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名著書籍 > 觀潮

《觀潮》課後習題及答案

觀潮1.63W

引導語:錢塘江大潮是三大涌潮之一,《觀潮》一文寫的是作者耳聞目睹的潮來前、潮來時和潮頭過後的景象,描寫了大潮由遠到近,奔騰西去的全過程。學完這篇文章,我們需要做一些習題來鞏固知識,這樣纔不會忘哦,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觀潮》課後習題及答案,讓我們一起來做題吧!

《觀潮》課後習題及答案

《觀潮》課後習題及答案 篇1

觀潮

錢塘江大潮,自古以來被稱爲天下奇觀。

農曆八月十八是一年一度的觀潮日。這一天早上,我們來到了海寧市的鹽官鎮,據說這裏是觀潮最好的地方。我們隨着觀潮的.人羣,登上了海塘大堤。寬闊的錢塘江橫臥在眼前。江面很平靜,越往東越寬,在雨後的陽光下,籠罩着一層濛濛的薄霧。鎮海古塔、中山亭和觀潮臺屹立在江邊。遠處,幾座小山在雲霧中若隱若現。江潮還沒有來,海塘大堤上早已人山人海。大家昂首東望,等着,盼着。

午後一點左右,從遠處傳來隆隆的響聲,好像悶雷滾動。頓時人聲鼎沸,有人告訴我們,潮來了!我們踮着腳往東望去,江面還是風平浪靜,看不出有什麼變化。過了一會兒,響聲越來越大,只見東邊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現了一條白線,人羣又沸騰起來。

那條白線很快向我們移來,逐漸拉長,變粗,橫貫江面。再近些,只見白浪翻滾,形成一堵兩長多高的水牆。浪潮越來越近,猶如千萬匹白色戰馬齊頭並進,浩浩蕩蕩地飛奔而來;那聲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顫動起來。

霎時,潮頭奔騰西去,可是餘波還在漫天卷地般涌來,江面上依舊風號浪吼。過了好久,錢塘江才恢復了平靜。看看堤下,江水已經漲了兩丈來高了。

觀潮課後習題

一、寫出本課中帶有下面偏旁的生字,並用生字組成詞語。

氵:

二、看拼音寫詞語。

三、在括號裏填上合適的字組成詞語。

若( )若( ) ( )( )相接

人( )人( ) ( )( )並進

山( )地( ) ( )天( )地

四、按課文內容填空。

1、午後一點左右,從遠處傳來( )。過了一會兒,只見( )。

2、那條白線很快地向我們移來,( )。再近些,只見( )。浪潮越來越近,( );那聲音( )。

五、選詞填空。

平靜 安靜 寧靜

1、房間裏非常( ),只聽見鐘錶的嘀噠聲。

2、幾隻小船飄蕩在( )的湖面上。

3、夜晚,( )的鄉間小路上連一個人影都沒有。

參考答案:

一、潮:潮水、漲潮、退潮、潮汐;沸:沸騰、沸點、人聲鼎沸;漲、漲潮、漲滿、高漲;浩:浩如煙海、浩浩蕩蕩、浩淼

二、觀潮 餘波 悶雷 顫動 沸騰 坦克 山崩地裂 浩浩蕩蕩 風號浪吼 若隱若現

三、若隱若現 水天相接 人山人海 齊頭並進 山崩地裂 漫天卷地

四、1、隆隆的響聲,好像悶雷滾動 東邊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現了一條白線

2、逐漸拉長,變粗,橫貫江面 白浪翻滾,形成一道兩丈多高的白色城牆 猶如千萬匹白色戰馬齊頭並進,浩浩蕩蕩地飛奔而來 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顫動起來

