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初一端午節作文600字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根據寫作時限的不同可以分爲限時作文和非限時作文。一篇什麼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爲優秀作文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初一端午節作文600字,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初一端午節作文600字

初一端午節作文600字1

今天是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每個家庭都要吃糉子、點雄黃、插蒿等。我們家也不例外。

一大早,我看見祖母準備了一小籃糯米、一罐醃豬肉和一大罐煮熟的蘆葦葉。準備做糉子時,奶奶看見我起牀,對我說,“我缺人。你可以幫我一把。”我非常高興。我可以喜歡做糉子。

首先,我坐在邊上,看着奶奶包一些。看到我渴望嘗試,我立即去洗手。首先,選擇四五片蘆葦葉,四片按順序展開,一片扣在中間。現在,蘆葦葉應該捲成漏斗狀並收緊,否則水稻就會暴露出來。接下來,放入一半糯米,挑出一片五花肉,放入一半糯米。然後蘆葦葉的另一端像陀螺一樣慢慢捲起,只有一條小尾巴。這條小尾巴在晚上捲起,用拇指按壓,然後再對摺。最後,糉子的五朵花用線緊緊地綁在一起,以防脫落。這樣一個不完美的三角形糉子完成了。奶奶稱讚道:“它比你媽媽的漂亮多了。”聽完大眼睛的微笑,我變成了一隻小眼睛,心想:我可以去我媽媽的地方炫耀一下。

中午,奶奶把煮好的糉子放進高壓鍋裏。當餃子快做好的時候,它的濃郁香味從廚房飄出來,直接進入我的鼻子。香味溢出來了,讓人胃口大開。我迫不及待地想讓家人嚐嚐我的糉子。我媽媽笑着說:“這個糉子比我買的任何東西都好吃!”我非常高興。

下午,我媽媽給了我和我哥哥一個香囊。奶奶告訴我們,端午節的兒童香袋可以驅邪祛瘟。它們也可以用衣服裝飾,衣服裏含有硃砂、雄黃和芳香藥物。我們的小袋覆蓋着紅色絨布,用彩色絲線纏繞成繩子。聞到這種氣味,仍然有一股淡淡的藥味。我和哥哥高興地掛上香包,出去找一個小夥伴。

端午節真是一個有趣的傳統節日!祝大家端午節身體健康。

初一端午節作文600字2

今天是五月初五,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端午節是爲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而設立的。在這一天,人們有吃糉子、賽龍舟等民間習俗。

今天,我們全家人來到江邊看龍舟比賽。江邊人山人海。我好不容易纔擠進這擁擠的人羣中,站在這人羣中,我真有一種唐僧師徒步入火焰山的那種炎熱的感覺。當主持人宣佈去年冠軍隊——紅隊出場時,江邊頓時沸騰起來。不一會兒,所有的隊伍都出場了,他們做好了最後的準備,都蓄勢待發。

當裁判員一聲令下,所有的隊伍一起出發。這次比賽共有七支隊伍參加,他們的龍舟按彩虹的顏色順序排列。有的隊伍依照船頭指揮員擂鼓的節奏前進着,拼命地前進着,一下子排在了前頭;而有的卻弄得手忙腳亂,落在了最後,正所謂:欲速則不達。

江上的選手們使勁地划着,在江邊觀賽的人們也沒閒着。他們不斷喊着加油助威的口號,助威聲一陣比一陣強大。選手們在觀衆的助威聲中顯得更加賣力,更有衝勁。指揮員擂鼓的聲音震耳欲聾,選手們配合默契,富有節奏,各個隊伍都士氣高漲。

比賽漸漸接近尾聲,對於選手們來說,可以算是已經到了衝刺的階段。觀衆們都屏住氣,全場幾乎沒有呼吸聲,只有船上指揮員的擂鼓聲。紅隊依舊着,排在最後一名的紫隊開始奮起直追。

