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名著書籍 > 觀潮

《觀潮》文章賞析及閱讀練習

觀潮5.83K

引導語:《觀潮》描寫了時南宋期錢塘江海潮的雄偉景象,水軍演習的動人場景,吳中健兒高超的弄潮技藝和老百姓踊躍的盛大場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提供的《觀潮》文章賞析及閱讀練習,希望對你們有幫助。

《觀潮》文章賞析及閱讀練習

【《觀潮》文章賞析】

本文只有兩百餘字,卻寫出了錢塘江潮的雄偉壯觀景象、水軍演習的宏大場面和吳中健兒高超的弄潮技巧。即寫風景,又寫民俗,使讀者歎爲觀止!

本文作者以十分精練,簡潔的語言,寫出了錢塘江潮的雄偉景象、水軍演習的宏大場面、吳中健兒高超的游泳技術和觀潮的盛況,本文作者寫此文時已是南宋滅亡,表達了對故國的思念

分段賞析

第1段寫海潮之雄。開篇就是一句“浙江之潮,天下之偉觀也”概括全文,先聲奪人點明題旨。接着交代海潮最盛的時間,然後對潮水從形、色、聲、勢四個方面進行正面描繪,由遠及近地寫出了海潮的雄奇壯觀。描繪又以比喻、誇張的手法出之,簡短的“如銀線”“玉城雪嶺”“如雷霆”“吞天沃日”幾句,把海潮從遠方奔涌到眼前的形狀、顏色、聲勢都生動形象地表現了出來。最後用楊萬里的詩句對上文進行形象概括,呼應了首句。

排山倒海第2段寫演軍之威。開頭仍是一句總述,說明每年京尹都要在海潮最盛的時候教練水軍。然後描寫了水軍演習的精彩場面:參加演習的船隻衆多,演習中陣勢變化多樣,水兵作戰技藝嫺熟,演習中戰鬥激烈,聲勢浩大,演習結束後撤退迅速。短短一段文字,卻生動描繪了一場複雜的演習活動,而結在“煙消波靜”的靜景上,不僅是一種動靜相襯的寫法,也爲下文別開生面的另一場水上表演作了鋪墊。

第3段寫弄潮之勇。這時潮水已經來到,衆多的吳中健兒在驚濤駭浪中作精彩表演,同時也從側面寫出了潮的雄偉壯觀。

第4段寫觀潮之盛。觀潮人羣如此密集,說明江潮和水上表演是多麼具有吸引力,所以寫觀潮之盛,是爲了從側面映襯江潮之盛和水上表演之精彩。

本文是一篇在藝術上很有特點的寫景記事佳作。

首先,本文結構得當,語言精練。錢塘潮雄偉壯觀,水上表演頭緒紛繁,場面衆多,觀潮者人數衆多,但在這篇短文中,作者卻寫得井然有序,主次分明。這一方面是由於作者結構精巧,以海潮爲線索,寫景記事相融合,正面描寫與側面烘托相結合。另一方面也由於作者惜墨如金,用語十分精練的結果。其次,本文描寫十分生動。不僅用了比喻、誇張等描寫手法,而且即便是簡潔的白描,也十分形象生動。

【《觀潮》閱讀練習題

一、《觀潮》是________朝的________所寫,寫的是回憶南宋時期於京都________(今杭州)外觀看________大潮的盛況。

二、選擇題

1.下列句子中加點字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

A方其遠出海門(當……時候)      B盡奔騰分合五陣之勢(窮盡)

C略不相睹(略微、一點)        D披髮文身(文采)

2.下列加點詞的詞性沒有發生變化的一項是( )

A如履平地     B披髮文身 C吳兒善泅者數百 D鞭數十,驅之別院

3.下列句子不是比喻句的一項是( )

A 方其遠出海門,僅如銀線。 B 則玉城雪嶺際天而來,大聲如雷霆。

C 有乘騎弄旗標槍舞刀於水面者。 D 水爆轟震,聲如崩山。

4.下面各句中的“而”錶轉折的一項是( )

A 溯迎而上 B 而旗尾略不沾溼

C 隨波而逝 D 則玉城雪嶺際天而來

5.選出加點字意義相同的一項( )

A.爲:自既望以至十八日爲盛 僅有“敵船”爲火所焚

B.天:天下之偉觀也 吞天沃日

C.百:艨艟數百 騰身百變

D.而:溯迎而上 而僦賃看幕

6. 選出加點字意義不同的一項( )

A.天下之偉觀也 勢極雄豪

B.則一舸無跡 僅有“敵船”爲火所焚

C.吳兒善泅者數百 溯迎而上

D.分列兩岸 江干上下十餘里間

三、翻譯下列句子

1、浙江之潮,天下之偉觀也。

2.吳兒善泅者數百,皆披髮文身。

10.而僦憑看幕,雖席地不容閒也。

四、第一段首句和最後一句在全文結構和內容上各起什麼作用?

五、第一段作者從哪幾個方面對海潮進行描寫?

六.第二段文字主要寫______這一場面一場複雜的演習活動,而結在“_____”的靜景上,這是運用了______寫法,這種寫法有______作用。

七.第一段描寫突出了“弄潮兒”的________ 、________、_______等特徵。“_______”一句是對弄潮兒本領最高妙的稱頌和讚歎。

八、古詩文中寫潮的名句很多,試寫出四句。

① 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

閱讀答案:

一、宋;周密;臨安;錢塘江

二、D C C B C C

三略

四、首句總括全文,點明題旨;最後一句是對上文作形象概括,進一步說明漲潮時的宏偉景象,呼應首句,又爲下文作鋪墊。

五.形、色、聲、勢

六、水軍演習;煙消波靜;動靜相襯;爲下文的另一場水上表演作了鋪墊。

七、勇猛;矯健 靈活 “旗尾略不沾溼”

八、①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②海涌銀爲郭,江橫玉繫腰。

③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④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