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情感作文 > 思鄉作文

有關童年的故鄉作文4篇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裏,大家都寫過作文吧,藉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調節自己的心情。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作文感到非常苦惱吧,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童年的故鄉作文4篇,歡迎大家分享。

有關童年的故鄉作文4篇

童年的故鄉作文 篇1

有時候,腦海裏會出現這樣一幅情景:一條河流從村子中央流過,河水童話般清亮無比,連魚兒的觸鬚都看得清清楚楚,村子周圍的莊稼茂盛的近乎瘋狂,這個時候,我的心裏就會莫名奇妙的溫暖起來。

啊!故鄉,童年的故鄉,憶及總會有美好的東西紛至沓來,我們都已漫步在你那溫暖的懷抱。

童年的故鄉,就是歡樂的天地。我們自由地奔跑在這片天地裏,彼此揮霍着汗水,隔旁的蘆葦似乎也和我們一起奔跑,奔跑完後我們收穫的是滿滿的喜悅與歡笑。我們自由地奔跑在這片天地裏,你也毫不吝嗇地將你那甜甜的泉水與我們一同分享,雙手捧起那一片甘泉,輕輕吮吸,啊!我嗅到的是大自然的芳香,那也是我童年故鄉那抹淡淡的味道。混雜着青草,還有昨夜的那片凋落的梔子花的清香,如此沁人心碑,從青草滑落的那一顆露珠,也不失爲一番美意。

童年的故鄉是記憶中的搖籃,輕輕搖,輕輕搖,搖醒了我這個什麼也不懂的嬰兒,我願我永遠依偎在我故鄉媽媽的懷抱下悄悄入睡,安心入睡,無慮無憂。

童年的故鄉,裝滿我滿滿的童年,的故鄉,你是一位老者嗎?如果是,卻爲何不帶着一副眼鏡。但我相信,我們就是你的眼鏡,把裝滿滿滿知識的大腦的我們帶到你的臉上,給故鄉增加一點知識,好嗎?在記憶中報答我養育我多年的故鄉,把長大里的故鄉建設的更加美麗,給童年故鄉好好做一個榜樣。呵呵!

雖吾今不在童年的故鄉,但吾者之童心卻也深藏在內心那個小小的記憶倉裏,永存,不過期,不變質。

來年,吾者與君再度故鄉,可好?

童年故鄉,我一生摯愛。

童年的故鄉作文 篇2

凋零的樹,露不出一點雜質。它度過了春的纏綿,夏的任性,深知抵擋不住冬的寒冷,方纔收斂起來,享受着秋的安寧。秋天的小山丘,每一寸地都是我們曾經滾過、摸過,爬過的,兒時玩耍的天真爛漫,現在回想起來,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秋天的山丘上,平地上,野徑上,處處充滿童年的趣味和家鄉的野味。

秋的小山丘,楓葉綴滿在山丘的泥土上,飄揚在紅色的楓葉樹上。一陣秋風吹來,是誰吹響了號角?紅色流動着,宛如一攤熾熱烈紅的屏障,印在了小山丘上。我們鄉村的孩子很野,但並不是人們所說的壞孩子。我們會在小丘上爬樹,樹的枝幹那麼粗,幾個孩子仰頭望着大樹,怎麼能爬得上去呢?我們一個接着一個,努力着,和樹枝一樣努力的向上生長。太陽烤着這片山丘,爬累了,爬熱了,我們這羣野孩子乾脆直接躺在楓葉鋪成的牀上入睡了……

秋天的平地上,有着一大片麥田。這是我們的避難所,每當遇到自認爲天大的事,我們就會來到這裏,坐在兩根麥穗劍。一陣涼風吹來,吹乾了我的眼淚,卻吹不彎麥穗,麥穗在風中搖曳着,告訴我要像它一樣,心裏空空的,不要裝任何心事,這樣,任憑風怎麼吹都吹不倒。

秋天的野徑,兩旁鋪滿了落葉,這就是秋釋放出的信號——葉落歸根,該回家了。可是,樹葉們也許不知道,它要回歸的家不僅僅是那棵樹的根,這一片野徑都是它的家,只要有故鄉泥土的地方,都是它的歸宿,因爲,這是它曾用生命滋養過的土地。就像我一樣,被我踩過的每一寸泥土,都有關於家鄉的回憶。

被秋雨沖刷過的記憶,已不能輪迴。兒時的我們與兒時的山丘、麥田、野徑結下了不解之緣。等我們長大成人,相約再次牽手來到這片土地。

童年的故鄉作文 篇3

到了夏天,大地一片蔥蘢,各種鳥兒蟲子的叫聲,在這個幽靜的小山村裏跌宕起伏。鄉間小路的兩旁,槐花飄香,麥田裏的蟈蟈正在放聲歌唱。故鄉的夏天就是一副有聲有色的'水墨丹青畫!

