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推薦】清明節掃墓作文900字10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寫過作文吧,作文根據寫作時限的不同可以分爲限時作文和非限時作文。那要怎麼寫好作文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推薦】清明節掃墓作文900字10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推薦】清明節掃墓作文900字10篇

清明節掃墓作文1

清明節回校後,老師佈置同學們寫一篇關於清明節祭祖的文章,要求文中必須出現祖先們的名字和稱呼。而小亮想了半天也想不出一個祖先的名字和稱呼,甚至連爺爺的名字也想不起來了。我看這個問題不僅僅難倒了小亮,也是令我們青少年極爲頭痛的問題。究其原因,當然責任不在我們青少年,而是我們教育中的一項缺失。

首先,清明節掃墓本來是慎終追遠,敦親睦族及行孝的具體表現。而如今的清明節融入了許多的現代元素,傳統節日的味道變得越來越淡,與其他的傳統節日如端午、重陽等一樣都遭到不同程度的忽視。作爲青少年,我們根本就沒有受到過系統的關於傳統文化的教育,更不用說關於傳統節日內涵的深入瞭解了。

其次,青少年學生說不出自己祖先的名字,也並不奇怪。因爲90後的青少年,對自己的老祖宗一無所知的責任不在我們,因爲我們的父輩們不注重教育我們,平常也很少談到先輩們的事蹟,沒有引起我們對祖輩們的關心。久而久之,“連自己的祖宗姓什麼都不知道了”。

其三,每到清明節,我們在掃墓的過程中,往往也是在意形式上的東西,認爲祭掃墳塋只是一年之中應該履行的職責和義務,覺得不去給祖先上墳就是不孝,不孝多少會損害自己的形象。所以,即使年年去掃墓,也沒有真正弄明白掃墓的用意。

其四,只把祖先當作保護傘和“搖錢樹”。當我們在先人墳前靜默鞠躬時,我們心裏想的並不是對先人們的思念,而是祈求他們在未來的日子裏保佑我們,想到的只有自己的好處。因爲父輩們教育我們的也往往是這些,不是有人只祈求祖先們保佑自己升官發財?至於祖先叫什麼名字,如何稱呼還有什麼重要呢?

這些,都違背了掃墓的真實意義。無論以何種形式紀念,我們都要明白紀念祖先的真正意義,更要明白我們年青一代的家庭成員應該去了解先人過去的奮鬥歷史。把我們自身的“根”留住,讓其薪火永相傳。

由清明節掃墓的變味,讓我們看到了我們在傳統文化教育方面的嚴重不足。很多中學生能熟練地用英語讀寫卻看不懂文言文,對牛頓、培根奉若神明,對老莊、孔子卻形同路人。如此種種,我們只把責任推卸到孩子們身上,甚至責怪青少年學生數典忘祖,這顯然是不公平的。

傳統文化是一個民族認同、國家認同的重要標誌,無論走到哪裏,逢年過節的時候,總會讓你想念故鄉,懷念起家的景象,想到自己的“根”。現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不斷受到西方文化的衝擊,不斷上演“中西大戰”與其苦口婆心地勸導新一代發揚傳統文化,不如加大對傳統文化的內涵的教育,讓青少年學生更加關心它,喜愛它。這樣,還愁孩子們記不住祖先們的名字?

清明節掃墓作文2

今天又到山上去掃墓了,不過與前天去的地方不相同,一起去的人也不同。今天來了好多人啊,不過大都是些大人,小孩沒幾個,這讓我感到有點寂寞。

與往年不一樣了,今天是乘客車去的,大人小孩都坐在客車上,車上一點兒也不擁擠,有些大人是自己騎摩托車或開小汽車去的。

好熱鬧啊,路過的許多地方都有人在掃墓,因爲今天是清明嘛,哈哈。可能是各個地方的風俗習慣不一樣,人們的思想也有所不同,唐代詩人杜牧的《清明》中有句: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有些地方的人們在清明這天去掃墓總會爲親人的離去痛苦欲絕,而有些地方的人懂得“人老病死”的道理,這是人之常情的,便也不覺得什麼,反而因爲祖先曾度過一段美好的人生而高興。正如咱們這個地方的人們就是,所以在大家臉上看到的只有虔誠和興奮。也如前一句“清明時節雨紛紛”,清明時節通常都會逢下雨時節,而咱們這裏卻是烈日當空,曬得我臉發紅。

