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精品】閱讀與作文六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寫起作文來就毫無頭緒?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閱讀與作文6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品】閱讀與作文六篇

閱讀與作文 篇1

古人云:“一日無書,百日荒蕪。”書,是我最要好的朋友,它能讓我自由自在地遨遊在書海中,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書能讓我獲得比黃金更寶貴的東西——知識。

我從小就熱愛閱讀,十幾年來,我就是透過閱讀來獲取精神的食糧。小時候我曾看過一本圖畫書,書名深深印在我腦海裏,叫《淘氣的多多》,內容是多多喜歡把書寶寶們扔得到處都是,大灰狼見了這個不聽話的多多,便要走過去吃它,多多大吃一驚,連忙把圖書寶寶放回它們的“家”。我閱讀完後,看了看我房間地面上的書,滿眼狼藉,一回想起剛剛在書上看到的大灰狼,我被嚇得心驚肉跳,連忙把書放回它們的“家”。

書教會了我,要愛護圖書,這是我第一次從書上得來的教育。從此以後,愛上的閱讀的我,每天都能從書中學到許多知識。

到初一了,我長大了,一路這麼閱讀過來,我的心靈受到了洗禮,我變得更加勇敢、善良。我記得在一個烈日當空的下午,我摔倒了,而那一次,是我摔倒最嚴重的一次。我的下巴被磕出血來,急需去醫院縫針。可想而知,縫針是一件多麼可怕的事情,鋒利的鉤子無情地扎入你的皮肉中,紅色的血便流了出來。紮了一針還不行,再扎一針!就這樣一針一針地紮在我下巴那兒,雖然是打了麻醉針,但還是有楚楚痛感。想起書上的那些英雄,我在心裏一遍又一遍地告訴自己:我要堅強!

這句話一直停留在我的腦海中,是的,我必須堅強!這一次摔倒無疑是我從小到大最痛苦的一次。人生的路途中,一定會遇到許多挫折,但這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你無法面對困難的心!多少人因爲無法接受困難而想不開,多少人因爲困難而讓自己光彩的生命突然暗淡下來,成爲灰濛濛的顏色。面對困難,我們只有聽之任之嗎?當然不是。我們可以把大困難化爲一個個小困難,再一個個去擊破,這樣就能讓困難成爲一隻只紙老虎。解決了一個困難,就能讓你的人生更多一次經驗,跨越一座座高山,才能看到蔚藍色的大海!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讓我的人生更加絢麗多彩,閱讀,讓我能分辨是非,讓我的思想更加成熟,讓我的人生更加幸福。

閱讀與作文 篇2

10月25日,我們402班在校多媒體教室,舉行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未來作家》導讀課暨家長活動,還特意請來了《未來作家》的記者雨帆姐姐和小春哥哥。

下午一點,活動準時開始了。小春哥哥給我們每人發一張《未來作家》,讓我們先瀏覽然後介紹自己喜歡的文章,起先我發現夥伴們都怯生生的,生怕回答錯。在小春哥哥的不斷鼓勵下,夥伴們的膽子漸漸地大起來了,繼而爭先恐後地發表自己的觀點,充滿稚氣的回答贏得了陣陣掌聲和歡笑聲,我欣喜地發現家長們都聽得非常認真,不時地點頭微笑。

進入“大家談最喜歡的文章”這個環節時,雖說《糊塗的貓爸爸》這篇文章最受夥伴們的喜愛,可有的卻偏愛《拋海星》,因爲可以知道“勿以善小而不爲,勿以惡小而爲之”這個古訓。任何一個事物都是從極其微小的粒子積累起來的,就好像“水滴石穿”、從小偷到慣偷……鐵一樣的事實都有力地印證了這句話,大家決定把這句古訓作爲座右銘,激勵着我們不斷前進!

這次活動最爲突出的一個亮點就是與家長的直接對話。平時我不敢向大人們提問,更別說反駁了,感覺他們太嚴肅……今天,真是個好機會,好多同學向家長們傾訴:爲何我沒有屬於自己的空間?爲什麼大人說的話我們就得當聖旨聽……幾位家長代表和雨帆姐姐都給了我們滿意的答案。瞧,只要好好溝通交流,我們之間是不存在着代溝的!

