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名著書籍 > 邊城

高二語文必修5邊城說課稿

邊城9.43K

作爲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時常需要編寫說課稿,藉助說課稿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寫說課稿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高二語文必修5邊城說課稿,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高二語文必修5邊城說課稿

高二語文必修5邊城說課稿1

以下從六個方面把《邊城》一課說給大家。(課件展示):

一、說教材

說教材要明確本科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課件展示)

1、教材地位

本課是人教版必修五一單元第三課,選自《邊城》。高中語文新大綱要求,高中語文閱讀的主要目的是增強學生的審美情趣,提高文學品位,進而培養和提高他們的寫作能力。小說是人生的“百科全書”,可以開闊視野,陶冶情操,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及審美能力。因此散文化的《邊城》既承擔落實本單元教學重點的任務,又承擔在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並對學生進行文學審美教育的責任。基於此,確定本單元的學習重點是注意把握小說的主題和情節。

2、教材作用:

《邊城》是沈從文的代表作,發表於1934年,給讀者展示的是湘西世界和諧的生命形態。課文是13至15章。小說是以人物刻畫爲中心,透過完整的故事情節和具體的環境描寫來反映現實生活的敘事作品。人物、情節和環境是小說的三要素。初中時學生就已初步學會了透過小說三要素來把握分析鑑賞小說了,因此本文將進一步加強對三要素中人物的心理描寫和對話描寫進行指導、提高,這對學生今後閱讀和鑑賞小說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

因此根據課標的要求和學生的實際,安排本課教學的三維目標如下(課件展示):

二、說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瞭解小說情節鋪設特點。

2.透過人物的語言、心理描寫,培養學生把握人物形象的能力。

3.探尋小說所表現的風俗美、人性美、人情美,體會小說的主題。

過程與方法

1.泛讀與精讀相結合,以學生的閱讀發現爲主導,教師的閱讀提示爲指導,培養學生整合閱讀資訊的能力。

2.閱讀興趣的激發與閱讀結論的歸納相結合,幫助學生形成自己的閱讀觀點。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接受作品中所表現的古樸、淳厚的民風,體會風俗美、人性美、人情美。感悟親情與愛情,體味真善美。

三、說教學重難點(課件展示)

根據目標要求和學生情況,我確立重難點爲:

教學重點:透過人物的語言、心理描寫和情感變化,把握人物形象。

教學難點:體會作者所要表現的風俗美、人情美、人性美。

四、說教法(課件展示)

新課程理念很強調學生的自主探究性學習。我也認爲,教學方法的最本質特徵就是要促進大多數學生在課堂上積極參與,促進全體學生積極動腦。因而,我根據情況採用小組討論、師生對話等方式,貫徹了啓發式教學原則,運用情境創設法、合作探究法、點撥法等教學方法。

語文教學最不可忽略的就是讀,但本文文章較長,我採取了泛讀與精讀結合的方式來幫助學生理解文字。

五、說學法(課件展示)

埃德加·富爾說:“未來的文盲,不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沒有學會怎樣學習的人。”因此加強學法指導尤爲重要。要引導學生在激趣和質疑中學會學習,學會解決問題的方法,不能夠“只見樹木,不見森林”

所以學法如下:

1、瀏覽課文,概括課文內容,梳理課文情節。

2、圈點勾畫,篩選資訊。自主鑑賞,品讀人物語言,體會人物情感,鑑賞人物形象。

3、引導學生運用“自主討論法”,這種方法不僅可以優化課堂教學,而且營造了寬鬆和諧的討論問題的氛圍,體現自主、合作、探究的課堂要求。

六、說教學過程(課件展示)

本課教學過程擬爲兩課時。課前要求學生做好兩個準備

1.組織學生觀看電影《邊城》,要求學生儘量去讀小說全文。

2.要求學生課前細讀課文,透過練習冊瞭解有關作品和作家資料。

設計目的:因爲課文篇幅較長,這樣做既可以節省課堂時間,更有助於幫助學生全方位深入地理解課文主題,形成自己對作品的閱讀觀點。

經過以上的一系列準備工作,現在可以進入課堂教學階段了。這是我的課堂教學流程:共有七個步驟:(課件展示)

