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事件作文 > 讀書作文

【精品】談讀書作文7篇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那麼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麼寫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談讀書作文7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品】談讀書作文7篇

談讀書作文 篇1

《格林童話》、《安徒生童話》帶我進入童話世界,讓我感受到了真、善、美。《弟子規》則教會了我要孝敬長輩等。其中我最喜歡讀的是《愛的教育》,因爲我從《愛的教育》中學到了許多知識,懂得很多道理。

《愛的教育》以小男孩安利柯的眼光,從10月份4年級開學的第一天寫起,一直寫到第二年7月份。全書共100篇文章,包括髮生在安利柯身邊各式各樣的感人的小故事和父母在他日記本上寫的勸誡啓發性的文章,以及10則精彩的"每月故事"。《愛的教育》讓我知道了人與人之間要和睦相處,讓我懂得了要愛同學、愛老師、愛父母,珍惜身邊的人。

我愛讀書。書真是讓我着迷。一走進書的世界,我就會忘記一切。有一天早上,我一起牀就在看書,媽媽放了杯牛奶在我桌上並叮囑我喝,可是等媽媽中午做好飯,進來叫我吃飯時,那杯牛奶還放在那裏。看着那杯牛奶,媽媽無可奈何地搖搖頭,我不好意思的對着媽媽笑笑,我看書看得太入迷忘記了。

我愛書,書是我的良師益友,在成長的路上它陪伴着,引導着我,教導我,讓我的生活更加充實更加豐富更加燦爛。

談讀書作文 篇2

“唯文有色,豔於西子;唯文有華,秀於百卉”。書是知識的源泉;書是智慧的鑰匙;書是進步的階梯;書是我們時代的生命!

持一本好書如乘一葉扁舟,弄潮於知識之浪,縱然驚、險、奇、難,仍縱橫於天地。不斷在書中攀登方能鑄成一把金閃閃的鑰匙,一一開啓智慧之門。是的,開啟書頁,開卷有益,搏擊浪花,激起智慧的水珠,映出七彩的霞光。讀《水滸傳》嘆武松的豪爽;閱《紅樓夢》感寶黛的才情;看《冰島樵夫》贊漁人的堅強。讀古文,感嘆勾踐亡國後,壯心不已,臥薪嚐膽,終於把吳國打敗;孔子周遊列國,四處拜訪學習,才成爲一代聖人。

大義的文天祥說:“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無畏的魯迅說:“忍看朋輩成新鬼,怒向刀叢覓小詩”;視死如歸的譚嗣同說:“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

書如同我人生路上的一盞明燈,告訴了我太多太多……

在我因失敗而痛苦迷惘之時,書對我說:“真正的光明並不是沒有黑暗的時間,只是永遠不被黑暗所掩蓋,真正的英雄並不是沒有卑下的情操而是永遠不被它所左右。”

在我爲一點成就而驕傲自滿之時,書對我說:“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強中自有強中手,一山更比一山高。不要被勝利衝昏頭腦,再創輝煌,更上一層樓”。

在我因受挫折而膽怯之時,書對我說:“人生的道路不是一帆風順的,常常是充滿崎嶇。不畏雷電,克服一切困難、阻礙,總有一天會見到彩虹”。

在我自卑之時,書對我說:“自卑者害怕失敗,卻永遠不會成功。殊不知,雄鷹可以比雞飛得低,但雞卻永遠飛不了雄鷹那麼高,成功的機會總會青睞於自信者”。

書伴着我已八年,兩歲那年,當我還依偎在媽媽的懷裏撒嬌時,母親講的一個個童話故事在不經意間將我帶到它的身邊,那美麗動人卻楚楚可憐的公主,英俊瀟灑有不乏紳士風度的王子,狠毒陰險的繼母,可愛的仙女,張牙舞爪的妖怪……。我被裏面的字字句句深深地吸引了,陶醉了。從此,我來到了一個別樣的世界,從童話故事,寓言故事,到十萬個爲什麼,再到古今名著,我讀的書由淺至深,由淡至雅。漫步在字裏行間就像漫步在百花盛開的花園裏,我貪婪的吮吸着它的芬芳。沐浴在這種芬芳中,我健康而快樂的成長着。

書是時代的生命,在高速發展的現代社會,書不但陶冶我們情操,更讓我們分享了高科技給我們生活帶來的點點滴滴,書是全世界的營養品,沒有它人類會枯萎。

讀書,在不知不覺中已經成爲我生命中的一部分,在我成長的旅程中,總少不了我最好的伴侶——書,有了書在,我的精神世界充實無比。我讀書,我快樂,我成長!

