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圍繞音樂的作文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作文吧,寫作文是培養人們的觀察力、聯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圍繞音樂的作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圍繞音樂的作文

音樂教育過程是一個在教師啓發和指導下學生主動體驗音樂的過程,這個過程應該突出情感體驗。

一、建構和諧的心理環境,營造情感體驗的氛圍。

教學設計的重要原則是“情境”的創設。音樂教育的情境應是飄蕩着快樂音符的氛圍,應是點亮學生音樂心燈的氛圍,應是激發學生享受音樂之美的氛圍……作爲教師,應充分利用各種資源,如文字、實物、圖片、音響等,創造出適合學生學習音樂的情境,使學生透過體驗,解讀人生,形成價值觀與人生觀。

師生之間和諧的情感交流也是創設良好心理環境必須具備的重要條件。藝術不能容忍說教,審美不能依靠灌輸,施教者與受教者憑藉音樂審美媒介交流審美資訊。這裏沒有傳統智育和德育的權威性和強迫性,教學雙方完全是一種平等的關係。

二、音樂形象的審美特質,激發情感體驗的動力。

學生能否進行高效而持久學習的變量之一就是是否具有持久而穩定的學習動機。不同學生學習音樂的動機各不相同,有的受家庭的影響,有的是羨慕同學,有的認爲學音樂輕鬆,如此等等。可見,學生學習音樂往往受外界影響較大,學習激情起伏也大,具有不穩定性。

由於受自身文化水平、藝術修養等的影響,學生很難認識到音樂在培養人的創造力、想像力、藝術鑑賞力及淨化心靈、陶冶性情等方面的價值。缺乏這種內因性動機是造成學生沒有音樂學習持久動力的根本原因。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凸顯音樂作品的審美特質,以優美、鮮明、生動的音樂語言和音樂形象來感染學生,促使學生意識到音樂的'樂趣與作用,逐步由有趣學習階段向志趣學習階段轉化,爲情感體驗提供不竭的動力。

三、實現教學媒體的現代化,創設情感體驗的載體。

二十一世紀的今天,教師不能再單純依靠一架琴、一支粉筆、一塊黑板來傳授知識,可以藉助優美的圖片、精彩的MTV、生動活潑的CAI課件,甚至可以帶領學生進入劇場、音樂廳去欣賞豐富多彩的音樂。錄音、錄像、多媒體等音像資料,這些經過二度甚至三度創作的作品,一般都較好地詮釋作品的思想內涵,具有較強的藝術感染力,能使學生對音樂的旋律、節奏、速度、力度、調式、調性等音樂要素作出準確的心理反應,從而強化對作品的情感體驗。多媒體課件所產生的教學效果,往往能使學生猶如身臨其境,又怎能不“情動於中”,又怎能不產生“詠之歌之”的強烈願望?

四、促進音樂意義的合理建構,形成情感體驗的依託。

“音樂素養”高的人,就是那些在音樂方面具有良好認知結構的人,他們的音樂知識是完整的,理解是深刻的,領悟是富有個性化的和創造性的。他們不僅有科學的音樂價值定位,而且能把握規範的音樂評判標準,積極地發現音樂之美,欣賞音樂之美,創造音樂之美。音樂學習的本質就是引導學生,積極構建音樂意義,形成完善的認知結構,最終成爲掌握音樂知識與技能,有一定音樂素養的人。

作爲音樂教師,首先應該定期瞭解學生認知結構,如音樂知識的表徵是否準確,記憶是否深刻,理解是否透徹,內容是否豐富,結構是否合理,以及對新學的知識是否具有很強的同化作用等;然後精心編排內容及教學程序,積極引導學生利用積累的音樂知識去評審與體驗新的學習內容,並在體驗中同化新知,使之有機地整合到自己的認知結構中來,從而達到認知結構的完善與發展。

五、實施科學的學習評價,增強情感體驗的信心。

教師應摒棄用一個標準對待所有學生的“一刀切”的測試辦法。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應試”的內容,體味成功的喜悅,增強學習信心。這種評價是一種內差異評價方法,教師根據學生原有的水平,用發展的眼光認真進行評價,肯定每個學生的進步,評出成績,評出信心,形成新的學習動力。

標籤:音樂 圍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