在夏天最主要的一個節日就是端午節了。“五月五,過端陽,插柳條,糉子香。”這是我們小時候常說的童謠。

到了端午節這天,父親很早就去河邊採柳枝了,等我們都醒來的時候,家裏大小房門上了都插上了帶着露珠的新鮮細柳梢,我覺得此刻我們這個家有種詩情畫意感覺。其實端午節是孩子們很喜歡的節日。這天大人們會給小孩子穿上新衣服,在脖子上戴上漂亮的荷包,手腕、腳腕都繫上五色彩線。孩子們經常在一塊玩的時候,會各自炫耀着自己戴的荷包,互相攀比着,都說自己的最好看、最漂亮。我們在這一天不光能吃到香甜的糉子,還能吃到我們本地的蕎麥涼粉。真的很喜歡過這個節日。

到了農曆六月的時候,天氣炎熱,正是仲夏時節,地裏的麥子也成熟了,黃燦燦一片,被風吹過時,會捲起層層波浪,真是美極了!每年到收割麥子時候,也是我們最忙碌的時候。人們起早貪黑,都搶收麥子,趁着好天,早點收完。這可是一家人的口糧,一年的希望啊!想起小時候我們全家人割麥子的場景,依然歷歷在目。我彷彿看見了當年,父母親頂着烈日在麥地裏揮舞着鐮刀,一顆顆汗珠從臉頰掉落的情景······

大人們都去忙了,我們小孩子怎麼能閒着呢?除了有時候給家裏幫忙外,我也會約上幾個好夥伴,去野外遊玩。你猜,我們今天要幹嘛去?告訴你,要去捉蟈蟈了!

我們手裏提着早就編制好的蟈蟈籠子,一路上又說又笑,交流着捉蟈蟈的方法,大家此刻都很認真的在聽,似乎要執行一場重大的任務似的,都顯得很一本正經!夏天的田野上,一片壯麗優美的景象,各種五彩繽紛的野花競相開放,在燦爛的陽光下顯示着它們迷人的風采。當一陣陣清幽的夏風吹來,濃濃花香沁人心扉,近處的花朵在向我們輕輕點頭,遠處蟲兒的鳴叫聲似乎也離我們更近了。當大家走到了一處山坡跟前時,停下了腳步,蟈蟈的聲音特別清脆響亮,好像有好幾只在叫。我們進行分工,悄悄地向着叫聲方位走去。當離叫聲越來越近的時候,自己不由得緊張起來,生怕被蟈蟈發現偷偷跑掉。於是,我蹲了下來,仔細地尋找着草叢中的蟈蟈。我猛一擡頭,看見一隻油綠油綠的大蟈蟈正趴在草梢上,十分顯眼,看來要行動了,我用一雙小手輕輕地靠近蟈蟈,然後雙手猛扣,蟈蟈就這樣被我抓到了,哈哈,太開心了!經過大家的努力,今天抓了好多呢。看看時間也差不多了,於是大家興高采烈地回家去了。這時候西邊飄蕩着豔麗的雲霞,太陽公公正在躲在雲層裏,誇讚着我們這羣天真可愛的小孩子們!

在夏天的時候,我最喜歡爬山了。一到週末的時候,就會約上幾個小玩伴,去爬山。山上不光有好吃的,還有很多好玩的。我們找蝸牛的化石,可以做成哨子吹;還可以在山洞口捉蟻獅玩,這種蟲子我們叫它“透透門”,在乾燥的土壤上面鑽一些“小漩渦”,只要拿小棍子在漩渦中間攪幾下,它就出來了,不過它行走的速度很快,還會倒着走路,倒是挺好玩的。

除了有時候去爬山,我們還會去河裏摸魚。我們村子邊上有一條小河,河邊長着一排粗壯的楊柳樹。天氣炎熱的時候,坐在樹底下特別涼快,樹幹上還會滲出很多水珠。這條小河,流淌的速度很快,但水不深,我們會捲起褲角,拿上自己家裏背東西的揹簍,在河中間撈魚。有時,除了撈魚,我們在這裏還常常游泳戲水,不過水裏有一種動物,還是挺害怕的,那就是水蛭了。它會附在人的面板上,頭鑽進去吸血,我們都叫它“水鑽子”。所以每次游泳的時候,我們先要把水攪渾,這樣水蛭就被趕跑了,這樣下水才安全。有時候也會捉水蛭來玩,在水清的地方看見水蛭了,我們把手伸進水裏,這樣水蛭就扒上去了,然後把手拿出來,用另一隻手拍打幾下,它就掉下來了。然後我們把手擦乾,把水蛭拿在手裏玩,因爲手乾燥了,它就鑽不進去了。最後等玩膩了,我們會用牙籤之類小棍子在水蛭尾部插入把它身體翻過來,拿到太陽底下暴曬,有些生命力很強,你如果不管,它會自己慢慢又翻過來,如果把它扔進水裏,自己也能翻過來繼續存活。

