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名著書籍 > 陋室銘

【必備】陋室銘教案四篇

陋室銘1.18W

作爲一名專爲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助於學生理解並掌握系統的知識。那麼教案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陋室銘教案4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必備】陋室銘教案四篇

陋室銘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學習託物言志的寫作技巧。

過程與方法:讓學生了解押韻及其作用,朗讀背誦全文。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體會作者安貧樂道,淡泊名利的高尚品質。

教學重點:學習託物言志的寫作手法,朗讀背誦全文。

教學難點:學習託物言志的寫作技巧,

教學過程:

(-)導語

在中國的諸多文化遺蹟當中,有很多帝王將相的官府宅邪,它們或者以豪華氣派讓人驚歎不已,或者以設計精巧讓人流連忘返。但有一處居所,它既小且陋,卻因主人的一篇銘文而傳頌千載。這就是唐代劉禹錫的“陋室”。下面讓我們學習《陋室銘》,一起走進“陋室”,走進劉禹錫的精神世界。

(二)解題

1.銘:起初是鑄或刻在器物。碑鍋上記述事實、功德等的文字,後來發展成爲一種述功記行的文體,有時也用來警戒和勉勵。如:墓誌銘、座右銘等。銘文一般都是押韻的,又講究句式整齊,常用排比、對偶句。

2.劉禹錫:唐代詩人、哲學家。他一生創作了不少勝炙人口的詩詞散文,受到同時代大詩人白居易的推崇。《陋室銘》就是一篇傳世佳作。有研究者指出:當年劉禹錫被貶到安徽和州當通判,受到和州知縣的百般刁難,讓他在半年時間,連搬三次家,住房一次比一次小,最後僅是斗室(僅能容下一牀一桌一符的房子人劉禹錫因此起筆寫了靦室銘》一文,並請人刻在石頭上,立在門前,以此明志。

(三)整體感知——感受結構美

1.準確朗讀全文,要求:

(1)讀準字音,如“馨”、“牘”。

(2)結合課文註釋理清思路。

2.結合課文,組織學生依次思考、討論以下問題:

(1)課文名爲《陋室銘》,爲何結尾是孔子云:何陋之有?”,這是否矛盾?

明確:不矛盾。題目中的“陋”是書房的形陋,而結尾處“陋”是鄙俗的意思,指只要室中人品德高尚,房屋就不簡陋,緊扣前文“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即這雖是陋室,但作爲主人的我品德高尚,就不感到簡陋了。

(2)陋室不陋具體表現在哪些方面呢?

明確:”“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寫環境的清幽、雅緻。反映出室主人淡泊名利的志趣。“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寫朋友的賢良儒雅,反映出室主人高潔傲岸的情懷。“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犢之勞形”,寫生活的高雅脫俗,反映出室主人不爲瑣事索懷的心態。

(3)文章主旨至此已突出,意思似乎已寫盡,爲什麼又寫諸葛廬、子云亭呢?

明確:這是作者向深處開拓主題。採用類比,用歷史上諸葛亮和楊子云的名室同自己的陋室相比,暗示他們居住的本也是陋室,只因主人的才德而名揚天下,只要我繼續修身養性,我的陋室也將被後人稱道,我本人也會和諸葛亮。楊子云那樣被後人景仰。

(4)文章起筆寫山水似乎與陋室不相干,爲什麼要這樣寫?

明確:古代傳說中,山中有神仙,這山就是名山;水中有蛟龍,這水就是靈水。作者在這裏運用類比的手法,意在說明既然山之名不在於高而在於仙,水之靈不在於深而在於龍,那麼室之陋與不陋,就不在於它是否豪華富貴,而在主人的德行是否高尚了。文章先用山水起筆,暗暗施墨,徐徐點題,如水流直下,水到渠成,十分自然地寫出陋室不陋的原因,即後文的“德馨”。

3.學生小結本文思路,明確本文構思新穎、文意通達、句句相連、波瀾起伏、耐人尋味的寫作特點。(完成課後練習一)

(四)品味剖析——領悟意境美

1.組織學生領悟以下語句:

(1)“苔痕上階級,草色人簾青。”學生想象句中之景,用語言描繪,教師引導學生明確:臺階上長滿青苔,可見房子常年失修,窗前門旁長滿青草,可見環境的荒涼冷落。“上”字寫出了苦舞從臺階上爬到陋室,彷彿要聽聽主人在說什麼。“入”字則寫出了青草彷彿在視窗窺視主人在幹什麼,這裏採用擬人手法,把苔薛青草寫活了,賦予它們以人的靈性。我們已忘卻陋室的淒涼荒蕪,而感受到春意盎然、生機勃勃,同時文句也流露出作者對這景色的喜愛之倩。

(2)鴻儒”可換成“羣儒”嗎?‘金經”可換爲“五經”嗎?