這時,有的觀衆忍不住了,高聲地喊着,爲紫隊打氣,這也讓紫隊更加充滿信心。紫隊連續超過了五個隊,一口氣將自己的排名提升到了第二位。這時裁判員鳴哨了,比賽也隨着哨聲結束了。最終,紅隊衛冕冠軍成功,紫隊獲得了第二名,重新載入了隊伍的成績。觀衆們再次沸騰起來,對紫隊這種奮勇爭先的精神給予鼓勵。

比賽結束了,時間也在飛快地流逝着。今天,我看了一場精彩的比賽,也過了一個歡樂的端午節。

初一端午節作文600字3

有人喜歡喜氣洋洋的春節,有人喜歡花好月圓的中秋節,也有人喜歡熱鬧非凡的國慶節,可我最喜歡那豐富多彩的端午節。

在農村每到端午節,家家戶戶都要包糉子。隨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超市的貨架上也多了各種各樣的糉子。有豆沙糉子,有肉糉,還有蛋黃糉等等,讓人見了饞涎欲滴呢!可我還是喜歡吃媽媽包的糉子。我們家每年都會包糉子,媽媽再忙也會抽出時間包各種各樣的糉子。我最喜歡吃葡萄乾的餡,每當想起,嘴裏似乎還殘留着那酸酸甜甜的味道。記得每次我總笨拙的跟在媽媽後面學着包,可每次都以撒了米而告終。媽媽總是笑着說,男子漢哪裏做的了這些,快快洗手等着吃去。於是,我就只得退而求其次的守在鍋前,鍋裏先包好的糉子已經能聞到那淡淡的清香了。終於煮好了,一開啟蓋子,那香味就撲鼻而來,我迫不及待地拿了出來,不顧熱的燙嘴大吃起來。

端午節那天是孩子們最開心的一天。我們不但有新衣服穿,小孩子還掛香包,扣長命縷。那香包裏放進了曬乾的艾葉,聞着有淡淡的清香,使人精神爲之一振;那長命縷由五色絲線組成,上面還會扣有小鈴鐺。媽媽說那五色的絲線裏傳遞着長輩對我們深深的祝福。每當媽媽幫我係長命縷時,我總會聽到媽媽一邊系,一邊小聲的說着什麼。當我問時媽媽總是摸着我的頭,笑着說,願媽媽寶貝永遠健康、聰明。

端午節還有一個重要的習俗,那就是賽龍舟。傳說,春秋時代的楚國大夫屈原被壞人陷害,被流放到了邊境。過了幾年,他的國家被侵略了,屈原悲痛不已,心如刀割,最後投江自盡了。漁夫們知道了,紛紛划着船來打撈他的身體,可惜沒撈着。於是,人們向河裏扔飯糰,糕點去餵魚蝦,希望它們不要去咬屈原的身體,這個美好的願望一直流傳至今。可惜我們這沒有大河,當然也就看不到這盛況。

今年的端午節又要到了,我好像又聞到了糉子那淡淡的清香。

初一端午節作文600字4

“過端午,賽龍舟,糉子艾香滿堂飄。”又到了一年一度的端午節。

今天一放學,我就聽說今天妹妹帶學校裏包了糉子,我回到家後看見妹妹纏着奶奶要去買糉子。奶奶是正宗的嘉興人,吃糉子都買“五芳齋”的。奶奶問:“你們知道端午節爲什麼要吃糉子嗎?”我回答道:“我知道!是爲了紀念戰國時期楚國的愛國詩人屈原,屈原得知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後抱石跳江身亡,老百姓們爲了不讓魚蝦吃掉屈原的屍體,周勇輕輕的箬竹葉包住白白的糯米,投入江中餵魚蝦。”我們很快就到了蓮花街上的五芳齋,裏面陳列着各式各樣的糉子,有蛋黃糉,大肉糉和小白糉妹妹一眼就瞧上了粉色包裝的小白糉不肯放手。奶奶又買了大肉糉和鹹鴨蛋,我問:“端午節爲什麼要吃鹹鴨蛋?”奶奶笑着說,因爲端午節是毒月毒日,各種毒蟲蛇蟻都出來了,所以要用五黃來驅趕它們,五黃分別

