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公開課《夢遊天姥吟留別》教案

夢遊天姥吟留別》這首詩寫夢遊奇境,不同於一般遊仙詩,它感慨深沉,抗議激烈,並非真正依託於虛幻之中,而是在神仙世界虛無飄渺的描述中,依然着眼於現實。神遊天上仙境,而心覺“世間行樂亦如此”。

公開課《夢遊天姥吟留別》教案

公開課《夢遊天姥吟留別》教案

【教學目標】

1、理清思路,熟讀成誦。

2、賞析這首詩以巧妙的構思,豐富的想象表現主題思想的寫作特點。

3、感受作者蔑視權貴不同流俗的反抗精神和追求個性自由的浪漫主義情懷。

【教學重點和難點】

1、 教學重點:置身詩境,緣景明情。

2、 教學難點:探索作品的豐富意蘊,領悟作品的藝術魅力。

【教學方法】

朗讀法啓發式教學法合作式探究法

【教學過程】

一 、匯入;

2000年底,中國唐代文學學會正式將“剡溪”命名爲“浙東唐詩之路”。這條古水道吸引了歷代文人墨客往來期間,那一山一水無不寄託着詩人們濃濃的詩情。難怪“詩仙”李白做夢都要飛度鏡湖、飄臨剡溪。今天,我們就走進詩人的夢境,由剡溪去領略天姥山的仙境美景,感受詩人的浪漫情懷和高遠的追求。

二、 解題

【問】大家都知道:好題一半文,好的'題目能帶給讀者若干啓示與喜悅。那麼,我們能從詩題中讀到些什麼呢?

(提示:“夢遊”是一種表現手法,並非真夢。本詩既是記夢詩,也是遊仙詩。“吟”是古詩中的文體,內容多悲愁慨嘆,形式上自由多樣,如同散文中的隨筆,可以不拘一格。留別,留戀作別。此詩是一篇臨別贈友表心情製作。)

三、 反覆誦讀,整體感知

1 、個別朗讀(請學生讀)

2 、教師範讀(指導學生做好圈點勾畫)

3 、集體朗讀(提示:注意讀音及音節的停頓)

4 、預習檢測(結合資料書檢測重點字詞的意思)

5、帶着問題集體默讀,整體把握。

【問】本詩分爲三層,請概括每層的層意?

明確:1、入夢之由 2、夢中奇景 3、夢後嗟嘆

四、問題探究置身詩境,緣景明情。

1、詩人爲什麼要夢遊天姥山呢?

明確:神奇、可睹。

2、 詩人怎樣描寫登山的遊程?

(討論後明確)

3、、詩人怎樣敘寫仙境的神奇?

(學生找出意象,試用現代詩歌化的語言描述其景,後教師明確)

4、、神仙的世界固然美好,但人總要回到現實。夢醒後,作者發出了怎樣的嗟嘆呢?

(探究:言之有理即可)

五、作業

李白是個才子,但是在封建社會他卻被排擠,不被重用,難道只有李白的命運是這樣嗎,中國古代文人,他們的命運怎樣呢,請大家寫一篇小探究文,談談你的觀點。

附:(板書)

夢遊天姥吟留別

入夢之由神奇、可睹(對比、誇張)

流連天姥(悽清、幽靜、高大奇險)

夢中見聞目睹仙境(神奇、壯麗、和諧美好)

夢破神傷(痛苦、惆悵)

夢後嗟嘆嚮往自由,蔑視權貴(主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