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我與書的故事話題作文9篇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寫過作文吧,寫作文是培養人們的觀察力、聯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作文感到非常苦惱吧,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我與書的故事話題作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我與書的故事話題作文9篇

我與書的故事話題作文1

暑假裏與你初相識,便結下了不解之緣。你讓我如癡如醉、夢牽魂繞,也讓我歷經一場穿越,至今香魂未歸。你領着我穿越了春秋戰國秦兩漢,走過了三國兩晉南北朝,又經歷了唐宋元明清。你是我的擺渡人——劉豔霞的《初中生必背古詩詞50首》。

素手撫你,掀開你那古色古香的容顏,一切便恍如隔世,似夢非夢。

周朝,古老質樸,癡男怨女多情內斂。“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蒹葭蒼蒼,白露爲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美人如玉,君子多情,深沉濃烈的情意是永恆的話題。南唐後主李煜的情是“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番滋味在心頭”,一代君王都有解不開的愁,又何況我等凡夫俗子,所以不必“爲賦新詞強說愁”,而應該活在當下,珍惜當下。李商隱的相思是“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這相思之情,離別之恨,又讓多少“兒女共沾巾”!感動之餘,我是多麼的希望天下有情人“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憂國之情,憂民之心,藏着多少的愛恨情愁。杜牧的一句“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盡顯對國家的關心與憂慮;杜甫的“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讓人揪心讓人愁,“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又讓人心疼讓人欽佩,他,心懷天下,如雪中的寒梅傲然不失芬芳,我願意爲他含淚微笑到永遠。可是,白居易的“足烝暑土氣,背灼炎天光,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徒然讓我傷感,這讓我想起了夏日在田間勞作的外公,汗水在他那黝黑的如溝壑的皺紋裏流淌,心疼得想用手去撫平,“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我的心怎能不被他的詩句灼傷呢?我想,憂國憂民是國人的一種情結吧!

祖國的大好河山,從來就沒有過她的魅力,一路走來分外妖嬈。曹操觀滄海曰:“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裏”,崔顥遊黃鶴樓雲:“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杜甫望嶽難得的一次豪情壯志“會當凌絕頂,一覽衆山小”,白居易遊錢塘江閒情逸致地拋下一句“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劉禹錫一改“自古逢秋悲寂寥”的肅殺氣氛,朗朗吟上“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祖國的河山波瀾壯闊,又不失清新典雅,“淡妝濃抹總相宜”。雖然,我吟不出驚天地泣鬼神的詩句,但我願用筆去記錄,用心去感受,用靈魂去觸摸。

“時暑不出門,亦無賓客至”,我“經書聊枕籍,瓜李漫浮沉”,你——《初中生必背古詩詞50首》這個夏日與我相知相識,願你永臥我懷,伴我左右,不離不棄!

我與書的故事話題作文2

書,像一盞永不熄滅的燈火,在黑暗的世界裏散發出明亮的曙光,讓你在知識的海洋裏探求真理,讓你在智慧的天空中盡情的翱翔,教我們去品味真正的人生……

高爾基曾經說過︰“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而我從小就與書結下了不解之緣。

在我2歲的時候,每天晚上睡覺之前,媽媽都要給我講幾個小故事,於是,媽媽給我講故事的情景便深深的印在我的腦海裏︰森林裏的小矮人,皇宮中的惡毒皇后與公主,天上的巨龍……這些小故事便開啟了我求知的第一扇大門。等我長到3歲的時候,就倒拿着爺爺的報紙,學着媽媽的樣子,也不知道嘴裏嘀咕着什麼,便依依呀呀地講給爺爺,奶奶還有小花貓聽。書籍裏的一個個小故事便陪伴了我的童年。