是雄黃酒,鹹蛋黃,黃鱔,黃魚,黃瓜,原來端午節還是一個美食之節,這下我們有口福了。

第二天早上,我一起牀就聞到了糉子的香味,我剝開清香撲鼻的箬竹葉,一口咬上去,軟軟的,非常好吃,妹妹用糉子蘸着糖,津津有味的吃了起來,奶奶說:“快點吃,一會兒我們看龍舟賽吧。”

我們來到龍州的必經之路豐潭橋,早有人已經在那裏等候龍舟的到來,不一會兒遠處隱隱約約響起鑼鼓聲,有人喊道:“龍舟來了!”只見槳手齊心協力,用力划動着雙槳,一二,一二,喊着整齊的號子,龍舟猶如離弦之箭,疾馳而行,很快就到了橋的下面。鑼鼓聲越來越響,又是兩條龍舟緊跟其後,齊頭並進,不相上下,好一幅龍舟競渡,百舸爭流的景象。

吃糉子,賽龍舟,端午節一直是中華民族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現在賽龍舟已傳播到世界各地,深受世界人民的喜愛。

初一端午節作文600字5

端午節前兩天,我們昂立作文學校組織一個大型親子活動。我們每個人都興高采烈,非常興奮。

在活動開始前,我卻睡過了頭,差點錯過了整個活動。當我剛到達活動地點時,幸好活動纔剛剛開始。我一進去就找到位置,趕快坐下來。正聽老師講到:端午節是中國傳統節日,是爲了紀念楚國大夫屈原。賽龍舟,飲雄黃酒,包糉子,懸艾葉菖蒲,懸鐘馗像,掛荷包,佩香囊等,都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

我聽完老師講完後,已經想躍躍欲試了。老師又講到:孩子們,座位後面是製作香囊的地方。請你們和家長一起製作香囊吧!老師話音剛落,爸爸小聲的對我說:“兒子,快過來。”我跑過去一看,哇!原來爸爸已經將香囊做好了。爸爸拿着他所製作的香囊,表現的很得意。我趕忙把頭伸過去,讓爸爸給我戴上。爸爸卻說:“現在不行,待會兒,活動開始了,再戴吧!”我問到:“什麼活動?”爸爸剛要說,老師卻打斷了。“請孩子們走到你們最愛的人面前,讓他們爲你佩戴香囊。”我又把頭伸了過去,爸爸這次給我戴上了香囊。戴完後,我的心裏充滿了幸福感。

下一個活動是爲自己的媽媽繫上藍絲帶。我心想:我媽媽的學生正在考試,所以她纔沒有到現場來。想着,我的臉上不禁流露出失望的表情。

下個活動是誦讀屈原的經典詩詞。當我們讀着“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老師說這兩句是《離騷》中的千古名句,被後人廣爲傳頌。

最後一個活動是“快樂尋寶”。老師說:“現在會有人給你發一張代金券,你們的任務就是找到更多的卡片,從而獲得獎品。快樂尋寶,現在開始!”我等老師說完後,就瘋狂地尋找卡片,可是我一張也沒有找到。最後,我懷着失望的心情回到了座位上。

這次大型親子活動,雖然我沒有獲得獎品,但卻令我印象深刻。這個端午節活動告訴了我要愛國愛民,忠貞不二。

初一端午節作文600字6

在我的家鄉里,端午節具有吃糉子和賽龍舟的習俗。

傳說吃糉子的習俗是這樣來的: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位愛國詩人——屈原,他因爲國家興亡,自盡投江。人們爲了紀念他,把糉子投進江裏,以防魚兒吃掉屈原的屍體,賽龍舟也是爲了趕跑那些魚。

包糉子也是一件有趣的事兒,只需要糉葉、棗子、花生那些零七八碎兒的食物。首先,把一片糉葉圍成一個圓錐體(注意留一個口子),然後把吃的都放進去,儘量填滿一點,再拿一片糉葉,把口子填上,最後用一根比較長的繩子繞一圈,打個結就完成了。哦,對了!糉子可是要在鍋裏待上四五個小時呢!