在車上,我和小如姐姐無話不談,她前天沒有來,於是我便跟她聊了許多關於前天去海門山掃墓所發生的事情,我講的認真,她聽得仔細,這樣的時光真是美好極了,她也聽的津津有味,多麼好的聽衆啊!

按照咱們這裏的習俗,清明節這天是拜“果盒”。所謂“果盒”就是香蔥餅、餅乾、糖果這些屬於零食的東西。有些地方則是在這天祭拜祖先的時候獻上鮮花,但是咱們這裏則是燒紙錢、放鞭炮,這種方式孩子們最喜歡,因爲在放鞭炮的時候,咱們總會捂住耳朵,雖這麼做,但還是喜歡鞭炮那“噼裏啪啦”的聲音。

每一年到這裏掃墓總要清理雜草或瘋生的竹子,原因是草生長的速度最快,即使今年燒了明年也會再長出新的來,這也是人們在寫有關於“頑強的生命力”這一主題的文章或是詩篇時,總要選擇草爲描寫對象的原因吧。今天來的大人較多,所以小孩根本幫不上什麼忙,只能在旁邊站着罷了,無論是除草還是搬雜草去扔掉,這些活都讓大人給做了。這是一個原因,還有一個原因是俊桐就是因爲想要用鐮刀割草而傷着了手指,所以看到這,大人更不放心讓孩子隨便使用鐮刀之類鋒利的東西。

真慘,俊桐的傷口挺大的,一條長線,血淋淋的。俊龍哥拿紙巾給俊桐包紮傷口,由於沒人帶創口貼來,所以爸爸只好拿一個袋子,把它撕開,撕下一條來,替俊桐把傷口包紮好。如果這種事發生在我身上,我一定會痛得直哭。但是俊桐並沒有一絲痛苦之意,反而笑哈哈的,這也讓大家放下了心,多堅強啊,俊桐,好樣的!如果現在讓我評選“陽光少年”,我第一個選他,俊桐的堅強品格值得咱們去學習!

今天不用像前天一樣爬山了,今天走的是平平坦坦的路。周圍全是山,咱們在野草之中穿行,大人們在墳墓前清理雜物,咱們則跑去別處採野花、追逐、玩耍。什麼活也不用咱們去幹,咱們儘管玩,痛痛快快、無憂無慮地玩,藍藍的天上飄着朵朵白雲,時而吹來陣陣暖和的風,令人心曠神怡。等玩夠了,要插香祭拜祖先時才停下來。

清明節掃墓作文3

清明節將近,突然想起竹子。我對竹子的好感,卻是在清明節那天的一場大霧裏產生的。曾祖父的墳墓在深山裏,要去祭拜需要走很長的山路。當天凌晨,大霧漫天,幾米外的景物已非常模糊。選擇在這樣的時候出門是有道理的,因爲在今天得去好幾個山頭祭拜先人。只記得,當天早上,父親挑着祭品走在後邊,我蹦蹦跳跳地跑在前邊,如一隻脫籠的小鳥。嘴裏似乎還在哼着曲調吧,或許吧。

山路蜿蜒延伸,野草長到我的胸前。我們經過了田野,繞過了小溪,爬上了陡坡,又翻過幾個山頭,終於來到一條峽谷裏。父親輕輕喊了一聲:“別跑得太快,前邊是一片竹林了。”我應了一聲,卻一個勁地往峽谷裏跑。父親在後邊搖了搖頭,微微地笑了。他明知道我非常喜歡竹子的。

