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名著書籍 > 水調歌頭

水調歌頭優秀教案

一、匯入課程

水調歌頭優秀教案

1、師:說起月亮,幾乎沒有人不喜歡。中國古代文人更是喜歡。有人說,中國人隨便拿起一本古人的詩集,抖一抖,叮叮噹噹地會掉下好多“月”字來。於是千里嬋娟是月,雲破弄影是月,蘆花深處是月,小樓吹笙是月,啊,好詩多在明月中。同學們在擡頭賞月之時,想起哪些古代詩人們寫到的月亮的詩句呢?

(牀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 )

說了這麼多,今天我們一起走進與月亮有着不解之緣的蘇軾的《水調歌頭》,看看他將圍繞月亮身我們訴說什麼。

2、瞭解蘇軾

蘇軾才情奔放,爲宋代最傑出的作家,他的詩,詞,文,書,畫,文藝理論均有獨到成就。他的詞,境界開闊,想象奇特,在宋詞中有關特殊的地位,我們今天學習的這首《水》更是不同尋常,清代詞評家胡仔是這樣評價的。(投影出示::“中秋詞自東坡《水調歌頭》一出,餘詞盡廢。”)他的作品猶如百花叢中的一朵奇葩,使其他花朵失去了光彩。

二 誦讀:初品其味

1、字正腔圓地讀。注意“闕”“不勝”“綺”等字音的準確。

2、有板有眼地讀。體會聲音形式的有板有眼,提醒注意朗讀中的停頓與節奏。

介紹詞牌名:水調歌頭。

3、小組間共同討論,疏通全文(逐字逐句)

教師預設穿插問題:

①解讀從小序入手,問詞中借月亮來抒懷作者怎樣的情懷。讀懂懷子由的思念之情,(補充寫作背景及作者與子由兄弟情深的資料與詞作)

三 賞讀:深探其蘊(欣賞品評)

有情有味地讀。這一環節中,學生先聽錄音朗讀感受,然後自由讀,要求讀出味道與感覺來。要達到這一要求必須是在理解詞境理解詞意之後。

(一)上闋對月抒懷寄寓了怎樣的`情感?

要求解決的主要問題有:

1作者把酒問天,表達了怎樣的情感願望?

——望月痛飲,嚮往飛昇

2天上與人間、幻想與現實的比較,使他的思想感情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解決出世與入世的內心矛盾,表達對現實生活的熱愛。

[說明]蘇軾原來胸有大志,在朝做官,由於黨派相爭,受到排擠,才離開京城出任地方官。由於厭倦朝廷勾心鬥角的黨派之爭;感慨於自我的失意和屈沒以及塵世的冷暖炎涼,纔有超塵“出世”之幻想。

但畢竟“高處不勝寒”,暖意在人間。即使離開朝廷,爲官一方,也同仍然可以爲國出力,同樣能享受人生的許多美好。於是化解了心中的苦悶、抑鬱之情,堅定了“入世”的決心,月下翩翩起舞,心靈自我解脫。

(二)下闋望月懷人表達了怎樣的人生哲理?

要求解決的主要問題有

1此時他與弟弟蘇轍已有七年未見,面對中秋圓月,他的心情怎樣?

——苦悶、惆悵、孤獨、不無憂傷

2對待政治上的失意,作者如此豁達、坦蕩;面對兄弟久別,作者如何化解離別之憂?

——以理化情,解決了情感和理智之間的矛盾。“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表達了美好的人生祝願:“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說明]三個問題討論關注點:知人論世、以意會境

(三)上下闋是怎樣相聯貫通的?藝術上有何特點?

——藉助想象和聯想。明月的光明皎潔與心靈的豁達開朗兩相契合,達到情景理的交融。

四、欣賞歌曲,深入品味

師:好了,體會了作者的感情之後,讓我們來共同欣賞鄧麗君演唱這首《但願人長久》,再去品味一下詞人蘇軾那種樂觀豁達的胸襟和中秋之夜對親人的美好祝願。(播放歌曲)

五、點擊生活,延伸思考

1、 中秋之夜,媽媽思念在外上學的哥哥,你會用《水調歌頭》中哪句話勸慰她?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2、 離家在外,你會用《水調歌頭》中的哪句話表達你對遠方親人和朋友的祝福?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3、古代詩歌仍具有現代人生的參照借鑑價值。

引進新聞材料:“9月20日,26歲的衡陽籍博士生孟懿在就其讀的中科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跳樓身亡。9與11日,孟懿的父親在上海公佈了孩子的遺書,在遺書中,孟懿坦言自殺的原因是:“厭世,想偷懶,精神抑鬱。”這則消息說明什麼?

——人生不如意事常十七八九,不能沒有樂觀曠達的襟懷。你人生中有過不如意的的事嗎?面對人生的不如意你應該怎樣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