鏡頭一轉,一下子就到了端午節一天中的“高潮”了--賽龍舟。來到了現場,哇!這裏人山人海,水泄不通。橋上擠滿了人:有小孩子,爭着要買玩意兒;有老人,正悠閒着摸着鬍子;還有青少年,正打着賭看看誰會贏呢!

隨着一聲令響,選手們個個使出全力,一會兒這個第一,一會兒又落後,一會兒跑上前來,一會兒又沒勁……總之,現在誰也不知道誰在哪兒。橋上響着整齊又零散的“加油,加油!”的聲音,震天動地,感覺橋隨時會塌了似的。江上擊擂者也不甘示弱,感覺要把鼓打破了才善罷甘休……

到了高潮時期,太陽已經在人們的頭上打轉了,汗水一滴一滴的落進河裏,魚兒嚐到了,也來爲龍舟助力。

到了黃昏,比賽終於結束,選手們也在苦中嚐到了甜,一個個都開心的笑了。

端午節,寓意着愛囯詩人屈原的死去,也是一個讓人難忘的節日,這種習俗永遠也不會變,在我們心中,它是不會變的。

初一端午節作文600字7

端午節,是一個難忘的節日,更是因爲我過了一個別開生面而又非常開心的“網絡端午節”。

端午節,是我國民間古老的傳統節日,一定有它迷人的傳說和多彩的慶祝活動。於是,我帶着滿心的好奇,早早的就開啟電腦,遊樂於端午的喜慶和神話境地。在這裏,我瞭解了,二千多年來中華各族人民歡慶節日的“龍舟競渡”、“吃糉子”、“佩香囊”、“懸艾草菖蒲”、“掛鐘馗像”等傳統習俗。我還了解了,端午節的由來和意義是爲了紀念戰國時代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紀念春秋時期的忠良伍子胥的忌辰,紀念東漢孝女曹娥救父和紀念現代革命女詩人秋瑾的。

其實,讓我最掛心的,不知不覺當中推着我的思緒走的,還是想知道雅安災區的爺爺奶奶、叔叔阿姨、小同學小朋友們,他們的端午節有糉子吃嗎?過得快樂、幸福嗎?帶着這個牽掛,我再次走進網絡。在網絡上,我看到了琳琅滿目的活動場景:有的人透過電話交談獻上一份關懷,有的人悄悄爲災區小朋友送上端午節文具、勵志書籍、糉子等禮物,獻上心中的一份愛;有“牽手災區同齡人——端午創意活動”,萬名學生向災區同齡人發出了“撫慰信”,在千紙鶴上寫上自己對災區同齡人的美好祝願;廢墟邊上、帳篷裏,有做取名叫“傳遞愛”的遊戲的,大家齊動手,開展包愛心糉子的比賽活動……風雨後彩虹依舊燦爛,這些來自遠方充滿愛和希望的祝福,透過節日把全國人民與四川災區人民的心緊緊地連在一起,同歡樂、同悲傷、同堅強。“同樣的節日同樣的愛”,看到這些,我那顆懸着的心終於安了下來,開心終於戰勝了憂心。

是啊,端午節寄託的是一種哀思,是對家國的眷念和對生命的關愛。“地震無情,人間有愛”,人性之美、同胞之情,我們中華民族崇高的傳統美德,在這次傳統節日中再次得到集中的體現和昇華。我欣喜,我自豪,仁愛之心得到無限傳遞,寶貴精神永駐人們心間!

午節,雖然沒有一家人一起去爬山、採野花、燒烤、吃農家宴的詩情畫意和閒情逸致,但它卻讓我最難忘!

初一端午節作文600字8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糉子,灑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端午節是我國偉統的節日之一,又叫端陽節、五日節、重午節、浴蘭節等等。風俗習慣是吃糉子,在門上插艾草,賽龍舟。關於這個傳統節日,還有一個傳說呢!

