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精華】閱讀與作文合集5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寫過作文,肯定對各類作文都很熟悉吧,寫作文可以鍛鍊我們的獨處習慣,讓自己的心靜下來,思考自己未來的方向。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閱讀與作文5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精華】閱讀與作文合集5篇

閱讀與作文 篇1

讀書,可以讓我們提高寫作能力;讀書,也可以豐富我們的課外知識;讀書,還可以提高我們自身的素質。

高爾基說過:“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在我們每天朗朗的讀書聲中,使我漸漸的,真正的理解了它的含義。

小時候,我很不愛讀書,甚至連搞笑的漫畫書也不愛看。

使我真正喜歡讀書是在二年級的時候,當媽媽給我買來四、五本書時,我從中拿起一本《寶葫蘆的祕密》,開始了我的讀書之旅。

我身臨其境,和主人公王堡一起去經歷他的夢境,透過這個故事,我懂得了做任何事只有付出纔會有收穫,沒有不勞而獲的道理。

讀了《尼爾斯騎鵝旅行記》我和主人公尼爾斯開始了一段奇妙的空中旅行,他從一個不愛學習,喜歡惡作劇的頑皮小男孩透過經歷種種危險和苦難,終於變成了一個勇敢,善良和樂於助人的大男孩。

真有趣,我從來沒有這麼長時間的,一動不動的,沒喘氣的讀了好幾本書,我被主人公帶着上天下地,遊歷於各種境界裏,精彩的故事看得我如醉如癡,媽媽催我幾次吃飯,我還鑽在書中和我的朋友依依不捨,久久不能分離。

從這以後,我就和書成了形影不離的好朋友。

讀書開闊了我的視野,豐富了我的知識,也培養了我的愛心,而且使我明白了很多道理。

古人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隨着年齡的增長,和寫作文的需求,我必須得多讀書,讀好書。

《不上補習班的第一名》,《笨狼的故事》,《夏洛的網》,被我啃完了。

我又嘗試着看了《三國演義》這本書,雖然很難看懂,但我還是從書中的字裏行間讀出了人物的勇敢和智慧,以及憤怒和喜悅心情的句子,一點一點的慢慢體會,積累,理解書中的意思。

我在書中汲取了豐富的營養,無論在學習,寫作文,尤其是做數學題,我能很快讀懂意思,抓住關鍵,巧妙解題。

讀書讓我受益匪淺,每一本好書都是我親密的朋友和老師,它們伴隨我快樂成長。

從現在起,讓我們大家把讀書變成一種習慣,就像吃飯和睡覺一樣重要,就像人離不開空氣一樣,伴隨我們一生。

閱讀與作文 篇2

人人常說:“一步一腳印”,愛迪生也說過:“天才是由99%的努力和1%的天份而來的”,無論是任何人,都有後來居上的機會,爲了變成衆人夢寐以求的“天才”,大量閱讀也是要素之一,所以多努力,纔會成爲“天才”。

讀書不能像囫圇吞棗,而是要融會貫通,並學以致用,纔是正確的讀書之道,所以“知識就是力量”。有些人囊螢映雪,卻也有些人不求甚解,“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我們要發憤努力學習,千萬別是不學無術的人,“黑髮不改勤學早,白髮方知讀書遲”,引以爲戒,只要有一顆學習熱忱的心,“有志者,事竟成”。

讀書既不困難也不簡單,而是一種習慣,當覺得疲憊、人生乏味時,書讓人精神振奮,生活充滿幽默;當一個人孤傲狂放時,閱讀使人學會感恩惜福、謙沖爲懷。學海無涯勤是岸,人要活到老“讀”到老,只要記得“學無止境”,並銘記在心,終究有成功的一天,這就是有讀書精神的人。

閱讀與作文 篇3

10月25日,我們402班在校多媒體教室,舉行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未來作家》導讀課暨家長活動,還特意請來了《未來作家》的記者雨帆姐姐和小春哥哥。

下午一點,活動準時開始了。小春哥哥給我們每人發一張《未來作家》,讓我們先瀏覽然後介紹自己喜歡的'文章,起先我發現夥伴們都怯生生的,生怕回答錯。在小春哥哥的不斷鼓勵下,夥伴們的膽子漸漸地大起來了,繼而爭先恐後地發表自己的觀點,充滿稚氣的回答贏得了陣陣掌聲和歡笑聲,我欣喜地發現家長們都聽得非常認真,不時地點頭微笑。

進入“大家談最喜歡的文章”這個環節時,雖說《糊塗的貓爸爸》這篇文章最受夥伴們的喜愛,可有的卻偏愛《拋海星》,因爲可以知道“勿以善小而不爲,勿以惡小而爲之”這個古訓。任何一個事物都是從極其微小的粒子積累起來的,就好像“水滴石穿”、從小偷到慣偷……鐵一樣的事實都有力地印證了這句話,大家決定把這句古訓作爲座右銘,激勵着我們不斷前進!

這次活動最爲突出的一個亮點就是與家長的直接對話。平時我不敢向大人們提問,更別說反駁了,感覺他們太嚴肅……今天,真是個好機會,好多同學向家長們傾訴:爲何我沒有屬於自己的空間?爲什麼大人說的話我們就得當聖旨聽……幾位家長代表和雨帆姐姐都給了我們滿意的答案。瞧,只要好好溝通交流,我們之間是不存在着代溝的!

