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名著書籍 > 贈汪倫

《贈汪倫》古詩教學設計

贈汪倫1.84W

背景

《贈汪倫》古詩教學設計

贈汪倫

李白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江倫送我情。

一年級上學期拼音教學結束之日起,學生們就在我的牽引下開始了日見其深、日見其廣的課外閱讀。彷彿山泉總要流經秀谷——剛上三年級,他們中的佼佼者就把小小觸角探進古典文學的廣袤空間:方思佩、夏璇讀完了《紅樓夢》《三國演義》;周楠、江嘉輝、晉申諸男生比賽似地讀完了《西遊記》《水滸傳》《封神演義》(少兒版);彙報課上,沈冠楠聲情並茂的《愛蓮說》,震住了全班,令一幫要強的小傢伙大受刺激!孫添於是不甘示弱,打擂似地誦起了“關關雎鳩”,就連程度較差的鄭丹東,也在搖頭晃腦地唱讀《三字經》。

所以——這節課不具備廣泛的適用性。

對於中年級學生而言,古詩《贈汪倫》原本淺顯,背誦、理解10分鐘內就可以完成。剩下的大半節課幹什麼呢?我當然可以接着往後上,可是,既然課時寬鬆,既然學生不求甚解、率性而爲的閱讀需要提升和引導,那麼——在“家裏”,在自己孩子中間,我且以“完成任務”爲起點,和他們一道,乘着李白的扁舟,踏着汪倫的歌聲:駛出去,飛起來。

爲此,在後面的30分鐘,我們——

現場

一、爲彰顯古詩《贈汪倫》的與衆不同,回顧讀過的同題材唐詩(課文及《小學生必背古詩80首》),爲討論做準備。

師:人生自古傷離別。對於健康幸福的人生而言,友情、親情和愛情,一個都不能少!(笑聲)作爲社會性的動物,人是懼怕孤獨的。離羣索居是孤獨;拋親別故,住在陌生人羣中間也是一種孤獨。孤獨滋味最難熬——所以,自古以來,離愁別恨成了文學創作永恆的話題。這樣的作品,唐詩中就有不少,誰能背來聽聽?

學生(1):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芙蓉樓送辛漸》孟浩然)

學生(2):千里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別董大》高適)

學生(3):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送元二使安西》王維

熝生有的記得牢些,有的記不清了,於是,當一個人站起來大聲背誦時,其他孩子努力回憶着,輕輕跟着念。是相對低沉的聲音使然,更是詩歌不可言傳的感染力使然,念着念着,漸漸的——課堂氣氛變得有些低迴黯然。

二、討論:兩種人之常情

師:當我們把這幾首送別詩放在一起讀時,有什麼共同感覺?

學生(1):淒涼。依依不捨。

學生(2):悲壯、蒼涼。還有些傷感。

師:對。淒涼,辛酸,依依不捨,淡淡憂愁——這是大多數離別文字的基調,也是人之常情的自然流露。

大家知道,劉曉輝同學的父母早就要把她轉到上海去了,可是劉曉輝呢,拖了又拖,總也不肯走,爲什麼?

學生(1):我知道,她不願意離開這兒的老師和同學,她怕上海的新老師、新同學不喜歡她。

學生(2):老師,昨天我和劉曉輝通電話了,她說她在那裏過得很好。

師:我也接到她的信了,薛老師很爲她高興!我早就說過:劉曉輝同學勤勉善良,到哪裏都不會缺少友誼,到哪裏都不會孤獨的。可是,這依然不能減少我們對她的牽掛和思念——爲什麼?

學生(1):因爲她是我們的`好朋友。

學生(2):因爲她寬容大度,從不斤斤計較,和她在一起,我們特別開心。

學生(3):臨走的時候,她爺爺請我們去她家玩了一個晚上。看dvd,唱歌,喝飲料,開始還挺高興的,可是後來,不知怎麼的,就都哭了……

師:多麼可愛的同學,多麼感人的友誼——誰說獨生子女自私冷漠、不懂感情?我覺得我的學生最懂友誼了。但是生活中也不缺乏相反的例子,你們能說說嗎?

學生(1):汪燃下課老打我,這學期他終於轉學回老家了,我很開心。

學生(2):表哥最不懂禮貌了。一到我家就翻箱倒櫃找吃的,還霸佔電視,拿着遙控器亂按。他一來,我們全家都頭痛!

學生(3):一天晚上,我家來了個客人,是爸爸同事。從6點鐘一直坐到10點半,高喉嚨大嗓子的,廢話那個多!茶喝漲了,上過衛生間,又坐到了沙發上!媽媽恨死啦,警告爸爸:下次再帶這種人來家,跟他沒完!(笑聲)

師:聽聽,多丟人。我們每個人都要好好檢討自己,千萬不能像這三位,否則,人見人厭,很可怕,很沒面子哦——所以,有這樣一個人,如果他的離開使我們感到萬分高興,那說明什麼?

學生(1):這人很煩。

學生(2)熕愛欺負人。

學生(3):或者我正忙。

學生(4):或者我有自閉症,根本不好客!(笑聲)

師:大家說得很好,也很全面。古人云:酒逢知己千杯少,話不投機半句多,不投緣的兩個人之間是絕對不會爲離別而傷心的。傷心什麼?高興還來不及呢——這也是一種人之常情。

三、扣住“踏歌”,真切體會汪倫的心情。

用事先準備好的磁帶播放《小白菜》《紅蜻蜓》《中國少年先鋒隊歌》,它們分別是淒涼、抒緩和激昂歡快的。經過一番令人捧腹的嘗試,學生找到了“踏歌”的感覺,發現可以“踏而歌之”的只有《中國少年先鋒隊隊歌》——它是輕鬆、歡快,令人振奮的。由此可以想見:汪倫所踏之歌必定也是輕鬆、歡快者;汪倫心情必定也是輕鬆、歡快的——絕無好友遠別“應有”的傷感。

標籤:汪倫 教學 古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