談讀書作文 篇3

屈指數來,結識書本已十二載有餘,書本於我,既是良師又是益友,堪爲至交。

從幼年時的格林安徒生到如今的川端康成,讀的書在同齡人中也算不少的了。因此對於“讀書”二字逐漸有了自己的認識,雖則淺薄,但不吐不快。

曾聽說一言,知識即善。初聞不然,細較則盡然。只是這裏的“知識”二字須作計較。雖然如今人們都將讀書人稱之爲“知識分子”,但在我看來,知識並不全限於書本。有些人也許目不識丁,但秉性純良,這至善的性情必是有人教授感化纔能有的。有好的東西自己悟之,他人授之或書本習之皆是知識,而有識之士才能做到善其身而檢其行。

學習知識的途徑雖多,書本卻是其中極其必要的。

讀書須知寧精勿濫,當前有一批號稱“90後作家”的網絡寫手,文章中既無大見地,又無好文筆,卻能在校園中大行其道,奇也怪哉,我猜想個中緣由莫過於此類書製造的“肥皂泡”太吸引人,無病呻吟的作者們的白日美夢居然也能忽悠一批又一批的年青學子。難道現今的學生會空虛到相信着別人,連三歲小孩也騙不了的謊言來尋求自我安慰嗎?此見閒書誤人的一大表現。因此我說讀書要慎,書本應爲至交,豈能因其自誤前程?

讀書時應懂得思考。有些人看書純當消遣,一本書只關注其情節發展,其它的全然不顧,殊不知有時這一漏是何等遺憾。如曹雪芹的《紅樓夢》,雖然其中的人物糾纏着實吸引人的眼球,但若因此忽略了其中對日常起居,遊戲往來,社交禮儀等的詳盡描寫,豈不辜負了曹公批閱十載,增刪五次付出的心血。

讀書要做到不偏激,兼收幷蓄。中國文學的深刻細緻,日本文學的隱晦清新,美國文學的熱情現實,英國文學的優雅圓滿,法國文學的浪漫憂傷,皆有可取之處,如能遍覽,文章必大有進益。曾有人戲說“天下文人是一家,你抄我來我抄他”。此話太過,但仍有一定道理,唐朝大詩人杜甫曾道:“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如果能多閱讀名家大作,從中學習,取彼之長,補己之短,將來就有機會在文壇上獨樹一幟,自成一家。

書讀到一定的時候,又要學會選擇——列位看官,聽我此言必有疑問,何來前面說書應遍覽如今卻出此言?事實如此,讀書有一個過程,在剛開始確應訪覽名家在心中細細比較,然後擇其高成者悉心研究,才能形成鮮明觀點見識,學海廣博,若自始至終的泛泛而學,不可能有大成就,只有在集中後才能拼出一番作爲,就拿本人來說,曾渴慕哲學的智慧,康德、尼采、叔本華等大家的著作借閱不少,最終覺得還是柏拉圖高一等。雖然我於哲學是門外之人,而帕拉圖的大作又號稱千年來無人能懂,但由於他的某些觀點讓我深爲敬服,因此心中也就推他第一了,雖如今尚不入門,但興趣依然,有必學之,豈不比泛泛而自省力?

所以,如果書能讀好,即使不得像先賢那樣胸中涇謂分明,舉筆字句珠璣,也能心明眼亮,不墜青雲之志。

談讀書作文 篇4

時間:20xx年9月11日

地點:家中

採訪人:劉xx

被採訪人:媽媽

萌萌:媽媽,今天我要對您做一個有關讀書方面的採訪。

媽媽:好的。那你就隨便問吧!

萌萌:媽媽,我想了解一下你小時候的讀書生活。您小時候的書籍豐富嗎?您都看些什麼書?

