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情感作文 > 快樂作文

快樂的端午節作文【熱】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許多人都有過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都不陌生吧,藉助作文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你知道作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快樂的端午節作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快樂的端午節作文【熱】

快樂的端午節作文1

端午節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又稱爲端陽節,因爲五月初五中有兩個五字,也稱他爲重五節。

端午節那天,每家每戶的廚房裏都飄出一陣一陣糉子的清香。現在糉子的品種是越來越多了,有紅豆餡的,有蜜棗餡的,有肉餡的,有白米的……我和爸爸、媽媽一邊吃着香噴噴的糉子,一邊聊天。媽媽問:“誰知道今天是什麼節日?”我和爸爸搶着回答:“是端午節!”。“那麼端午節這天,爲什麼要吃糉子呢?”媽媽又問。我搖了搖頭。爸爸就此給我講了關於端午節爲什麼吃糉子的故事:“從前,有一個愛國詩人叫屈原,是戰國時期楚國人,他提倡團結其他國家,共同抵抗秦國。可楚王不但不聽勸告,反而將屈原從楚國放逐了。後來,楚國陷入了困境。屈原整天都非常憂愁。不久,這個懷才不遇的詩人就投汨羅江自殺了。大家得知這個消息後,都去尋找屈原的屍體,可沒有找到。人們害怕江裏的魚兒吃了屈原的屍體,便用米包成糉子扔進江裏餵魚。從此,人們爲了紀念屈原,便把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那天,定爲端午節。在那天,人人都要吃糉子、賽龍舟。”聽了屈原的故事後,我格外感動。屈原這爲國捐軀的愛國精神真令人敬佩啊!以後,每年的端午節我要多吃上幾個糉子……

快樂的端午節作文2

端午節是爲了紀念偉大詩人屈原的節日,家家戶戶都掛上了艾葉,佩戴香囊,吃糉子。

今天我們班舉行了包糉子活動。一進班裏就聞到糉葉的清香,看到了滿桌的食材,有白白的糯米,香甜的蜜棗,還有青青的糉葉。看的我躍躍欲試,想要馬上包糉子。

老師先給我們做了示範,只見老師拿起兩片糉葉,把糉葉捲成一個喇叭形,往糉葉裏倒上一點糯米,放上一個蜜棗,最後再包起來。我心想這麼簡單,小菜一碟嘛!

可誰知做起來就難了,糉葉根本不聽話,我想把它捲成喇叭形,可它偏偏要變成三角形,好不容易卷好了,放糯米的時候,有時放得太多,糉葉破了,有時放的太少,像一個扁氣球,捆紮時,又不會捆,只能請教老師,老師一步一步的教我,我終於包好了,看着自己包的糉子,我心裏很開心。

今年的端午節。我不僅學會了包糉子,而且也學到了知識,我很開心。

快樂的端午節作文3

早晨,我剛起牀,突然想起了今天是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這個節日是爲了紀念戰國時期的愛國詩人屈原。於是我馬上刷牙洗臉吃早餐,等着看賽龍舟。

我坐在沙發前,開啟電視,看起了賽龍舟。比賽開始了,只見第一組一馬當先,在最前面。第二組緊隨其後,差一點點就要趕上第一組了。第三組也奮勇爭先,他們你追我趕,誰也不讓誰。

