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有關春節風俗習慣作文範文300字(精選10篇)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實現文化交流的目的。爲了讓您在寫作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有關春節風俗習慣作文範文300字(精選10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有關春節風俗習慣作文範文300字(精選10篇)

春節風俗習慣作文1

大家肯定都知道春節吧,春節是我國最隆重的節日。想知道這個節日有什麼習俗,就來看看我的作文吧。

大家在過春節時都放鞭炮,因爲鞭炮是爲春節而製作的,所以每逢春節來臨,家家戶戶都燃放煙花爆竹,慶祝春節的到來。放鞭炮在古代是爲了趕走一個叫“年”的怪獸,“年”欺壓百姓,但人們放鞭炮趕走了它。所以放鞭炮作爲一種春節習俗流傳至今。

除了放鞭炮,貼對聯也是一種春節習俗。對聯是用紅紙做的,人們相信紅色可以降妖除魔,所以用紅紙做對聯。每一家都貼有對聯,門上還貼了“福”字,“福”是倒着貼的,爲什麼呢?哈哈,意思是表示“福”倒(到)了。

拜年也是春節習俗,我最喜歡拜年了,因爲拜年可以掙壓歲錢呢!拜年一般在大年初一的早上,大家都起牀很早,相遇時互相問好說祝福語,然後互相拜年發壓歲錢,這時候是我最高興的時刻啦!拜完年我回家數着自己的壓歲錢,心裏美滋滋的。

春節的習俗還有很多,如穿新衣,大家一起吃餃子……現在這幾年又舉辦了一些遊戲,可以玩,大家都開心。春節的習俗真多呀!

春節風俗習慣作文2

每年農曆的正月初一,是中國農曆的新年。在中國的傳統節日中,這是一個最重要、最熱鬧的節日。由於過農曆新年的時候,正是冬末春初,所以人們也把這個節日叫“春節”。

中國人過春節有許多傳統習俗。從臘月二十三起,人們便開始預備過年了。在這段時間裏,家家戶戶要大掃除,買年貨,貼窗花,掛年畫,寫春聯,蒸年糕,做好各種食品,預備辭舊迎新。

春節的前夜叫“除夕”。除夕之夜,是家人團聚的時候。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吃一頓豐盛的年夜飯,說說笑笑,直到天亮,這叫守歲。除夕零點的鐘聲一響,人們還要吃餃子。古時候叫零點爲“子時”,除夕的子時正是新舊年交替的時候,人們在這時吃餃子,是取“更歲交子”的意思。這也是“餃子”名稱的由來

過了除夕便是大年初一。從初一開始,人們要走親戚、瞅朋友,互相拜年。拜年,是春節的重要習俗。拜年時,大家全部要說一些祝願幸福、健康的吉祥話。

春節風俗習慣作文3

春節一般從臘月二十三開始,二十三這日是小年,傳說這一日是竈王爺上天向玉皇大帝稟報這家人的善惡,讓玉皇大帝賞罰。據說大罪要減壽三百日,小罪要減壽一百日。

二十四這日撣塵掃房子,二十五要做豆腐,二十六要割年肉,二十七宰雞趕大集。二十八要貼花花。二十九,俗稱“小除夕”,這一日人們往來拜訪。 臘月三十是春節的一個高潮,除夕是指每年農曆臘月的最後一日的晚上,它與正月初一首尾相連。“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窮歲盡”,人們都要除舊迎新,有舊歲至此而除,來年另換新歲的意思,是農曆全年最後的一個晚上。故此期間的活動都圍繞着除舊迎新,消災祈福爲中心。 春節早晨,開門大吉,先放爆竹,叫做“開門炮仗”。爆竹聲後,碎紅滿地,燦若雲錦,稱爲“滿堂紅”。這時滿街瑞氣,喜氣洋洋。

春節在正月十五正式結束,這一日是元宵節,要舉行燈會,還要吃元宵、放煙花。

最後在煙花聲中,結束了春節。

春節風俗習慣作文4

談起春節,我也想起了打鞭炮,我又聯想起它的由來﹑特點﹑你們想不想聽呀!就讓我來爲你們介紹介紹吧!