媽媽:嗯,我小時候書比較少。我一開始都看連環畫,如《楊家將》、《大鬧天宮》、《馬蘭花》等。每次我都看得津津有味,不厭其煩。畢竟書比較少,有時走在路上,看到流動書攤,就會花一分錢看上一本,但那是比較奢侈的事情了。

萌萌:媽媽,我現在的書種類可不少了。

媽媽:是呀!你現在科普類、童話類、文學類的書籍可不少,但是,你讀書的速度可不如我。小時候,我們互相換着書看,看書速度可快了,這可真應了那句話“書非借而不讀”。你現在都到了高年級了,讀書還只是泛泛而讀,是不是缺少一些讀書的方法呢?

萌萌:是的。讀書有哪些方法呢?

媽媽:我覺得書要先“泛讀”,再“精讀”,從薄讀到厚,再從厚讀到薄。

萌萌:那“從薄讀到厚,再從厚讀到薄”,是什麼意思?

媽媽:從薄讀到厚的意思就是在讀得過程中,要做筆記和心得,畢竟”不動筆墨不成書”。因爲書中有了自己的東西,所以變“厚”了。從厚讀到薄就是讀出了書中的“靈魂”,品出了書中的“精髓”。

萌萌:媽媽,您還有什麼讀書經驗,再給我傳授傳授。

媽媽:再就是“溫故而知新”。一本書,每一次讀都會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感受。你現在讀過不少書了,等你回頭再讀,你也會有不同的感受。“讀書百遍,其義自現”嘛。平時讀書,積累也很重要。我小時候也有積累本,看得多了,積累的也多。寫作時,就不會無話可寫了。

萌萌:我現在正在積累呢!

媽媽:記住“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你現在積累多了,對你的寫作會有幫助的。

萌萌:讀書要積累,媽媽,我記住了。其實書對我的幫助真不少。當我一開始寫作文時,總想不出寫些什麼,有時心裏感觸很多,卻無法用語言表達出來。但看書時,一看到作者和我有相似的經歷,看到那一句句優美的語言,便馬上覺得:呀!這不正是當時我想說的嗎?作者把自己的心理表達得淋漓盡致,我怎麼就沒想到呢?現在,我已經喜歡上讀書了,它已經成了我生活中的一部分。

媽媽:既然這樣,我就希望你與好書交朋友,不斷地積累,願書香伴你成長!

萌萌:好!媽媽,我會和好書交朋友的!

談讀書作文 篇5

地點:家裏

人物:爸爸

採訪記錄人:李xx

採訪過程:

問:請問您愛讀書嗎?爲什麼愛讀書?

答:我愛讀書。書中有知識,書中有智慧,讀書可以知事明理,使自己成長、進步,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問:那麼請問您一般喜歡讀些什麼書?

答:從分類來講,我喜歡讀歷史、地理、人物傳記和科學一類的書。

問:讀完書後從書中得到了啓發嗎?這些啓發在生活和學習上有幫助麼

答:我每讀一本書,都受到一定的啓發。有些啓發,直接用與我的生活和學習,對我幫助很大,對我的能力提高很快,可以說讀書是我最好的學習生活工作的一個重要的途徑。

問:請問您一般是怎麼讀書的?能介紹一下讀書的方法嗎?

答:我接觸一本書,首先看它的序,或者先看簡介,看完簡介以後再看看它的綱目,在閱讀前大致瞭解一個這本書的主要內容,和故事梗概間架,然後根據時間安排,再去認真的仔細閱讀。

問:古人云“讀書百遍,其義自現。”請問您有這方面的經驗嗎?

