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端午節的作文500字彙編七篇

端午節的作文500字 篇1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這個節日是爲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而誕生的。這一天,許多人都做了有意義的事,而我,當然也不例外咯!既然是端午節,當然是要吃糉子的啦。但是,在吃糉子之前,要包好了才能吃哦。於是,我和媽媽決定自己包糉子來吃。我和媽媽首先去商店把糉子葉、繩子、糯米等包糉子的東西買來。再把這些材料打理好,就開始包糉子啦!

端午節的作文500字彙編七篇

只見媽媽先把兩片糉子葉重疊,然後把其中一邊繞個圈,使它成爲一個沙漏形。接着,把糯米、蜜棗適量地放入到“沙漏”裏。然後,把“沙漏”上面翹起來的那一個角彎下來,最後,用繩子把成型了的糉子捆紮好,一個精美的糉子就這樣包好了。看到媽媽包糉子時如此簡單,我的手也忍不住想包一個了。於是,我像媽媽那樣包糉子。可是,我不是放好糯米之後糯米從“沙漏”裏露出來,就是用繩子捆來捆去都捆不好。過了好久,我終於包好了一個糉子。我看了看媽媽包的,又看了看自己包的,心裏不禁想到了一句話:“一個天堂,一個地獄”,媽媽包的糉子就如上了天堂,而我包的糉子,卻如下了地獄。哎,真是“不包不知道,一包嚇一跳呀!”我繼續默默地包。慢慢地,慢慢地,我包出了我的第十個糉子。我又看了看媽媽的,不禁說:“哎呀!都怪我太聰明瞭,這麼快都包得比老媽您的好看了!”

媽媽聽後,用手點了點我的額頭。所有糉子都包好啦,它們現在在鍋裏睡大覺呢,等它一醒來看見自己被煮熟了,一定會被嚇死的!這次端午節,我過得十分充實!

端午節的作文500字 篇2

每年農曆五月初五爲端午節,是我們中國民間一個古老的傳統節日,又稱端陽節、重五節,相傳過端午節是爲了紀念春秋時期楚國大夫、著名愛國詩人屈原。

我們老家過端午節的時候,家家都在門的兩旁掛上艾草和菖蒲,用來避邪,小孩子胸前還要掛上染紅的鹹鴨蛋,戴上用彩色絲線縫製成各種形狀的香囊,以求吉祥。

過端午節吃糉子,是我國南方各地共有習俗,只不過糉子的做法,各地都不相同,有的地方用芭蕉葉包糉子,有的地方用荷葉包糉子,江浙這邊有些地方用蘆葦葉包糉子,而大多數地方都是用一種專門能用來包糉子的竹葉,這種竹葉除用來包糉子,以前還用來做斗笠和漁舟上的雨篷。糉子的形狀也有差異,有些地方做成長方形,像個小枕頭,大多數地方都是做成四棱形。我太婆說過,做成四棱形是喻指古代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方神靈,護佑屈原大夫平安。包糉子除了用上等圓糯米,裏面的餡也是不一樣的,有棗泥的、豆沙的、鹹蛋黃的、肉餡的……我們家包糉子是用肉餡加花生米做的,十分好吃。

每逢端午節,家家還要把屋子打掃乾淨,灑上雄黃水,防止Du蟲茲生。我聽爺爺說,過端午節還要喝雄黃酒。由於爺爺曾經看到過一條資料,說喝雄黃酒對人體有害,因此,我們家不再喝雄黃酒了。

過端午節那天,我國南方各地還要舉行賽龍舟活動。我們老家江西撫州的風俗是每年農曆五月初八,都要在撫河舉行一次臨近鄉村的龍舟大賽,冠、亞軍還要頒發獎狀和證書,同時還有一些物質獎勵呢。

賽龍舟可有意思了,每條船上除了20人左右的槳手和一個舵手外,我們老家龍舟的船頭上還要放一面大鼓,船尾放一面大鑼,用鑼鼓指揮槳手們行動一致,鼓聲,鑼聲“嘭”落槳。因此,划龍舟比賽時,河面上鑼鼓喧天,加上兩岸觀衆的吶喊聲,真可稱得上熱鬧非凡。我們撫州市臨川區的河西鄉女子龍舟隊,還在國際比賽中得過冠軍呢!

