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情感作文 > 快樂作文

【薦】快樂的端午節作文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人們把記憶中所存儲的有關知識、經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記敘方式。你知道作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快樂的端午節作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薦】快樂的端午節作文

快樂的端午節作文1

我們國家的節日可多了,有氣洋洋的春節,有團團圓圓的中秋節,有祭祀親人的清明節……但我最歡的是熱熱鬧鬧的端午節。

端午節是每年的五月初五,傳說是愛國詩人屈原的國家被別的國家打敗了,所以投進汨羅江自殺了,人們往江裏投糉子餵魚,不讓那些魚傷害屈原的身體。

今天,是五月初五端五節,我早早地起來,因爲我們一家人要去山上踏青,姥爺開車到山上後,我們一下車就聞到了清新的艾草香。這裏人山人海,有和我們一樣來踏青的,有來欣賞美景的,還有來鍛鍊身體的。大家都像尋寶似的,彎着腰再找艾草,山上松柏翠滴,蒼青的羣山一座連着一座。草地上開滿了黃燦燦的小花。 這時,太陽升起來了,把山頂的霧氣像幕布一樣拉開了。我想到了關於端午的名句:端午臨中夏,時清日復長。

踏青回來後,我和媽媽又上街去看了看各種各種各樣的香包,香包的顏色可多了,有紅色的,有淡藍色的,有草綠色的……最後,我挑了一個繡着花朵的美麗香包,掛在胸前。香包裏散發着濃濃的香氣, 讓我陶醉。

這就是我喜歡的節日——端午節,在這個節日裏可認吃糉子、賽龍舟、採艾草…… 這些都是端午節的“味道”。

快樂的端午節作文2

端午節那天,一大早媽媽就催我們趕緊起牀,把我拉到身邊幫我梳理頭髮並紮上了一個漂亮的小辮,爸爸說端午節全家要到奶奶家去過。

剛一走進奶奶家,就看見大姑在拌餡,二姑在和麪,小姑在檢菜,一大家人有說的有笑的熱熱鬧鬧,爺爺奶奶更是樂的合不攏嘴,也是忙前忙後地把藏在櫃子裏的“寶貝”往出拿。我和哥哥向爺爺奶奶以及家裏所有比我們大的姑姑、嬸嬸、叔叔和哥哥姐姐們問好!大家都誇我和哥哥是董事的乖孩子!

家裏最熱鬧的包糉子“工程”開始了。媽媽、嬸嬸和三個姑姑全都上,我和哥哥硬是擠進來摻和。我學着姑姑的樣子,先把兩個糉葉打個折,把糯米放在其中,再將餘出的糉葉緊緊的包裹糯米,一個形似三角形的糉子就算是包好了,爺爺奶奶都誇我聰明手巧,我可高興了!

中午飯是吃糉子,吃法可多了。有的把糉葉撥開直接吃,有的把糉子撥出放到碗裏撒上白糖吃,還有的把糉子過油後再吃,但我喜歡撒上白糖吃那種,而且感到涼一些更好吃。

這一天爸爸給我們講了許多關於“端午節”的故事,我知道了古代偉大詩人屈原這個名字,還覺得“端午節”挺聖神的!

雖然今天“端午節”已經過去了許久,但至今想起那天發生的事情,我仍然感到難以忘懷!

快樂的端午節作文3

端午節來源於屈原的故事:愛國詩人屈原出了一個能夠富民強國的好主意,反而被逐出宮中。他氣得不得了,跳下了汨羅江。當地漁夫划着小船去把竹筒裏的米灑下汨羅江給屈原。後來,大家把盛着竹筒的米改爲糉子,把劃小船改爲賽龍舟來紀念屈原。大家爲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才每年都過端午節。我們全家都非常敬佩屈原,因此,我們家每年都過端午節。?

