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勵志作文 > 創新作文

關於勇於創新作文7篇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那麼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秀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勇於創新作文7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關於勇於創新作文7篇

勇於創新作文 篇1

世界最大的小商品零售和批發集散地。浙江義烏小商品城經營者們,買斷中國夢漫畫的版權,將其印製在自己小商品上。這一新穎獨特精美的包裝設計,深受世界兒童和大人們喜愛,使得印有“中國夢”的小商品漂洋過海,銷量數倍增長。從這一舉動不難看出,本來平凡無奇的小商品,只要加以創新,就會收到意想不到的結果。可見,成功需要勇於創新。

成功,不能一成不變。成功需要不斷地創新。早在戰國時期,商鞅就提出“重農抑商”政策,這有利於當時建立和維護以農業爲主的封建專制國家,因而,這條規則被歷代君王沿用。可是這條規則到了後來,給中國帶來了什麼?由於重農抑商,抑制了中國資本主義萌芽的發展,讓社會遲遲不能向前推進,中國始終還是一個農業國。而西方的商業如此發達,最終,我們也沒有擋住外商的進入,昔日的“天朝上國”逐漸被西方興起的資本主義工業國甩在了身後。因此說,發展需要變革,發展需要創新,創新需要的是勇氣。

成功,要換位思考。就是將自己看做別人,再用別人的眼光看問題。二戰時期,美國的蒙格利特將軍,別出心裁的將對手的照片擺放在自己的辦公桌上,別人對他這種有違常理的做法迷惑不解。將軍卻說:“我擺放敵人的照片,時常把自己想象成是敵人,想象如果我是他,下一步會怎樣做。”正是由於蒙格利特將軍非常規地換位思考,讓他取得了許多次戰役的漂亮勝利。由此可見,換位思考,站在對方角度揣摩自己,這是聰明的舉動,智者的行爲。

成功,要永不止步。 成功的人是沒有止步的,這個過程結束了,下一個又開始了。他本是個木匠,靠着自學,成爲畫家,榮獲世界和平獎。然而,面對已經取得的成功,他永不滿足,而是不斷汲取歷代名畫家的長處,改變自己作品的風格。他60歲以後的畫,明顯地不同於60歲以前。70歲以後,他的畫風又變了一次。80歲以後,他的畫的風格再度變化。這個人就是齊白石。據說,他的一生,曾五易畫風。正因爲白石老人在成功後仍然馬不停蹄,所以他晚年的作品比早期的作品更爲成熟,形成獨特的流派與風格。將原用高溫處理的金屬,改用冷水處理,可以延長其使用壽命;將原本發射上天的火箭,改造爲鑽井火箭,減小施工難度……透過這樣多的成功事例,我們可以看到,勇於向傳統規則挑戰,打破陳規,會不斷取得進步發展。所以說,成功人士是沒有止步的。

成功需要勇於創新,但創新不能一成不變;成功需要換位思考;成功需要永不止步,才能做出更大的貢獻。所以說,只有探索創新,敢於打破常規,我們才能不斷走上成功之路啊!

勇於創新作文 篇2

有人說,創新是石,碰撞出星星之火;有人說,創新是雨,澆灌出江河湖泊;有人說,創新是光,照亮出整個大地。21世紀是個創新的時代,生活需要我們努力勇於創新,引領我們走向成功。

還記得那個淘氣的小孩嗎?他在火車上做實驗,結果卻點燃了整個車廂,被列車長痛打一頓,這絲毫沒有影響他對科學創新的熱情,仍舊堅持創新實踐;還記得那個青年嗎?爲了使人類能夠從無邊的黑暗中走出來,千百次的實驗失敗沒有擊垮他,不斷創新的熱情,終於使他成功的帶領人類走向光明的世界。他就是耳熟能詳的“發明大王”愛迪生,不是天才,卻勝過天,不甘現狀,勇於創新,這股力量不斷驅使他走向成功的殿堂,爲人類文明的進步,社會科技的發展,作出卓越的貢獻,這正是我們當今社會最需要的精神。