漸漸的,我長大了,再也不像小時候那樣幼稚,可笑了。那時的我還是一名二年級的小學生,雖然我的年齡很小,但我讀過的書可是一點也不少,《安徒生童話》﹑《一千零一夜》﹑還有《英雄人物》……我可都是喜歡得不得了。直到有一天,我第一次嚐到了讀書給我帶來的甜頭,記得有一次,老師讓我們講一個關於英雄人物的故事,獎品是一枝漂亮的鉛筆,這可讓那時的我眼饞了,決心要把那支鉛筆拿到手,於是我就像其他的同學一樣,絞盡腦汁的思索起來,忽然我想到我讀過《英雄人物》,那裏面可有許多的故事呢。於是,我便走上講臺,從黃繼光的故事講到了董存瑞,從狼牙山五壯士講到了劉胡蘭,直到下課鈴響了,我才從老師與同學驚訝的目光中回到了座位上,最終,我如願以償的拿到了鉛筆。

直到如今,我依然愛看書,書裏的一個個情節都叫人回味無窮,書就像一杯濃郁清香的綠茶,需要人去慢慢地品嚐它,感受它。每讀一本書,我都置身在故事之中,每一本書都讓我受益匪淺如︰《魯濱遜漂流記》,當我讀到魯濱遜流落孤島,卻抱着樂觀的態度去面對這一切的時候,我不由得深深的敬佩他;當我讀到《紅樓夢》林黛玉就要斷氣的那一剎那,我不禁爲寶黛這悽慘的愛情故事潸然落淚;當我讀到《西遊記》裏豬八戒那憨態可掬的模樣時,我不由得捧腹大笑……

書籍長廊上飄滿了墨香,這富有靈氣的香味讓我不知疲倦,沉醉於此。好書常如最精美的寶器,珍藏着人一生思想的精華。同學們,讓我們以書爲伴,做一個快樂而又充實的人﹗

我與書的故事話題作文3

愛像一朵綻放的百合花,傾吐着它那濃郁的芳香,純潔而清新,雖然沒有蝴蝶花的絢麗、玫瑰花的嬌豔、秋菊的堅強、蘭花的高雅,但它卻有本身獨特的芳香,冰清玉潔。同學之愛,老師之愛、舉手之愛……愛的百合花開遍了整個世界,而人間那份濃濃的母愛的花香更是沁人心脾!

我本以爲世上沒什麼好感動的,但是看了美美姐姐寫的《生命流淚的樣子》,我被深深地觸動了,盛欣儀這個便利貼女孩生活簡簡單單,在小姨家,她的媽媽身體狀態突然不好,欣儀非常害怕,爸爸告訴她不要害怕。性格軟弱、心地善良的盛欣儀,本是有個幸福快樂的家庭有疼愛她的爸爸媽媽。但是她的媽媽突然得了不治之症——癌症。雖然有親人、老師的不斷鼓勵,但她的媽媽最終還是離開了她,而十二歲的欣儀,過早地體驗到生命的深刻涵義,但媽媽的愛永遠銘刻在她的心中。

讀到這本書的末尾我哭了,不禁爲盛欣儀的遭遇而感到同情,對我們來說,過早失去父母,是人世間最殘忍的事情,不過,生命和死亡聯繫在一起,就如同四季的葉子,春天新鮮的葉子長岀來,到了秋,它們就會凋落和飄零,到了冬天,那些枯葉就會融進大地,用它們全部的生命之愛孕育來年新的生命……地球上的生命的軌道大致都是如此。我和她差不多大,但是有點不相同的是我有媽媽卻沒有爸爸。爸爸在我4歲時和我媽媽離婚了,但我也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在我讀完這本書後,才體會到媽媽對我深深的愛,不但體現在物質上,還有很多細節,很多看不到的愛,包括媽媽平時的嘮叨和指點,現在我才知道我是多麼幸福!

媽媽對我的愛不一定是轟轟烈烈的,更多的是無微不至的。每次安慰就是愛,每次微笑就是愛,每一次鼓勵就是愛,每一次批評也是愛。在媽媽批評我時,我總是裝成若無其事的樣子,任她數落我,心裏卻不服氣。讀了《生命流淚的樣子》後,我對媽媽的做法有了非常深刻的理解。

世上沒有不愛自己孩子的媽媽,媽媽批評我是爲我好,誰的父母不想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啊!我們以後要多理解媽媽的用心良苦。