明確:“鴻儒”不可換成“羣儒”,因“羣儒”無大之義,顯得太多了。“金經”也不可換爲“五經”,因作者當時受貶,思想上有些消沉,想從佛經上找到某種寄託,“閱金經”正是作者當時感情的折射。

2.品讀以上文句,體會意境美。

(五)賞析誦讀——欣賞形式美

引導學生了解:本文是一篇駢文。字數相同。意思相對的兩個相接的句子,叫做驕句。驕句不僅講究對偶,而且講究聲律。本文中的押韻就是講究聲律的表現之一。押韻指在句末或聯句之本用韻母、聲調相同的字。文中名、靈、馨、青、丁、經、形、亭押韻。驕文押韻使人加深了印象;同時便於吟誦和記憶,有聲調和節奏之美。

2.學生有節奏地自讀全文,體會韻律節奏之美。

3.引導學生明確:本文在立意手法上是託物言志。“託”的對

象是“室”,表現的是作者不貪戀富貴榮華,淡泊名利。安貧樂道,

重視自身修養的志趣。

(六)遷移運用——體會鑑賞美

1.將《陋室銘》與《愛蓮說》自讀一遍,比較兩者的異同。

2.組織學生討論,交流讀後心得。

明確:主題上,兩支都表現作者法身自好。不慕名利的生活態度。《愛蓮說》表達的是在污濁的塵世間保持自己清白節操的志向,《陋室銘》流露的則是作者安貧樂道的隱逸情趣。立意上,兩文均運用託物言志的寫法。《愛蓮說》透過正面讚美蓮的形象來表達自己的高。《陋室銘》採用反向立意的方式,隻字不提陋室之“陋”,只寫陋河一面,用“不陋”來突出“德馨”。表達上,都採用議論相結合的方式。《愛蓮說》對“蓮”進行人格化,《陋室銘》則透過具體描寫“陋室”恬靜、雅緻的環境和主人啓己高潔隱逸的情懷。

陋室銘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掌握文言詞彙,瞭解“銘”的特點。

2、學習本文託物言志的寫法。

3、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認識作品的現實意義。

4、用不同時代的眼光看待古代文化,客觀地評價古人。

教學重點:

1、誦讀品味優美的語言。

2、理解作者不慕榮利安貧樂道的情懷。

教學難點:

1、學習託物言志的寫法。

2、理解作者不慕榮利安貧樂道的情懷。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新課匯入:

在大唐的歷史上,有一位性格倔強的詩人,三十四歲那年,因爲參加政治革新活動,一覺醒來被趕出了朝廷。十年後,召回長安後,因到玄都觀去賞桃花,寫了一首惹禍的詩:

紫陌紅塵扶面來,無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觀裏桃千樹,盡是劉郎去後栽。

因爲這首詩,他又被貶到連州。一貶又是十四年,等他五十七歲再回到長安時,玄都觀裏的桃花已蕩然無存,只剩下一片亂草。這不怕惹禍的詩人,又寫了一首《再遊都觀》:

百畝庭中半是苔,桃花開盡菜花開。種桃道士歸何處?前度劉郎今又來。

這個人求異心理很強,幹什麼都想與衆不同,不肯人亦云。悲秋,從來就是詩人的職業病,他卻偏要反其道而行之,認爲天高氣爽的秋天使人心胸開闊,更有詩意。這個人就是劉禹錫。

今天我們一起來欣賞他的作品《陋室銘》。

二、初步感知全文:

初讀課文,要求大聲朗讀,讀正確、讀流利,注意停頓。

1、播放媒體資源中的課文泛讀,學生在聽的過程中注意字詞讀音、停頓等。

2、學生自由讀。

3、指名讀(注意正音、句讀)。

4、齊讀。

三、理解課文內容,能粗譯課文:

1、自由讀課文或默看註釋,理解句意,讀懂課文。遇到疑難,互相討論。時間:5分鐘。(教師巡視,解決疑難。)

2、學生質疑,教師引導學生解決。

3、指名粗譯課文(告訴學生:中國語言具有含蓄美,許多意思和意境都是隻可意會而不可言傳,所以大家在翻譯時,不求十分精確,只求大致理解。)

4、齊讀課文,形成完整印象。

四、思考問題,理解中心、寫法:

1、陋室,陋室,陋在何處?

