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名著書籍 > 離騷

離騷生字注音

離騷2.16W

離騷》是屈原用他的理想、遭遇、痛苦、熱情, 以至於整個生命所熔鑄而成的宏偉詩篇,其中閃耀着詩人鮮明的個性光輝。以下是離騷生字注音,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離騷生字注音

《離騷》生字注音

姱(kuā) 鞿(jī) 謇(jiǎn) 誶(suì) 纕(xiāng) 茞(chǎi)

諑(zhuó) 偭(miǎnì) 忳(tún) 侘傺(chà chì) 溘死(kè)

鷙(zhì) 方圜(yuán) 攘詬(rǎng gòu) 朕(zhèn) 芰荷(jì)

裳(cháng) 岌岌(jí jí)

《離騷》形近字辨析

佇:(zhù)佇立 貯:(zhù)貯藏

岌:(jí)岌岌可危 汲:(jí)汲水

掩:(yǎn)掩埋 淹:(yān)淹沒 奄:(yān)奄奄一息

謇:(jiǎn) 謇吃 蹇:(jiǎn)蹇運 騫:(qiān)騫期

誶:(suì)朝誶 萃:(cuì)薈萃 粹:(cuì)精粹

偭:(miǎn)偭背 緬:(miǎn)緬懷 湎:(miǎn)沉湎

溘:(kè) 溘死 瞌:(kē)瞌睡 磕:(kē)磕頭

攘:(rǎng )攘除  嚷:(rǎng)叫嚷 壤:(rǎng)土壤

皋:(gāo)蘭皋 嗥:(háo)嗥叫   阜:(fù)阜積

《離騷》多音字辨析

裳:cháng(集芙蓉以爲裳) shang(衣裳)  菲:fēi(芳菲)fěi(菲薄)

拓展閱讀:《離騷》寫作特點、語言特色

寫作特點

1、《離騷》是一篇具有深刻現實性的積極浪漫主義作品。它發展了我國古代人民口頭創作——神話的浪漫主義,成爲我國文學浪漫主義的直接源頭。它大量地採用了浪漫主義的表現手法,這突出地表現在詩人的馳騁想象,糅合神話傳說、歷史人物和自然現象的編織幻想的境界。它還常常用誇張的手法突出事物的特徵,把詩人品格刻畫得異常的崇高,具有浪漫主義特質。

2、《離騷》的另一藝術特色是比興手法的廣泛運用。它“依詩取興,引類比喻”,繼承了《詩經》的比興傳統,而又進一步反之了它。《詩經》的比興大都比較單純,用以起興和比喻的事物還是獨立存在的`客體;《離騷》的比興卻與所表現的內容合而爲一,具有象徵的性質。《詩經》中的比興往往只是一首詩中的片段,《離騷》則在長篇鉅製中以系統的一個接一個的比興來表現它的內容。

3、抒情詩一般篇幅短小,沒有故事情節。《離騷》不只篇幅宏偉,而且由於前一部分是在詩人大半生歷史發展的廣闊背景上展開抒情,後一部分又編造了一系列幻境,便使它有了故事情節的成分。這種內容和結構上的態度,就是波瀾起伏、百轉千回,看似乎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轉眼卻又出現了一個新的境界。

4、《離騷》一面採用民歌的形式,一面又汲取了散文的筆法,把詩句加長,構成巨排內,既有利於包含豐富的內容,又有力地表現了奔騰澎湃的感情。《離騷》基本上是四句一章,字數不多,亦多偶句,形成了錯落中見整齊,整齊中又富有變化的特點。

語言特色:

《離騷》的語言是相當美的:

首先,大量運用了比喻象徵的手法。如以採摘香草喻加強自身修養,佩戴香草喻保持修潔等。但詩人的表現手段卻比一般的比喻高明得多。如“制芰荷以爲衣兮,集芙蓉以爲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苟餘情其信芳。”第四句中的“芳”自然由“芰荷”、“芙蓉”而來,是照應前二句的,但它又是用來形容“情”的。所以雖然沒有用“如”、“似”、“若”之類字眼,也未加說明,卻喻意自明。

其次,運用了不少香花、香草的名稱來象徵性地表現政治的、思想意識方面的比較

抽象的概念,不僅使作品含蓄,長於韻味,而且從直覺上增加了作品的色彩美。

再次,全詩以四句爲一節,每節中又由兩個用“兮”字連接的若連若斷的上下句組成,加上固定的偶句韻,使全詩一直在迴環往復的旋律中進行,具有很強的節奏感。最後,運用了對偶的修辭手法,如“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詬”“制芰荷以爲衣兮,集芙蓉以爲裳”“高餘冠之岌岌兮,長餘佩之陸離”等,將“兮”字去掉,對偶之工與唐宋律詩對仗無異。

標籤:生字 離騷 注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