我與書的故事話題作文4

經常會在充分自由、無所事事的時候瘋狂找書看,這時對書是不會拒絕的,說的直白點,是用看書來消磨時間,說的有品位點,是利用時間來提升自我,不管在說,和書相處久了,還是有一點情結的。

看書總會包含着許多情感,有時會因爲書中文字生色乏味且毫無價值而懊惱不已,有時會因看到一本好書,獲得頗多感受,有交流的價值而欣喜一陣,這種感覺很難得,也很複雜。

想想要定稿一片優秀文章,都需要作者構思良久,反覆推敲,多次修改,那麼敲定一本書,需要作者吐納多少前人的知識,耗費多少精力和時間,苦苦匯聚,死死鑽研,刪選爬剔,最終呈獻給作者一個精神殿堂,所以,有幸看到好作品時,都會爲作者那淵博的知識,紮實的寫作工地讚歎,爲書中豐厚的感悟和超強的藝術表現力驚歎。

時間久了,要求也多了,對書的整體形式也重視起來,不僅僅限於內容,有時對封面設計,紙質觸感也有選擇,捧着一本挺展展的書,心情也隨之舒暢起來,讀一本書,也步子單純的只從書中獲取寫什麼,而把看書當作一種享受生活的方式,有空閒之日,就會選擇一個舒適的環境,推開耳邊的嘈雜,理一理紛亂的思緒,伴着咖啡的縷縷清香,開始鳥瞰這遼闊的世界,遊弋在無數閃閃爍爍的智能星座之間,外面的情景時時變換,而臥依然故我,有書的圍繞,即使外面朔風呼嘯,暴雨如注,也能當作伴奏,享受這人生的大安詳。

與書爲伴的日子總是讓人有所感悟的,跟隨作者的腳步,那些苦澀後的回味,焦灼後的會心,冥思後的放鬆,蒼老後的'年輕最後都換成一股恆遠的力量,直達心扉。

如果說風景會因人的創造而變得神奇,人經風景陶冶後也會變得滋潤且有心境,我想說,那一本本書中凝聚了作家那麼多心血,人在書的薰陶下,也會變得獨特而有內涵。

書是無止境的,在眼前的終點面前,又會展現出一片片新的廣闊的原野,等待着去涉足,去體驗。月光如華,盪漾着更多的未知,每一次結束思維的旅程後,都會有非常清晰的聲音告訴我,讀書吧,你與書無法分離。

我與書的故事話題作文5

書籍,是知識的寶庫,它使人類的知識不斷積累、發展;使愚者變得博學多才。也正是它,使我不斷充實自己,給我的生活帶來了無限的快樂與希望。 在我還不認識一個字的時候,就與書已結下了不解之緣。小的時候,奶奶常給我講故事,我每次都要聽上三到四遍才肯罷休,所以才鬧出一個又一個的笑話

知識改變命運。隨着年齡的增長,識字的增多,我終於可以自己讀書了,這是一件!每當我煢煢孑立在房間時,在可口美味的食物的伴隨之下,鑽到書堆中,去尋找更多的知識,滿足我求知的慾望。那種快樂,只有在書中才能體驗到,它是一種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糧。

最初,我陶醉於《格林童話》和《安徒生童話》中,多麼動人心絃的故事和善良美麗的人物形象啊!從《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到《世界名人傳記精粹》,在那千百次頑強拼搏中,我強烈感悟到生命的意義。漫畫《三毛流浪記》的主人翁“三毛”讓我更加感受到自己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它們時刻鞭策着我朝着理想的努力目標奮鬥。

漸漸地,我的興趣轉向了科學讀物,從我接觸到的第一本知識叢書《十萬個爲什麼》中,我不知解開了心中多少個問號,見識到多少新鮮的知識,領悟到:要增長知識,尋求真理,就必須“凡事要問爲什麼”纔是我們開啟知識大門的金鑰匙。接着就讀到《百科全書》等,無一不令我受益匪淺。應該說,如果沒有懷疑的心態,就沒有闖進科學大門的勇氣。