船上有一個人在打鼓,有八個人在划船。打鼓的人負責喊“一二一二”的口令,並且按照節奏打鼓,划船的人聽打鼓的人的口令奮力划船。

只見划船的人都使出了吃奶的力氣,在岸上觀賽的人們都一直在喊“加油加油加油”……加油聲震耳欲聾。

我坐在電視前看的津津有味。端午節的習俗除了有賽龍舟,還有包糉子,吃糉子和掛艾葉,拜神祭祖,放風箏。

快樂的端午節作文4

每年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端午節,它是中華民族古老的傳統節日之一。

相傳,端午節最初是我國老百姓祛病防疫的節日,後來傳說愛國詩人屈原在這一天死去,所以這天也成爲了中華人民紀念屈原的節日。

端午節有吃糉子、賽龍舟、做香囊等節俗,其中,我最喜歡的就是做香囊。

那一天一大早,場地就熱鬧非凡,有的人在準備材料,有的人在看說明書,還有的人已經開始做了。我也不例外,首先,我拿起五彩繩、流蘇繩和木珠,再把木珠穿好,接着,用五彩繩把布料主體穿好,但是繩子就是不聽我的話,非不穿進洞裏,我嘆了口氣小聲說到:“真倒黴!”突然,一個想法在我的腦海中浮現出來,就是將繩子搓捻的更細一些方便穿布料,於是我按着這一個想法去做了,果然成功了!於是我靜下心來,繼續做了下去······終於做好了!我心裏十分高興,不禁跳起來大喊:“我成功了!我成功了!”

最後,我想告訴大家,節日不僅是全家團聚的時刻,透過慶祝節日,更是可以繼承和發揚我們博大精深的歷史文化和民族傳統。

快樂的端午節作文5

農曆五月初五,是我國傳統節日端午節。這一天,人們吃的糉子,看着划龍舟,這多麼快樂呀。

爲什麼要吃糉子呢?因爲端午節有着一個悲慘的傳說。楚國大詩人屈原,愛護國民,以死明志。各地老百姓知道了,紛紛用葉子包上糯米。投入海中,想讓魚兒不吃屈原的屍體。所以端午節這天要吃糉子。

糉子有許多品,如雙蛋黃糉、白水糉、紅棗糉、肉糉各種各樣,可我最愛吃的糉子還是雙蛋黃糉。

這一天,我和家人們來到了江濱橋下。看着。幾個大漢,登上龍舟。這時候,橋上和橋下傳來了一陣猛烈的加油聲。兩艘龍舟不分上下,到了白熱化時期。兩隊快要到達終點了。觀衆們有些人歡呼聲響徹江濱橋上空。有些人激動的跳起了舞。可誰知道,藍隊的龍舟竟然像加了油一樣奔向終點。

啊,端午節我愛你。是你讓我度過了一個快樂的節日。

快樂的端午節作文6

在我們的中國有着許許多多古老的傳統節日,現在我爲大家說說端午節吧!端午節又稱爲端陽節,是我們中國十分隆重的節日。端午節是我國二千多年前的舊習俗,直到現在人們還在過端午節,它是紀念我國戰國時期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

農曆五月初五就是端午節了,家家戶戶都要包糉子,還有有趣的划龍舟比賽呢!奶奶在家已經煮好了香噴噴的糉子,開啟鍋蓋滿屋都飄着糉子的清香,讓我聞得口水直流個不停。我迫不及待地剝開糉子葉津津有味的吃了起來,真是回味無窮呀!

吃完糉子後,父親帶我去看划龍舟比賽,這裏人山人海,車水馬龍的可熱鬧了!比賽開始了,各個隊伍都蓄勢待發,隨着一陣槍聲一條條龍舟飛快地劃過水面,猶如一支支箭向前飛去。在場的觀衆們興奮喊道着加油加油,在爲參賽者加油鼓勵,參賽者們聽了心裏充滿了信心使勁地划槳,水花到處飛濺。各條龍舟你追我趕的,最後,落後的一號終於追上了遙遙領先的二號第一個衝過了終點,觀衆們不禁歡呼起來,到處都是一片歡樂的海洋。啊!這真是我最難忘的一天了。

中國的傳統節日真是豐富多彩呀!他就像一座巨大的寶庫,還有許許多多的傳統節日等着你去找呢!作文

快樂的端午節作文7

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過端午節是爲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端午節在我國每年農曆的五月初五。傳說,在五月初五這天,屈原得知楚國被秦國打敗後,他心想:我連國都沒有了,活着還有什麼用呢?於是,屈原跳進汨羅江裏而死了。爲了找到屈原,漁民們划着舟找他,因爲汨羅江太大了,漁民們沒有找到他。爲了讓魚蝦不吃屈原的屍體,他們用糉葉包成了肉糉子,扔進了江裏,讓魚蝦去吃。