近了,近了。山風中吹來一陣沙沙的輕響,在彎角處我終於看到了竹林的身影。綠色般的潮水,從此在我的人生裏紮了根,再也無法抹去。

竹林上方的葉子雀躍地隨風傾倒,發出寒戰的聲音,宛如一片綠色的急流,所有的葉子都朝着一個方向。那修長而青翠的葉子,恰如急流中的扁舟,朝前爭渡。我站在萬千的竹子當中,只覺得自己已被綠色所征服。高大的竹子直聳雲霄,一直長到了峽谷的頂端,遮沒了天空,嬉戲着白雲。細小的竹子,剛剛破土而出的竹子吧,就像我的手指大小,嫩綠地,也在枝頭潑灑出一簇簇細小的舟子,加入這霧中的爭流。綠色的震撼鋪天蓋地,萬千的翡翠招搖在我的面前,我撫摸着大大小小的竹子,在林間繞來繞去,只覺得一切都是如此的美妙。

父親放下肩頭的祭品,站在林間,也有點出神。

林間傳來清脆的鳥鳴聲,那是山雀吧,在綠色的枝頭上跳躍着,盡情地享受這天地的氣息。潺潺的聲響,那是從巖縫裏滲下的清泉吧,如珠玉一般的晶瑩。寒霧在竹子身上滲出一顆顆的水珠,有的順着竹節輕滑而下,留下溪流走過的痕跡;有的從葉尖晃了幾晃,便頑皮地蕩了開去,如流星般向大地急墜而去。

後來,或許是第一縷刺破林間霧氣的陽光喚醒了父親吧。他用一把小刀削下拇指大小的一根竹子,遞給了我。輕輕拍了拍我的小腦袋,喚道:“走吧,我們還有很多路要走。”或許是年幼吧,也或許是不對先祖們感情不夠深沉。荒山中的孤冢總讓我感覺陰森,要是沒有父親在身旁的話,我敢擔保我會嚇哭的。那年的清明沒有留下太多關於祖先的記憶,卻永遠銘記了那片竹林,那片綠色的,空靈的世界。也記得了父親削給我的那根竹子,那根在清明的夜裏削成了笛子的竹子,在父親脣邊吹響的竹子。那一縷悠揚而深邃的聲音,就這樣貫穿了我的整個童年,也貫穿了我的整個人生。

是的,後來我長大了。讀到了許多關於竹子的詩句,例如“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是蘇軾的吧,又讀到了“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是王維的吧。讀了很多很多,也見過許多人畫竹,如鄭板橋的畫,但卻總覺得失落。那片空靈的世界,沒有任何詩句,沒有任何畫筆可以替代的。是的,至少在我心裏是這樣的。

我感慨萬千。讓我們共同繼承先輩遺志,珍惜眼前的大好時光,努力學習,積極向上,長大爲祖國作出自己的貢獻。

清明節掃墓作文4

今天是清明節,一大早我起了個早,好幾年沒有去掃墓了,我決定中午跟着父母去掃墓。簡單梳洗、吃過早飯後,我們帶上事先買好的水果,帶上掃墓的掃把,以及燒的紙錢和點的蠟燭,一切準備好了以後,“裝備齊全”出了門。

我家不是本地人,老家離現在的家隔了兩個縣那麼遠,因爲家鄉對於清明節的習俗特別重視,所以每年的今天都不得不回到故鄉,來到故鄉的公墓園。

我突然想起了老家已經過世的奶奶,往年每個節假日休息的時候,我都會回老家去看奶奶,但是自從她過世以後,我就很少回老家去了,我的父母也是這樣,或許就是應了那句話吧:“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