端午節的傳統習俗就是吃糉子。因此,我們家有一個名副其實的包糉子好手――我外婆。所以每年過端午節的時候,我們全家都能吃到許多糉子。我外婆常說:用蘆葦的葉子包糉子最香。所以,她用蘆葦的葉子來包糉子。她在包糉子之前,先做好準備工作:把蘆葦的葉子放在水裏煮煮,把準備好的糯米和棗分別洗一洗,準備工作就做好了。等蘆葦的葉子涼了以後,她就開始包糉子了。她先取三片葉子捲成一個圓錐體的模樣,然後在裏面放上糯米,中間夾幾個棗,最後把葉子用線捆好,一個糉子就包好了。她包的又肥又大,活像一個老佛爺在睡覺。等她把糉子包好後,把它們放在高壓鍋裏蒸四十分鐘,再放三四個小時,使其入味後,就可以吃了!雖然我外婆包的糉子的原料及其簡單,但是包出來的糉子卻是香噴噴的,香得使你只要一聞到味,就會挑起你的食慾,只要你的餐桌前一有糉子,你就會大口大口地吃起來。端午節好熱鬧!我好開心!

快樂的端午節作文4

端午節在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是用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的。端午節,最主要的習俗就是吃糉子和賽龍舟。

又快到端午節了,媽媽說:“我們一起來包糉子吧!”我不知道該怎麼包,就迷茫地看着媽媽。只見媽媽拿來了糉葉、糯米、棗子和繩子。她先把兩三片糉葉重疊在一起,然後把他們捲成了冰淇淋蛋筒的形狀,就像一個小漏斗。媽媽用手抓起一小把糯米,平鋪在糉葉上,然後拿起幾顆紅棗,放在上面,再用糯米蓋上,塞緊,最後把多餘的糉葉折過來,蓋好。媽媽左手抓住糉子,用牙齒咬住繩子的一端,右手一圈一圈的捆糉子,就像孫悟空在捆他抓住的小妖怪一樣。

糉子包好了,煮好了,我迫不及待地拿了一個,聞一聞,香氣撲鼻。它那碧綠的糉葉變成了棕黃色的了,我立馬拿了一個拆開糉葉,咬了一口,微微的甜味加上糉葉的清香,讓我欲罷不能。

古人用糉子來餵食小魚,不讓它們吃屈原的屍體。如今,我們吃着糉子,想着屈原的一生,希望這個節日和習俗能永遠傳承下去。

快樂的端午節作文5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糉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端午節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在這一天,我和爸爸媽媽準備去看望爺爺奶奶。

我奶奶總會在這天包很多糉子。這真是太有意思了,我看得津津有味。奶奶熟練地拿起兩張大大的糉葉捲起來,變成一個漏斗的樣子,接着把米放進去,然後加入早調好的香甜的紅豆沙餡,再用葉子把它們包起來,一點縫也不能漏。最後用繩子緊緊地綁起來,整個過程不超過一分鐘。我看得躍躍欲試,拿起兩片葉子學着奶奶,左一疊,右一疊,卻怎麼也捲不起來。

哎呀,剛剛奶奶究竟是怎麼操作的啊,太難了。我愁眉苦臉地看着手中不聽話的葉子,正想放棄,奶奶笑眯眯地又拿起兩片糉葉,在我手中調皮的葉子,見了奶奶卻聽話得不得了,乖乖地捲成漏斗,等着香糯的米。看着看着我彷彿也找到了竅門,笨拙地將糉子綁成了一塊豬肉乾。“奶奶是包糉子高手,包了很多年了!”我安慰沮喪的自己,“還是等着吃吧!”“熟了熟了。”奶奶眯着眼睛端詳着蒸籠,我迫不及待地衝過去一把抓起熱乎乎的糉子,結果燙得把糉子拋了起來,簡直像是在玩雜耍啊!好不容易等糉子涼了,我狼吞虎嚥地吃起來。啊!好香啊!

吃着香甜的糉子,我美滋滋地笑了。我想,在今晚的夢裏,說不定我就能學會包糉子了,而這香甜的滋味,也會伴隨着我入夢,度過整個夢境,陪着我很久很久......