端午節前一天晚上,媽媽也和外婆在泡糉葉、泡糯米、泡紅棗。第二天一大早,媽媽把我從牀上拉起來,讓我洗了手去和外婆學包糉子,我早就想學包糉子了,所以趕快洗了手就坐在外婆的旁邊。外婆教我:“先用兩片糉葉把它弄成三角桶的`,放上一顆紅棗,放一點糯米把那顆紅棗蓋住,然後再放幾個棗,用糯米把三角桶裝滿,再把糉葉蓋住,用繩子繫好。”外婆包了一個完整的糉子,我覺得好簡單,也試了一下,可是我把紅棗放進去,放了一些糯米,糯米就漏了出來。外婆說:“彆着急,慢慢來。”於是,一個、兩個、三個……我試包了好多個糉子,終於成功包了一個。

我喜歡吃糉子,更喜歡端午節,因爲在端午節裏,我學會了一項新本領一一包糉子

快樂的端午節作文8

我盼啊盼,終於盼來了端午節,我想,明天就是端午節了,我就能吃到香噴噴的糉子了,我的心裏彷彿吃了蜜一樣甜。

端午節到了,我早早的起牀,等着,盼着,吃到香噴噴的糉子,我既着急,又興奮。

包糉子是媽媽的拿手好藝,首先她把糉葉放到熱水裏浸泡,再準備好糯米、紅豆、棗和肉,把瘦肉切成小塊用醬油等作料拌好和米等放到用幾張糉葉捲成的“小鬥”裏,再用一張糉葉包一下,用線紮好,這樣一個三角形的糉子就包好了,轉瞬間,媽媽手腳很麻利,三下五除二就把一籃子糉子弄好了。然後,再把它們放到鍋裏煮熟。這時,我就專門盯着鍋,沒多長時間,從鍋裏飄出一陣陣清香,這股嫋嫋升起的熱氣濃香撲鼻,把我饞得口水直流三尺,不住嚥唾沫。急不可待揭開鍋,拿出一個恨不得一口吞下,可又燙又饞,不住用嘴吹氣,用手扇,那饞樣把全家都逗樂了。媽媽說:“不要急,還有各式各樣,各種口味的糉子等你,形狀有枕頭狀的,圓桶形,煮熟了,放那,隨時吃,既方便又美味。

今天着一天過得真快樂啊!我不但享受到糉子的美味,還享受到過端午節的快樂!我真想天天過端午節啊!

快樂的端午節作文9

今天是端午節,我早就盼望這一天到來。

我知道端午節的習俗,端午節是來紀念屈原這個大詩人的,端午節要吃糉子,我還知道一首關於端午節的童謠:“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糉子,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這首童謠是小時後奶奶教給我的,到了現在我還記得。

每年端午節回老家,奶奶都給我做糉子,包的糉子各式各樣,有:三角糉、四角糉、枕頭糉等,糉子有很多味道,比如有:豆沙餡的、有菠蘿餡的……品種衆多。我最喜歡的還是豆沙餡的,當剝開一層又一層的糉葉時,一股濃濃的清香撲鼻而來。我忍不住咬一口,甜甜的豆沙汁順着我的嘴角往下流,我也顧不上吃相了,三下五除二一個糉子被我吃完了。糉子吃在嘴裏甜在心裏。

爸爸告訴我說,端午節吃糉子、八月十五吃月餅、正月十五吃元宵……這些都是中國獨特的飲食文化,作爲一名小學生,要從這些傳統節日中學習中國習俗和中國文化,領略我國五千年的燦爛歷史。

快樂的端午節作文10

“五月五,是端陽”小巷傳來了孩子們快樂的歌聲,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又來了。

說起端午節,還有一個感人的故事呢。從前,楚國有位大臣,名叫屈原,當時楚國危機重重,因爲屈原一向受楚國的信任,所以他每天晚上都爲楚王出謀劃策。有一天,一羣小人在楚王面前告了屈原一狀,楚王信以爲真,把屈原趕出了楚國。後來,楚國滅亡了,屈原傷心欲絕,跳汨羅江自盡。大家得知這個消息後,紛紛捕撈屈原的屍體,可是一無所獲,人們怕魚兒吃掉屈原的屍體,就往河裏扔糉子,從此便有了端午節吃糉子的風俗。

