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家鄉的風俗作文6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都經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根據寫作命題的特點,作文可以分爲命題作文和非命題作文。寫起作文來就毫無頭緒?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家鄉的風俗作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家鄉的風俗作文6篇

家鄉的風俗作文1

在我的家鄉有許許多多的傳統節日,比如:春節、端午節、重陽節每個節日都有傳統的風俗習慣。

春節的腳步聲離我們越來越近了,而在春節裏,我們的習俗就可以裝上一籮筐。年三十的晚上,親朋好友都會回家,大家團聚在一起,吃着美味的食物並且互相聊天。吃完晚飯,我們小孩便可以拿着炮仗到外面盡情的玩,而大人們則是在房間裏打牌,看電視。直到很晚,我們才上牀睡覺。年初一早上,我早早的便起了牀,喝一碗香濃甜美的棗子湯,暖暖身子,喝完棗子湯後,那震耳欲聾的鞭炮聲迴響在耳邊,新的一年就在這爆竹聲中開始了,這種場面使我想起了王安石的元日。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加上這一句詩的薰陶,春節的氣氛是不是更濃了呢?伴隨着一聲聲祝福語中,新年的拜年環節開始了,我和父母一起去串親戚。這也是我最喜歡的一個環節,因爲每當此時,我的腰包便變得鼓鼓囊囊的。到了晚上,天空中便會綻放出一朵美麗的煙花,真是五彩繽紛啊!看後真讓人覺得其樂無窮呢!這就是我家鄉的春節,你們的家鄉是怎樣過春節的呢?

我的家鄉位於長江中下游地區的美麗小城揚州。我們家鄉過年的習俗大概從臘月二十四左右就要算起了,那時候已經充分感覺新年的腳步離我們是越來越近了。

我們家鄉一般臘月二十四這天撣塵,用雞毛做的撣子將屋裏的所有旮旯角落的灰塵都要打掃乾淨,然後給竈王爺上好香,帖好“上天言好事,下地保平安”的對聯,送竈王爺上天,稟明今年在我家一年的待遇情況,和我們家的大小事情。記得那時在家給竈王爺上香帖對聯要相當嚴肅的,要誠心誠意的,這樣竈王爺纔會在玉帝面前說好話,來年保我家平安。

接着就要將家裏的被褥牀單衣服什麼的全部洗乾淨,將屋前屋後也要收拾妥當,做到窗明几淨,乾乾淨淨迎接新年。二十五開始做饅頭,饅頭的面要發酵,發酵的時間就可以準備饅頭餡,餡有很多種,我家一般都喜歡坐糯米肉丁餡的,青菜肉丁餡的,豆沙餡的,平安菜餡的,還有芝麻餡的。現在想來家裏的饅頭真是香,真好吃,比外面買的包子有嚼勁多了。

二十八左右開始帖對聯和福字,不知幾何起,福字都是倒帖着了。好像以前媽媽解釋倒着帖,就是福到了。現在的對聯一般是買現成的,手寫的少了。記得小時候在家,每年的對聯都是自己寫的,別人一來,爸媽都會對別人炫耀那是我兒寫的對聯,自己好不得意。因此小時候是特盼着過年的,除了好吃好喝外,就是自己的虛榮心會得到極大的滿足。

大年三十這天,基本就是在家做吃的,爲晚上的年夜飯準備,殺雞宰羊,煨湯燉肉,涼菜熱菜準備一大桌,晚上一邊看春節聯歡晚會一邊享用。我們家是一大家,每年我們兄弟姐妹都會聚在一起吃團圓飯,都是用一個大圓桌來吃飯,伴着晚會上的相聲小品的哈哈聲,年味氣氛十足。

我們家一般在年夜飯中途的時候就去放煙花爆竹,我們兄妹幾個都會搶着放煙花,點着了放孩子手裏,看誰的煙花放得高,放得遠,好開心。晚上會一直看春節聯歡晚會守歲,等新年鐘聲敲響的時候去放鞭炮,然後我們打牌,爸媽會去準備芝麻桿放在門邊,門檻那兒還