很久以前,楚國有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因爲受到別人的排擠,就被皇帝流放到邊疆了。後來,他就在五月初五這天抱着一塊大石頭投進了汨羅江。人們爲了不讓江裏的魚蝦吃屈原,就往江裏投入自己包的糉子,讓魚蝦不吃屈原。

廈門端午節熱鬧非凡,每家每戶都要插艾草、吃糉子,還舉行龍舟比賽。除此之外,廈門還有民間傳統競技活動“抓鴨子”,競技場設在水面上,參加者要走過一根塗滿滑油的圓水柱,然後開啟一隻成盛鴨子的木箱,再跳進水裏去抓掉下去的鴨子。海峽兩岸民間還流傳着一首對渡民謠——《歡喜船入港》:“歡喜船入港,我君走船人,蚶江與鹿港,對渡來通航。海峽起風浪,隔岸等親人,相思兩地牽,盼君守空房。歡喜船入港,兩岸心相同,盼君早歸航,潑水喜團圓”。

端午節前後,市面上有賣艾草、糉葉,還有賣肉糉、鹼糉,各種各樣。但最有名的是燒肉糉,它裏面有板栗、紅燒肉、蛋黃、香菇、蝦仁,顏色呈深棕色,聞起來有一股竹葉的清香和其中包容物的.香味,吃起來又軟又粘,別看它包的是大塊的肥肉,可是吃的時候卻油而不膩,吃完嘴裏回味無窮,讓你留連忘返。

端午節是中國的一個傳統節日,過這個節日很有意義,因爲既能享用美食,又能觀看龍舟比賽,紀念屈原。

初一端午節作文600字9

“糉子香,廚房香。

艾草清香撲鼻。

大門插着桃枝,出門可以看到麥二是黃色的。

這裏端陽,那裏端陽,到處端陽。"

這是端午節奶奶教我的歌謠。我記得我父親曾經告訴過我他的童年。在他的故事裏,端午節對他來說是一個充滿好奇和期待的節日:初夏的節日之夜,剝下一個糉子,滿屋清香。所有人都圍了過來,孩子纏着大人講那個熟悉卻永不厭倦的故事:兩千多年前,古代中國到處都是戰爭。農曆五月初五,有一位愛國詩人,憂國憂民。

然而,他心中的抱負無法實現。他悲痛欲絕,帶着石頭來到滾滾波濤中的汨羅江。他就是屈原;漁民們划船,四處尋找他們所愛的屈原。爲了防止水裏的魚吃掉屈原的屍體,他們把糯米包裹在香香的竹葉裏,扔進了河裏.故事講到這個時候,大人總是指着天空說:“你看,天上最亮的星星是屈原形成的。”孩子們會仰望深邃的天空,尋找最亮的星星。

又是糉子香的一年。你期待端午節嗎?如果你吃糉子,你能用糉子講故事嗎?望着天空,透過霧濛濛的工業霧氣,你還能看到天空中閃亮的星星嗎?

高樓平地起,大面積麥田消失。在城市邊緣,我們很難看到“出門望黃麥”的景象。是的,隨着時間和空間的變化,端午節是不是在鋼筋混凝土的擠壓下越走越遠?喧鬧的城市承載了太多人的慾望。父母的歡樂是否已經淹沒在城市閃爍的霓虹燈中?

我們無法理解父母年輕時的期望。想吃隨時可以吃各種糉子,糉子的味道好像越來越沒意思了。我們感興趣的是微笑的麥當勞叔叔,善良的肯德基爺爺;我們對舊故事也缺乏興趣。我可以隨時在網上看米老鼠和唐老鴨!我也覺得奶奶教我的歌有點土。我可以隨時在我的MP3播放器裏錄製各種搖滾歌曲!

可是,我們不覺得少了點什麼嗎?我們似乎缺少一些快樂,一些嚮往,一些責任。在噪音中,我們迷路了!