到師範學校後,我開始讀各種各樣的書。名著,在我眼裏,是一杯杯香醇可口的牛奶,再讓你享受了美味口感的同時,也給你補充了營養。從《傅雷家書》中我領略到了親情的真諦,從《牛虻》中深刻地認識到了偉大的革命精神,從《論語》中學得智慧的思考,從《史記》中學到嚴肅的歷史精神,我讀的書由淺至深,由淡至雅。

還有一種書,是從小學一直到現在,乃至以後都要有的一本書,也是批註最多的一本書——語文書。它從小學一年級開始便伴隨着我們一直到現在,也許有些人很討厭它,但不妨把它當成一本名著集來看,裏面收錄的絕對可稱爲是思想的巔峯,感情的真諦。如果去外面買著名著看,要花不少錢,可身邊就有一本“著作大薈萃”,何不細細品味呢?

讀書在不知不覺中已成爲我生命中的一部分。我身邊少不了的總是我最好的伴侶——書,要問我爲什麼喜歡書?我會說,因爲書給了我很多,很多,因爲有它在,我是最幸福,最快樂,最自由的!

我與書的故事話題作文6

踏出校門後,讀書一事好像和我漸行漸遠,就更不用說品和鑑了。有時短暫休憩,信手拈來一本書目,也想靜下心細細研讀一番體味一下,但從未如願。似乎,飲一杯茗茶,賞一本好書已經是過往的匆匆了。

兒子還在肚子裏的時候我就一口氣買了《三字經》、《弟子規》、《唐詩三百首》等等儒家學術的兒童讀物,當時就一個想法,要讓孩子在書的海洋裏盡情遨遊。待產的最後幾個月,自己每天背誦着“人之初,性本善”、“弟子規、聖人訓”的三字箴言,幻想着萬一寶貝在肚子了能夠“耳濡”到呢!那這胎教不就相當成功了。

“母親是世界最偉大的力量”米爾如是說。兒子在家人的歡擁中來到了我的身邊,初爲人母的我有點激動,面對這個小精靈有點摸不清做媽媽的頭緒。還在月子裏,我就在婆婆媽媽不注意的時候,坐在他的身邊和他聊天、爲他吟唱,對他念叨着小時候媽媽教我的兒歌,還不忘顯擺着自己已經能背誦出來的《三字經》。媽媽看到了樂着對婆婆說,孩子都還沒滿月了,他媽就給孩子唸叨着,能聽得懂啊!我理直氣壯的說:“在肚子裏的時候叫胎教,現在叫早教,聽着聽着就記住了。”

兒子在不知不覺中一天一天的成長,慢慢的咿呀學語,慢慢的能將買來的布書在他還沒有書大的手掌中把玩着,嘴裏嘟嘟娜娜的唸叨着根本聽不懂的“火星語”。

轉眼間兒子三歲半了,就在去年的夏季寶貝進入了離家很近的幼兒園,幼兒園很注重家園共建與情感培養和教育,倡導孩子們在家人的陪伴下能夠養成讀書的好習慣,開展了“21天習慣養成記——我是小書蟲”的親情閱讀活動。當時就勵志要和寶貝共成長,精心挑選了大衛系列書目《大衛,不可以》、《大衛,上學去》和《大衛,惹麻煩》,小傢伙看到鮮明的圖片,和大衛誇張的表情與肢體動作,再加上我誇張表情和滑稽的語言表達,寶貝樂得前仰後合,那時我才知道,閱讀不僅可以規規矩矩的看,安安靜靜的品,也可以嬉嬉鬧鬧的玩,嘻嘻哈哈的樂,緊緊一次,小傢伙把《大衛,不可以》中的經典語錄就深深的刻入腦海。

寶貝對於書目的興趣從大衛開始了,而書目的選擇對於孩子的教育也是尤爲重要的,而我希望全家都爲教育孩子、爲營造氛圍多讀書、讀好書,將家庭教育做到力所能及的最佳狀態,讓陪伴孩子成長的道路一路書香芬芳。

我與書的故事話題作文7

中央一套去年有個節目叫《朗讀者》,主持人是我最喜歡的董卿,我幾乎每期都看,甚是喜歡。每每看完《朗讀者》我都會心潮澎湃,思緒霞飛。忽然覺得就這樣品一盞茗茶,拿一本好書,悠閒地享受着休息的時光,便是人生最愜意之事。