會放一根木材。

第二天早上,我們兄妹幾個都會起得很早,去放自來水,也叫搶財神水,誰第一個搶到誰今年就會行大運。然後開大門,看見木材,要說發財,討得吉利,看見芝麻要說,芝麻開花節節高,今年好運。然後放鞭炮,拿吉禮。就是每人一個托盤,托盤裏有一個蘋果,寓意平平安安,一個桔子,寓意運氣好,一條糕,寓意甜甜蜜蜜,一個紅包,寓意紅紅火火。

然後就是吃早點,一般就是棗茶加各色點心,去村裏給長輩拜年

從初二開始拎着禮物走親戚,親戚如果多的話,要一直走到十五元宵節才能算結束。

家鄉的風俗作文2

春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佳節,依照風俗家家戶戶都要貼對聯、燃放煙花爆竹、看春晚、守歲、給親人拜年,當然重頭戲還是吃年夜飯了……最爲關鍵的一件事是長輩給我們晚輩“壓歲錢”了,希望我們歲歲平安,健康成長!

春節到了,人們都會在所有的大門上貼上寫着新年寄語的對聯。當春姑娘來時,朗誦者寄託着人們美好願望的句子,這一誦讀,好運也許就真的來了!當然,同樣富有寓意的事情還有貼“福”字。“福”字很多家庭都倒着貼,路人一看就會說:“你家的福倒(到)了”,不言而喻,福就到你家了嘛!

其實,春節的另外一個名字叫“年”。“年”是什麼呢?對於這個還有一個傳說呢!傳說很久以前,有一個叫“年”的怪獸常常在春節時出來禍害百姓。有一次剛到一個村裏正準備吃人的時候,不遠處一個小孩放了一個鞭炮,把“年”嚇了個半死,掉頭就跑,又遇到一個小孩提着紅燈籠走過,“年”看見了這鮮豔的紅色,嚇得_,一溜煙逃走了。從此,人們知道了怪獸“年”的弱點,春節期間,大家在門上貼上鮮紅的對聯,放震耳欲聾的鞭炮,“年”看到這場景嚇得再也不敢出來作怪了。人們再也不怕“年”了,過年放爆竹,貼對聯的習俗也就流傳下來了。

_年的除夕夜,全家人都聚集在爺爺奶奶家,歡歡喜喜地吃着那豐富盛大的年夜飯。這裏年夜飯的第一道菜是“中和湯”,意喻中國大家庭和諧和睦。這裏好好給大家介紹一下這道大菜,它的主原料有:冬筍、豆腐、香乾、蝦仁、香菇,把它們都切成小丁,煮成香噴噴的熱湯。大家一一品嚐後,敬酒祝賀正式開始了。大家一起敬爺爺奶奶的酒,祝他們身體健康笑口常開,接下來相互敬酒說着祝福的話,同時敞開肚子盡情的享受這年的味道!門外的爆竹聲遠遠近近,真是你方唱罷我登場。當春晚開始時大家圍在火桶旁欣賞着一個接一個精彩地節目。我當然是看春晚的主力軍,但是今年每到整點,爸爸、媽媽、姐姐都在用手機搶紅包,看着他們像“打老鼠”似的在手機上用力敲打,我也加入一個,因爲“打老鼠”可是我小時候的強項啊!終於搶到一個“大紅包”0.88元,我和媽媽都高興地跳起來!一轉眼快11點了,媽媽叫我趕緊去睡覺了,我一本正經且堅定地說道:“今年我一定要守歲的,你們累了就先睡吧!”可是沒過多久,我不知不覺就睡着了。

當爆竹聲把我馬上要搶到紅包的夢吵醒時,天已經亮了。我一睜開眼,首先去摸我的枕頭下面,不出意外地發現兩個大紅包,不是手機搶到的,是爸爸媽媽給我的壓歲錢。我趕緊起牀去給爸爸媽媽拜年!又去給爺爺奶奶拜年,一下又收了兩個大紅包!心裏那個美啊!春節裏的這個習俗是孩子們的歡迎的啦!哎!遺憾的是我的紅包基本是如數上交的呀!