每年端午節,大街小巷都飄着糉子的清香。那糉子不是方的,也不是圓的,而是菱形的。糉子的形狀不同,品種也不同,有紅棗餡的,有肉餡的……我最愛吃的要屬紅棗餡的,剝開糉葉,雪白的糯米中夾着幾片薄薄的棗子,咬一口,甜而不膩,讓人回味無窮。

端午節最快樂的要屬我們小朋友了。來到大街上,我們胸口的有個香噴噴的掛件搖來晃去,它叫香袋,是用花布織成的,用五顏六色的線繡上了各種祝福的話。香袋形狀各異,有心形的,有星星形的……個個香氣迷人。

端午節真是個有趣的節日!

快樂的端午節作文11

端午節那天,一大早媽媽就催我們趕緊起牀,把我拉到身邊幫我梳理頭髮並紮上了一個漂亮的小辮,爸爸說端午節全家要到奶奶家去過。

剛一走進奶奶家,就看見大姑在拌餡,二姑在和麪,小姑在檢菜,一大家人有說的有笑的熱熱鬧鬧,爺爺奶奶更是樂的合不攏嘴,也是忙前忙後地把藏在櫃子裏的“寶貝”往出拿。我和哥哥向爺爺奶奶以及家裏所有比我們大的姑姑、嬸嬸、叔叔和哥哥姐姐們問好!大家都誇我和哥哥是董事的乖孩子!

家裏最熱鬧的包糉子“工程”開始了。媽媽、嬸嬸和三個姑姑全都上,我和哥哥硬是擠進來摻和。我學着姑姑的樣子,先把兩個糉葉打個折,把糯米放在其中,再將餘出的糉葉緊緊的包裹糯米,一個形似三角形的糉子就算是包好了,爺爺奶奶都誇我聰明手巧,我可高興了!

中午飯是吃糉子,吃法可多了。有的把糉葉撥開直接吃,有的把糉子撥出放到碗裏撒上白糖吃,還有的把糉子過油後再吃,但我喜歡撒上白糖吃那種,而且感到涼一些更好吃。

這一天爸爸給我們講了許多關於“端午節”的故事,我知道了古代偉大詩人屈原這個名字,還覺得“端午節”挺聖神的!

雖然今天“端午節”已經過去了許久,但至今想起那天發生的事情,我仍然感到難以忘懷!

快樂的端午節作文12

端午節來源於屈原的故事,愛國詩人屈原出了一個富國強民的好主意,不但沒被國王採納,反而被逐出宮,屈原一氣跳進了汨羅江,當地的漁民爲了紀念他,划着小船把竹筒裏的米撒向江中。後來,大家把竹筒盛米改爲糉子。劃小船改爲賽龍舟。

端午節的傳統習俗是吃糉子,每到節日來臨之時,奶奶早早的準備好蘆葦葉,糯米,紅棗,紅豆,先將蘆葦葉放在鍋裏煮一煮,然後把糯米,紅棗。紅豆分別放在水裏洗一洗。等蘆葦葉涼了,就開始包糉子,奶奶包的糉子可好看了。她先取三片蘆葦葉捲成一個小漏斗然後放點糯米,再放點紅棗,紅豆,再蓋上糯米,再用蘆葦葉裹起來,要裹緊噢。最後用繩給紮起來,一個糉子就包好了。再放到水裏煮一煮,香噴噴的糉子就可以吃了。

端午節除了包糉子,還有很多習俗。在我的家鄉,端午節還有一個名字,叫“娃娃節”到了這一天我可高興了,奶奶會用艾葉煮的水給我洗澡,穿上媽媽買的新衣裳,手上,腳上帶上五彩的絲線可好玩了。你有過這樣的經歷吧?