奶奶已經去世一年多了。去的途中,我的心情是無比沉重的,一路上我都在想:奶奶要是還在的話,我們就能一起去掃墓了,而如今卻變成了給奶奶掃墓,真的是世事多變啊。

往年我們來掃墓,都是先去奶奶家的,今天我們來到本村的公墓門前便下了車。可能是因爲節日的緣故,公墓門前擺滿了大大小小的車子,我們穿過擁擠的人潮,朝祖墳的方向走去,而一路上看見的墓地都被打掃得乾乾淨淨。

我們先來到爺爺和奶奶的墓地那裏,墓碑上有奶奶和爺爺的照片,看着照片,昔日慈祥的臉又浮現在腦海裏,淚水打溼了我的雙眼,我忍住不哭出來,卻忍不住傷心。

我們把爺爺奶奶墓地旁的草除了,接着掃乾淨灰塵,然後把帶去的水果放在墳前,本想點燃冥紙,卻被旁邊的中年男人制止了,他說道:“不要點火,現在森林防火抓得緊呢。”我的父母聽了,連忙點點頭說:“好,謝謝提醒”。然後,母親便把蠟燭的火吹熄了。

我和父母對着爺爺奶奶的墓三扣一拜,收拾了下準備離開。離開的時候我折頭依依不捨得看了一眼墓地,我捨不得奶奶,捨不得爺爺,卻只能以這樣的方式相見、告別。

差不多傍晚的時候,所有的祖墳墓地都掃完了,我們一家人也應該回家了。坐上車後,我心中感慨萬千,因爲我看見母親的眼睛有些許溼潤,但我不知道爲什麼,或許我知道爲什麼,只是說不清楚罷了。

“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

回到家後,已經是夜晚了。我閉上了眼睛,一天的清明節就這麼過去了,我的思念始終讓我遲遲不能入睡。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我突然想起了這句古詩,心中的悲戀之情融進夢裏,來來回回,揮之不去。

清明節掃墓作文5

今天是清明節了,我們一家人去掃墓了。

每當清明時節,當我踏上那個不知名的小山頭,看着藍天中飄過的幾朵悠悠白雲,感受着那拂過山頭上青蔥的小草的微風,我知道我的姥爺在這裏一定會開心。姥爺在我六歲的時候就死了,是四老之中最早走的一位,也是最疼我的一位。姥爺的死讓我第一次懵懂的走近了死亡,也知道了葬禮是怎麼樣的。老老的房子裏,掛着一簾簾白白的帳子,到處都是哭聲,熟悉的、陌生的、男的、女的、老的、少的;而姥爺卻安詳地躺在棺材裏。於是,我莫名地就放聲大哭起來。不是因爺爺的逝去而哭,因爲我並不知道姥爺再也不會起來了。我躲在母親的身後,瞅着躺在棺材裏的姥爺,哭鬧了很久,很久。死亡,總能讓人緬懷與逝者相處的點點滴滴。記得小時候,姥爺總愛揹着我到處走,走出那不大的小村,又走回來。沿路上,他不斷跟人們打着招呼,還不忘捎上一句:“這是我孫子·”隨即,便咧嘴笑了,滿臉的皺紋也就更多更深了。晚上,在那間只點着一根發出微弱黃光的的蠟燭的小屋裏,我蜷在姥爺的胳膊底下,感受着那溫暖的體溫。一牀被子下,我聽着姥爺講那遙遠的故事。我很喜歡聽外婆講故事,雖然那時的我並不清楚外婆講了什麼,但那親切的帶着濃重方音的話語和那緩緩的語速,總能令我安然入睡。