春節裏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風俗。就拿我的家鄉績溪縣和我的老家祁門縣來說說吧。

先說三十晚的年夜飯吧。績溪縣吃年夜飯的時間一般都和往常差不多。晚上街上行人寥寥無幾,商家基本歇業。而祁門這邊吃年夜時間真是搞不懂,中午過後街上基本看不到行人,大多商家陸續關門回家吃年夜飯了。下午2點多鐘開始就能聽到放鞭炮聲,有的人家就開始吃年夜飯了。爺爺家今年也早了,3點半剛過也放爆竹吃飯了。晚飯後,大家陸續上街逛逛,街上可以說是人山人海,小吃攤一個接一個,遊樂場一個挨一挨。“有意思”裏坐滿了人,KTV裏飄出歌聲,好多商家也開門營業抓住這大好商機。

再說說正月裏拜年。績溪縣嶺北拜年都是在中午之前,誰要是下午去給長輩拜年,那可是要捱罵的。到誰家拜年都要吃三道茶:清茶、甜茶、茶葉蛋,最後吃麪條,還要吃晚飯,一家一戶要搞一整天呀。老家祁門拜年時,除了吃清茶、茶葉蛋還要吃糉子。特別是糉子,我的家鄉績溪一般都在二月二龍擡頭才包糉子,大小形狀也不一樣。我相信全國各地還有很多不同有趣的風俗。

春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佳節,家家戶戶其樂融融,奏響歡快的交響曲!

家鄉的風俗作文3

倘逢放假,必定要回一趟水運。水運是均安一塊小地,傍着河涌。

那年,恰逢關帝出遊,就提早了些去。擱這,這個是那個的親戚,那個是這個的朋友。整條街巷都是熟人,都聊得。我是很樂意回去的,因爲在這裏我可以免做作業,敞着玩兒。

到了關帝出遊的日子了,是要舉行十五天,走十三個鄉的,來水運就一天。各家各戶能在家的都在家,都要見關帝一面,以求風調雨順。

今日各家的孩子都被扣在家,得規矩地跟着長輩們等關帝侯爺來。我跟和仔也早早起了牀,被扣在了家裏。老人們是有許多事要做的,沒得空管我們。

至於姑婆嘛,她也大早就趕去迎接關帝。邊擺水果,嘴裏念念叨叨:“阿囡你帶和仔別亂跑。一會兒紅裙隊的過來記得要給她們遞水果餅乾,還有這些!”姑婆拿起紅袋子晃了晃,“還有,還有阿公們,要記得給茶水。說話要說‘請’。”她拿起紅衫塞到我跟和仔懷裏,又碎碎唸了一句:“剛纔說的都記住了嗎?得記住,不能忘。今天要規矩點,啊?”她一邊叮囑我,一邊轉身出門。她越來越小聲地碎碎念,背影消失在巷口……

不久,幾個穿紅衣裹紅裙的婦女拿着幾炷香走來。每擱一段路便放一炷點燃的香,聽旁的長輩說,這是“開香路”。還有紅裙隊們,當年結婚的新媳婦必須穿上龍鳳裙褂恭迎聖駕,結婚多年的媳婦就穿上出嫁時帶到夫家的紅裙持香隨行。弄完這個之後得等上一段時間。

最是機靈的迪迪和科緊不知幾時從家裏溜出來,站在黑妹姨婆的菜地跟我們揮手。我也衝他們招了招手。黑妹姨婆的菜地怕是要遭了殃,定是少不了一陣罵的。別家的小夥伴們也都站到了自家門口衝大傢伙揮手,算是集齊人了。迪迪比劃了幾個手勢,讓我們在關帝來後去涌邊集合。

措不及防的一串鞭炮響起。人羣立馬涌動起來。長輩們討論着來交接的是哪個村的,孩子們不停問着關帝高不高長什麼樣。不久後,聽到八音鑼鼓櫃的演奏聲,人羣頓時沸騰了。穿黃色紅色衣服的老年男子擡着一對小香爐走在前頭,紅裙隊緊跟在後面,浩浩蕩蕩幾十號人的隊伍排開,她們得迎接關帝侯爺。穿的也是講究,同一樣的紅衫紅裙,頭頂草帽,草帽上都彆着一小串黃皮葉。