兩節課後,活動結束了,可夥伴們的興致依然高漲,瞧!那邊把小春哥哥圍了個水泄不通,提問題啦、要簽名啦,受歡迎程度絕不亞於明星的出場;這邊雨帆姐姐也下筆如飛地給夥伴們簽名,隊伍中還出現了一位家長,哈哈,看來也被他們的魅力所吸引吧,當然最少不了的就是合影留念這個環節,在“喀嚓”聲中,這次活動圓滿地劃上了句號。真希望下次還能參加這樣的活動!

閱讀與作文 篇3

這幾天的我的閱讀速度有些“瘋狂”了。從開學初到現在,我已經看完了《讓太陽長上翅膀》、《快樂王子》、《黑珍珠》、《夏洛的網》、《西頓動物故事》、《七彩斑斕的翅膀》。這樣以至於在表格上每天填一本書還多一本書。

但是,鄭老師跟我們說,看書看得快是好,但讀第二遍時都應該帶着思考。

受到了這句話的啓發,我便帶着問題把它們再讀了一遍,以下是我的問題:

《讓太陽長上翅膀》:這些詩歌美在哪裏?

《快樂王子》:這類童話的風格是什麼?

《黑珍珠》:它僅僅是一部冒險小說嗎?

《夏洛的網》:它的精彩點在哪裏?

《西頓動物故事》:這種動物小說有什麼特點?

《七彩斑斕的翅膀》:裏面的故事好在哪裏?

這種“細細品讀”還真讓我受益匪淺。這些問題我都回答了出來,而且答案就在文中!

之前的“瘋狂閱讀”雖說也對,但要切記,接下來還要“細細品讀”!

閱讀與作文 篇4

歷史上,有多少文人墨客勸告我們要努力閱讀、學習,這是一種美妙的享受,而我也享受着這美好的時光——閱讀與寫作使我快樂,使我幸福。

每當我坐在屋裏,聽窗外的綿綿細雨時,總愛窩在沙發上,抱着一本散發着油墨芬芳的書,或《紅樓夢》,或《西遊記》,亦或者抱着些小雜書——就是小雜書我也能看得津津有味。我總愛把那些文字轉化成充盈的知識,貪婪的'灌溉進我的“儲藏庫”——大腦。看書,總要從而汲取一點知識吧?不然看書學習有什麼用呢?

看書的時候,一切都不存在了,周圍慢了下來,世界上只有我和書,眼睛飛快地掃描,細細的品味,一次又一次地咀嚼,慢慢輸送進大腦。每當看完一本厚厚的書,鬆一口氣,總感覺意猶未盡,長時間靜靜凝視着那本書,目光間,是說不出的喜悅和自豪。

在享受閱讀帶給我的喜悅時,我也不忘了總結一下經驗——寫作。

每當拿起筆,就會想起“詩聖”杜甫的名句——“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接着又聯想起大文人南懷瑾的故事,只有一次又一次的品讀,才能挑出精髓,寫出好文章。想到這,低下頭,筆和紙發出“擦擦”聲,這是一次次修改出來的結晶啊。說真的,寫完作文的那一剎那,我的心裏閃過一絲喜悅,就像往池塘裏拋了一塊磚後的漣漪一般,越擴越大,我既幸福又自豪,快樂極了!

接着再闖入我的生活裏的,是小說。

當第一次長舒一口氣,寫下一個“完”字的時候,我的第一本作品——《狼生》完結了,接着又是一個個“完”——《崖羊傳奇》、《孤狼嗥月》、《獵犬之心之幼狼命運》。這一部部動物小說,都是我嘔心瀝血創作出來的結晶,每當我寫下“完”字的時候,我會自豪,會歡欣鼓舞,這是閱讀給我帶來的快樂,是我努力的閱讀造就了這些小說。

