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精品】糉子作文600字四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作文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資訊。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糉子作文600字4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精品】糉子作文600字四篇

糉子作文600字 篇1

端午的六月,連空氣中都氤氳着糉葉的清香。的確,糉子歷來是端午節的重頭戲。

今年的端午被肇慶糉包圍了。深深的糉葉緊緊包裹着餡兒,三棱柱如金字塔般的糉子卻不瘦削,圓鼓鼓的身軀穩穩地立着,棕黑色的繩緊緊纏繞着糉子,五花大綁。

解開糉葉,白色的蒸汽便升騰而上,襯出餡料的晶瑩可口。淡黃的糯米柔柔黏黏地包裹着去皮的綠豆,筷子輕切,豐富的內陷展露無遺。幾顆淺紅的花生,金黃得發亮流油的鹹蛋黃,晶瑩剔透的肥肉,筋絡明顯的瘦肉,都集中於這一糉子之中。

我最喜歡吃糯米。熱騰騰的米又軟又糯,細品之下,還有幾分糉葉的清香,黏住筷子的同時,黏住牙齒。鹹蛋黃豐腴,冒出一汪紅油,浸潤了糯米。“起沙”便是鹹蛋的鼎盛時期,蛋黃又綿又滑,流淌在舌尖,總令人不禁聯想起優質細沙灘軟綿的沙子。瘦肉雖瘦,卻不老不柴,頗爲勁道。肥肉是一個肉糉的核心,少了它,便失去了肉糉的靈魂。夾起一塊,它便於雙筷間顫抖,折射出一片晶瑩的亮澤,高脂肪高熱量的本質展露無遺,讓無數立志減肥的人望而卻步。可雙手卻不受控制一般,將肥肉送入口中,滑至舌底,便融於口中,溜入食道。若與瘦肉一齊品嚐,則更有一番風味。兩種不同口味相互交融,多一分則膩,少一分則幹,真乃相得益彰。

嘗過原汁原味的糉子,就要品一口蘸了醬料的`糉子了。淋一勺豉油最爲合適。當豉油的鹹香與糉子的料香互相碰撞時,美味便在融合中誕生了。

一個糉子雖小,蘊含的卻有人的匠心,更有千年文化的傳承。糉子,這道傳統美食,美的不僅是外形味道,還有其中的內涵。

六月,豔陽正好,糉葉飄香。就着這幽香,一起品味糉子吧……

糉子作文600字 篇2

要過端午節了,家家戶戶忙着包糉子呢。奶奶也早早準備好了,泡了一盆的糯米和糉葉,我和奶奶說,一定要等我放學回來再包。

今天放學回來,我發現泡過的糯米漲了起來,昨天是多半盆,現在變成了一大盆。奶奶把蜜棗、花生、還有葡萄乾都放在了小盆裏。咦?這麼一大碗的五花肉塊是幹什麼的?啊,這一定是奶奶昨天看了視頻,應我的要求,要包肉糉子吧?

奶奶說,就等着我放學了,要不然現在都吃上包好的糉子了。煮好的糉葉散出一股清香的味道,葉子也軟了,我和奶奶開始包糉子了。

先包五花肉的。大塊的五花肉連皮被醃製了幾個小時,蔥薑蒜及花椒、大料、醬油等調料的香味撲鼻而來,雖然是生的,但那溜光錚亮的、顫微微的嫩肉真讓人流口水呀!

奶奶把兩片糉葉交錯疊在一起,把頭上的硬梗剪掉,用手輕輕向內一扣,一個圓錐形的斗子就形成了。隨後奶奶用勺子盛了一勺米放進去,我緊跟着夾了一塊大肉放裏面,又放一勺米,肉被埋上了,只見奶奶把左右兩邊向裏一壓,長葉子在上面一扣,手輕輕一轉一捏,再拿一根棕繩纏上幾圈,繫個扣,一個帶四個小角的糉子包成了。我和奶奶配合着,一會兒功夫肉糉子包完了。

接着包蜜棗的。我把一粒花生塞進已經沒了棗核的蜜棗肚子裏,這花生粒就變成了棗核。奶奶盛米,我放棗,再放點葡萄乾,爲了和肉糉子區別開來,這次奶奶用線繩來纏繞,轉眼間,一大盆的糯米被包進糉葉中。