快樂的端午節作文6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超市裏堵了個水泄不通:有的人在稱東西的重量,有的人正在試吃零食的味道,有的人排隊等待付錢……我們好不容易纔搶到一點做糉子的食材。

回到家,我們把材料擺出來,媽媽拿出一片糉子葉耐心地教我怎麼包。我認真看着媽媽的一舉一動。媽媽先把葉子折成漏斗一樣,接着放一把大米,再把紅棗、蜜棗、葡萄乾塞進去,最後再鋪上一層大米,包緊葉子後用線綁起來就好了。

我也開始學着媽媽的樣子包糉子,但總不能成功,米粒就像流水一樣嘩啦啦往下流,媽媽對我說:“要把洞扎嚴實點!”我小心翼翼的把糉子捏得密不透風,再依次放入材料。這回,我終於成功的包了一個糉子。

“吃糉子囉“媽媽把我們親手包的糉子蒸好了。我已經迫不及待地拆開了糉子,大大咬了一口:“啊!好燙啊!”誰叫我貪吃,心急吃不了熱豆腐。全家人看着我的窘樣都笑了!我趕緊拿了一把扇子把糉子扇涼再吃,那一口咬下去甜滋滋的,我連聲說:“好吃!好吃!太好吃!”

我真喜歡這個端午節,既讓我學會了包糉子,又讓我明白了做任何事情都要細心,不能馬馬虎虎。

快樂的端午節作文7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家家戶戶都掛起了各種各樣的葫蘆掛件,五顏六色的,很是漂亮,看得我眼花繚亂。

其實,今天還是一個特別的日子,那就是——我的生日。

很早我們就起來了,因爲我們這裏有個風俗習慣——踏青,所以,我也和爸爸媽媽去踏青,我們選擇去錦河大峽谷,爸爸開車去,這一路上看到好多人,都是出來踏青的,很多人手裏還拿着一把草,我很好奇,便問媽媽:“那是什麼草,爲什麼人人都拿着呢?”媽媽微笑着摸摸我的頭說:“兒子,端午節這天把艾蒿帶回家,可以驅邪保平安健康的 ,也是一種習俗。”我很疑惑的“哦'了一聲。

大峽谷離得不是很遠,我們很快就到了,進入大峽谷內,首先長長的一條木板路,兩側都是樺樹,剛走不遠處,就看見了一株名爲“水冬瓜"的草,我隨口一說:“這是可以吃的水冬瓜。”媽媽笑了笑,對我說:“兒子,你說的也沒錯,的確能吃,因爲它是一種藥材。”我吐了一下舌頭,繼續往前走,我們來到了峽谷的頂峯,我眼前一亮,太美啦!這裏的風景簡直就是“人間仙境”漫山遍野全是綠油油的樹木和花草,下面還有一條清澈的河流,空氣也是那麼清新,我太喜歡這裏啦!

接着,我們去往谷底,好長的一段路啊!好不容易纔走到地方,谷底就是清澈的河流,水流很急,我和爸爸下去玩了一會,水很涼,我們便離開啦!

今天的端午節和生日,我過得很開心,很快樂!

快樂的端午節作文8

“放假了,吃糉子啦,感謝端午節!”我正在手舞足蹈地叫喊着,半空裏飛來了媽媽的一嗓子:“黃也——趕快起牀,到奶奶吃飯。”我一個激凌,睜開眼,原來是昨天與奶奶的預約入我夢來。

“好嘞!”我一骨碌從牀上爬起來,一邊刷牙,一邊唱:“咱們老百姓啦,今兒個真高興!”泡沫從我嘴裏飛到了面盆,還在眨眼睛呢!

“叮咚,叮咚!”我按響了爺爺的門鈴,一開門,我連忙叫:“爺爺!”“哎!”爺爺滿臉的皺紋笑成了一朵菊花。

剛進家門,一陣竹葉、紅棗的清香撲鼻而來,我使勁地吸吸鼻子,興奮地說:“好香啊,奶奶!”快步跑進廚房,奶奶看着我的饞樣,笑笑說:“馬上就好了!”