初一端午節作文600字10

盼星星,盼月亮,端午節終於到了,一家人摩拳擦掌忙活起包糉子。前一天早上,媽媽和奶奶把泡好的糯米拿出來,洗好糉子葉,準備開始包糉子。

我從來沒糉子,於是對媽媽說:“媽媽,我不會包糉子,你能不能教教我啊?”媽媽說:“行,包糉子挺好學的,但是剛開始包很困難,你得耐心點兒。首先,將兩片竹葉疊起來,摺疊成漏斗形狀。注意,卷的時候要儘量地緊,否則煮的時候會漏米。”我跟着媽媽做,把糉子葉疊成一個漏斗。

“然後放入糯米,但是不要放得太滿。如果喜歡吃紅糉子,可以在裏面放一兩顆小紅棗。”

“在封口之前,先在糯米上撒點水,然後將餘下的糉子葉蓋在漏斗的大口上,現在糉子變成了一個三角錐形,再用剩下的糉子葉把糉子裹緊。最後用繩子或馬蘭葉把糉子綁緊。”這一步非常關鍵,說着簡單,做起來難。小小的糉子葉很“調皮”,就是不聽我的話,“捉弄”我好半天。在我想把糉子裹緊時,裏頭總是有米漏出來,氣得我哇哇大叫,最後在媽媽的指導下,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終於包好了一個糉子。儘管形狀看起來不是很美觀,但這是我包的的一個了。

下一步,開始煮糉子了。先把糉子整齊地擺在鍋裏,把鍋簾壓在糉子上面,再往鍋簾上放一盆水。最後把水順着鍋邊倒進去,大火煮40分鐘,香噴噴的糉子就出鍋了。

到了端午節這天早上,媽媽給我係上了五彩線,還囑咐我不要隨便折斷或丟棄,只能在端午節後第一場雨時才能扔掉。媽媽還告訴我了五彩線的來歷,它象徵着五色龍,可以降伏鬼怪,帶走一切疾病。我們還在門口插上艾草,掛上紙葫蘆,家裏充滿了節日的氣氛。

早上忙完這些以後,今天的主角——糉子,終於登場了!白白的糉子蘸上白糖,真是又香又甜,又軟又黏,好吃極了。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糉子,灑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

初一端午節作文600字11

“有菱有角,有心有肝,一身清貧,半世熬煎。”你們猜這個謎語是什麼?對了,就是糉子!

端午節那天,媽媽一大早起來就開始包糉子,爸爸負責給家人們打電話,邀請他們一起到我們家吃糉子。看媽媽忙得“轟轟烈烈”,我問媽媽糉子是什麼餡料的啊?媽媽說“紅紅火火大棗餡”。只見媽媽把一個棗包在糉米里,最後拿葉子包裹起來。包好之後,媽媽把它們一個一個地放到蒸鍋中。過了一會,糉子蒸好了,一共有兩大鍋呢!空氣中瀰漫出糉子的香味。媽媽看看錶,說:“時間到了!”我深吸了一口氣,驚歎地說:“哇,好香啊!”

這時傳來噹噹噹的敲門聲,開門一看,哇,有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姐姐都來了!爸爸搬來大桌子,放到客廳,媽媽把糉子放到桌子中間,我們一人一個凳子,一人一雙筷子一個碗,準備開吃。但是我現在不能吃,因爲長輩們還在洗手呢,長輩不吃,我們晚輩是不能吃的。過了一會,長輩們洗完了手,我們坐在一起,開始吃媽媽包的糉子。

我看奶奶開始吃了,我就迫不及待地開吃了,我一大口咬下去:“燙燙燙!”媽媽說:“彆着急,還有呢,又沒人跟你搶!”吃了一會,姐姐過來說:“我給你們拍一張照,然後發到朋友圈吧!”爸爸扭過頭說:“啊?又拍照啊!我不想照。”媽媽說:“照相啊?我沒化妝呢!”我焦急地說:“姐姐拍我,我好看!”其實,我嘴上全是糯米粒。於是,姐姐就咔嚓照了一張,又點來點去地發到朋友圈。我問姐姐:“拍完了嗎?我繼續吃啦!”姐姐點點頭,我又大口大口地吃我還沒吃完的糉子,不得不說媽媽包的糉子實在太好吃了!

吃糉子是中華文明中的習俗,我喜歡吃糉子,更喜歡吃媽媽包的糉子!