爺爺早已把大燜鍋準備好了,奶奶把糉子一個個排好隊,一個挨一個地擠在一起,一層又一層,加滿水,又在最上面加了一個鍋簾,一個裝滿水的小盆壓在上面,然後開火煮了。

大約十幾分鍾,鍋開始冒氣,水開了,糉子在沸水中煮着,濃郁的糉葉香氣和噴噴香的五花肉塊的味道充滿了整個房間。奶奶說,這糉子最好是多煮幾個小時,再燜上一宿,第二天早上更好吃。

我當然有這個耐心,想着那自己親手參與的包糉子過程,心裏比吃糉子還要甜。

糉子作文600字 篇3

糉子是端午節的節日食品,傳說是爲祭投江的屈原而發明的,是中國歷史上迄今爲止文化積澱最深厚的傳統食品。

這天,姥姥家也包起了糉子。我就跟姥姥學包糉子。姥姥拿了一張糉葉,用手一捲,糉葉便成了一個空心的圓錐形。我學着姥姥的樣貌,拿了一張糉葉,想把它捲成圓椎形,可就是卷不好,捲來捲去還是一個直筒。姥姥見了,就在旁邊指點:“左手捏緊糉葉一角,右手將糉葉的另一角往裏卷,下面用力拉緊,上面放鬆一些。”在姥姥的指點下,我卷好了糉葉。

之後,姥姥在空心圓錐形的糉葉裏插上一根筷子,拿調勺舀一些糯米放在裏面,然後均勻地搖動筷子,直到把糯米包的緊緊的。我也在糉葉裏插好筷子,放好糯米。可搖動筷子時,不是把糉葉戳穿了,就是糯米包不緊。姥姥說:“搖動筷子時要輕一些,把糉葉包緊些。你看……”姥姥邊說邊示範,我邊聽邊學。哈哈!我包的糉子像點樣貌了。

然後是捆繩。只見姥姥兩手捏緊糉葉,用繩子在糉子尖角附近纏了兩圈,結上繩頭,一個漂亮的糉子就包好了。我也照着捆好了第一個糉子。隨之,第二個,第三個……我一連包了好幾個。

最後一道工序就是煮糉子了。把綁好的糉子逐一放到鍋裏,然後放入冷水滿過糉子1釐米左右,點火……水開15分鐘後把鍋裏上下糉子換位置,再以慢火煮上1小時即可。

這時我才明白包糉子是門手藝活兒,包起來十分不容易。

我感受到人們透過各種豐富多彩的活動紀念屈原這種偉大的愛國精神,久而久之就構成了端午節的傳統風俗。蘊涵着祖國人們深深的情感,承載着中華民族絢麗的文化,它起源於中國,發展於中國,我們要保護它,傳承它,讓全世界的人都明白端午節是我們中華民族自己的節日。

糉子作文600字 篇4

我喜歡吃可口糉子,也看過別人包糉子,卻從未自己動手包過。連包糉子過程也全然不知,直到今天,我纔算是大開眼界了!

一有糉子,我就吃個精光。姑媽看了,總是說“就知道吃,不知道自己做。”今天我要拜師學藝——包糉子。我頭一回這麼專心致志!我乖乖地在姑媽身旁耳染目睹,看了看這包糉子根本難不住我吧。誰知,當我真正去包時,能包得漂亮而結實真非常不容易。

姑媽瞧我這麼認真。讓我動手包糉子,我拿出兩片一大一小糉葉,學着姑媽樣子折出一角,再在摺好角筒上放入一點已浸泡好糯米,塞上一大塊鮮嫩豬肉,再又用糯米蓋得嚴嚴實實,不讓儒米寶寶溜走。我得意極了,比想象中還順利地完成了一大半。當我再把糉葉蓋好時,糯米就像淘氣孩子似不聽我使喚,接二連三地跳出來,我十分生氣哦!姑媽看了,說‘遇到事情要有恆心,要有耐心,方法。姑媽來替你“解了圍”——割掉一些糯米,我懸着心,總算落了下來。——我接過長長棕繩,先把糉子五花大綁捆了一圈,打了一個漂亮蝴蝶結,只要不隨便碰到繩子,也是十分結實。大功告成,我拿起糉子準備放入碗中,可是不小心拉了一下棕繩那短一部分,只聽得“嘩啦”一聲,糉葉散開了,糯米們像飛珠滾玉一般,一粒接一粒地掉到地上。

我不甘心,各中各樣糉子在姑媽手中誕生,可我連一隻都包不好,骨子裏吃奶勁兒頓時上來了。有了失敗,我小心了許多,也成功地包出了幾隻。

吃着自己做可愛糉子,味道就是不一樣,我心裏像吃了蜜一樣,十分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