終於看到被衆人圍着的關帝和侯爺了。兩頂三百多斤重的帝王鑾輿被衆人齊心協力緩緩擡着,兩座鑾輿,是雕刻精美的小木樓。關帝和侯爺就坐在裏邊,長得都是黑臉威風凜凜。遊行中鑾輿手不時有節奏地上下顫動鑾輿,大聲吆喝,在人羣中掀起一陣又一陣熱烈的迴應。演奏着喜慶樂曲的鑼鼓櫃緊隨其後,捲起熱鬧的狂潮。年輕人都從家中趕來向前涌去,都想着幫忙擡起。更是希望能佔到關帝的福氣,辟邪消災,以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我只得帶着和仔向後退去,兩人的脖子卻伸得老長,魂被勾了去罷。

不少平日相熟的街坊正熱鬧地打招呼閒聊,但即使不相識,也會熱情地招呼進家門,派上大吉大利的利是。甚至有村民招呼舉羅傘的人進屋轉一轉。隊伍中還有穿着戲服的娃娃站在錦布包着的小臺子上,被推着穿街過巷。

鑼鼓喧天,萬人空巷,街頭巷尾,步履不停。

真是好一幅熱鬧景象!

“關帝”“侯爺”在衆吆喝聲中漸漸遠去,繼續他們的穿街走巷,爲鄉親們帶去美好的祝福。

我跟和仔丟下一桌子的水果食物,直奔岸邊。迪迪領着我們拾隊伍落下的黃皮葉,每人捧一大把,搬到岸邊。他拿起葉撒下河:“這樣,這樣,可以帶來好運哦。”“你怎麼知道?”“肯定是這樣,不然他們幹嘛要拿那麼多黃皮葉,還別在頭上。”大夥贊同,把拾來的黃皮葉小心地撒下。

關帝出遊一直延續到下午。秋的天黑得早。斜陽正好,灑落在漂浮的黃皮葉上,像是飄在水面的漁火,紅得烈焰般。我相信它們可以帶來好運,那麼就一直這樣好運下去吧!

家鄉的風俗作文4

春節、清明節、端午節和中秋節並稱爲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但春節是中華民族最隆重的傳統節日,同時也是中國人民情感得以釋放、心理訴求得以滿足的重要載體,是中華民族一年一度的狂歡節。

放假才過了三天,就到小年了,真是“光陰似箭,日月如梭”啊。過小年就是春節的“彩排”。天一擦黑,要吃飯了,家家戶戶就會放鞭炮,“噼裏啪啦,噼裏啪啦”的,那聲音真是讓人震耳欲聾。據說放鞭炮、掛燈籠、貼春聯,都是爲了把一種叫“年”的怪獸趕走,不再來傷害人。

小年過完,大家就應該準備好新年要用到的魚、肉、蔬菜……以及要吃的水果,巧克力,餅乾等等和一些煙花爆竹什麼的。

大年三十就是除夕。在除夕這天,大人們可忙壞了,要準備晚飯和正月裏客人來時招待他們的菜盤子以及各種蔬菜而我們小孩子在這天的白天也就只有一件事,那就是大掃除,俗稱“掃塵”,又稱掃屋、掃房、除塵、除殘、撣塵、打埃塵等,是中國民間過年傳統習俗之一。年前忙年主要是以除舊佈新爲活動主題,掃塵就是年終大掃除,南方稱“掃屋”,北方稱“掃房”。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統統掃出門,寄託了中華民族一種辟邪除災、迎祥納福的美好願望。我打掃自己的書房和臥室,先把桌子上的雜物整理進垃圾桶,再把書本理齊放在書架上,然後把桌面和架子擦乾淨。書房整理好了,接下來就是臥室,我先把衣櫥裏的衣服都清出,把一些冬天裏穿的衣服掛着,其他的.都摺好,放在抽屜和方塊格子裏。接着把被子摺好,放在牀頭,把牀上和牀頭櫃子裏的物品都理得整整齊齊。等我把房間收拾乾淨後就下樓幫爸爸掛燈籠,貼春聯,貼紅紙順便幫媽媽擇菜……