我坐在沙發上心不在焉地看電視,不時地問:“奶奶,好了嗎?”終於,“好了!”奶奶端出一個盤子。

我急忙跑過去,伸手就抓了一個,沒想到那麼燙!我趕緊放下,用筷子夾起一個小心翼翼地往嘴裏送。奶奶哈哈大笑:“還有竹葉沒剝呢!”看我猴急的,怎麼把這給忘記了?我捏住竹葉的一角,糉子就慢慢滑進了碗裏。白的糯米,紅的大棗,真好看!我再蘸點兒糖,一田咬下去,哇!一個字:“香!”

我一氣吃了四個,纔在媽媽的勸阻下放下筷子。等到滿桌的菜上齊,我才明白媽媽的話是對的,我肚子裏已全是糉子了,哪有空給這麼多好菜啊!

飯後,我與爺爺奶奶鬥地主、下象棋、逛街,真是愉快的一天。

在糉子的清香裏,在爺爺奶奶的笑聲裏,我度過了這個端午節,願這份快樂永存。

快樂的端午節作文9

“五月五,是端陽”小巷傳來了孩子們快樂的歌聲,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又來了。

說起端午節,還有一個感人的故事呢。從前,楚國有位大臣,名叫屈原,當時楚國危機重重,因爲屈原一向受楚國的信任,所以他每天晚上都爲楚王出謀劃策。有一天,一羣小人在楚王面前告了屈原一狀,楚王信以爲真,把屈原趕出了楚國。後來,楚國滅亡了,屈原傷心欲絕,跳汨羅江自盡。大家得知這個消息後,紛紛捕撈屈原的屍體,可是一無所獲,人們怕魚兒吃掉屈原的屍體,就往河裏扔糉子,從此便有了端午節吃糉子的風俗。

每年端午節,大街小巷都飄着糉子的清香。那糉子不是方的,也不是圓的,而是菱形的。糉子的形狀不同,品種也不同,有紅棗餡的,有肉餡的……我最愛吃的要屬紅棗餡的,剝開糉葉,雪白的糯米中夾着幾片薄薄的棗子,咬一口,甜而不膩,讓人回味無窮。

端午節最快樂的要屬我們小朋友了。來到大街上,我們胸口的有個香噴噴的掛件搖來晃去,它叫香袋,是用花布織成的,用五顏六色的線繡上了各種祝福的話。香袋形狀各異,有心形的,有星星形的……個個香氣迷人。

端午節真是個有趣的節日!

快樂的端午節作文10

再過幾天就是我們中國的傳統節日端午了,前天媽媽說:“這次放假我們去鄉下的外婆家過端午。說到端午我就不禁想到小時候在外婆家過節的情景。

早上我被外婆叫醒起來時我那比狗還靈的鼻子就告訴我:有好吃的!我趁外婆係數的時侯偷偷摸摸地走到廚房一步、兩步,越來越近了,我看到了糉葉、糯米、肉,我恍然大悟:原來要包糉子。外婆進了廚房說:“下午可以吃糉子了。”“太慢了!”我說。“只可惜就我一個人包太慢了。” 外婆說。“那我來幫你!不過你先教我。”我說。“看着。”外婆說。我仔細地看了一次:先拿一片清洗過的糉葉捲成漏斗形,再放一小把洗過的糯米,然後放一塊切成快的肉,再放糯米,直到“漏斗”與的頂端齊平,然後將剩餘的葉子摺好,最後那線捆好。一個糉子就做好了。我做的越來越像外婆誇我做的好。

由於是兩個人做我們中午就開始吃糉子了,味道比五芳齋還好吃。外婆還和我說起了端午節的起源:傳說端午節是爲了紀念戰國時代楚國詩人屈原,他在五月初五這天投汨羅江自盡殉國。人們爲了紀念他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是端午節。她還說除了吃糉子還要划龍舟、吃五黃、避五毒、掛香草。