明確:空間小、景緻少、人來少、擺設少:房子很小,一個人坐着彈琴,室內就覺得擁擠,可見其小;文章內所提到的景緻,只有“苔痕”、“草色”,可見其少;自古讀書的窮人就少,能成爲鴻儒者,更少,另外“苔痕”都“上階綠”了,更見來客少;室內陳設歷歷在目,其“少”一目瞭然。

2、陋室,陋室,真的陋嗎?

(換角度想:同樣一篇文章,剛纔讀,讀出陋室簡陋,現在卻要讀出不簡陋。這不是自相矛盾,這需要換角度想。思維角度:主人、環境、客人、生活。)

3、作者寫陋室有何用意?僅僅是爲了告訴我們:陋室的狀況嗎?(聯繫點:“銘”這種文體的特點。)

①(陋室簡陋狹小,陳設簡單,確實簡陋,而斯是陋室,有景可觀,安靜清幽,有鴻儒談笑來往,可撫琴讀書,無樂音亂耳,無公文勞累身心,因此,作者身在陋室,卻不覺陋室之陋。

②聯繫“銘”這種文體,一是警戒自己,二是稱述功德。

(啓發:抓住“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等句子,體會作者不願追逐名利,光宗耀祖,揚名立萬;不願高官厚祿,安貧樂道的思想境界。)

中心意思:這篇銘文透過讚美簡陋的居室,表達了作者不慕榮利,不求聞達、安貧樂道的生活情趣。

③小結寫法:託物言志

4、齊讀,體會作者高尚的情操和不求聞達、安貧樂道的生活情趣。

五、探究:

1、談談你對劉禹錫的人生態度和生活情趣的看法。

稱頌的是:人品(不慕榮利、不求聞達、安貧樂道)是高尚的。

批評的是:逃避世俗,脫離勞動人民,缺少爲國爲民的奉獻精神。不能與時俱進,不能抵制腐敗,不能培養自己的意志,這種人在現代生活中,簡直不能生存。

小結:閱讀古人的作品,要擇其善而從之,擇其不善而改之。因此,閱讀古人的作品,要用現代的眼光去看待古人,對古人的道德品質要批判地學習和接受,不斷提高自身的修養。這是我們學習古人作品的最高境界。

2、師:請大家來看這樣一則材料:

分不在高,及格就行;學不在深,作弊則靈。斯是教室,唯我閒情。小說傳得快,雜誌翻得勤,琢磨打籃球,尋思遊戲廳,可以打瞌睡,觀窗景。無書聲之亂耳,無複習之勞心,自習說閒話,講課聽不進。心裏說,混張文憑。

這則材料是針對我們中學生中普遍存在的什麼問題而言的?

3、師:同學們,你一定非常熱愛自己的家吧!讀了劉禹錫的《陋室銘》,你能不能學一下劉禹錫,爲你的居室描上一筆,用來表達居住的感受?

六、總結:

師:短短的一節課,我們只能說是初步瞭解了作者的一些思想,這並不奇怪,因爲至今老師也不敢說已經讀懂了它,已經完全領會了劉禹錫的精神境界裏的積極一面,並把這種精神帶入到生活中。我們還有必要在課後熟讀並背誦,使之成爲影響我們修養的一部分。

陋室銘教案 篇3

教學目的:

1、背誦並翻譯課文,掌握相關文言實詞;

2、學習託物言志的寫法;

3、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1、積累文言詞句;

2、領會託物言志的表現手法。

教學難點:

理解課文內容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方法

1、朗讀法。 2、討論與點撥相結合。 3、品讀法。

課時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陋室銘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匯入新課

匯入:有句俗話叫做“金屋,銀屋,不如自己的草屋。”自己的草屋儘管再破也是最好的。唐朝詩人劉禹錫也自稱他的屋子是陋室,那我們今天就來參觀一下——

二、作者及文體簡介

1、抽學生簡介作者及背景。

2、教師補充。

本文選自《全唐文》。作者劉禹錫(772—842),唐代詩人,哲學家。字夢得,洛陽人。曾中進士,宮接監察御史。他熱心贊助王叔文的政治革新,反對宦官和藩鎮割據勢力。政治革新失敗後,被貶官降職多次。他與柳宗元交情深厚。有《劉賓客集》。這篇《陋室銘》是他貶爲和州刺史時在任上寫的。是一篇傳世佳作。