初一端午節作文600字12

“雄黃酒下肚,龍舟順水出。”你知道這是什麼節日嗎?讓我來告訴你吧,這是端午節。

端午節,是紀念我們偉大詩人屈原的日子。到了端午節,人們會賽龍舟、吃糉子和掛艾葉……端午節有豐富多彩的習俗,其中我最喜歡的是包糉子。

到了五月初五的時候,外婆在廚房裏準備了各種各樣包糉子的材料,有糉葉、有糯米、有蜜棗……在外婆的巧手之下,長長的糉葉就變成了圓錐形。之後,她再小心翼翼地把糯米倒進圓錐形的糉葉裏,再把上部的糉葉往下一折,整個糉子就合攏了起來。最後,外婆又拿出一條細細的麻繩,在糉子上一纏、一繞、再纏、再繞,一個胖乎乎的糉子就展現在我們眼前了。

看着外婆包得那麼得心應手,我也迫不及待地包了起來。我學着外婆的樣子,將糉葉包成圓錐形,然後把糯米倒進糉葉裏。可是一不小心,糯米放的太多了,上部的糉葉怎麼也合不上。我又試着舀出一些糯米,可是這下糯米又太少了。我急得像一隻熱鍋上的螞蟻,包糉子看上去那麼容易,但是我卻怎麼也包不好。這時,外婆看見了,輕輕地往我的圓錐形糉葉里加了一些糯米,這下糯米就剛剛好,糉葉就蓋得嚴嚴實實了。外婆摸了摸我的頭,笑着說:“傻孩子,熟能生巧。別看一個小糉子,裏面可有大學問呢。”外婆幫助我一起給糉子打上結,我的第一個糉子就圓滿完成了。

外婆把我們的糉子下了鍋,咕嚕嚕咕嚕嚕,一個個糉子像一個個頑皮的小孩子,在水裏翻滾。過了一會,糉子煮熟了,我連忙嚐了一口,甜甜的滋味在我的口腔瀰漫開來。今天的糉子格外好吃,因爲這是我自己努力的成果!

初一端午節作文600字13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每到農曆五月初五也就是端午節,這首小詩就火爆全球,沒有一個人不知道。今天又是一年一度的中華民族傳統節日端午節了。

端午節到了,我們要塗雄黃酒、包糉子、吃糉子、賽龍舟……雖然我和媽媽沒有回老家和家人一起過端午節,但是我們母女倆依舊度過了一個快樂的端午節。

我們進行的第一個活動就是包糉子。我們在新鮮的糉葉上刷一層油,然後把糉葉折成一個三角形,把米飯放進糉葉裏,然後用一根細長的繩子捆着。我們母女倆齊心協力做好了一個糉子,接着我們又合作,做出了許多糉子。雖然糉子賣相不怎樣,但我覺得自己親手做的更有意義。那我們爲什麼要做糉子呢?我聽過一個傳說。傳說屈原投汨羅江後,人們划船在江裏日夜打撈,沒有打撈到屈原的屍體。大家怕江裏的魚、蝦把屈原給吃了,於是人們就做了糉子投入江裏,等這些魚、蝦吃飽了,它們就不會去吃這個偉大的人屈原。

接下來是吃糉子的環節了。我和媽媽比賽吃糉子,看誰先吃完。"預備——開始!"我立刻拿起一個糉子,把繩子剪開,狼吞虎嚥地吃起來,就像一個從沒吃過糉子的似的。媽媽也緊追其後,不願服輸。糉子就像許多的珍珠做出來的,既誘人又美味。我的肚子開始脹起來了。我有點想放棄了,但我看到媽媽還是堅持不懈,我心想:媽媽都在吃,我一定要比過她。不一會兒,兩盆糉子被我和媽媽吃了個一乾二淨,就像變魔術似的。吃完了糉子,我還得到了媽媽的表揚。

這個端午節我過得十分開心。

初一端午節作文600字14

聽大人們說,端午節是爲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而設立的節日。農曆五月初五,屈原投江自盡,人們爲了哀悼屈原先生,便將食物用葉子包住扔進江中,希望魚蝦不去啃食屈原的身體,後來就演變成了包糉子得習俗。去年的端午節,親愛的姥姥教我包糉子!