小時候,我總不喜歡吃飯。於是姥爺就對我說:“吃完飯,佛祖會保佑你的,會給你一塊糖吃。”我信以爲真,麻利地吃完飯後,真的在飯桌上發現了一塊糖。那時的我,單純地以爲佛祖是一個大好人,而且姥爺跟他很要好。他還說佛祖會關心每個人。她自己就常常慷慨地施捨給走過這個小村、這間屋子前的乞丐,儘管會屢屢招來父母的數落與不滿。姥爺死前,摔了一跤,隨後又馬上爬起來。家裏的人都以爲沒事,我也以爲沒事。於是,我像往常一樣乖乖吃完外婆煮的飯,像往常一樣得到了一塊糖,也像往常一樣興高采烈地出去玩。當下午我回到家中,看見外婆安詳地躺在那張她常坐的躺椅上,手中還拿着那個伴隨她多年的扇子,我衝上前去,搖着她的手,以爲她能像往常一樣醒來,再陪我玩。但是,無論我怎麼去搖外婆那隻發冷的手,也搖不醒她。於是我放聲大哭,哭聲引來了父母親,也引來了外婆的死訊。

每到清明節,當我登上那個不知名的小山,看着藍天,享受着微風,我總覺得姥爺就坐在我身邊,靜靜地看着我,直到永遠。

清明節掃墓作文6

今年的4月5日是清明節,爲了紀念這個有着深遠意義的日子,我們學校四年級學生代表着學校緬懷革命烈士,弘揚愛國主義精神!

這天,我們早早地來到學校,胸前佩帶着鮮豔的紅領巾,懷着嚴肅而沉重的心情排着隊走到英雄紀念碑前,緬懷爲了祖國的解放和人民的安寧而英勇犧牲的戰士,瞻仰他們的豐功偉績。英雄紀念碑是那麼莊嚴、肅穆,迎門兩側的'松柏是那麼挺拔、青翠,像一個個衛兵一樣,守護着英雄紀念碑。望着英雄紀念碑,我心裏不由得想起:革命烈士們爲了建立新中國,拋頭顱、撒熱血、挺身而出,毫不顧及自己生命。我深深地敬佩他們,敬佩他們爲了祖國人民而不顧一切的精神!歷史記載了多少英雄的事蹟,烈士們走了,但他們的事蹟會幻化成永不磨滅的豐碑矗立在我們的心中!雖說天氣有點冷,但是所有的人毫不在乎。大家站在紀念碑前,神情嚴肅。看着那用烈士們的鮮血染紅五星紅旗迎風飄揚,唱起少先隊隊歌,跟着輔導員莊重堅定地宣誓:時刻準備爲共產主義而奮鬥!當我沉重地低下頭,爲烈士們默哀,眼前浮現出戰爭時代,烈士們爲了中國人民,爲了新中國勇敢地向前衝,奮勇殺敵。祖國繁榮富強,科技發達,這都是烈士們的功勞啊!前面的烈士倒下了,後面還有千千萬萬個烈士前仆後繼;一面紅旗倒下,還有無數面紅旗高高舉起!烈士們,安息吧!我們會繼承你們優良的傳統,去創造美好的明天!天氣越來越陰,正如我們此刻的心情帶着一絲絲的哀愁。站在威嚴的英雄紀念碑下,我們顯得更加渺小,我們只能用自己親手做的白花來表達我們對烈士們的敬仰之情,烈士們卻用自己的生命表明瞭自己對祖國的偉大的愛;我們在吃穿無憂中慢慢失去對理想的堅持,烈士們卻能在艱苦的環境中爲了理想不顧自己的的生命;我們用平凡的生命演繹着自己的生活,烈士們卻用平凡的人生譜寫一曲曲英勇悲壯的歷史篇章震撼着我們的心靈……

從英雄紀念碑返校途中,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有了烈士們的無私奉獻,纔有我們安定祥和幸福的今天。他們的精神,值得我們少年兒童學習;他們的品格,激勵着我們永遠前進。我們要繼承他們的革命遺志,認真學習,奮勇拼搏,早日學好本領,努力成爲國家建設的棟樑之材,回報國家,爲構建和諧美好的社會主義社會奉獻自己的青春和智慧!

