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親歷勞動,體會快樂的作文

導語:愛勞動,纔會生活;學會勞動,才能學會生活。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一些勞動節的優秀作文,歡迎查閱,謝謝!

親歷勞動,體會快樂的作文

作文一:親歷勞動,方知奮鬥

某高校開設種田必修課,學生夜裏打手電種油菜,新聞一出,立刻引發熱議,有支援者,也有反對者,更有抨擊者,但無論何種反應都體現了大衆對高校教育、對人才培養的一種關注、一種思索。親歷勞動,方知奮鬥。學校的良苦用心是值得大力稱讚的。農場勞動,不單是一門必修課程,是畢業的通行證,更是一種觀念、一種品質的培養。

黨的教育方針明確指出:教育必須與生產勞動相結合……未來世界的競爭是“人才素質”的競爭,而勞動素質又是人才素質中極其重要的一個方面。但令人嘆息的是,有許多的網民,卻反對高校的這種做法,質疑這種做法的真正意圖,或許是因爲他們覺得大學生的首要任務是學習專業知識,應該把時間更多地放在精進自己的專業水平上,不能也沒有必要去做“普通農民”所做的“農活”,然而,這個理由不過只是個幌子,是個藉口,何況精進專業知識,也不是“不問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就能達成的,再說,閉門苦讀就一定能夠學好專業知識嗎?更深層的原因,恐怕是大衆內心對“農”的鄙視,是自古以來就有的對“讀書人”的`崇敬與膜拜:認爲田間勞作是沒有文化修養或修養較低的農民乾的,文化人,既然已經跳出農門,就不要也不必再碰農活了。他們主觀上認爲“讀書人”與“農民”是截然不同的兩種身份,而這種認識,又恰恰是長期以來由階級的差距衍生出的優越感而催生的。

愛勞動,纔會生活;學會勞動,才能學會生活。高校開展農場勞動必修課,不僅可行,更有深遠意義。學生在學校,不僅要學會一些理論性的東西,還需進行各種各樣的實踐勞動,只有二者相結合,才能更好地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農場勞動,除了能提高學生們的動手能力、實踐能力,讓學生更接地氣,還能讓學生在獲得勞動的切身體驗中,認識到粒粒皆辛苦,尊重勞動人民和勞動成果,更能讓學生在艱苦環境的磨鍊中,培養一種吃苦耐勞、艱苦奮鬥的精神。

事實上,人的很多優秀的品質,都可以在勞動中形成。發揚光大該校的這一做法,或許我們可以有更好做法,加強宣傳教育,提高學生積極主動參加勞動實踐的意識,鼓勵學生積極參加各種各樣的社會實踐活動,而不侷限於田間勞作,更無需用“必修”的形式,來強制學生,爲完成學分臨時抱佛腳而在臨近期末時連夜冒雨打手電種油菜。“民生在勤,勤則不匱”,無論時代如何變化,我們始終都要熱愛勞動、崇尚勞動。

作文二:體會勞動的快樂

生活就像一個五味瓶,裏面裝滿了許多調味品,其中最主要的是苦與樂。而樂是什麼?蘇格拉底說過:“快樂就是這樣,它往往在你爲着一個明確的目的忙得無暇及其他的時候突然來訪。”

那一天午後三點多,太陽火辣辣地照在大地上,知了“吱吱吱”地發出刺耳的聲音。我呆在老家的舊房子裏,無聊之至。媽媽說:“今天去爺爺的菜地幫幫忙吧。”我想了想說:“好吧!”於是趕緊去房間挑了個草帽,戴在頭上,自己覺得準備得差不多了,就知媽媽出了門。

去菜地時要經過一片茶園,茶樹長得很高,底下是峭壁。媽媽輕輕鬆鬆地走到對邊,我看着害怕,就蹲下身子,一手撐着地,一手抓着茶樹,好不容易纔挪到對面。

到了菜地,看見爺爺在用鋤頭翻着土,準備鍾新菜。旁邊的菜畦上,小白菜長勢喜人。看見我來了,爺爺對媽媽說:“天氣這麼熱,帶孩子來幹什麼?”媽媽說:“她自己待不住,跟來的!”說着就蹲下身子給小白菜拔草。這時,我的額頭上已是大汗淋漓,但看見媽媽在拔雜草,我就看了看雜草的樣子,就開始尋找它,跟着拔草。剛開始還很興致地找一棵就拔一棵,到後來就有點不耐煩了,這麼多的雜草,要拔到何時啊!