首先進入的環節是情境匯入。

(一)情景匯入(課件展示)

先請學生欣賞一些優美的風光圖片我的匯入語是(課件展示)

我的設計思路是以景動情,以情激趣,以趣誘發求知慾。藉助多媒體,以美麗的風光圖片和優美的匯入語把學生帶入古老的湘西地區。去感悟那動人的故事,順勢就進入了下一環節。

(二)整體感知把握故事情節

1、介紹整個小說的情節(課件展示)。

設計理由:因爲有看電影和課前預習的鋪墊,可鼓勵學生站出來介紹,然後打出多媒體上的介紹文字幫助學生理清情節。有了對課文的整體把握,學生再看節選部分的內容,就容易理清思路了。

2、理清節選部分的小說思路::

爲了幫助學生快速地理清思路,我設計了以下幾個問題:(多媒體)

(1)、圈點勾畫能夠體現時間順序的語句

(2)、涉及到三個端午節的內容,這三個端午節有哪些不同?(多媒體打出總結歸納的內容)

設計理由:因爲這篇小說屬於節奏比較緩慢,情節淡化的抒情小說,讓學生熟悉課文內容是理解其內蘊關鍵。

(三)賞析品味,互動探討

有了對文章內容的整體把握,就可以輕鬆的進入賞析品味,互動探討環節的學習了。從此環節開始就進入了重難點的分析突破階段。

首先探討這篇文章的風景美和風俗美

1、風景美:

請同學們快速瀏覽課文,找出描寫自然風景的語句,這些景物突出了邊城的什麼特點?

2、風俗美:

(1)、風俗美具體表現在哪些方面,請同學們結合文章談一談?

(2)、這些習俗透露出邊城人怎樣的生活氛圍?

設計理由: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邊城的一草一木一人一事都是美的,這些問題對人物形象的把握,體會人情之美,人性之美,做了很好的鋪墊。

然後具體研討人情美,人性美

3、人情美:

在邊城這樣詩意祥和的社會環境中,生活了一羣怎樣的人呢?他們之間是一種怎樣的關係呢?先看看作者寫了哪些人?

設計理由:這個問題的設定有利於學生對文章內容有進一步的瞭解,理清人物之間的關係,有助於鑑賞人物形象,體會人性美人情美。

讓學生分三大組一起來探究邊城的人情美。第一組探究翠翠與儺送的感情;第二組探究翠翠與爺爺的感情;第三組組探究爺爺與鄉鄰的感情。找出最能表現人情美的那些語言、動作、神態、心理的有關語句。

指導第一組學生對翠翠和儺送這兩個人物形象情感的分析,我的引導過程是這樣的:

A、翠翠與儺送:

先請同學分角色朗讀翠翠與儺送的對話。

(1)透過對話體會翠翠的形象。

設計理由:讓學生更好地掌握透過語言刻畫人物形象的手法

爲了對翠翠單純可愛的形象有更深刻的體會,除了讓學生在文中尋找體現這一性格特點的內容之外,我又補充了《邊城》中其他篇章對翠翠單純可愛性格刻畫的內容。(課件展示)

(2)、從剛纔的朗讀中可看出翠翠對儺送的初次印象怎樣?

(3)、儺送有沒有生氣?請同學談談儺送是個怎樣的人?從哪些方面可以看出來?

(4)、翠翠對儺送的印象有沒有變化?在課文中是怎樣體現的?

設計理由:側重鑑賞心理描寫,體會翠翠對儺送的朦朧的愛。

過渡總結:這個片斷,着重透過語言、心理、神態刻畫了一個情竇初開的少女形象,一個寬厚熱情的帥哥形象。正所謂“不打不相識”,在邊城的青山綠水中,兩位拌嘴的年輕人卻給彼此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種朦朧的純潔的初戀之情怎能不令人怦然心動呢?

B.爺爺與翠翠間的親情,在文中是怎樣描寫的呢?