清明節掃墓作文7

清明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在這一天,人人都要去祭拜死去的親人,爲親人掃墳,讓親人安息。

今天,我和爸爸、奶奶和爺爺一起去掃墳。在路上,我看見路兩旁的菜地裏有很多的油菜花,而且油菜花叢裏有很多的大土堆。我問爺爺:“那田裏的土是幹什麼用的呀?”爺爺笑着說:“那些土堆叫做墳,裏面埋的都是死去的人,死者的親人們都會在這一天來給他們掃墳。”

我們先回到老家的房子裏,我看見爺爺奶奶他們把黃色的紙一層層的疊在一起,攏成了一個圓形,然後又準備了好多的香燭,然後我們大家纔開始出發趕往祖墳。在路上,有的人手裏拎着一個籃子,籃子裏放着肉、盤子、筷子、蘋果和香蕉,有的人拎着一個大大的袋子,袋子裏放着很多的疊好的黃紙和香燭。

來到墳前,我們把食物和黃紙放在地上,再把黃紙和香燭點上火,讓紙燒起來,然後大家一起磕頭跪拜,祭拜完了,才把食物放回籃子裏一起回家。

回到家裏,我們在一起聊天,大家有說有笑的。我聽大家一會兒說在清明節的時候需要作些什麼,一會兒說些自己經歷過的趣事,家裏這時特別的熱鬧。我還拉了幾個小夥伴一起在老家的院子裏捉迷藏,還不小心踩了一腳的泥巴,惹的大家都樂了。

回到屋子裏,問起清明節是怎麼來的,聽爸爸說清明節的來歷還有一個很感人的小傳說的:

在春秋戰國時期,晉文公沒有當上皇帝前,被逼逃亡,只有幾個忠心耿耿的大臣一直跟隨着晉文公,裏面就有一個叫做介子推的人。有一次,晉文公餓的暈了過去,介子推不顧自身疼痛,直接從自己的腿上切下一塊肉給晉文公烤着吃。等到後來晉文公當上了皇帝后,就讓人去請介子推作大臣,可介子推早已和老母親逃到綿山上,不願去做官。晉文公就讓人放火燒山,想這樣介子推自己一定會出來,可大火燒了三天三夜,也沒見介子推出來。等火滅後,晉文公上山一看,介子推和他的老母親已經在一棵柳樹旁燒死了。晉文公放聲大哭,這時他見樹洞裏有一塊布,拿出來一看,原來是介子推用鮮血寫成的詩,詩中是勸告晉文公今後要清明(清正廉明)。後來晉文公爲了紀念介子推,就把綿山改名爲“介山”,還把這一天命名爲“清明節”。

從老家回來,媽媽還告訴我,清明節不止是掃墓和祭拜先祖,而且還是播種農忙的日子,有一句農諺說的好:清明前後,種瓜種豆。

透過今天回老家掃墓,我又瞭解我們中國的一個傳統節日“清明節”。它不僅代表着對死去親人的懷念,也是農民伯伯們播種希望的好日子。

清明節掃墓作文8

“清明時節雨紛紛”,下過幾陣濛濛的細雨,潤溼的空氣中飄着豌豆花和青草的香味,我和家人提着鮮花、蠟燭來到了鳳凰山陵園給爺爺掃墓。

順着石階拾級而上,掃墓的人真多啊!一位老奶奶獨自一人站在墓前,雙手合十,低着頭、閉着雙眼在輕聲地念經,彷彿在念着什麼密碼,我一句也聽不懂。可她看起來是那樣莊嚴虔誠,姑姑說她是在超度亡靈,我也聽不懂,我正想問,又想起媽媽給我打的“預防針”——莊嚴的場合不要隨便說話,我只好硬生生地把問題嚥了回去。忽然耳邊傳來一陣哀痛的哭聲,我循聲望去,只見一位女士正拍打着墳墓痛哭着,邊哭邊訴說着什麼。多可憐啊,她準是失去了自己最親愛的家人,我呆呆地望了她一會兒,心裏有一種說不出的難受。一羣孩子跑上來了,他們急着想要放萬花筒呢,聽着那震耳欲聾的聲音,我忙捂上了耳朵,討厭這噪音打破了大山的寧靜。