等到要放鞭炮的時候我趕緊閉上耳朵,一陣驚天動地的鞭炮聲過後,我們一家人就上桌吃年夜飯了,中國人的年夜飯是家人的團圓聚餐,這頓是年尾最豐盛、最重要的一頓晚餐。家人們一起開開心心的吃飯。等到晚上,一家人一起守歲,守歲的民俗主要表現爲除夕夜燈火通宵不滅,守歲謂之“燃燈照歲”,即大年夜遍燃燈燭,據說如此照過之後,就會使來年家中財富充實。時針剛指向零點,夜空中頓時漫天煙火,絢麗多彩,我跟姐姐放的煙花也是漫天煙花中的一朵。

正月初一,爆竹聲後,碎紅滿地,燦若雲錦,年味好像更加濃郁了。踏着滿堂紅,和着爆竹聲,走親訪友去拜年,路上遇見了拱手作個揖,見面道聲“新年好”,新的一年便在這滿滿的祝福和喜氣洋洋中開始了。拜年後就需要去祭祖,和祖先一起共度佳節。午飯後我們就去觀看“村晚”,晚會上有的人跳舞,有的人唱歌,還有的人比武。在場間的休息時間,增添了許多互動環節,有你演我猜和誰是臥底……在村晚結束後,我們又舉行了許多比賽活動比如說:跳繩、登山、踢毽子比賽。一個下午的活動結束後,我已經累得氣喘吁吁,身心疲憊,但心中還是非常愉快的。

正月初二,我和家人來到外婆家拜年。在外婆家,我就更興奮了,拜完年後,我就坐在火爐旁嗑瓜子、看電視,正覺得無聊時,舅媽興高采烈的跑過來說:“村裏正在舞草龍,我們大家一起去看看吧!”媽媽說:“唔,草龍是我們這邊的傳統習俗,去看看也是不錯的。”我爽快的答應了,我們一家就激動的跑了,過去答到地點以後,沒過一會兒,突然鑼鼓喧天,鞭炮齊鳴,一條威猛的龍“飛”了出來。乍眼一看,那隻草龍大約有十多米長,他的兩顆明亮的眼睛,忽閃忽閃的,活靈活現。這周邊都是圍觀的羣衆,他們一會兒尖叫,一會兒鼓掌,讓我的心也燃燒了起來,在隊員們的飛舞下草草飛快的盤旋着遠遠望去彷彿條真龍在騰雲駕霧,這場面十分的熱鬧。

正月初四,家裏來了好多客人,他們吃完飯就開始划拳了,我在邊看着大人們抑揚頓挫地行着酒令,心中實在提不起什麼興趣,就默默離去。

時間如白駒過隙,一眨眼春節就過去了,大人和孩子們在這喜慶而熱鬧的節日裏迎來了新的一年。

家鄉的風俗作文5

在家鄉的端午中,有很多風俗,在離開家鄉的這些年裏,不經意的深深回憶起來,總覺得有種塵封的感覺!掐指一算,有近10年沒有過個正宗的家鄉的端午了!