答:有,我們每個人的知識積累和認識的水平是有限的,有些名著我們的能力還不足以讀一遍就能領會的這種程度,因此,我們必須要一遍,兩遍,三遍,多遍的去閱讀,去理解,甚至有些問題,讀更多遍仍然無法理解,這是閱讀的現實。但是有一點,每多讀一遍,多一次思考,就會多理解一些,書讀百遍,其義自現。

談讀書作文 篇6

在文博的房間裏,收藏着幾本他寫的讀書筆記,其中一本我還給他配了插畫。從稚嫩的隻言片語開始,如今,他已經養成了天天閱讀、堅持寫讀書筆記的好習慣。每當看到他的讀書筆記,回想教孩子閱讀的幾年時間,我不禁感慨萬千。

教孩子閱讀,先從認字開始。文博5歲前,我幾乎天天晚上給他讀書,從一兩歲時讀兒歌、童謠開始,到三四歲時的故事、童話、兒童文學作品。有時候,讀着讀着,我快睡着了,他又把我搖醒,經常讀的幾本書我都會背了,說實話,這樣做,我很累。於是,在他四歲左右,我就有意教他多認字,認字範圍不再侷限於買卡片、做卡片,慢慢地,他能從讀一個字兩個字到會讀簡單的句子。走在大街上,他也喜歡讀路邊的廣告、牌匾等,儘管“白字先生”的階段鬧了許多笑話,效果讓我比較滿意,五歲時,他能閱讀一般的兒童讀物了,六歲時,能不借助拼音閱讀。於是,我從替他閱讀的狀態向前邁了一大步,我開始陪伴他閱讀了。

教孩子閱讀,陪伴至關重要。記得四年級的一次家長會上,作爲家長代表,我講一句和大家探討的話:“靜等花開的日子裏,家長朋友們,我們在幹什麼呢?”教孩子閱讀也一樣,要求孩子讀書,給孩子講一大堆閱讀的益處後,我們卻自顧自地看電視、聊微信去了,這樣的言傳身教對孩子起不到榜樣的作用。在我們每年的閱讀計劃中,他的書目我們共同定,我的書目我自己定,也參考文博的意見。陪伴孩子閱讀,讀到精彩處,我們會互相交流,讀到疑惑處,我們又在一起討論,其中的樂趣很多很多。幾年的陪伴中,我基本上沒有看過電視劇,有意減少許多聚會、聚餐、應酬,而我收穫的卻是一個愛上閱讀的好兒子。

教孩子閱讀,讓他學會開卷。開卷有益這個詞在我看來,首先要選擇性地開卷,我堅決不讓孩子看低俗漫畫、玄幻小說、穿越小說及暴力讀物,在學校,文博的班主任李列民老師建議孩子們博覽羣書,多看健康向上的讀物,這方面,我和李老師的觀點一致,所以孩子信服。名著是永恆的.經典,必須多讀;高爾基的人間三部曲,讓文博爲沙皇統治下主人公的命運扼腕長嘆;讀金波的詩歌散文,他讀出書作者豁達的童心;讀曹文軒的作品,他會從一個個故事中品味不同的人生;讀沈石溪的動物小說,讓他了解了許多不爲人知的動物性情;讀詩經,他知道早期的詩歌作品是怎樣的真情流露;讀唐詩,他領略了“明月出天山”的氣勢,被“桃花河水深千尺”的深情厚誼所感動;讀宋詞,他領略了一個朝代文學作品的豪放和細膩;“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關那畔行”的納蘭詞,讓孩子彷彿轉身於清朝的戊邊歲月......文博也涉獵歷史、地理、兵器、科學、探險、魔術類的書。教孩子學會開卷,相信他會終身受益。

教孩子閱讀,學寫讀書筆記。我不提倡孩子讀電子讀物,因爲讀寫不能分家,紙質書籍更便於勾畫、圈點、批註,所以,至今我仍然堅持爲孩子買書或借書看。習慣的養成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堅持做好更需要毅力。用了近三年的時間,文博慢慢養成了寫讀書筆記的好習慣。這學期開始,他堅持每週一到週五每天寫一篇讀書筆記,寫讀書筆記,等於把一本書讀了兩遍。這兩天,他又計劃在每個雙休日,抄寫一篇自己喜歡的詩詞。由於他閱讀的進度快於寫讀書筆記的進度,這樣下來,在寫讀書筆記時等於又把書重讀了一遍。寫讀書筆記最大的好處是幫助他提高了寫作水平,在學校,現場寫作文時,他能熟練地運用排比、比喻等修辭手法,還會在恰當的地方引用古詩詞、名人名言,爲自己的作文增色。