先說說它的由來吧!從前,有一個怪獸,它住在河裏,每年都會上來吃人。有一年,人們在逃跑之中遇到一個老神仙,他看到人們慌亂的逃跑,就找了一位人問,他疑惑不解的問:“你們爲什麼要逃跑啊?”

那位人說:“這位老年人啊!您可是萬萬不知道啊!我們村子裏有一個怪獸,它可是每年都會吃很多人呢!您老人家還不逃啊!”老神仙聽了聽,說道:“那你們爲什麼不用放火柴的方法把它趕走呢?”

那位人想了想,笑着說道:“謝謝您老人家,我們當時咋沒有想到呢!”那位老神仙笑了笑,說道:“不用謝!”慢慢地人們用火柴趕走了怪獸,隨着科技的發達,人們採用了打鞭炮的方法又一次成功的趕走了怪獸。這就是打鞭炮的由來。

再說說它的特點吧!那一次晚上,我們全家人一起坐在長沙發上看春節聯歡晚會,看着看着,我們便睡着了,差不多到了12點鐘左右的時候,我被噼裏啪啦的聲音給吵醒了,到了外面,好像我的鼓膜都快被震破了。

現在的鞭炮叫做“關門炮”,早上起來打鞭炮的時候叫做“開門炮”。那鞭炮有些是綠色的;有些是紅色的;有些是黃色的,真是五彩繽紛啊!

小朋友,你們覺得很新奇吧?

春節風俗習慣作文5

春節是我國一個古老的節日,也是一年中最重要的一個節日。在中國千百年的歷史發展中,還有一些較爲固定的風俗習慣相傳至今。比如,掃塵、貼春聯、貼窗花、倒貼“福”字、畫年畫和守歲等等。

“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在古書《呂氏春秋》中記載,我國在堯舜時代就有春節掃塵的風俗習慣了,此外,掃塵還有“除陳布新”的含義。

春聯也叫對聯、桃符,它以對偶、精巧的文字抒發美好的願望,是我們中國獨特的文學形式。春節貼春聯這一習俗起源於宋代,春聯分爲上聯、下聯和橫批。

“福”字,指的是福氣、福運,春節貼“福”字是爲了表達對親朋好友的一種祝福。可是爲了更充分地體現這種祝福,人們乾脆把“福”字倒過來貼,表示“福‘倒’了”。

現在春節掛貼年畫在城鄉已非常是普遍,濃黑重彩的年畫給家家戶戶帶去了興旺和歡樂的喜慶場面。我國收藏最早的年畫是南宋《隋朝窈窕呈傾國之芳容》的木刻年畫,畫的是王昭君、趙飛燕、班姬和綠珠四位古代美人。

在此我再送大家一副對聯:“焰火耀長空,色彩斑斕歡度除夕度,金龍騰大地,人聲鼎沸喜迎吉祥年”!

春節風俗習慣作文6

早上起牀後,我匆匆的吃完早飯,就和媽媽幹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一帖對聯。家中有兩副對聯,一副貼屋門上,則另一幅帖街門上。

我們說幹就幹,我和媽媽拿着椅子和膠帶,放好位置用膠帶固定好對聯,將對聯貼好以後。我們就要打掃屋子了。媽媽負責屋頂和牆壁的乾淨,而我負責擦桌和掃地。爲什麼沒有爸爸呢?因爲爸爸在忙着掛燈籠。我認真的把桌擦得乾乾淨淨,媽媽更是誇張,她把我們的家打掃的一塵不染。我把抹布弄得張兮兮的,就跑去水管洗。水管裏的水可真涼呀,把我的手凍的直髮抖,可是我並沒有退縮,繼續着我的工作。直到中午十一點左右,我們才把家裏收拾完。

到了晚上,我們都會熬夜,一晚上都不睡覺。直到過新年的早上,噼裏啪啦的炮聲響了起來,整個村莊都沉浸在歡樂的節日之中。我出門一看,真是滿是“紅花”紅滿地呀。也讓我想起了一首詩“爆竹聲中一歲除,春光送

春節風俗習慣作文7

春節到了,又要貼對聯了,大家一起貼對聯。今天,我們一起貼對聯。我看見爸爸他們貼對聯好像很好玩,於是我也吵要貼。爸爸對我說:“貼對聯要貼正的,而且都是大人來貼,小孩子貼什麼?”