李可染不甘心走前人走過的路,堅持創新從而走向成功;歌德始終堅信創新才能使自己獲得成長;莎士比亞告訴別人自己成功的訣竅是創新……古人都能這樣的.鼓勵自己,不斷要求自己努力創新,作爲21世紀的我們又有什麼理由不去努力呢?所以我們要吸收前人的經驗教訓,勇於創新,不斷創新,敢於探索,最終走向成功。

老師和爸媽都經常教導我們說:“創新是每個人最寶貴的財富。”創新是一個民族大廈的棟樑,沒有創新,再強大的民族也不過是一堆散亂的磚瓦;創新是一個民族江河的河牀,沒有創新,再優秀的民族不過是一片泛起的浪花;我們的民族更需要創新,只要相信自己,勇於創新,必將帶領我們走向成功。

勇於創新作文 篇3

“要成長,你必須要獨創才行”這是著名作家歌德所說的一句名言,它的意思也就是要勇於嘗新、創新和獨創。

記得有一次,我去我的好朋友家玩。我們一起玩着買的水晶橡皮泥,可是我們覺得這樣玩着很無聊,我便提議自己準備材料做水晶橡皮泥,說完,我們便起身去買材料。水、硼砂、色素、膠水、亮粉,好了,材料都準備好了,可以開始做咯!

我們先把一些水倒進瓶子裏,然後添一些色素,再放入一點點硼砂,攪拌一下,然後放些亮粉,讓它們亮起來,最後把膠水擠進去一點,攪拌均勻。好了,大功告成了!我們看着那亮晶晶、粘粘的水晶橡皮泥,心裏美滋滋的,因爲這可是我們一起勞動的成果呀!

還記得有一次,我在家裏看電視,看着看着覺得無聊極了,心裏突然想出了一個有趣的念頭,看了一眼電視,說道:“我來做個迷你小電視吧!”話音剛落,我便找起了材料。

材料有硬卡紙、彩筆、剪刀、雙面膠與吸管。第一步,將卡紙的一部分剪一個T字的形狀。第二步,在T字中畫好橫線。第三步,沿着線折起來。第四步,用雙面膠將它們粘好。第五步,在中間適當的掏一個正方形。第六步,用彩筆畫一副畫,粘在掏好的正方形中。第七布,把兩根吸管粘在電視上方,做成天線。大功告成了,一臺小電視機誕生了!原來自己創作出來的東西是那麼的有趣呀!

有次上數學課時,我和同學們聽着老師給我們講的例子,又說了幾種方法,我們便寫起了練習題。在老師剛剛講解的基礎上我發現了另外一種解題方法,很快便把練習題做完了。該交練習題了,老師拿起我的本子,看了看,說:“非常棒,能用不同的方法來解答這道題。”

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都離不開創新。“要成長,你必須要獨創才行”這句話使我受益匪淺!所以我們要勇於嘗新、創新與獨創,讓我們的未來變得更加美好,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有趣!

勇於創新作文 篇4

貝多芬全名路德維希·凡·貝多芬,他是德國著名的鋼琴家,他從小就被譽爲音樂神童。貝多芬是在不斷創新中度過自己一生的。

貝多芬是幸運的,他有自己喜歡的音樂事業,他在音樂方面又極有天分;貝多芬又是不幸的,他在自己的藝術生涯走向輝煌時,不幸得了耳病,最後雙耳失聰,而當時的醫療技術水平無法幫助他再次聽到聲音。但是貝多芬並沒有向生命低頭、更沒有放棄他鐘愛的音樂。他對生活的期望和對藝術的執着追求戰勝了他個人的痛苦和絕望,苦難變成了他創作力量的源泉。貝多芬首先克服耳聾後聽不到音符的困難,他透過自己不斷地摸索,最後摸索出用嘴咬着鐵棍抵在鋼琴上靠內耳聽音符。這一偉大的創新成就了貝多芬的後半生,也給人類留下了一大音樂盛宴----貝多芬用三年的時間創作了《命運交響曲》和《第九交響協奏曲》,以此來激勵自己。在1808年12月的一天,《命運交響曲》在維也納皇家劇院上演了,那音符震撼了在場的每一位聽衆。貝多芬又一次把自己的事業推向高峯。直到今天,《命運交響曲》依然激勵着一代又一代的人們。