請第二組同學展示他們的研討成果:

引導學生從爺爺對翠翠的感情和翠翠對爺爺的感情兩個角度體會親情。在體會爺爺對翠翠的疼愛時,抓住看賽龍舟時,四次叮囑翠翠這一細節。在體會翠翠對爺爺的關心和依賴時,抓住等爺爺時懼怕爺爺會死的心理活動以及爺爺來接她時她的語言神態描寫具體體會。進一步延伸拓展透過天保儺送兩兄弟的情感來更深入體會《邊城》裏呈現的親情。

第三組展示研討結果

C、爺爺與鄉鄰:

①爺爺與“老熟人”

②爺爺與“過渡人”

③爺爺與順順

從這三個角度分析鑑賞友情鄉鄰情,更深入地體會《邊城》中的人情美,人性美。

4、讓學生在鑑賞人物形象,體會人情美的基礎上再次明確文章的主旨。因此我又設計瞭如下三個問題。這是兩個定向設問的探究題,目的性很明確,就是爲了突破難點,探究文章主旨。(課件展示)

(1)如果請同學們用一個字(或一個詞)概括邊城的特點,你會用一個什麼字(或詞)呢?

沈從文在他的一篇散文中寫道:“‘美’字筆畫並不多,可是似乎很不容易認識;‘愛’字雖人人認識,可是真正懂得它的意義的人卻很少。”(課件展示)

(2)他們之間的感情表現了什麼?

(3)“爲人類的‘愛’字作一度恰如其分的說明”說明了什麼?

(四)本課小結

這裏生活了一羣多麼淳樸、善良、可愛的人啊!翠翠與儺送之間純潔的愛情、翠翠與爺爺間純真的親情、爺爺與鄉鄰之間純樸的友情,總之,小說給我們展示了湘西至真至純的民風,至善至美的人性。這就是作者營造的“世外桃源”,這就是作者心目中的理想世界。

小結要緊扣主題。先鼓勵學生說自己的感想。然後可以提示同學們,這篇課文所表達的主題是否和“和諧社會”的主題相吻合。幫助學生明確:真善美是人類的一個永恆的主題,而邊城又正好滿足了人們這方面的願望,所以他的藝術魅力纔會像陳年的佳釀,愈久彌香。

(五)佈置作業

有人說“愛”是一件大衣衫,衣衫是要講究式樣、色彩、衣料,甚至於時尚和流行的程度的。但是,對於穿衣服的人來說,更需要細密而熨帖的針法,才能讓這件衣衫變得真正溫暖舒適起來。

請以“愛的針法”爲話題,寫一篇親情文章。

上述教學環節充分發揮了學生主體的積極性,培養了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和探究意識,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高二語文必修5邊城說課稿2

一、說教材

《邊城》選編在高中語文必修5第一單元第三篇課文,作者是被譽爲現代中國的“風俗畫家”的沈從文先生,著名作家汪曾祺對沈從文有過一句評語:“除了魯迅,還有誰的文學成就比他高呢?”。在《邊城》裏,透過湘西的青山綠水、古樸醇厚的世俗人情,透過男女之愛、祖孫之情、兄弟之親、睦鄰之意生動的表現了他心中的纏綿質樸的愛和人性的美,反映了“優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於人性的人生形式”。

新課標中明確提出:學習鑑賞中外文學作品,應具有積極的鑑賞態度,能感受形象,品味語言,領悟作品的豐富內涵,體會其藝術表現力,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和思考。本單元是高中必修課小說教學的最後一個單元,單元目標是把握小說的主題和情節。所以,本課的鑑賞既要求我們對之前所掌握相關知識與能力進行回顧鞏固,也要求學生在把握情節、探究主題的能力上有所突破。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要對教材進行分析,更要對學生情況有清晰明瞭的把握,這樣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接下來我對學生情況進行簡要分析。

二、說學情

在必修三第一單元中,學生已經學習過《林黛玉進賈府》《老人與海》《祝福》三篇小說,所以學生對小說常識和小說鑑賞方法有一定的瞭解,但大多數學生在閱讀小說時把注意力放在小說的故事情節上,往往是透過故事情節來把握人物形象,而忽略了文字中透過語言、動作、深情、心理等細節描寫來分析人物性格,從而挖掘小說主旨。

此階段的高中生初步完成從具體思維爲主到抽象思維爲主的過渡,開始理智地思考問題,但時常需直觀的、感性經驗的支援。所以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利用學生已經掌握的合作探究法,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圍繞教學重難點,提高討論問題的有效性,使學生把握文字,理解主題。