陋室,意爲簡陋的房屋。銘,本是古代刻在器物或石碑上用來歌功頌德或警戒自己的文字,後來發展爲一種獨立的文體。這種文體,形式短小,文字簡潔,句式工整而且押韻,內容上有頌揚或鑑戒之意。

三、學生朗讀課文,結合註釋,利用工具書,疏通文意

1、辨音識字、理解字意:

2、教師指導學生讀課文。

3、教師範讀或找朗讀水平較高的學生範讀。其他同學聽讀課文,感知文意。

4、學生根據朗讀提示自由放聲朗讀課文,力求讀出韻味。

四、師生共同研讀課文,賞析本文的寫作特色

1、學生齊讀課文。

2、提問:文章的題目是《陋室銘》,但是作者並沒有直接寫陋室,而是從什麼寫起?請一位同學找出句子,並作講解。

學生明確:從山水寫起。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是說山不在乎高,有仙人居住就有名了。

“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水不在乎深,有蛟龍就會顯靈。這些都是古人的俗語。

提問:這裏詩人用有仙之山,有龍之水具體比什麼?請一位同學找出文句,並作解釋。

學生明確:“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這雖然是一間簡陋的房子,但因爲我品德高尚而芳香四溢。這裏,用山、水來比“室”,用“不在高”“不在深”比“陋”,用“仙”“龍”來比“德”,用“名”和“靈”來比“馨”。

陋室銘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瞭解“銘”的體裁特點。

2、誦讀全文,品味語言。

3、體會作者安貧樂道、高潔傲岸的高尚品質。

4、學習託物言志的寫作技巧。

教學重點:

透過朗讀,掌握銘文的特點,體會作者高潔傲岸的節操和安貧樂道的生活情趣,瞭解託物言志的表現手法。

教學難點:

理解作者是如何借陋室表達自己的節操和情趣的.。

 教學用具:多媒體

教學時間:二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新課連結:

同學們:當我們路遇挫折,意志消沉時,親人與朋友常常用“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來激勵我們要力爭上游、百折不撓。這比喻形象、寓意深刻的千古名句出自於誰的妙筆?(學生有的答出了作者:劉禹錫)今天,讓我們再來學習一篇劉禹錫的佳作《陋室銘》。

二、走近作者:

劉禹錫(772—842),字夢得,唐代詩人,哲學家。他生活在安史之亂以後的中唐時期,關心社會現實,憂國憂民。

 三、追溯背景:

作者因參加政治革新運動得罪當朝權貴,被一貶再貶,半年時間連搬三次家,住房一次比一次小,最後成了一間陋室。在此背景下,他憤然提筆寫了《陋室銘》。

 四、釋“銘”解題:

提問:同學們,你能告訴我們大家,你最喜歡的座右銘是什麼?

這裏的銘是“警惕自己的文字”的意思。(板書“銘”)那麼,“銘”字還有什麼意思呢?

古代刻在器物上用來警戒自己或者稱述功德的文字,後來成爲一種文體。這種文體一般都是用韻的,常用排比、對偶句。

現在,我們就來看看劉禹錫是如何爲他所居住的陋室作的“銘”。(板書“陋室”二字,完善課題,板書作者)

五、明確目標:

1、瞭解“銘”的體裁特點。

2、誦讀全文,品味語言。

3、初步體會作者安貧樂道、高潔傲岸的高尚品質。

六、指導朗讀:

(一)、聽錄音朗讀課文。請學生進一步擴充、加深預習成果。

檢查預習:讀準下列字音:

德馨 xīn 苔痕 hén 鴻儒 rú 案牘 dú 西蜀shǔ

(二)、齊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

(三)、這是一篇銘文。銘文很重視音韻,這篇文章通篇押韻,節奏明快,讀起來琅琅上口,充滿了音樂美。下面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在課文中劃出押韻的字,想一想,這些字的韻母都是什麼?

押韻的字有:名、靈、馨、青、丁、經、形、亭。韻母:ing

(四)、再次齊讀課文(男、女生分開進行)

 七、翻譯古文:

(一)、根據頁下注釋理解課文內容(先個人譯,有疑難小組解決,小組不能解決的再提出來全班來討論)。

1、着重強調下列詞語:

德馨: 品德高尚。

鴻儒: 學識淵博的人。

白丁: 沒有學問的人。

案牘: 官府的公文

勞: 使動用法,使……勞累

亂: 使動用法,使……擾亂

(二)、翻譯全文:(力求嚴密、準確)

如:

A、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沒有嘈雜的音樂擾亂兩耳,沒有官府的公文勞累身心。

B、 孔子云:何陋之有?