有一次,貝多芬樓下的鄰居發現屋頂不斷有水滴滴落下來,於是鄰居來到樓上檢視。他發現此時的貝多芬嘴裏咬着一根鐵棍,鐵棍的另一頭抵在鋼琴上,貝多芬雙眼微微閉着全神貫注地在彈鋼琴。地上有個水瓶安靜地躺着,水流了一地。鄰居被眼前的情景震住了,他悄悄地退出了房間。

貝多芬是一位音樂家,他更是一個堅持不懈、不向命運低頭的人。我們小學生要學習他積極向上不斷創新的精神。

勇於創新作文 篇5

“踩着前人的腳印,最佳結果也只能是亞軍”,這是著名作家李可染先生的名言,也是我最喜歡的一句話,每當我遇到各種各樣的挑戰時,這句話總會浮現在我腦海,指引我在汲取舊知識和經驗時,一定要相信自己,勇於創新,爭取更好!

沒有創新,就沒有進步;沒有創新,就沒有發展。永遠學老的東西,不敢想,不敢創,就永遠是一個水平,怎會有進步和突破?

若只是仿照別人,就永遠只是亞軍,創新很重要。比如:在課堂上,老師讓同學們用“有的……有的……”造句,一位同學想到了一個句子“下課了,同學們有的唱歌,有的畫畫。”老師表揚了他。但老師再提問他的時候,他卻還用這種句子,只是把項目換了一下,他不去創新更好的,因此就一直是老水平,甚至有的同學還會超越他,比他更好。因爲,那些超越他的同學都在勇於創新。再比如,老師佈置了一篇作文,有的同學去搜集素材、思考、去創造屬於自己的優秀作文,而有些同學會依賴作文書,趕快去作文書上找有沒有老師要求的那種作文。作文書上的作文都是別人的,我們可以閱讀、學習、參考,但最重要的,是要用學習到的方法寫自己的作文,這才能進步。

在生活中,也有一些小事,使我感悟很深:有一次,我和幾個好朋友在一起摺紙,我拿出了我的《摺紙大全》,大家都按照書上來折,可是書上的東西我們都已經會折了,很沒意思,這時候有人提議:“我們不按照書上,自己動腦筋想辦法折出新的東西,怎麼樣?”大家表示贊同,都紛紛動手嘗試,有人折出了書桌、有人折出了房子、我則折出了一架鋼琴,這可是書上沒有的東西呀,我們覺得有趣極了!

創新真是無處不在啊!

勇於創新作文 篇6

中國人,怕是最崇尚古代文化了.對悠久燦爛的歷史文明的取捨,確是個值得探討的問題.清朝書法家翁方綱和劉墉,一個對古人書法刻意求似,一個卻博採衆長,自成一體.翁問劉:“哪一筆是學古人的?”劉反問翁:“哪一筆是自己的?”這在文壇的記錄中留下了詼諧而又富於哲理的一筆.

人們總是喜歡以古爲師,但只有在“師古”的基礎上,求不同,求發展,纔會有獨特的風格,纔會有更大的進步.翁方綱師古而形似神似,固然值得稱道;但劉墉師古而不泥古,在古人字型的神韻中,加入自己的風格,則尤爲可貴.因爲只有這樣,書法纔會發展,纔有前途.事實上,翁方綱所崇尚的歐體也正是當年歐陽洵融各家筆意而成的.

因此,世上沒有靠描摹而成的風格,沒有因刻意求似而成的大作.

梵高,正因他狂放不羈的用色和汪洋恣肆的激情,結合着他古典繪畫的功底,才做出了萬世流芳的《向日葵》;畢加索,憑着自己敏銳的感知,才步出傳統油畫的道路,而成爲不朽的印象派大師.當音樂學府的老教授們面對電聲樂器,大嘆“世風日下”的時候,理查德·克萊德曼大膽地把所學的巴赫和肖邦用新樂器結合,纔有瞭如此深邃宜人的《星空》.古文化,是歷史沉澱出的精華,是一個學者、藝術家必備的素養和基礎;而創新,不泥於古的精神,則是他們的靈魂.曾聽說,有僞造名畫的畫師,他們的作品可以假亂真,令人難辨真僞,技藝也該是叫人歎服的了.但他們不是大師,因爲,那作品是“人家的”.創新的重要性,也可見一斑了.

