三國》中:“滾滾長江東逝水,浪淘盡千古英雄”的豪放;我向往與諸葛亮結識,欣賞他“未出茅廬,先知天下事”的才智:驚歎周瑜“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的謀略,還欽佩劉備“三顧茅廬”的求賢若渴,最感慨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的老謀深算……此時,激情,霸氣盪漾於我全身,好似我已來到那蕭蕭的古戰場。俗話說得好:“讀史使人明志”,讀書不僅是一種精神的享受與滿足,還教會了我許多哲理,使我的生活變得絢麗多彩而又充實。

讀書,總讓我的心隨着文字曲折起伏,沉浸在那朦朧的世界裏,忘卻一切煩惱,只去享受那份難得而不凡的快慰。每當漫步書中,當指尖滑過書脊時,那每一絲快慰,都使我無比幸福與自由。我想說,讀書真的是一種美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