端午,多麼有趣多麼令人懷念的中國傳統節日啊。

快樂的端午節作文11

中國有許多的傳統節日,它們各有各的習俗或傳說。端午節的傳統習俗是吃糉子,每年端午節,家家戶戶都開始忙着包糉子的活動。

端午節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艾節等名稱。每到這一天,人們都會在門上插艾葉,來趕走瘧疾。另外,還要喝雄黃酒,在額頭上畫個王字。

早晨,奶奶一大早就買回了兩把艾葉,我換好衣服,跑到客廳裏,一股沁人心脾的味道撲鼻而來。我聳了聳鼻子,情不自禁地說:啊,在空氣中,這種香味瀰漫了整個客廳

到了中午,姑姑,姑父和表哥回來了。我心裏特別開心,他們一進門,我就迎接他們:姑姑,姑父,哥哥,端午節快樂!婷婷,端午節快樂!奶奶高興的走過來,看着表哥那高高的身子,滿臉笑容,似乎無視了我。爺爺從廚房裏一邊端着飯菜,一邊對我們說:哎呀,你們都回來了呀!快過來吃飯吧!我一聽,和哥哥跑到飯桌前,凝視着桌子上的飯菜,哇!好多菜呀!而且,都是我喜歡吃的。我心裏想着,飯菜把桌子都放滿了。

飯後,奶奶看了看我們,全都吃飽了。之後,再拿了許多糉子放在桌子上。哇!這就是傳說中的團圓糉子吧!

雖然,只是一個普通的糉子。但是,它凝結着我們的美好心願!

快樂的端午節作文12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又到了“賽龍舟”、“投糉子”都是尊師重教節最傳統的習俗!插艾葉也少不了!清晨,我聞到了一股清香,睜眼一看,原來是媽媽把艾葉放到我身邊了!我洗臉去的時候,發現屋子艾葉裝飾的漂亮極了!又發現洗臉水被艾葉蓋住了,綠油油的,洗在臉上,更是舒服!冰冰涼涼的。不一會兒便聞到了糉子的香味,“好吃”又香又甜,一點粘米,一顆大蜜棗,外加一片糉葉,香噴噴的糉子就出世了!投糉子據說是爲了紀念屈原,爲了不讓魚兒吃屈原的身體,便投糉子,引誘魚兒。

“賽龍舟嘍!”弟弟喊了一聲,賽龍舟?怎麼可能?上哪兒弄那麼大的龍舟啊?去哪兒賽龍舟啊?才幾個人啊?一系列的'問題使我百思不得其解!我一看,傻眼了,那麼小的小龍舟怎麼坐呀!“真是長江後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強,海浪把我哥拍在沙灘上啊!”弟弟嘲笑着說:“不會用嘴吹呀!”對呀!既然沒法坐進去,那就用嘴吹嘛!比賽開始了!弟弟張大了嘴,一直吹,我可是高手呀!吹了兩大口氣,龍舟便快到終點了,沒想到弟弟竟然撞我一下!我猛吹一口,弟弟舟裏進了一點兒水,哈哈!“夏天、夏天、夏天、夏天我開着拖拉機,壓死你,壓死你,不讓你喘氣……”

我高興的哼起了歌!我小口小口的吹氣,在挑釁弟弟!不過我還是贏了!端午節使我感到了無盡的歡樂!

快樂的端午節作文13

今年的端午節,我隨家人開車來到海口市中心的萬綠園。

由於是節日,所以萬綠園人山人海,節日氣氛也格外濃烈。

往後走,果然這名字起的名副其實一眼望去,不知爲何,到處都是綠的,新鮮的空氣,也被眼前的綠所渲染,散發出陣陣綠的香味,啊!綠,多像是被大自然親吻過的氣息。你聽綠的聲音,也在暗暗作響,這又多像是被天使吻過的嗓音。