藝術上是這樣,在生活、社會各個方面,又何嘗不是如此呢?

萬事萬物都是發展變化的,歷史車輪不斷向前,正是因爲有了吸收和捨棄,纔有了新事物.

工業大革命時,人們不侷限於僅用手工勞作,纔去發明機器;人們不侷限於僅在地上行走,纔去研製飛機;人們不侷限於僅用煤作能源,纔去探索電力的奧祕……如今,人類已可以遨遊太空,而無數科學家卻仍在努力地探索着,在研究、發展新的、更科學、更普遍的規律,讓人類社會不斷向前.我們不能沒有歷史,但也不能忘記,那僅僅是古人的業績.君不見“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只有師古而不泥古,推陳出新,纔有存在和發展的可能.

我們學生在學習生活中,也要“不拘一格”,敢於質疑,敢於放開思路,敢於創新.一味拘泥於書本和公式,只會變得頭腦僵化,不適應日新月異變化的大世界.

勇於創新作文 篇7

當代社會,處處充滿着挑戰,奮鬥也因此發生了變化,但不變的,是它的內涵。我認爲,它改變的只是它的名字,並沒有改變其現實意義。在傳統和當下的奮鬥中,抓住“機遇”和勇於“創新”纔是新時代最好的奮鬥。

機遇爲創新提供了發展空間,而創新又會爲機遇凝結時間。在現代社會,競爭是如此的殘酷,此時抓住機遇便顯得十分重要了,沒有機遇的人就像用茶壺煮餃子,什麼也倒不出來,所以說,要抓住機遇,這樣才能爲自己的人生創造一條出路。之後便是創新了,透過創新,你能把自己的“招牌”打出去,首先讓別人看到自己,然後自己才能爲之好好的奮鬥一番。如果說奮鬥是一棵常青樹,那麼澆灌它的必定是搶先的機遇;如果說奮鬥是一朵開不敗的鮮花,那麼照耀它的必定是勇敢的創新。

以機遇爲基,創新爲臺的奮鬥一定能夠在新時代綻放異彩。爲什麼這麼說呢?究其原因還是與時代有關。現代社會一切都進行得十分迅速,全世界都在忙着趕路,忙着快速蒼老。誠然,這不能以偏概全,但這種快節奏的生活已然成爲了新時代的主流。因此,抓住機遇、勇於創新便是一個人能夠在新時代奮鬥出彩的重要原因。

沒有機遇和創新支撐的奮鬥不算好的奮鬥,讓抓住機遇、勇於創新進入人們的生活纔是對奮鬥最好的詮釋。要抓住機遇,就要先向外界推銷自己,因爲在這樣的時代,你不優秀,認識誰都沒有用。一旦抓住機遇,即使荊棘滿路,亦不能放手。要勇於創新,不僅個人要擁有豐厚的知識底蘊,才能創造出利於社會的創造性物品;而且國家要堅持創新驅動戰略,呼籲更多人創新,爲社會提供一份綿薄之力,將奮鬥進行到底。

只有紮根於機遇和創新的奮鬥才能綻放出令人驚豔的美麗。回溯歷史,諸葛亮抓住了劉備拋出的機遇,又自己創造了木牛流馬,奮鬥出一番令人驚歎的大事業;縱觀當下,馬雲抓住了互聯網拋出的機遇,又自己創造了阿里巴巴,一番奮鬥後錢多的令人咂舌。在抓住機遇後,只需略施以創新,然後“擼起袖子加油幹”。

海明威說:“這是個美好的世界,值得我們去努力。”我們要抓住機遇、勇於創新,先在社會中立足,而後不斷奮鬥。讓機遇一袖芬芳,讓創新之花開遍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