噢,閱讀,你如大霧瀰漫的海上的燈塔般明亮,噢,寫作你如夏日中口乾舌燥時的一杯涼水般令人驚喜,你使我快樂,使我自豪,我愛你,閱讀與寫作,你讓我體會到我活着的意義——也許我活着,就是爲了你們吧。

閱讀與作文 篇5

人生是一場漫漫旅途,在沿途的風景中,最美的便是邂逅。邂逅閱讀,讓人生色彩斑斕。

小時候,最愛聽媽媽講童話,醜小鴨搖身變成白天鵝,賣火柴的小女孩燭光中的天堂,海的女兒化作泡沫散去,皇帝新衣的獨特。在童話的世界中盡情遨遊,閱讀成爲我生活中最美的邂逅。

後來,我嘗試着拿起書本,這時,文字中軒昂的意氣常令我的心中泛起漣漪,輕易地將我俘獲。巴金“讓生命開花”的人生願望,使人們在動盪的年代裏,體味人性的純真與美好;冰心那浩瀚的大海與聖潔的母愛,是人世間最美的風景,讓我們在匆匆行走的間隙中駐足欣賞波濤與溫情。

隨着年齡的增長,我才深刻地感受到閱讀對我有多麼重要,那字裏行間裏所包含的崇高的精神,使我在狹小的空間裏感受到萬物的博大、世界的神奇。我開始探索那隱藏在文字背後的精神之花。《老人與海》中老人對命運的不懈挑戰,鑄就了一種百折不撓精神;《魯濱遜漂流記》中,魯濱遜不畏重重困難,用自己的雙手造就了孤島的一片天;《三國演義》中,諸葛亮的神機妙算讓我驚歎,而他一生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精神更是令我敬佩。這種種精神激勵着我,讓我領略到了閱讀的美麗。

這份美麗在生活中陪伴着我,無處不在。面對生活中坎坷和曲折,我感到彷徨。這時,是作家陳建功告訴我前進的方向:“只要星星還在空中閃爍,我們就不必害怕生活的坎坷。”於是,我從迷惘中清醒,從彷徨中堅定。的確,人生是一道優美的曲線,我們用行動詮釋了它的別樣風采。屈原遭放逐乃賦《離騷》,司馬遷身受宮刑卻寫出《史記》,他們遇到挫折時並沒有消沉,而是透過暫時的風雨看到了未來的陽光。與他們邂逅,我不再彷徨,不再迷惑,我要向自己挑戰,超越自我。

與閱讀邂逅,彷彿是一首詩,悠然甘甜,意蘊深厚;與閱讀邂逅,彷彿是一首歌,宛轉動聽,沁人心脾;與閱讀邂逅,彷彿是一塊糖,清涼可口,滋潤心田?·?與閱讀邂逅,人生之幸。

在人生中,邂逅閱讀,讓我不禁在心中酣笑:“邂逅閱讀,不枉此生!”

閱讀與作文 篇6

時光如流水一般,轉瞬即逝。轉眼間,我們就要畢業了,隨之而來的是巨大的學習壓力。

升學考試緊迫在眼前,學習上的壓力自然會大不少。但隨着學習任務的家中,有一個問題被忽略了。

那就是課外閱讀。現在,隨着學習壓力的加重,不好同學在課外書方面鬆懈了。中午,我特地去圖書角轉了一圈,裏面的書幾乎一本都沒少。想想前些日子,我們班的課外閱讀氛圍是很濃的。下課後,同學們最愛的活動就是捧着一本書在座位上讀得津津有味。圖書角里的一些老師推薦的好書想要借,必須早早到校去“搶”,去遲了就沒得借了。

現在卻無人光顧圖書角了,不是因爲不愛課外書了,而是學習壓力太大,根本沒時間去讀了。我也感同身受,以前,我每天晚上都有近一小時的課外閱讀時間,現在卻“拜”在了語數英的“門”下。

課外書可以開拓我們的視野,豐富我們的知識,提高我們的寫作本領,也能呵護我們的心靈,如同我們成長道路上的良師益友。爲了學習,犧牲掉課外閱讀,真的值得嗎?

是否改爲了學習而放棄課外閱讀?這個答案,我還沒有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