端午節的作文500字 篇3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糉子,灑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聽到這首兒歌,就讓我想起端午節。每年五月初五,是我國傳統的節日——端午節。

端午節要插艾枝,懸艾虎。端午節這天一早,人們將艾枝插在門上,或用艾蒿編織成“艾虎”,在門楣中央或帶在身上,驅蟲避邪,以保安康。

端午節要畫門符。端午節這天,人們將蠍子、蜈蚣、毒蛇、蛤蟆、壁虎“五毒”形象的剪紙做門符。據說這樣做,是爲驅“五毒”,防瘟疫。

端午節要帶香包、系五彩絲線。香包是用棉製品和絲線繡的,包裏除裝些雄黃、蒼朮外,還要裝香草配成的香料,戴在身上起驅蟲除穢的作用。五次絲線象徵五色龍,系五色線可以降服妖魔鬼怪。

端午節要吃糉子。早晨,家家吃糉子紀念屈原。一般是前一天把糉子包好,夜間煮熟,早晨食用。包糉子主要是用河塘邊盛產的嫩蘆葦葉,也有用竹葉的,統稱糉葉。糉子的傳統形式爲三角形,一般根據內瓤命名,包糯米的叫米糉,米中摻小豆的叫小豆糉,摻紅棗的叫棗糉;棗糉諧音爲“早中”,所以吃棗糉的最多,意在讀書的孩子吃可以早中狀元。過去讀書人蔘加科舉考試的當天,早晨都要吃棗糉,至今中學、大學入學考試日的早晨,家長亦要做棗糉給考生吃。

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相傳起源於古時楚國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划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後每年五月五日划龍舟以紀念之。借划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

端午節真是一個有趣的傳統佳節!

端午節的作文500字 篇4

許多節日都有各地的風俗習慣,但我對家鄉傳統端午節的習俗記憶猶新、印象深刻。

今年的傳統端午節那天,我和爸爸媽媽去湘湖遊玩。正趕上下孫文華村在舉行傳統端午節活動——糉香情濃,我們也積極地參與了活動。雖然活動還沒開始,但場地上早已人山人海。

場子中間放着一張大桌子,桌上擺着傳統五黃:黃魚、黃鱔、黃瓜、鹹蛋和雄黃酒。聽爸爸媽媽說吃五黃可以抑制黴運,增強自己的精力。場地兩邊擺着長長的桌子,桌上放着密密麻麻的`糉葉、糯米、紅棗。

活動開始了!第一場是包糉子比賽,人們紛紛圍攏過來,爭先恐後地拿起糉葉包了起來。雖然我不怎麼會包,但看着大家的樣子,也學着包了起來。在我們身旁有好幾個奶奶也在包糉子,她們包得可快了,有的在放糯米,有的在用線把繩子扎牢。她們不但做法精確,而且動作敏捷,真是太厲害了!包完以後,我們得到了一個香囊包,這個香囊包味道怪怪的,很像艾草的味道。

除了包糉子、吃糉子,更重要的項目就是賽龍舟。走出包糉子大廳,就可以看到湖面上有一條條龍舟飛馳而過,他們敲鑼打鼓,彷彿真的是一條條巨龍在向終點衝刺。岸上的人們也紛紛爲他們加油鼓勁。劃到一半的時候,所有划船手都力氣大增,好像吃了大力丸似的,又過了幾分鐘,競爭已經進入了白熱化階段,所有人都用最後一絲力氣在拼命向前劃。100米!50米!20米!5號船突然發力,一下子超過了其它船,獲得了第一名。

我喜歡傳統端午節,不僅因爲可以吃到香甜可口的糉子,還讓我感受到各種傳統風俗和豐富多彩的紀念屈原的活動。

端午節的作文500字 篇5

又是一年的端午,空氣中瀰漫這糯米和艾葉的香氣,清香寧神,層層的霧氣掩映着熱鬧的氣息。

猶記幾千年前,那位詩人抱石投入了汨羅江,人們紛紛划船尋找,龍舟,糉香在節日裏傳承下來。今天的端午是否還似當年那樣,龍舟馳騁,糯米糉香。

是否還記得,那一年手包糉葉,糯米在手中迴旋,慢慢的繞成一個又一個喜人的糉子,蒸籠的青煙瀰漫,江南小鎮的細雨朦朧,誰手持艾葉,一曲離散,吹盡了斷橋的哀愁,喝盡了那一杯三生三世的雄黃酒。

說到端午,應該有不少人記得五色線,小小的絲線在手腕腳腕上繞來繞去,繞成一個個五彩的結,小孩子戴上去格外的喜人辟邪的說法也在其中流傳下來,下雨天的時候拿下來順着河水流走,總少不了雨天的詩意。

我還記得家鄉的端午節節必須是要吃糉子的,那芭蕉葉包裹着的糯米,層層的香氣縈繞在鼻翼之間,小心翼翼的剝開糉葉,生怕是破壞了糉子的形狀,糯米的軟糯香氣與糉葉的清香混合在一起,令人久久回味,一口咬下去,便是無窮回味。