每年的五月初五,各族人民按照自己的習俗過着快樂的端午節。吃糉子,門插艾,賽龍舟……

快樂的端午節作文13

每年的五月初五,是中國傳統的節日——端午節。在我國北方有吃糉子的習俗,這是爲了紀念偉大的文學家屈原。

去年我過了一個別樣的端午節,我在姥姥家學會了包糉子。

早上,我和媽媽上街去買了棗和糯米還有一些糉葉,回來把棗和糯米都洗了洗。小姨說:“偉,今天我教你包糉子,可以嗎?”我很高興。我在小姨指點下學習包糉子,左手捏住糉葉,右手將糉葉往裏卷,下面用力拉緊,上面放鬆一些,糉葉就卷好了,然後用勺把一些糯米和棗放在裏面,糉葉把糯米包住。最後一道工序是捆繩。只見小姨兩手握緊糉葉,用繩子在糉子尖角附近反覆纏了兩圈,結上繩頭,一個漂亮的糉子就包好了。一會兒功夫,好多糉子包好了。

我在旁邊幫姥爺燒火,把糉子放到鍋裏煮。

哇!好香啊,熱騰騰的糉子煮好了。我一口氣吃了六個大糉子,肚子都變成了大西瓜。

快樂的端午節作文14

我今天在上學的路上看見有人賣糉子。一個接一個的糉子穿着翡翠綠的衣服。它們很香,很貪婪。哦,端午節快到了,我怎麼會想到奶奶家摘糉葉吃糉子呢!

奶奶的家人在鄉下。村子旁邊有一個淺水池。水中央的蘆葦很高。端午節,我陪媽媽去摘糉葉。我媽媽穿着靴子走進茂密的森林。轉眼間,她就消失了。突然,幾隻大鳥出來嚇壞了我。有時我看到蛇出來。選糉葉真是太棒了!

做糉子是我媽媽的工作。我只能“助人爲樂”,拿着劍玩長葉子,包着糉子做積木。我媽媽在收拾東西的時候給我講了屈原的故事。我很驚訝:他生氣的時候爲什麼要去河邊?把糉子扔進河裏,魚真的能吃嗎

我還沒想過呢。桌上放着一壺熱氣騰騰的糉子。太好吃了!我等不及要把樹葉解開了。我的手很粘。然後我咬糉子。太熱了。裏面有棗子、豆沙和火腿。當我嚐到其中的一些,我的胃會膨脹,像青蛙王子。

轉眼間,又是端午節了。太好了,我很快就能吃到奶奶的糉子了!

快樂的端午節作文15

我們國家的節日可多了,有氣洋洋的春節,有團團圓圓的中秋節,有祭祀親人的清明節……但我最歡的是熱熱鬧鬧的端午節。

端午節是每年的五月初五,傳說是愛國詩人屈原的國家被別的國家打敗了,所以投進汨羅江自殺了,人們往江裏投糉子餵魚,不讓那些魚傷害屈原的身體。

今天,是五月初五端五節,我早早地起來,因爲我們一家人要去山上踏青,姥爺開車到山上後,我們一下車就聞到了清新的艾草香。這裏人山人海,有和我們一樣來踏青的,有來欣賞美景的,還有來鍛鍊身體的。大家都像尋寶似的,彎着腰再找艾草,山上松柏翠滴,蒼青的羣山一座連着一座。草地上開滿了黃燦燦的小花。 這時,太陽升起來了,把山頂的霧氣像幕布一樣拉開了。我想到了關於端午的名句:端午臨中夏,時清日復長。

踏青回來後,我和媽媽又上街去看了看各種各種各樣的香包,香包的顏色可多了,有紅色的,有淡藍色的,有草綠色的……最後,我挑了一個繡着花朵的美麗香包,掛在胸前。香包裏散發着濃濃的香氣, 讓我陶醉。

這就是我喜歡的節日——端午節,在這個節日裏可認吃糉子、賽龍舟、採艾草…… 這些都是端午節的“味道”。

標籤:快樂 端午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