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勵志作文 > 創新作文

【推薦】創新作文三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都跟作文打過交道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資訊。那麼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秀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創新作文3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推薦】創新作文三篇

創新作文 篇1

美國的金門大橋以建築奇偉、氣勢恢弘而著稱於世。在金門大橋附近有一座刻意模仿它而建造的大橋——彎曲大橋,除外觀外,其寬度、實用價值等均勝於金門大橋,但知名度遠遜於金門大橋。原因何在?有人意味深長地說:“這就是第一和第二的區別。”區別是什麼呢?金門大橋經過設計師長期思考醞釀才設計建成,具有獨特風格,是創新的橋;而彎曲大橋只不過是金門大橋的翻版,是模仿的橋。它們的造型相似,內涵卻大有區別,因爲模仿僅是停留在淺層次的思維活動,而創新則是更高層次的思維活動,所以它更進階、更被人們重視。正是創新推動着人類社會前進。

創新需要勇氣。創新需要打破原有的禁錮,需要冒風險。而模仿徘徊於別人的老路,無風險更無需勇氣。開一代山水畫風的張大千,少時臨摹前清著名畫家石濤的作品,能以假亂真,但他並不滿足於這些,毅然放棄模仿別人的作品,以無窮的勇氣開創了自己的山水畫法,震動了畫壇。如果他沒有勇氣停止製造石濤“贗品”,沒有勇氣自己探索,那世上就多了一位平庸的畫家,少了一位彪炳畫史的巨匠。

創新更需要高度的智慧。巴爾扎克說過:第一個把少女比做鮮花的是天才,第二個則是庸才,第三個便是蠢材。的確,創新的作品總能給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覺,因爲它經過了人腦思維活動,由量變到質變的飛躍,是智慧的結晶。而模仿只是淺層次的再創造,如果把創新比做撰寫一篇文章的話,模仿也只是將其化爲鉛字,再印出幾篇來而已。

但這並不是說我們要一味地排斥模仿。模仿也是一種實踐活動,人們可以從模仿中獲得創新的靈感,找到創新的途徑。但不能囿於模仿。齊白石曾說:“學我者生,似我者死。”這個“學”字反映出從模仿到創新的過程。“似”便是滿足於模仿而不前行了。如果彎曲大橋設計者“學”而不“似”,想必世上又能多了一種奇觀吧。

當前改革開放,新事物不斷涌現,我們需要模仿,但更需要創新,我們應放下包袱,開動機器,以百倍的勇氣和創新的精神,修建一座真正有中國特色的通往美好未來的大橋!

創新作文 篇2

“踩着別人的腳印,最佳結果也只能是亞軍。”這是我國近代畫家、詩人李可然常說的一句話,也是他的名言。

這句話寓意深刻,需細細體會。而這一句話,就把李可染的心意表達得淋漓盡致:做什麼事都學別人,或是按前人的方法做事,沒有創意,那麼,你就不會成功。

多麼意義深刻的話語呀!這就使我想起了那個“帥大爺”王德順,他年輕時有份普通的工作,後來又做了北漂。於是,他總結前人的.經驗,取長補短,開始創新,創造了唯一的藝術形式——活雕塑。從此,他又走向了成功。

但再瞧瞧我吧,無論做啥事兒,都看別人的。哪怕一點也行呀!可我就是不,死都沒有自己的想法!

記得有一次,學校舉行“書籤大賽”切!本人可是學過美術的,這算個啥!我放學一回到家,就用“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抓住手機,開始搜尋書籤的做法,在卡紙上做了起來。

“你就不能有一點自己的創意嗎?總模仿別人的。網上的書籤雖然漂亮,但也不是十全十美,妙不可言,我們應該吸取它的長處,並加上自己的創意。”聽了媽媽語重心長的話語,我十分羞愧,便去看它的短處在哪裏:顏色單調,體積太“迷你”了……我的書籤完成了:瞧“熊二書籤”的那副“熊樣”萌萌噠!

總結創新,奮力奪冠!我們做事一定要有自己的想法,要有創意,但我們也要總結別人的長處,彌補自己的不足,使我們做事更加完美,總結前人經驗教訓的基礎上,加上自己的創新,我們將不做第二,奮力奪冠。

創新作文 篇3

我們要考試勒,考試題目是闖禍與創新,可是我確一點思路也沒有,

知道可口可樂是誰發明的嗎?就是一個闖了禍的年輕人。

美國有個名叫尊本伯特的藥劑師,研製了一種用來治頭疼、頭暈的糖漿。配方研製出來後,他囑咐店員加水調配。一天,小店員因爲粗心,把蘇打水當做了白開水,這一來,“糖漿”冒氣泡了,小店員闖了禍很是害怕,就一下子把它喝了下去,覺得味道還很不錯,便把這事告訴了藥劑師。藥劑師嚐了嚐果然挺好,後來他又經過多次試驗,終於配製出了一種口感很好的飲料,並把專利權賣給了一個飲料商。就這樣,聞名世界的可口可樂問世了。

很多時候闖禍是在好奇心驅使下發生的,比如小孩子想知道在飯菜中放糖是什麼味道,想知道太陽爲什麼起於東方甚至於花兒爲什麼那樣紅,童年時代往往是人好奇心最強烈的年代,因爲所謂赤子之心,就是擁有着最純真的勇敢,小孩子的思想和行爲總是不受任何規範和約束,他們敢於質疑一切自己知道的事物,不管那是不是真理,然後他們會竭盡全力去驗證自己的猜想,儘管這種驗證的後果往往令人啼笑皆非。但或許就在不經意間,人類就在探索的歷程中跨出了一大步,世界上不知有多少發明是在意外中誕生的。

規矩就是用來打破的,年少輕狂之際,也許有人會這樣講,那時倔強的孩子們,執着於自己的正確,獨自在佈滿荊棘的道路上前行,即使跌破了膝蓋也不肯退縮,他們的目光總是筆直的閃亮的望向前方,因爲他們相信,在道路的終點,永存希望。

然而,隨着歲月的流逝,小孩子總要長大,他們更多的屈服於所謂的權威與真理,他們更願意小心翼翼地將腳步重合在前人的腳印之上,同孩提時相比,他們也許英俊了美麗了成熟了沉穩了,唯獨少了那份雖千萬人吾往矣的勇氣。

難道所謂長大,就是乖乖的不再闖禍,以至於失去了創新的思維能力?

幸好並不是所有人都是這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