有什麼簡陋的呢?

 八、小試牛刀:

1、 解釋下列詞語:

名:著名。 馨 :香氣,這裏指品德高尚。

鴻儒:學識淵博的人。 勞形:使身體勞累

2、翻譯下面句子。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何陋之有?

3、練一練

劃線詞的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C. )

A.有仙則名 不能名其一處也

B.惟吾德馨 如蘭之馨

C.拍案而起 無案牘之勞形

D.無案牘之勞形 我們在勞動

九、佈置作業:

上網查閱劉禹錫的其他作品,進一步瞭解其創作特色。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理解內容:陋室不陋的原因。

2、深刻體會作者安貧樂道、高潔傲岸的高尚品質。

3、學習託物言志的寫作技巧。

 一、鞏固舊知:

1、解釋下列疑難字詞

有仙則名

苔痕上階綠

談笑有鴻儒,

往來無白丁

調素琴、閱金經

2、山不在高,有仙則名。

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根據自己的志趣造句)

不在 ,有 則 。

不在 ,有 則 。

 二、明確目標:

1、理解內容:陋室不陋的原因。

2、深刻體會作者安貧樂道、高潔傲岸的高尚品質。

3、學習託物言志的寫作技巧。

 三、探究學習:

(一)整體感知課文:小組合作解決兩個問題。

1、文中哪句話統領全文大意?

2、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來寫陋室的?

討論後明確: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從居室環境、交往人物、日常生活三個方面來寫陋室。

(二) 理解“陋室不陋”的原因。

提問:名爲陋室,實則不陋。文中哪些語句暗示了陋室不陋呢?(板書:不陋)

學生如果用自己的話回答,教師則要求學生用課文中語句再說說;如果學生用課文中的語句回答,教師就要求學生再用自己的話說說文中句子的意思,並順勢突出個別句中的字、詞意思及修辭方法等。並分析這些句子分別從哪些角度寫陋室不陋的特點?相關的句子有:

1、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 (對偶,寫自然環境清幽雅緻,這是寫室中之景)

2、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對偶,對比,寫交往人物不俗,襯托自己的“德馨”,這是寫室中之人)

3、可以調素琴、閱金經。(正面寫,實寫,寫出生活高雅脫俗,這是寫室中之事)

4、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從反面寫,虛寫。表現作者不慕富貴,對世俗生活的厭棄)

(板書:)不“陋”原因:居室環境,交往之人,日常生活。

提問:作者說他所居的陋室就像南陽諸葛亮的草廬,西蜀楊雄的玄亭一樣,這是類比,你說諸葛亮的草廬、楊雄的子云亭陋嗎?(不陋)爲什麼?(因爲室主人不凡)劉禹錫認爲他的屋子也不陋,那是爲什麼?你能用文中的一句話來回答嗎?(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板書德馨)

引導學生分析結尾這句話的作用(總結全文,照應開頭,說明陋室不“陋”原因)。

提問:身居陋室,卻不以爲陋,是因爲室主人有着高尚的品德,作者想借陋室表達他的什麼情操呢?這是什麼寫法?

(板書:高潔傲岸 安貧樂道 託物言志)

課堂小結:

陋室之中的景是優美的,陋室之中的人是不俗的,陋室之中的生活是高雅的,你說作者所居陋室陋嗎?(不陋)陋室不陋呀!請大家一齊讀文中描寫陋室特點的句子。

 四、思維拓展:

託物言志:藉助某種事物來抒發感情。

作品舉例:

1、《紫藤蘿瀑布》生機勃勃的紫藤蘿瀑布淨化了作者的心靈,帶走了往日的陰影,帶來了生的喜悅和向前奮進的力量。深悟生命的長河是無止境的。

2、《白楊禮讚 》抓住白楊樹的外形特徵,借白楊樹不平凡的形象,來讚美在黨的領導之下堅持抗戰的軍民。歌頌他們質樸、堅強、力求上進的精神。

從下列的物中你可以言何志?

蜜蜂 蓮花 松樹

學生自由討論,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五、佈置作業:

運用託物言志的寫作方法,寫一篇習作,大約100字左右。(提示:粉筆、石子、落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