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日記 > 日記作文

關於包糉子的日記

篇一:包糉子日記

關於包糉子的日記

農曆5月4日晴

端午節,家家戶戶都要包糉子。我對媽媽說:“媽媽,我也想學包糉子。“媽媽笑着對我點點頭,然後,我以最快的速度洗乾淨了手,坐在媽媽面前。媽媽一邊教,一邊講:“先把米洗乾淨,在把棗炮漲,因爲泡漲了棗子沒有縫隙,容易洗乾淨。“

我先拿了一片黃色的竹葉,把大的一面折成三角形,在捲成圓錐形,再放上一層米,然後放上棗,再放上一層米,把上面折下來,用繩子紮緊,就可以了,剩下的我依舊這樣包。不一會糉子包完了,接着把糉子放進鍋裏,先用大火煮開,然後用小火慢慢的煮熟。吃飯的時候我吃着自己親手包的糉子心裏別提是多麼的高興。

我心裏想,到了明年的端午節,我和媽媽還在一起包更好看,更好吃的糉子。

篇二:包糉子日記

農曆5月4日晴

“端午節”小長假到了。奶奶拿出一些蘆葦和糯米、紅棗,準備包糉子。正巧,媽媽和我都忙完了,就過去幫忙。

我這是第一次包糉子,所以比較小心,我先選了三片大些的葉子,用水醮了醮,然後圈出了一個小小的兩邊有開口的“枕頭”。接着把其中的一個開口用手封起來,再把糯米、紅棗放進去,最後拿一片蘆葦包在上面,封上口,把線繞在糉子上,一隻“枕頭”糉就包好了,可放到籃子裏一看,跟奶奶包的差遠着呢,簡直就是“四不像”。我很不滿意,再包一隻,比上一隻好看了點。有志者,事竟成,小小的糉子我就不信治不了你。經過努力,我的糉子越包越好,我很高興。

透過這件事,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失敗乃成功之母,每一次的成功,我們都要付出許多汗水。

篇三:包糉子日記

農曆5月4日晴

今天,我們家和我弟弟家一起包糉子

首先,把棕葉洗乾淨,再放到鍋裏悶一下五分鐘左右,拿出來,再放到盆子裏去用冷水泡。米了面可以加肉,也可以加豆子。只不過加肉會比較好吃一點,吃起來又香又好吃。最後把生米放在棕葉上紮成那樣的三角包就行了。放在鍋了用火燒四十五分鐘香噴噴的糉子就可以吃了。

看着奶奶們一個個地做好了,我也慢慢地學會了。哈哈我也做了一個,雖然沒有奶奶她們包得那麼好看,但是,我覺得這就是世界上最好吃的`、最好看的糉子。之所以說是世界上最好吃、最好看的糉子,是因爲這是我親手做的。

我今天又懂得了一個道理,不是俗話說得好嗎“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嗎?只要專心致志、細心、大膽地去嘗試就一定會成功的。

篇四:包糉子日記

初四下午

我就跟媽媽學包糉子.媽媽拿了一張糉葉,用手一捲,糉葉便成了一個空心的圓錐形.我學着媽媽的樣子,拿了一張糉葉,想把它捲成圓椎形,可就是卷不好,捲來捲去還是一個直筒.媽媽見了,就在旁邊指點:“左手捏緊糉葉一角,右手將糉葉的另一角往裏卷,下面用力拉緊,上面放鬆一些.”在媽媽的指點下,我卷好了糉葉.

接着,媽媽在空心圓錐形的糉葉裏插上一根筷子,拿調勺舀一些糯米放在裏面,然後均勻地搖動筷子,直到把糯米包的緊緊的.我也在糉

葉裏插好筷子,放好糯米.可搖動筷子時,不是把糉葉戳穿了,就是糯米包不緊.媽媽說:“搖動筷子時要輕一些,把糉葉包緊些.你看……”媽媽邊說邊示範,我邊聽邊學.哈哈!我包的糉子像點樣子了.

然後是捆繩.只見媽媽兩手捏緊糉葉,用繩子在糉子尖角附近纏了兩圈,結上繩頭,一個漂亮的糉子就包好了.我也照着捆好了第一個糉子.隨之,第二個,第三個,第四個……我一連包了好幾個.

標籤: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