在家鄉,端午的前個晚上,各家都要備一盆水,水裏面泡上艾葉,然後放在外面,在端午的早上,全家洗臉的水,都要從這一盆水裏面取,人多的家庭可要節省着用了,免得有人沒的水洗臉。有小孩子的人家,一大早要早早把小孩子叫起來,到外面的池塘,河裏,或者湖邊去洗澡,據說這樣可以洗去一年的晦氣,而且還有避邪的作用,爲什麼各家要用這樣的水洗臉?小孩子要到外面去洗澡呢?據說,在端午的前晚,月宮裏的嫦娥,會讓搗了一年藥的玉兔,把藥撒向人間,讓人們洗去疾病和苦難,而且還有避邪的作用!這裏面還要插上一個小插曲就是,在月宮上面,我們總是可以看到有一棵桂花樹,樹下有個貌似人形的玉兔總是跪着作搗藥的動作,所以在小時候,晚上鬧人了,老人們總會哄小孩子說,走走走,到外面看玉兔搗藥去,小孩子們總是記得,月宮裏的玉兔搗了一年的藥,終於在5、4日的晚上悄悄的撒向了人間,所以,小孩子們在5、5的早上,總是爭着去外面洗澡,覺得用玉兔撒了藥的水來洗澡是件神聖的事情,而沒有去外面洗澡的,只有用放在屋外面的水來洗一下臉了!當然,去外面洗澡的孩子,要身體好才行,以免感冒,因爲在記憶裏,5、5那天的早上,還是很冷的,也聽在外面洗了澡的哥哥回來說,洗完,好冷。所以,我和弟弟只有在家用艾葉泡過的水洗臉,那樣的水,泡了一夜艾葉後,顏色會變的綠綠的,還伴着一股艾葉特有的香味!用這樣的水洗完了臉,心裏總是有種安全感,在想:在這一年裏,我又是健康的了!

其次,在5、5日的早上,各家要吃煮雞蛋和剛刨下來的新鮮的蒜!雞蛋和蒜在鍋裏煮時,水裏面也要放上艾葉!經過放了艾葉的水一煮,雞蛋和蒜都會變成另外一種顏色,煞是好看!更是有一股艾葉特有的味道!艾葉同時也是一味中藥,具體治什麼病,偶就不知道了!在吃早飯時,這些雞蛋、蒜和糉子,都要擺上飯桌了,同時在飯桌上,還要擺一樣,那就是酒壺,而酒壺裏面的酒,和以往喝的酒要有一點不同了。有什麼不同呢?那就是在酒裏面,加了一味雄黃!酒也被泡成了雄黃的顏色,喝了這樣的雄黃酒,也是爲了避邪!有小孩子的人家,還要把喝盛的雄黃酒,擦在小孩子的耳朵上面,所以,吃過飯出去玩耍時,可以看到到處都是耳朵被抹了雄黃的小孩子,這不能不說也是一種特色吧!如果細看的話,還會發現這些小孩子的身上,都會戴了一個香囊,手、腳、脖子、手指頭都會纏了五色線的,這樣的香囊裏面裝的香料同樣也是艾葉。五色線,顧名思義,就是用五種顏色的繡花線拈成的,這樣的說法是爲了避免蛇蟲來咬,因爲蛇的顏色就象五色線。戴幾天後,把它取下來扔掉,就會變成了蛇,如果戴了幾天還不扔掉,會變成了蛇來咬人的!

在端午這天早上,各家還要把艾葉插在門的兩天,有點象清明節時插柳枝一樣,這樣的說法也是爲了驅病避邪。走在村子裏,裊繞的炊煙中,伴着縷縷的艾葉的清香,和着露珠的清新氣息,給這樣一個早晨增添了濃濃的特有的節日氣氛。

許多年過去了,每當這天,總是能隔着時空聞到記憶裏遠遠的家鄉,在這天早晨漂來的濃濃的艾香!也總是在這天的早上,想起那盆綠綠的艾葉水小心翼翼的神聖的輕拂在臉上的絲絲涼意,也總是在這天早上,想起那胸前佩戴着的秀美的各種各樣的香囊!也總是在這天早上,想起耳朵上引以驕傲的紅紅的雄黃酒香,也總是在這天早上,想起吃着飄有艾香的雞蛋直到把肚皮撐的鼓鼓的還要在兜裏揣一個去上學!也總是在這一天,想起媽媽編的美麗的五色線與小朋友們比誰的漂亮時彼此羨慕的眼光!也總是在這一天,深深的,想起我的家門,想起我的父母!想起在家的幸福時光!