天氣怎麼那麼熱!我已經口乾舌燥,就跑到一邊的一棵小樹下避暑。但過了一會兒,看着他們還在“工作”,我也不好意思了,只好乖乖地回到田裏拔草。我用手輕輕地把菜扒開,看到下面有雜草的,就把它們全部連根拔起。我一次又一次地把菜扒開,一遍又一遍地拔草,動作越來越熟練。

過了好久,我們終於把雜草拔完,太陽也快落山了。最終忍不住蚊子的叮咬,我就問媽媽:“要回家了嗎?”媽媽說:“待會就回家。”我又說:“媽媽,你不累嗎?”媽媽笑了笑,搖了搖頭。我又檢查了一遍菜地,重新扒開葉片,看看葉片下還有沒有“倖存”的雜草,如果有就立刻拔掉。經過幾番檢查和清除後,徹底拔除雜草。

回家了,天上出現淡紅的晚霞,給天空添上一抹紅暈,像在和我揮手告別呢!小白菜沒了野草的困擾,似乎在向我微笑致謝。忽然一陣清風拂過我的臉頰,真涼快!

看着自己的勞動成果,我突然有了一股說不出的快樂。忽地就想起了蘇格拉底說過的話。

作文三:體會勞動的快樂

童第周說過:“應該記住,我們的事業,需要的是手,而不是嘴。”我們也知道,如果一個天才不勞動光學習,也終究會變爲廢材的。

記得有一年放暑假,我回到姥姥家。那時候我們已搬到縣城新區,到處是城市混凝土的建築。

有一天,姥姥用濃重的方言告訴我們:“咱們老區的柿子都熟了,下午回農村老家摘柿子吧!”媽媽和她的姐姐、弟弟幾乎異口同聲答道:“好!”可我卻不知道“老區”是什麼意思?我就問媽媽,媽媽回答說:“老區就是最早你姥姥生活過的地方,那兒的房子,一個個都是低矮的平房,每家擁有自己的院子,所以家家戶戶都種着樹啊、菜呀什麼的。”一聽媽媽這麼說,我豁然開朗。

到了下午,我們帶着愉快的心情在老區的路上走着,在那裏我看到了一街兩巷的橘子樹、桃子樹、葡萄藤,當然,還有柿子樹。到了老家門口我就看見了一棵高大的柿子樹在院裏探出了果實累累的身驅。看慣了混凝土的建築,看到這麼多果實,我們都興奮不已。

我們馬上拿着梯子,拿來把柿子打下來的棍子,和用來接住掉下來柿子的大布袋,跑向柿子樹。舅舅站在梯子上,拿着棍子像勇士一樣,小心翼翼擰着柿蒂;哥哥給舅舅扶着梯子,像舅舅的貼身護衛,表現的一絲不苟;媽媽和姨姨拿着接柿子的大布袋,接着柿子,像兩個盡職盡責的員工,而我和妹妹呢,則是把接下來的柿子放到指定的地點,我們像兩個搬運工在匆忙的運輸着。

在接柿子的過程中,有的柿子沒接住,“啪吱”掉到了地上,摔了個稀巴爛,讓我們大笑不止。有時我和妹妹在運輸過程中偷偷吃柿子,讓我們倆也偷偷的樂……

不一會兒,樹上的大柿子都被摘完了,當然,我們指定地點的柿子也成堆地放在了一起,好似幾座小山。當我們回到新區,再把柿子拿下車,放回家,吃上幾個,我們真的體會到了勞動的樂趣。

勞動可以讓我們豐衣足食,勞動可以讓我們的體質更好,在勞動中我們也體會了勞動帶給我們的樂趣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