教孩子閱讀,量變之後有驚喜。我給文博算過這樣一個數字,假如每天閱讀30頁,每頁平均700字,一年按300天算,一年的閱讀量是600餘萬字,假如一本書平均15萬字,一年就輕輕鬆鬆地讀40多本書。讀40本書這個數字看起來可望不可及,其實,只要踏踏實實地堅持,也許,孩子的閱讀量還會更大。閱讀量大,資訊量隨之增大,孩子的心就會變大,視野也隨之開闊,孩子會更加樂觀向上,久而久之,你會擁有一個“腹有讀書氣自華”的孩子。這些我小有體會,在音樂課上,因爲學了一首少數民族歌曲,文博能給同學們講出許多少數民族的知識;根據“小橋流水人家”的意境,文博在電腦課上能創作出一幅電腦繪畫作品,得到老師的表揚,令同學們對他刮目相看;語文老師講詩詞,他能通篇背誦“明月幾時有,把灑問青天”、“北國風光,千里冰封”;參加學校的漢字聽寫大會,他在初賽時就是全年級第一,這都得益於平時的讀書看報,閱讀帶給他無窮的快樂,也帶給身邊人一個又一個驚喜。

倡導“全民閱讀”,打造“書香中國”,首先要教會孩子閱讀,兩屆“中國好書”評選活動,閱讀的陽光正在浸潤着每一位讀書人的心靈。作爲家長,我們陪伴孩子的時間就那麼短短的幾年,教會孩子閱讀吧,教會他,就等於給他一筆無價的財富;陪伴孩子閱讀吧,陪伴他,這幾年共讀的光陰一定會成爲生命中的永恆。一書一世界,一卷一乾坤,就讓一個又一個精彩的世界去裝扮孩子最美的童年吧!

談讀書作文 篇7

書如一泓清泉,洗淨因喧囂而浮躁的靈魂;書如一盞明燈,點亮因繁華而迷茫的道路;書如一片面包,填飽因空虛而飢餓的精神。鳥欲高飛先振翅,人求上進先讀書。讀一本好書對於青少年來說,不僅僅是文化的積累,還是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作爲當代青年,我們更應該捧起一本本前人留下的經典,用心品味,用心研讀。

兒時,我們沉浸在格林兄弟與安徒生建造的一個又一個童話世界。白雪公主的善良讓她收穫了王子真摯的愛情;皇帝的虛僞讓他光着身子走在大街上被小孩子嘲笑;醜小鴨在逆境中努力生活最終變成白天鵝……看似幼稚的童話故事卻在兒時給了我們明辨善惡是非的啓蒙。一本本童話,代表的是滿滿的童年,沒有爲成績而憂愁,爲生活而煩惱,僅僅住在那個小王國裏,閱讀着作者的內心世界,感受着那種純粹的美好。

如今,隨着年齡與知識的增長,接觸的作者越來越多,給我最大影響的便是魯迅先生。這個在文壇上獨樹一幟的矮個子先生,卻在世人面前展現出高大威猛的形象。他拿筆桿子當槍使,總是準確無誤地射進敵人的本質;他借狂人之口,揭露封建社會吃人的本質;他以阿Q可笑的一生,批判了“精神勝利法”對人們的毒害。透過他的作品,我感受到一個以一己之力拯救民族的思想家的努力,也學會了清晰而理智地面對現實問題。每一次的閱讀,都覺得內心的喧鬧漸漸被書聲掩蓋,不懂的東西漸漸變得脈絡清楚。也許這就是“我讀書,我成長”。

以後,還有很多作品等我探索。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莫言的《生*疲勞》,屠格涅夫的《羅婷》……這些轟動世界的名家大作構造了一個個虛幻的精神世界。它們在等待,等待有人叩開文學的大門,潛下心來閱讀,享受遠離浮華人間的另一種境界。

從古到今,先人求知的精神激勵着世人,靜下心來,去尋覓一個個高尚的人,透過他們的世界感受知識與力量的完美結合,文化與民族的激烈碰撞。讓我們不妨放下手機與遊戲,離開酒吧與KTV,尋一處安靜的地方,捧着那些智慧的結晶,體會閱讀帶給我們的快樂!

標籤:讀書 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