南方的許多地方或許還留有着端午佩香囊的行爲,這香囊裏有着硃砂,雄黃和香藥,外包絲布不僅樣子玲瓏奪目,而且也是清香四溢,有着祈福安康避邪驅瘟之意,在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做成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也是精巧至極。

手包糉子,手採艾草只有親手才能體會到端午的樂趣。糉香、五色線、艾葉、賽龍舟。這本是端午節最常見的習俗,如今卻能見的幾個又有誰人能知,連那糉子也都是超市裏的各色糉糉子的品種也是五花八門,各色糉子爭奇鬥豔,卻也失去了曾經的那種手包糉子的歡樂,民俗在漸漸淡去,哪個纔是我們想要的節日。

端午節的作文500字 篇6

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是一個隆重的日子。端午節在每月的五月五日舉行,在端午節這個隆重而又熱鬧的日子裏,人們用各種方法來慶祝節日。其中,最普遍的習俗就數划龍舟、吃糉子、佩香囊和插艾了。關於划龍舟和吃糉子則與偉大的的愛國詩人屈原有關,古時楚國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划船營救,可是追到洞庭湖後卻不見了蹤跡,之後每年此時劃舟紀念屈原,慢慢的形成了“競渡”這項習俗。而人們往江中投入的用糉葉包着的米團,則漸漸地演化成了人們食用的糉子,經過幾千年的不斷演化,現在的糉子已經演變的五花八門,有錐形的、菱形的,還有其他形狀的。糉子的餡料也花樣繁多,有豬肉、豆沙、松子仁、棗子、胡桃、板栗、紅棗、赤豆等。

佩香囊的作用傳說是避邪驅瘟,實際則適用於襟頭,點綴裝飾,裏面裝着硃砂、雄黃、香藥,外面以絲布包裹,香味四溢,結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瓏可愛。插艾的用途與香囊並無二致,仍是驅邪除瘴,民諺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節,人們把插艾作爲重要項目之一,家家都打掃庭院,以艾草插於門楣,掛在牆上,據說艾草是屈原寶劍的化身,可以招財驅邪,鎮守宅院。插艾的效用並不僅限於傳說,它的莖、葉都含有揮發性芳香油,它所產生的奇特芳香,可以驅趕蟲蠅、蟲蟻,還可以淨化空氣,艾還可以入藥,有理氣血,祛寒溼的功效.

古人的智慧是妙不可言,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真是博大精深,節日不僅僅是一個慶祝的日子,它所蘊含的傳統習俗和其背後顯現出的智慧,卻是發人深省的!

  五年級一班xx

端午節的作文500字 篇7

今天是一個非常特別的日子,想想大家都知道,今天是端午節。

聽說端午節還有一個神奇的由來呢!傳說中,有一個愛國詩人屈原跳河後,大家爲了不讓魚兒吃掉屈原,往河裏丟糉子,這就是端午節的由來。

當然,我們昨天晚上就買了糉子回家凍着,準備今天吃,有豬肉餡的,紅棗餡的,板栗餡的,想想就讓人直流口水。今天一大早,我起了牀,偷偷地把糉子放在爐子裏蒸,因爲實在忍不住開始吃了。

到了中午,媽媽帶我們全家人到風光帶那邊去看龍舟比賽。我們坐小車去時,已經有很多人在岸邊了,我們好不容易找了個位子,卻發現選手們還在做準備,我去買了兩瓶飲料早早的站在岸邊等待着。

開始了,開始了!有三隊龍舟隊,分爲“紅”“黃”“白”。船上也有三種“不同”的人,分別是“指揮員”、“擂鼓員”、“划船員”。三隊劃得都很快,幾乎是一樣的速度。我知道,這次比賽比的並不是速度,只要你們用心做這件事。他們雖然出了很多汗,可臉上洋溢着開心的笑容。

到了晚上,水面上微波粼粼,別提多好看了。我們租了輛快艇,小孩10元,大人20元,只有我和媽媽一起上船。剛開始坐上去時,船搖搖晃晃的,彷彿隨時都會掉下去。途中,我們轉了好幾個彎,似乎每一次轉,都會把你甩出去,還好被甩出去也沒事,因爲我們穿了救身衣。上了岸,感覺整個世界都在晃動。我對爸爸說:“大刺激了。”,爸爸卻不屑道:“我還去過鬼屋,玩過海盜船呢。”原來端午節可以這樣過,如果每天都是端午節那就好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