繼續往後走,路邊的行人也變得更多,他們有的在談笑風生,有的繃緊神經跑步,還有的低着頭看手機,並不理會周邊的一切。

走在一條較寬敞的小路上,周圍擺滿了整齊的鮮花,它們顏色一樣,品種一樣,就連朝的方向都一樣,像是要參加什麼重大的儀式似的。

接着我們來到了萬綠園旁邊的河岸上,走上橋。向下一望小河流得很急,有的水流撞擊在河岸邊的石頭上,一朵雪白的浪花就出現在我的眼眶,好像快樂的源泉噴涌而出,奔放出喜悅的光彩。有時河面平靜得很,這時就可以看到河水清澈得發綠,好像碧綠的翡翠鑲嵌在大地上,輕輕投下一顆小石子,就能看到陣陣擴散開的漣漪。

美麗的萬綠園,有着許多好看的美景,這一切都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所創造的,我們一定要珍惜這眼前的一切。

我們找了一塊寬敞的草坪,鋪開野餐墊,拿出準備好的糉子以及其他食物,一邊享用,一邊閒談起來。歡聲笑語迴盪在上空

這個端午雖然過得十分簡單,不過一家人能在一起看看風景,我覺得非常幸福。

快樂的端午節作文14

今天是中國傳統的節日——端午節。這個節日是爲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而設立的,當時屈原投江自盡,人們爲了不使魚蝦吃掉屈原的屍體而往江中投糉子,於是人們就流傳下來在端午節吃糉子的習俗。

今天的端午節我在奶奶家過得十分快樂。早上,我來到奶奶家時,奶奶家早已座無隙地了,整個屋子充滿了歡聲笑語,轉眼間到了吃飯的時間,奶奶將煮好的菜一一端了上來,構成了一個“滿漢全席”,一家人開心地圍坐在一起吃了起來。我就在這樣的氣氛中度過了這特殊的日子——端午節!

今天是中國傳統的節日——端午節。這個節日是爲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而設立的,當時屈原投江自盡,人們爲了不使魚蝦吃掉屈原的屍體而往江中投糉子,於是人們就流傳下來在端午節吃糉子的習俗。

今天的端午節我在奶奶家過得十分快樂。早上,我來到奶奶家時,奶奶家早已座無隙地了,整個屋子充滿了歡聲笑語,轉眼間到了吃飯的時間,奶奶將煮好的菜一一端了上來,構成了一個“滿漢全席”,一家人開心地圍坐在一起吃了起來。我就在這樣的氣氛中度過了這特殊的日子——端午節!

快樂的端午節作文15

端午節來源於屈原的:愛國詩人屈原出了一個能夠富民強國的好主意,反而被逐出宮中。他氣得不得了,跳下了汨羅江。當地漁夫划着小船去把竹筒裏的米灑下汨羅江給屈原。後來,大家把盛着竹筒的米改爲糉子,把劃小船改爲賽龍舟來紀念屈原。大家爲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才每年都過端午節。我們全家都非常屈原,因此,我們家每年都過端午節。

端午節的傳統習俗就是吃糉子。因此,我們家有一個名副其實的包糉子好手——我。所以每年過端午節的時候,我們全家都能吃到許多糉子。我常說:用蘆葦的葉子包糉子最香。所以,她用蘆葦的葉子來包糉子。她在包糉子之前,先做好準備工作:把蘆葦的葉子放在水裏煮煮,把準備好的糯米和棗分別洗一洗,準備工作就做好了。等蘆葦的葉子涼了以後,她就開始包糉子了。她先取三片葉子捲成一個圓錐體的模樣,然後在裏面放上糯米,中間夾幾個棗,最後把葉子用線捆好,一個糉子就包好了。她包的又肥又大,活像一個老佛爺在睡覺。

等她把糉子包好後,把它們放在高壓鍋裏蒸四十分鐘,再放三四個小時,使其入味後,就可以吃了!雖然我外婆包的糉子的原料及其簡單,但是包出來的糉子卻是香噴噴的,香得使你只要一聞到味,就會挑起你的食慾,只要你的餐桌前一有糉子,你就會大口大口地吃起來。端午節好熱鬧!我好!

標籤:端午節 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