人就應該充滿勞績而又詩意地活在世上,有朗讀者相伴的時光,讓我感受到了別樣的生活情趣。感受到了讀書的重要,和有書陪伴時的別樣美麗。冰心曾說:“讀書好,多讀書,讀好書。”書就像是一位朋友給我們講奇聞異事,足不出戶,就可知天下之奇;又像是一位長者給我們談天說地。雖不謀面,就可識天下之人。讀書的作用不用多說,讀書的好處不必多談。我想讀書帶給我們的恰恰可以用美國詩人狄金森的一首詩來概括:沒有一艘非凡的戰艦,能像一冊書籍,把我們帶到浩瀚的天地。也沒有一匹神奇的坐騎,能像一頁詩扉,帶我們領略人世的真諦。即令你一貧如洗,也沒有任何柵欄能阻擋,你在書的王國遨遊的步履。

多麼質樸無華的車騎!而它卻裝載了,人類靈魂全部的美麗。

是啊,讀書就是與高貴的靈魂對話,是與先知談話,也是與自己的靈魂談話,于丹說:“詩意是心靈的救贖。”讀書本身何嘗不是靈魂的救贖呢?從朗讀者中拾回曾經喜愛讀書的習慣,讓書洗滌自己的心靈。靜坐之時,翻幾頁書,讀幾行詩,便覺得疲勞頓消。工作時,帶着書給予的激情,給予的信念,我們認認真真地工作,踏踏實實的勞作。此時的我們雖平凡卻又不平凡,因爲我們已從書中明瞭到工作的意義和偉大,我們心態平和,我們靜享歲月,我們淡看風雲。這一路有這樣的朋友結伴而行,旅程勢必會多些精彩,少些遺憾。

一本好書就像是一道家常菜,百吃不厭,無論你什麼時候吃,什麼時候咀嚼,什麼時候品味,都能有不同的味道在心間回味。很多人都喜歡閱讀網絡熱搜榜上的書單,而我卻更喜歡選擇自己感興趣的書籍,像知音、時尚雜誌、散文詩等等,有時還喜歡翻一翻烹飪知識。很多時候,我們都是在咀嚼別人挑揀好的知識,所以我們要想真正在書籍中遨遊徜徉,就要選擇對的書籍,選擇對自己有幫助的好書。

一本好書,它雖不會讓你我的智商變得更高,但會讓我們生活得更好;它雖不會讓你我的容貌出衆,但一定會讓我們的氣質與衆不同;它雖不會延長我們生命的長度,但一定會拓展我們生命的寬度。我感謝《朗讀者》這個欄目又讓我愛上了讀書。

我與書的故事話題作文8

愛,就像一朵綻放的茉莉花。它傾吐的是濃郁的芳香,純潔而清新,它雖然沒有蝴蝶花的絢麗,玫瑰的嬌豔,秋菊的堅強,蘭花的高雅,但它卻有它本身獨特的芳香,冰清玉潔。同學之愛;父母之愛;老師之愛……愛的茉莉開遍了整個世界,愛的花香令人沁人心脾!

《生命流淚的樣子》裏的主角盛欣怡,她是一個性格軟弱,心底善良的小女孩。以前,她有一個幸福而美滿的家庭。然而,天有不測之風雲,盛欣怡的媽媽得了不治之症,這一場飛來的橫禍,使十二歲的盛欣怡體會到了命的殘酷,愛的深刻含義。她明白母愛和父愛是無私的,她懂得了愛是生命的綻放。在她媽媽生病的時候,她二十四小時照顧這媽媽,媽媽一叫:“欣怡”盛欣怡就來到了她媽媽身邊聽命令。就在這每次的呼喚中,盛欣怡體會到了生命的殘酷……讀到了這裏,我很佩服盛欣怡,因爲她那種堅持不懈的精神使媽媽在危機關頭的時候幫助了媽媽,讓媽媽以爲自己還有第二次生命。