終於到爺爺的墓前了,站在爺爺的墓前,我小聲地念着墓碑上的字,唸完,我心裏一震,原來爺爺在一九九八年就去世了,離現在有十五年了,遺憾的是我根本沒見過爺爺。要是爺爺還健在,我遇上困難一定會向爺爺請教,因爲爺爺一定有辦法嘛。姑姑點燃了蠟燭、香,燒起了紙錢,她對着墳墓恭恭敬敬地拜了起來,拜着拜着,我發現姑姑的眼眶紅了,淚水順着她的臉頰滑落下來,我的心裏也感到酸酸的。爸爸告訴我,爺爺是一個勤勞、寬容又多才多藝的人。爺爺一生坎坷,生前是婁嶴小學的校長,爲了辦好教育,他勤勤懇懇,募集資金建學校,招聘優秀的老師,把學校辦得蒸蒸日上。爺爺是村民們敬仰的文化人,他經常爲村民們寫信、寫春聯,婁嶴老人亭的柱子上就有爺爺寫的對聯。爸爸經常教育我,要向爺爺學習,做一個優秀的人。啪嗒,啪嗒,一顆顆大大的燭淚不停滑落,彷彿是寄託我們對親人的哀思。

離開鳳凰山陵園,沿着彎彎曲曲的山路,我們又去祭拜了曾祖父、高祖父。媽媽告訴我,掃墓不光是爲了緬懷、感恩先祖,更重要的是告訴先祖,我們會更幸福地生活着,讓先祖們含笑九泉。山上開滿了一樹一樹的金銀花,樹木抽出了新的嫩芽,遠處,油菜花給遍野鋪滿黃金,紫雲英染得滿地嫣紅……

教師評語:全文沒有太多華麗的語言,但文章描寫中所透漏出的“文氣”與自己的所見所想所悟是恰如其分的吻合。文章酣暢淋漓,詳略得當,結構合理,過渡也很自然,由此可見文章作者比較深厚的寫作功底。全文的描寫都是在爲文章最後的主題呼之欲出做鋪墊,通篇讀完,給人以一種一氣呵成,意境悠遠的感受。

清明節掃墓作文9

每當清明時節,當我踏上那個不知名的小山頭,看着藍天中飄過的幾朵悠悠白雲,感受着那拂過山頭上青蔥的小草的微風,我知道我的外婆在這裏一定會開心。外婆在我六歲的時候就死了,是四老之中最早走的一位,也是最疼我的一位。

外婆的死讓我第一次懵懂的走近了死亡,也知道了葬禮是怎麼樣的。老老的房子裏,掛着一簾簾白白的帳子,到處都是哭聲,熟悉的、陌生的、男的、女的、老的、少的;而外婆卻安詳地躺在棺材裏。

於是,我莫名地就放聲大哭起來。不是因外婆的逝去而哭,因爲我並不知道外婆再也不會起來了。我躲在母親的身後,瞅着躺在棺材裏的外婆,哭鬧了很久,很久。死亡,總能讓人緬懷與逝者相處的點點滴滴。

記得小時候,外婆總愛揹着我到處走,走出那不大的小村,又走回來。沿路上,她不斷跟人們打着招呼,還不忘捎上一句:“這是我孫子。”隨即,便咧嘴笑了,滿臉的皺紋也就更多更深了。晚上,在那間只點着一根發出微弱黃光的的蠟燭的小屋裏,我蜷在外婆的胳膊底下,感受着那溫暖的體溫。一牀被子下,我聽着外婆講那遙遠的故事。我很喜歡聽外婆講故事,雖然那時的我並不清楚外婆講了什麼,但那親切的帶着濃重方音的話語和那緩緩的語速,總能令我安然入睡。