需要準備的材料有:若干糯米,十幾顆紅棗,葦葉一把,棉線一團,還有一把剪子。

激動人心的時刻到來了,我迫不及待地看着製作過程。首先,姥姥將一片葦葉捲成一個圓錐形,然後輕輕的將糯米填入圓錐的一半,再放入兩顆紅紅的大棗,就像白色珍珠裏面鑲嵌着絢麗多彩的翡翠呢!接着繼續覆蓋糯米,填到快溢出來的樣子,使餡料充滿整個糉子,這樣有利於後面的包裹。最後,按照螺旋的手法,從葦葉的另一端開始對摺葉片,捲到最後時,只見姥姥留一點兒小尾巴,用棉線從底部成十字捆綁糉子,捆好不散,就可以上鍋蒸了。

姥姥這番嫺熟的操作,看得我是眼花繚亂,驚羨不已。我有些不甘心,決定自己也包一個胖嘟嘟的糉子。但是我的手有點小,葦葉沒有包得很緊實,剛剛放入鍋中,只聽“嘩啦”一聲,糯米像長了腿一樣,跑的滿鍋都是。我有些失落,姥姥卻對我語重心長地說:“加油寶貝,失敗是成功之母,總結經驗!”於是我鼓起了勇氣,小手緊緊的捆綁住糉子,一次兩次三次,哇!我成功了,屬於我的第一個糉子問世啦!我興奮得手舞足蹈!

大約一個小時,糉子的清香緩緩的從蒸鍋中溢了出來,我貪婪地嗅着這一絲絲,一縷縷的糉香,口水忍不住地往下流......

我小心翼翼地剝開嫩綠色的糉葉,一股甜膩膩的糯米香撲鼻而來,乳白色的糯米鑲嵌着紅色的寶石,令人陶醉。再沾點白糖,輕輕地咬傷一口,嗯......又香又甜的味道好極了,一直沁入我的心脾!

初一端午節作文600字15

五月五日是端陽。當艾條插入時,門裏充滿了香。吃糉子和黃武。龍舟快樂地下水。端午節在每年的五月五日。我的家鄉——杭州,那裏的端午節有着不同的風味。

端午節就要到了。每個家庭的門上都掛着一株艾草。許多孩子帶着一些精緻可愛的香包。茵陳大多用紅線拴在門上,可以驅走蚊子,保護健康。不同的是,香包有不同的風格和形狀。它們色彩鮮豔、美麗,可以掛在身上驅邪。

一、二、一、二這是端午節南方一項非常熱鬧的活動——龍舟競賽。杭州西溪溼地每年都舉辦端午節。這是一項令人興奮的活動。當我還是個孩子的時候,我去了這個活動的現場,看到了許多大的領先的船隻,充滿了多彩的小彩旗。身穿白色、黃色和紅色衣服的壯漢拿着泥漿,隨着鼓聲的節奏划動。我很害怕。那時,我叔叔正在一艘紅色的龍舟上用力划船。突然,人羣爆發出一陣笑聲。怎麼了?原來,我叔叔的龍舟給了我們一個壯觀的翻滾。船上所有強壯的人都下水了,變成了落湯雞。我只是害怕,突然大笑起來。到目前爲止,賽龍舟仍然是我最喜歡的活動。

當然,在美食的世界裏,我們怎麼能在端午節少吃點東西呢?黃武和糉子是端午節不可缺少的。但是對我來說,糉子味道更好。我們吃兩種形狀的糉子:三角形糉子和四角糉子。紅棕色看起來很吸引人。糉子的味道很香。肥瘦的豬肉和美味的肉汁吸收了每一粒糯米。一口咬下去。它既美味又溫暖。它柔軟而精緻。軟糯的味道是無窮無盡的。在古代,人們把糉子扔到河裏是爲了不讓魚吃屈原,屈原因爲愛國而投河自盡。現在,糉子已經成爲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食品,並廣泛傳播。每次我在家煮糉子,整個房子都散發着香味。我忍不住又吃了一次。每一口都充滿了油。

在端午節,人們會聞到糉子、龍舟和屈原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