家鄉的風俗作文6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糉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

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在我的家鄉,端午節這天,吃糉子可是傳統的習俗,那時,家家戶戶都忙着樂着包糉子,糉香四溢。

今年端午節,我居然學會了包糉子,用媽媽的話說,我這也算是繼承中華傳統文化。

端午這天,我見外婆坐在小板凳上包糉子,便好奇地湊上前去,看着一隻只精緻玲瓏的糉子連續不斷地從外婆那神奇的手中誕生。

我興奮極了,摩拳擦掌、躍躍欲試,請求外婆教我包糉子。外婆笑着答應了。她先從箬葉堆中挑出一張比較小的箬葉給我,自己則挑了一張大的,讓我跟着學。外婆先把軟軟的箬葉用兩隻手向下圍攏,做成一個尖角形的窩,往裏面放入適量已經浸泡好的糯米,我學着外婆的樣,“做窩”、“放米”,這是第一步。我把自己做的與外婆做的對照了一下,感覺差不多,心想,這也沒什麼難的嘛!

第二步是“放餡”。外婆準備了肉、蜜棗、豆沙三種餡。我選了一顆蜜棗做餡,把它放在米窩的中間,輕而易舉地完成了。外婆笑呵呵地說:“真不錯。”我便更加興奮了,想象着一個糉子就要在我手中誕生了。

第三步是“添葉”。外婆挑了兩張箬葉,分別插入已經做好的窩的交叉的部位,看上去把原來尖角形的窩加長加大了許多,然後用左手託着,再加入適量的米。這下可把我難住了,兩張葉子怎麼也添不好,外婆一手託着糉子,一手幫我調整,總算把葉給添好了。我感覺到額頭冒汗了。

最難的是第四步,把添上去的兩張箬葉向上反包過去,並且還要包折出三個棱角。我已經手足無措了,儘管外婆一邊示範,一邊幫我糾正,但我始終看不明白這三個角是怎麼折出來的。在外婆的再三指導下,總算包折出四個角了,但我手上的四個角有大有小,有長有短,而外婆包折出的四個角卻十分均勻。我猶如泄了氣的皮球,原先的興奮勁完全沒有了。雖然外婆不斷鼓勵我,表揚我,但此時我就只有一個念頭:不學了。

再就是“綁線”了,外婆一邊說,一邊用棉線均勻地綁縛在糉子上,打上結,糉子就算包好了。看到外婆包好的精緻漂亮的糉子,我又打起精神,心想“綁線”是不難的。但事實恰恰相反。別以爲“綁線”是簡單的事,這可是技術活,線兒不能綁得太緊也不能太鬆,太緊了糉子會變形,太鬆了糉子容易散掉。外婆放下綁好的糉子,手把手教我把握線的鬆緊度,終於我包的第一個糉子誕生了。模樣之醜,遠遠在我的意料之外。我長長地嘆了一口氣!

只見外婆拿起包好的糉子,正拍拍反拍拍,這是必須要做的一步,叫“拍糉”,目的是讓裏面的米更加均勻,也使煮出來的糉子更加漂亮。

我那股不服輸的勁又上來了,我試着包了第二隻、第三隻、第四隻,終於越來越像糉子了。真是功夫不負有心人哪。

我迫不及待地嚷着讓外婆快點煮糉子。等待的時間總是很漫長,很讓人心焦。“糉子啊,糉子啊,你快點好呀……”煮糉子的時候,我就一直站在鍋邊不走,而且總是迫不及待地要揭鍋蓋子瞧瞧。過了一會兒,鍋裏就飄出了糉子那饞人的香味,“擠”滿了整個廚房。

等待的時間總是很漫長,看到熱氣騰騰的糉子們好不容易從鍋裏“解放”出來時,我興奮地手舞足蹈。把糉子拿出,一隻一隻放在碗裏,誘人的氣味立刻飛了出來。我激動地剝開一隻糉子,金黃鬆軟的糉肉呈現出來,我急忙咬了一口,嫩滑還有蜜棗的香甜,糉肉中有鹹有甜,真的好吃極了。我用舌頭舔了舔嘴角,心裏都感覺喜滋滋的。

今年的端午節,我學會了包糉子,品嚐到了自己的勞動果實。端午節的味兒,樂悠悠的,喜洋洋的,香噴噴的,美滋滋的,加起來就是快樂的味道!

“五月五端陽,艾草插門房,

糉香滿樓屋,人兒喜洋洋;

今年端午時,學會包糉子,

有滋又有味,更勝往年日!”

標籤:風俗 家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