根據以上對教材內容、課程標準的分析概述,結合着學生的學習現狀、認知結構及其心理特徵,在新課程改革理念的指導下,特制定如下三維教學目標)

三、說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瞭解沈從文及其作品特點,透過人物的語言描寫、心理描寫,把握作品中翠翠、爺爺等人物形象,培養學生把握人物形象的能力。

(二)過程與方法:透過人物性格的分析,提高小說閱讀技能,培養學生整合閱讀資訊的能力;閱讀興趣的激發與閱讀結論的歸納相結合,幫助學生形成自己對作品的閱讀觀點。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感悟作品中所表現的古樸、淳厚的民風和風俗美、人情美。

根據教學目標,結合教學內容,聯繫學生實際學習情況。我將教學重點確定爲:透過語言描寫、心理描寫和情感變化,把握翠翠形象

教學難點確定爲:理解細膩入微的情感變化。體會作者所要表現的人性美。

四、說教法

1圈點勾畫法

講解時讓學生在預習後熟悉課文的基礎上圈點勾畫,篩選出描寫翠翠情感變化的關鍵詞語,並結合作者寫作風格和課文背景概括情感變化的原因是什麼,仔細揣摩這些詞語之間的內在關聯。 2提問法

講解時讓學生在預習後熟悉課文的基礎上劃出描寫翠翠情感變化的關鍵詞語,並結合作者寫作風格和課文背景理解情感變化的原因是什麼,此外仔細觀察和揣摩這些詞語之間的內在關聯。

3、指導頌讀法和討論法

讓學生分角色朗讀p21頁祖孫兩的對話,讓學生四人一組討論這段對話是如何展現人物性格的,體現了爺爺對翠翠哪方面的疼愛與呵護,並結合翠翠的情感變化這條線讓學生總結爺爺對翠翠的愛體現在哪幾方面。在留了預習作業的基礎上完成的,這樣可以避免走形式,提高課堂效率,讓學生的不同觀點可以碰撞和交流)

4、教師點撥(注意發現學生問題並及時解決)

比如透過批改預習作業我發現學生們對翠翠的“淒涼”和“哭”的理解不太好,所以我就要着重啓發講解。

五、說學法

1反覆揣摩,合作研究,感悟提升。

我們知道,評價、鑑賞能力是語文諸能力層級中的最高層級,在高考現代文閱讀試題中對評價、鑑賞能力的考查已經成爲高考的一個熱點。在小說的評價、鑑賞中,理解關鍵詞語對理解文意有着重要的作用。在這篇小說中讓學生透過美讀體會情感,反覆揣摩翠翠情感變化的關鍵詞語,再加上適當的有效的討論。不僅能有助於學生理解這篇小說的抒情特色,又能夠透過翠翠情感變化所勾勒的故事情節中體現的外公對孫女的愛憐,翠翠對儺送的純真的愛,天保兄弟對翠翠真摯的愛,兄弟之間誠摯的手足之情,來把握小說對人情美人性美的歌頌。讓學生在討論合作中進行思維的碰撞,從而順利地拿到開啟鑑賞這篇小說之門的金鑰匙。

2美讀課文(包括分角色朗讀主要對話,體會人物情感。)

人物語言是人物思想感情的直接流露,往往鮮明地體現着人物的性格特徵。馬克思說:“語言是思想的直接事實,思想的實際表達爲語言。”所以抓對話理解對把握人物感情和性格有着重要的作用。開頭讓女生美讀,有助於學生進入文章所描繪的世界。

3提倡“不動筆墨不讀書”

讓學生養成圈點勾畫的讀書習慣,注意學生學習習慣的`養成教育。

接下來我具體談談本節課的教學過程。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特別注重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六、說教學過程

課時安排: 2課時

【課前準備】

1.瞭解作者生平。

2.通讀課文,初步瞭解課文內容。

【教學環節】

(一)巧妙匯入,激發興趣1、配樂《水鄉》播放湘西風情的圖片2、因爲有了沈從文以及他的一系列湘西小說,鳳凰古鎮也成爲了風景名勝之地,鳳凰究竟是什麼樣的一個小鎮呢?今天就讓我們走進《邊城?去欣賞那裏的山水之秀,去感受那裏的民俗、人情之美。設計意圖:綜合運用多媒體功能,吸引學生注意力,促使其迅速進入情境。