兩節課後,活動結束了,可夥伴們的興致依然高漲,瞧!那邊把小春哥哥圍了個水泄不通,提問題啦、要簽名啦,受歡迎程度絕不亞於明星的出場;這邊雨帆姐姐也下筆如飛地給夥伴們簽名,隊伍中還出現了一位家長,哈哈,看來也被他們的魅力所吸引吧,當然最少不了的就是合影留念這個環節,在“喀嚓”聲中,這次活動圓滿地劃上了句號。真希望下次還能參加這樣的活動!

閱讀與作文 篇4

佛語云:“一花一葉一菩提。”許多平凡的事物中蘊含了些許人生的啓迪,正如品茶,我們品的真的僅僅是茶嗎?

說到古時的飲品,大多數人會先想到“酒”。是的,酒造就了李白、歐陽修等才華橫溢之士,也成就了關羽、武松等蓋世英才。但若論到當政處事,茶道則無可替代。

我喜歡在夏日的午後,泡一壺香茗,邊品茶邊靜靜地閱讀。

舉起茶杯,細細地抿一小口,茶一人嘴,淡淡的清雅充滿了全身,令人感到一派祥和。史載唐太宗李世民,當政期間曾有一次大赦死刑犯,他允許重犯回家過年,但過完年後必須回京。當天下人大呼他昏君時,那些死刑犯卻都按時歸來了。以和代斬,既使死囚悔改,又使唐朝進人到了一個輝煌的貞觀盛世。這時,我悟到了“和”這一中國茶道精神。

祥和之後,你會回味口中的茶香,此時的你在不知不覺中變得寧靜無比,淡泊一切。先秦的著名思想家莊子主張清淨無爲,或許道家在歷史的長河中從未被君王重視過,但正是因爲清淨無爲的中庸使得道家現在仍能在中國展示出他那耀眼的光彩。此刻,我的內心又是無比的寧靜。

當你回味完茶香後,你的心性已經得到了淨化,怡然而樂,暢快不已。“硬漢子”桑迪亞哥只是一個瘦骨嶙峋的老漁夫,他似乎永遠也捕不到魚,千辛萬苦捕到馬林魚還很悲壯地被鯊魚吃掉了,但在海明威的筆下,老人最終沒有被生活的困難所打敗,他仍然擁有着力量去與現實抗爭。閱讀《老人與海》,讓我感悟到與困難作鬥爭,其樂無窮。我又悟到“怡”這一中國茶道的精神。

茶,只要泡之有道,對於任何人,它們都會像對待摯友般奉獻自己,最後齒留餘香。在現實中,我們渴望的是“管鮑之交”的寬容大度,而不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的哀嘆;我們期盼的是關羽曹操之間的英雄相惜,而不是龐涓孫臏的同門相殘,兩敗俱傷,品的是茶,悟的卻是人生的真諦。

微小的事物中往往隱藏着一個大道理。在這個茶文化起源之地的中國,一片茶葉何嘗不是一段史話的剪影呢?

閱讀與作文 篇5

又要寫作文了,儘管老師把作文講過了,可同學們還是一臉茫然,有的低頭冥思苦想;有的互相議論;有的呆呆地盯着黑板,只有少數帶着勝利的微笑瀟灑地揮舞着筆尖。漸漸地,陸續有同學恍然大悟,也開始奮筆疾書,不久班裏就響起了一片沙沙地寫字聲。只有我還是一籌莫展。寫什麼呢?我瞥見了藍天、白雲、樓房。可是搜腸刮肚地想了半天,思考怎樣才能寫出新意。

我對書有濃厚的興趣,看到書就像一隻飢餓的小羊闖進芳草嫩綠的草地。看書時也會被書中緊張驚險的情節所吸引,忘記了時間,忘記了所處的環境……明明平時讀的書挺多的啊,爲什麼關鍵時刻掉鏈子?我苦思冥想總結出了原因:不求甚解。而剛看的內容也因粗略閱讀幾天後就忘得差不多了。不求甚解的讀書,猶如在沙石上記錄,後面在寫,前面已被風沙吹蓋得無影無蹤。

而克服這種問題最好的老師就是摘記錄、理解和運用。常言道:“好記性不如一個爛筆頭”。看書時,遇上精彩的句子或詞語,就隨手畫下來,摘抄在記錄本上,沒事拿出來讀幾遍,理解書中內涵、詞句應有之義,思考如何去運用,就這樣熟讀成誦,日積月累,積沙成塔。或許平常覺得沒什麼用,但一到寫作文時,這些好詞好句在腦海裏就會噴涌而出,那時,作文想寫不好都難。

我以前寫作文就像隔着一層薄霧,影影綽綽看不清;又像隔着一層窗戶紙,雖然近在眼前,筆尖卻流不出優美的語句……但漸漸地,由於不停的積累和原來看書所攢下的知識,薄紗揭掉了,窗戶紙也捅了一個窟窿,一切都豁然開朗了。

又是一節作文課,教室裏靜得出奇,只能聽見“刷刷”的寫字聲和同學們的呼吸聲。我也是其中之一,真神了,我筆尖裏的句子一個勁的往外涌,藍字兒一個跟着一個,乖乖地跳到方格紙內,我彷彿漫步在叢林之中,領略到無限情趣。

這種隨心所欲的感覺真好,從此,我愛上了讀書,愛上了作文。如果把知識比作無邊無際浩瀚的海洋,那麼書就像一隻小船,載着我們在知識的海洋裏遨遊!

標籤:精華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