有一次,盛欣怡正在學校的教室裏面上課,突然,盛欣怡的班主任老師來到了教室叫盛欣怡收拾好書包她走,來到了教室外面,看見她的姑媽和姑丈在外面等着。來到了姑媽的面前,姑媽對欣怡說:“欣怡呀,你媽媽剛纔去世了。”欣怡一聽到了自己的媽媽“已經去世了”這一句話,馬上說:“不可能的,我媽媽昨天還是很有精神的這麼會去世了,一定是你們在開玩笑,快告訴我真實的情況。”盛欣怡一邊說一邊流眼淚。最後,她還是和姑媽一起去看她媽媽最後一面。就在這個時候,盛欣怡已經成長了,在悲痛中成長。她明白,媽媽的心願,在苦難中成長才是真正的成長。盛欣怡在媽媽去世後變得堅強,她要讓媽媽在天堂看見她成長的快樂。

媽媽對我們的愛是無微不至的。安慰是愛、微笑是愛、鼓勵是愛、連批評也是愛。可是在家裏,我時常惹媽媽生氣,當我讀了《生命流淚的樣子》這一本書後,我覺得媽媽批評我們,也是爲我們好,因爲媽媽不想我們學壞和學一些不該學的東西,所以才批評我們,所以,從現在開始,我決定以後也不惹媽媽生氣了,要對媽媽好一點,因爲人們都說:“父愛如山,母愛如雲。”沒有了父母,那就沒有我們。我們是父母的希望。我們的成長的每一個腳印都飽含着父母的殷切期望。

生命是一條小溪,來自雪山或地下涌泉,蜿蜒流淌於崇山峻嶺、草原峽谷之中,歡叫着、跳躍着奔向蔚藍色的大海;生命只有一次,失去了,將在也不能回來了,所以我們要珍惜生命,珍惜身邊的愛,有生命纔有愛。

我與書的故事話題作文9

書是一扇可以讓陽光照進心靈的窗戶,書是任人翱翔的海洋,是鳥兒的天空,是飢餓者的麪包。人人都可以讀書,但是書的陽光不一定能照進每個人的心裏。如果書的陽光照進了你的心裏,那麼書對於你來說就不僅僅是一本沒有生命的讀物了,而是一個真摯的朋友,一個生命的指向標。

近來就有一本書的陽光照進了我的心裏,那就是《斐濟的陽光》。

《斐濟的陽光》詮釋着童年與快樂、真情與淚水、理想與現實,其中的每個故事都令人回味和深思,“從前和現在”裏的兩則故事最令我沉思和回味,也對從前和現在的種種變化產生了深刻的反思

古代建築是中國文化的瑰寶,是中華上下五千年人類智慧的象徵,也是古人給我們留下的巨大財富。可是現在呢,早日輝煌雄偉的建築,漸漸消失在我們的視野,取而代之的則是現代化的大樓、工廠、商品房。誰又會知道他們腳下踩着的是古人幾千年來智慧的結晶,誰又會爲此感到惋惜和悲痛,誰又能讓這些古建築不要在懸崖邊上徘徊,誰又能拯救它們?

現在有許多人在建立所謂的古城等古代建築。先不說它的意義,單從它的出發點來看就是錯的——爲獲得更多的利益而建立起,只不過是一副自欺欺人假象罷了,又有什麼實在意義呢?失去的是永遠都找不回來的,雖然也有許多出於還原過去、讓人們瞭解歷史的建築,但是我認爲即使那樣,效果也不會太好。這樣甚至會對一些人造成古建築拆了還可以再建的不好想法,適得其反。

而對於現存的古建築來說,不是人人抱着拆之而後快的思想,而是讓人們都有一種對於古建築敬畏的感情來對待它,善待它,保護它。它們已經在風雨中站立了上千年,它們見證了古代王朝一個個由小到大,由昌盛走向衰弱的過程,經歷了國家由被動挨打到一步步走上正軌的艱苦歷程。它們也是有生命的,只要你認真去觀察、發現,它就會像一本無聲的書告訴你想知道的一切。

因此我們不僅要保護它,更要尊重它,不要再讓古建築在哭泣,不要讓歷史成爲永遠的歷史,而成爲人們心中永遠的陽光!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