(二)熟悉作者,瞭解作品

設計意圖本文是小說節選而成,從整體上把握文字內容,理清思路,理解作者所要表達的情感。

(三)整體感知,把握情節。

設計意圖因爲這篇小說屬於節奏比較緩慢,情節淡化的抒情小說,讓學生熟悉課文內容是理解其內蘊關鍵。

(四)合作探究,研討分析

分析人物形象——翠翠形象以翠翠爲例,體會文中人性之自然、純美。

1.問題匯入:人物可愛是沈從文小說的一大特點,翠翠是《邊城》之魂,但在節選的文字中我們找不到關於翠翠的外貌描寫。假如你是導演,你認爲翠翠的扮演者應該表現出什麼性格特點?2.學生活動:學生四人一組交流,推舉代表展示。 3.在課文中找出描寫翠翠情感變化的語句,反覆朗讀和揣摩這些語句及其內在的關聯,梳理出翠翠感情變化的線索。教師點撥,設問幫助學生揣摩體會情感。

設計意圖:透過設問讓學生理清翠翠心理變化的這條線。

體會湘西之美——人性美、人情美

請學生試從祖孫情、愛情、睦鄰情三個方面來探究《邊城》所體現出的人情美、人性美。具體要求:①文中哪些地方體現了這些情?找出來並加以適當的評析。②各組選擇一種情加以討論,然後推薦一人發言,其他同學做補充。

設計意圖:在人物形象分析的基礎上帶出對人性人情的深層次挖掘,使學生在加強對人物形象把握的同時,體會到親情的偉大與愛情的美好,受到真善美的薰陶。

藝術手法鑑賞

鑑賞作者透過語言描寫來表現人物心理的藝術手法。重點閱讀祖父與翠翠的對話,揣摩二人的內心世界。

設計意圖:使學生在品味語言,深入領會作品內涵,提高對語言的敏感度,強化寫作能力。

主旨解讀

全文透過細膩入微的逼真傳神的心理描寫和情感變化來展現了純真女翠翠的愛情由朦朧到清晰的過程,翠翠的情感變化這條紅線一頭是爺爺對翠翠愛情心靈上的呵護,另一頭是線索所關聯的情節勾勒出的湘西人民的敦厚純樸的品性,作者在貌似不經意中,譜寫了一曲充滿人性美和人情美的美好詩篇。這一種優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不正是我們現代人所缺失、所追求的嗎?這恐怕也正是作者的寫作意圖之所在。

設計意圖:以主旨解讀作爲本課的小結,明確作者的寫作意圖,使學生對課文有更深刻的總體把握。

討論探究:邊城的人們是那樣的善良、純真,翠翠的愛情爲什麼卻會以悲劇結束?

設計意圖:鼓勵學生在課堂感悟的基礎上,積極參與討論,學會傾聽、吸納他人意見,學會溝通,協作,並訓練其語言表達能力。

(五)交流成果,認識規律,總結經驗,形成能力

每個論題挑兩組學生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其他同學補充或質疑。

(六)課堂小結,拓展遷徙用一個比喻句來形容你心中的小說《邊城》。示例:《邊城》是一曲中國式的田園牧歌。《邊城》是一支真摯熱烈的愛情頌歌。《邊城》是一首用小說寫成的無韻的詩,繪就的無彩的畫。讓學生課後閱讀完整的《邊城》小說,在以後的課堂中一起來討論探究:邊城的人們是那樣的善良、純真,翠翠的愛情爲什麼卻會以悲劇結束?

設計意圖:鼓勵學生在課堂感悟的基礎上,積極參與討論,學會傾聽、吸納他人意見,學會溝通,協作,並訓練其語言表達能力。

(七)課後作業,牢固教學:

①閱讀《邊城》全文

②以“愛”爲主題寫一篇作文

六、板書設計

血濃於水的親情真摯熱烈的愛情淳樸的鄰里之情

一種優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