這時,我看見爸爸把福貼反,我說:“爸爸,福貼反了!”爸爸說:“福倒過來代表‘福到了’的意思,懂了嗎?”“哦,我學到新知識了。”並且,我還知道了上聯的最後一個字是一二聲,下聯最後一個字是三四聲來區別上下聯。上臉貼在右邊,下聯貼在左邊這些知識。我高興極了!

這時,外面的爆竹聲接二連三的響了起來,可是,我卻不覺得難聽。可能是學到了新知識的喜悅勝過了難聽的爆竹聲吧。所以纔不會覺得難聽吧。

看紅紅的春聯,聽‘好聽’的爆竹聲,心裏想學到新知識的樂滋滋的喜悅。

時間老人,我多麼想你停留在這‘美好’的爆竹聲裏啊!哪怕就一會兒,也是美好的,讓我回味無窮啊!

因爲一年只有一次的'新年這種熱鬧的場面都是多麼讓人懷念的啊!

春節風俗習慣作文8

新年的陽光冉冉升起,耳邊傳來一陣嘈雜的聲音,好奇的我穿上新衣,迫不及待地跑了出去。

原來,這是咱們這兒傳統的春節習俗——打年糕。新奇,腦中只蹦出了這個詞。於是,我也躍躍欲試地打起了年糕。

首先,將糯米磨成糯米粉,並按一定比例加入水。水不能多也不能少,否則會影響口感。其次,等糯米粉吸收了水分,過篩。接着把過好篩的糯米粉放入蒸籠蒸熟,並放入石臼。終於打年糕啦,可我空有一身好力氣,卻無技巧,總是打在石臼上,後來,積累了經驗,才步入正軌。打到軟硬適宜後,出臼,做年糕。將一長條年糕切條,吃個年糕頭,預示新年節節高!自己打的雖沒機器精緻,可畢竟是自己打的,吃起來喜滋的!

不知不覺中,春節已悄悄溜走,在歡聲笑語中完美收場。願大家在新的一年中都能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春節風俗習慣作文9

下面我來爲大家介紹一下我的老家——四川的春節習俗吧!

每到年底,我們全家就從常州趕回四川。在四川,大年三十要吃豬頭,正月十五要吃豬尾,這講究的是“有頭有尾”。大年三十做飯要裝十二碗米,這代表着來年十二個月都豐衣足食。吃不完剩下也沒有關係,這叫“年年有餘”。“三天不動生”,就是指新年初一至初三隻能吃大年三十剩下的飯菜。

正月初一,爺爺一大早就要去看看圈裏的牛是站着的還是臥着的。如果是站着的,那就預示着今年的雨水來得早;如果是臥着的,則預示着今年的雨水來得晚。“喜鵲初一叫,今年出玉米;麻雀初一叫,今年出水稻。”這些都是古人在生活中發現動物有預知能力,然後總結出來的諺語。

如今老人們漸漸老去,年輕人都進城了,許多習俗被人們漸漸淡忘。只有到了春節前後,在城裏工作的人們才從各地回到老家,與留守在家的老人和孩子團聚在一起,歡度春節。我多麼希望老家的過年習俗永遠地傳承下去!

春節風俗習慣作文10

春節是一個很濃厚的傳統節日,大家習慣拜年、登山祈福……今年我就是登白雲山祈福。

這次我們是從云溪公園上山的。由於今天下着小雨,又有霧,所以風景很美,特別是走到山路上,天山飄的是霧,地上踩的是霧,樹枝上停的還是霧,就像人間仙境。

隨後我們經過一番努力,終於到達摩星嶺。

在摩星嶺,我看見一個亭子,亭子裏有一個鐘,是摩星嶺祈福鍾,每一響都代表着不同的意思。我敲了十下,都代表了吉祥如意、富足來臨、閤家歡樂、大吉大利……並且,既然登到了山頂,也該許下願。我心中默默地想着:希望我能學業進步、爸爸媽媽工作順利、爺爺奶奶壽比南山,全家人身體健康!然後,我還到許願龜丟了硬幣。

下山時,我還到“獨佔鰲頭”宮燈拍了照,象徵着珍貴吉祥、爭做上游。

我們的節日——春節真美好,登山祈福更美好,接下來就準備迎接元宵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