五、1、安靜 2、平靜 3、寧靜

《觀潮》課後習題及答案 篇2

【編者按】要想學好數學,多做試題是難免的,這樣才能夠掌握各種試題類型的解題思路。在考試中應用自如,使自己的水平得到正常甚至超長髮揮。

一、熟讀課文,並將第三段譯成現代漢語

設題意圖:熟讀課文是爲了培養語感,使學生進一步熟悉課文,領略錢塘江潮的雄偉景象和弄潮的民俗。第三段描寫了弄潮兒高超的技巧,寫得簡練又精彩。在翻譯的過程中,不一定要對譯,可以在不改變原意的情況下適當潤色,爭取用現代漢語表現出弄潮兒的風采,譯文也不要強求一致。

二、解釋下列句中加線的詞

1、自既望以至十八日爲最盛。

2、方其遠出海門,僅如銀線。

3、倏而黃煙四起,人物略不相睹。

4、僅有“敵船”爲火所焚,隨波而逝。

5、吳兒善泅者數百,皆披髮文身。

6、溯迎而上,出沒於鯨波萬仞中。

設題意圖是使學生積累文言詞語,掌握常見的文言實詞和文言虛詞,記住它們的意義。

1、既望:農曆十六。

2、方:當……時。

3、倏而:突然;略:一點點。

4、逝:去,往。

5、文:畫着文采。

6、溯迎:逆流迎着潮水;出沒:健兒在水中忽隱忽現。

三、把下面這首宋詞改寫成一篇記敘文

酒泉子

潘閬

長憶觀潮,滿郭人爭江上望。來疑滄海盡成空,萬面鼓聲中。弄潮兒向潮頭立,手把紅旗旗不溼。別來幾向夢中看,夢覺尚心寒。

設題意圖:這首詞同課文的題材一致,本題要求學生充分發揮想像、聯想,參照課文中的`有關描寫,將詞中描寫的內容展開,不限字數。

詞的上闋寫觀潮,下闋寫弄潮兒的表演。寫觀潮,寫到了人羣涌動的盛況和潮水洶涌的氣勢;寫弄潮兒的表演,寫到了他們高超的技藝和觀潮人的感受。所以在改寫時,可以選取第一人稱的視角,抓住觀潮人、潮水、弄潮兒、自己的感受四點來寫,重點要放在潮水和弄潮兒上面。

〖補充註釋〗

潘閬宋人,生年不詳,卒於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字逍遙,大名(今屬河北省)人。曾在洛陽賣藥,北宋太宗至道元年(995年),以能詩受薦舉。自制《憶餘杭》多首,一時盛傳,曾得蘇東坡的欣賞,把它寫在玉屏風上,石曼卿還使人照詞意作過畫。

《酒泉子》原詞共十首,都是對杭州名勝的回憶。它們和唐五代詞人所填的《酒泉子》不同,是潘閬的自制曲。錢塘,今杭州市。

萬面鼓聲中江潮來時,潮聲像萬面金鼓,一時齊發,聲勢震人。

弄潮兒指錢塘江畔觀潮時踏潮獻技的人,他們都年輕力壯,善於泅水。

《觀潮》課後習題及答案 篇3

閱讀下文,回答問題。

“浙江之潮,天下之偉觀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爲最盛。方其遠出海門,僅如銀線;既而漸近,則玉城雪嶺,際天而來,大聲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勢極雄豪。楊誠齋詩云:“海涌銀爲郭,________________”者是也。

1、解釋下列詞語。

①既望( )

②際天( )

③既而( )

④沃日( )

2、翻譯句子

①浙江之潮,天下之偉觀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玉城雪嶺,際天而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橫線上應填寫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總寫大潮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寫潮的.描寫順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段所寫的主要內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①農曆十六日(十五日叫望)

②連接着天

③一會兒

④衝蕩太陽。形容波浪大。沃,用水淋洗。

2、①江洶涌的海潮是天下間最壯觀的。

②玉城雪嶺一般的潮水連天涌來。

3、江橫玉繫腰

4、浙江之潮,天下之偉觀也。

5、由遠及近。

6、狀寫海潮氣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