小時候,我總不喜歡吃飯。於是外婆就對我說:“吃完飯,佛祖會保佑你的,會給你一塊糖吃。”我信以爲真,麻利地吃完飯後,真的在飯桌上發現了一塊糖。那時的我,單純地以爲佛祖是一個大好人,而且外婆跟他很要好。她還說佛祖會關心每個人。她自己就常常慷慨地施捨給走過這個小村、這間屋子前的乞丐,儘管會屢屢招來父母的數落與不滿。

外婆死前,摔了一跤,隨後又馬上爬起來。家裏的人都以爲沒事,我也以爲沒事。於是,我像往常一樣乖乖吃完外婆煮的飯,像往常一樣得到了一塊糖,也像往常一樣興高采烈地出去玩。當下午我回到家中,看見外婆安詳地躺在那張她常坐的躺椅上,手中還拿着那個伴隨她多年的扇子,我衝上前去,搖着她的手,以爲她能像往常一樣醒來,再陪我玩。但是,無論我怎麼去搖外婆那隻發冷的手,也搖不醒她。於是我放聲大哭,哭聲引來了父母親,也引來了外婆的死訊。

每到清明節,當我登上那個不知名的小山,看着藍天,享受着微風,我總覺得外婆就坐在我身邊,靜靜地看着我,直到永遠……

清明節掃墓作文10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當我想到唐代大詩人寫這首詩時。我就想到,清明節馬上就要來了。

公告訴我:“清明節的故事:“馬上清明瞭,很多人可能要回家掃墓,但是清明節的來歷我們很多人是不清楚的。春秋,晉公子重耳爲逃避迫害而流亡國外,流亡途中在一處渺無人煙的地方又累又餓,再也無力站起來。隨臣找了半天也找不到一點吃的,正在大家萬分焦急時,隨臣介子推走到僻靜處,從自己大腿上割下一塊肉,煮了一碗肉湯讓公子喝了,重耳漸漸恢復了精神,當重耳發現,肉是介子推自己腿割下的時候,流下了眼淚。十九年後重耳作了國君,就是歷史上晉文公。即位後重賞了當初伴隨他流亡的功臣,唯獨忘了介子推。很多人爲介子推鳴不平,勸他面君討賞。然而介子推鄙視爭功討賞,他打好行裝同母親到綿山隱居去了。晉文公聽說後羞愧莫及,親自帶人去請介子推。然而,介子推已離家去了綿山。綿山山高路險,樹木茂密,找尋談何容易。有人獻計,從三面火燒綿山逼出介子推,大火燒遍綿山卻沒見介子推的身影。火熄後人們才發現,揹着老母親的介子推,已坐在一棵老柳樹下死了。晉文公見狀,慟哭。裝殮時從樹洞裏又發現一血書,上寫: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爲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將這一天定爲寒食節。第二年文公率衆臣登山祭奠,發現老柳死而復活。便賜老柳爲清明柳,並曉諭天下把寒食節的後一天定爲清明節。

我們今天去烈士陵園就是像晉文公一樣給兩位烈士送上美麗,漂亮的小白花,以表我們的敬意。兩位烈士的名字叫安俊同志和王定學同志。我們一起對着他們宣誓:

勿忘先輩,牢記使命,人民爲先,祖國至上,誠實勇敢,自律自強,奮發有爲,誓做棟樑,再創輝煌,振興中華。

清明節的來歷正是感恩,我們清明節上墳祭祀先祖,就是沿襲這種感恩的精神。然而,中國的清明節對感恩,好像專注了那些死去的先人,卻沒有對活着的,對自己有恩的人,似乎將更多、更重要的感恩淡化了。一個充滿感恩的社會,明瞭自己艱難的民族,明白恩惠的個人才能珍惜現實,珍視歷史,敬重別人,敬畏公德。感恩節,在中國就是清明節,我們在感恩逝去的歷史和人的同時,更應該感恩那些有益於我們生存和發展的人。真希望清明節對於中國人,不僅僅是祭祀,更重要的是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