夏天的時候,我除了正常上學,還要每天去放牛。那時候,我家裏養了一頭老黃牛,放學回家,吃完飯以後,叫上我的夥伴,一起去放牛!我很早就學會了騎牛,其實大人是不讓騎的,可是我那時候比較頑劣,偏偏不聽話,非騎不可,最後也就自然而然的每次騎牛出行了。我們一般都去村子後面的大梁山上去放牛,因爲那邊野地很多,草比較茂盛。其實說起放牛也是一種樂趣。在去山上的路上,我們騎着牛,唱着歌,吹着清涼的風,還能嗅到淡淡的花香,聽到沿途蟲鳥的叫聲。現在想起來,那是一種怎樣的愜意啊!

童年的故鄉作文 篇4

心還在童年的夢幻裏,歲月卻已幻化爲春泥,滋潤了一方土,一方人。

猶記得的童年故事裏充滿着故鄉濃濃的鄉土氣息,淡淡的芬芳瀰漫開來,不摻雜一絲一毫的鄉愁。正是那條通往童年故居的路,承載了太多太多童年的真趣,令我難以忘懷。

小時候,故鄉的路也是那一般綠油油的味道。我不知那是莧菜或是野草的氣味,還是那些常被我們虐待的青蛙們的氣息……總之,我總能感覺到心曠神怡,如此貼近自然。故鄉的土年復一年地培育出沉甸甸的稻穗,土地年復一年地被開墾,被耕種。以至於,故鄉的路也是鬆軟的。野花野草肆無忌憚地排列在兩側,路中央還有毛茸茸的一道隆起的路面,那相隔而形成的光禿禿的兩道是那三輪車或是單車走過的印跡。那時候的鄉路不通轟隆隆的汽車,只是默默地肩負着農民的腳步與農具的身軀。

我們愛去路上玩,絕不會有什麼危險。路是一代代人踏出來的,難免凹凹凸凸,正適合我們撒野似地嬉戲追逐。從蹣跚學步起,我們就總愛亂跑,絲毫不怕跌。因爲故鄉的土是甜的。有時嗒吧嗒吧地踩着,踩一腳陷一腳,現在想來彷彿是行走在鬆軟的生日蛋糕上。拌一腳,起來捏一捏鼻子舔舔嘴,望望前面幾個已笑得嘻嘻哈哈的夥伴,也咧開嘴偷偷地笑,調皮地吐出兩口便完了事。那便成了跌倒的滋味,嬉戲的滋味,無憂無慮地成長的滋味。

後來呀,故鄉漸漸跟上時代步伐了,涌現了摩托車,還有拖拉機。故鄉的路卻落伍了。終於,鎮上的人坐不住了,一揮手一句話,修路的工程隊便浩浩蕩蕩來了。修路那天,奶奶抱着我去看。我的一雙小手自始至終都捂着小耳朵,睜着無助的雙眼觀望着。我誠惶誠恐地看到細小的石塊被整車傾瀉而下,劇烈地砸在原本鬆散的土路上,發出陣陣痛苦的呻吟。眼見的,一輛輛拖拉機風塵僕僕地遠去,消失在遠處的轉角。縈繞的餘音仍令我恐懼。我很不情願地看到我的“朋友”被填上一層厚重的石子,那感覺彷彿是路越泥濘我越喜歡。我知道我的小夥伴們也不情願,我們不願失去只屬於我們的幸福。可後來不知不覺中也就習慣了。原因是我們學會並迷戀上了打彈珠,隨便找一處綠蔭便在路邊撒開一夥鬧開了。一粒粒彈珠在我們的指間穿行着,在故鄉的路的脊樑上滾動着。路上車是多了些,但我們仍不長一絲戒備,總之車總會避開我們的。我們不傻,路是我們的好夥伴,好夥伴會保護我們的。我們便以此調皮地與爺爺奶奶的規勸對着幹。

故鄉的路漸漸融入了我的童年,成爲記憶中抹不去的一部分。故鄉的路在成長,我欣喜地看到了;我也在成長,故鄉的路也一定看到了,我聽到了他在嗖嗖地響,呼呼地吹,呵呵地笑……

而現在,故鄉的路變化更大了。不知何時披上了現代化都市的外衣,硬朗了,明亮了,不知何時又寬闊了些。故鄉的路是年輕的,帶給來者新的童年,爲我們所無法體驗的;故鄉的路固然也是古老的,上邊佈滿了古人的腳印,承載着前者記憶中的美好童年時光。

與故鄉的路同行,我明白,人的心也許就應該像故鄉的路,逐漸厚實開闊。

標籤:童年 故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