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閱讀答案

春盡閱讀答案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中,我們或多或少都會接觸到閱讀答案,透過對照閱讀答案可以發現自己的知識盲區。你知道什麼樣的閱讀答案纔是可以有效幫助到我們的嗎?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春盡閱讀答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春盡閱讀答案

春盡閱讀答案1

江城子 病起春盡

陳子龍

一簾病枕五更鐘。曉雲空,卷殘紅。無情春色,去矣幾時逢?添我幾行清淚也,留不住,苦匆匆。

楚宮吳苑草茸茸。戀芳叢,繞遊蜂。料得來年,相見畫屏中。人自傷心花自笑,憑燕子,舞東風。

[注]陳子龍:明末文學家,本詩大約作於南明福王朝滅亡後一年。

⑴這首詞表現了詞人什麼樣的情感?請簡要分析。(4分)

【知識點】考查考生鑑賞作者的情感的能力,能力層次爲D級(鑑賞評價)。

【答案解析】(4分):①傷春之情。作者“病起”發現春色已匆匆逝去,無法挽留,只能用“幾行清淚”來表達對春天逝去的傷感(2分;其中“情感”1分,“分析”1分)。②亡國之恨、故國之思(對故國的悼念、懷念之情)。

作者由“卷殘紅”想到故國的覆亡如同這無情春色一樣逝去難留,不覺悲從中來(或“作者想到楚宮吳苑長滿芳草,百花盛開,遊蜂盤繞,而來年又會見到這畫屏般秀麗的春色,可南明福王朝滅亡,故國不在,只能獨自傷心”)。(2分;其中“情感”1分,“分析”1分) 解析:在這首詞中,詞人的情感融在意象之中,“五更鐘”“曉雲空”“卷殘紅”“清淚”等意象表達對春天逝去的傷感;“楚宮吳苑”“草茸茸”等意象與“人自傷心花自笑”,結合註釋,可感受到詞人對故國的悼念、懷念之情。

【思路點撥】鑑賞作者的情感要做好下列幾步,(1)藉助創作背景,探求創作動機,把握詩人內在情感;(2)瞭解詩歌語言,琢磨詩歌中的形象,領會景物所蘊涵的作者的感情;(3)抓住詩歌結構,剖析詩歌畫面,把握作者感情變化。

⑵“人自傷心花自笑,憑燕子,舞東風”運用了哪些表現手法?請簡要分析。(4分)

【知識點】本題考查鑑賞古代詩歌表達技巧的能力,能力層次爲D級(鑑賞評價)。

【答案解析】①擬人。花在春風中歡笑,燕子在東風中歡舞,運用擬人的修辭,生動地描繪了“楚宮吳苑”的無邊春色。②反襯(襯托、以樂景寫哀情)。

以樂景寫哀情,用春花的歡笑和燕子的歌舞來反襯作者的傷心,雖然春光無限,但國家覆亡,詩人無心賞景,倍增傷感。③對比。花的笑、燕子的舞與作者的傷心形成鮮明的對比,突出了作者的亡國之痛,故國之思。(任答兩點滿分。每點中“手法”1分,結合詩句具體解說1分) 解析:先明確表現手法,題幹“哪些”提示考生肯定不止一種。“花自笑”顯然屬於擬人,人的傷心與花的笑構成對比,再結合具體詩句說說效果,分析作用即可。

【思路點撥】考生要熟練掌握詩歌鑑賞中的修辭手法、表達方式、表現手法等各種表達技巧,答題時準確指出用了何種手法,並結合原詩分析答出此手法的表達效果及有效傳遞出作者怎樣的情感,可採用“手法+分析+效果”的答題模式。

春盡閱讀答案2

春 盡

韓偓

惜春連日醉昏昏,醒後衣裳見酒痕。

細水浮花歸別澗,斷雲含雨入孤村。

人閒易有芳時恨,地迥難招自古魂。

慚愧流鶯相厚意,清晨猶爲到西園。

【注】①韓偓官至翰林學士承旨,但後遭排擠,被貶淮州,後因避難投靠節度使王審知。當時朱全忠弒帝,建立樑期,王審知接受樑的封號,韓偓離開王審知定居於閩南泉州。詩作於此時。②招魂,語出《楚辭招魂》,原指祈禱死者復生的一種宗教儀式,這裏只是一般地用作招致魂魄。

8.有人評價本詩頷聯所用意象興寄深微,請談談你的理解。(5分)

9.這首詩的後兩聯表達了作者什麼樣的情感?請簡要分析。(6分)

參考答案:

8.頷聯中的細水浮花斷雲含雨等意象,既是南方暮春時節的典型景物,同時,還有深層的象徵(比興、託喻)意義:漂浮於水面的落花、隨風帶雨的片雲,漂泊無定,無所歸依,正是詩人自身漂泊無依的象徵;而流水落花,春光逝去,也可看作詩人深心眷念的唐王朝終於被埋葬的象徵。本句詩把殘春之景與身世之感、國事之悲融合在一起,情味雋永,興寄深微。

9.①傷春惜春之情。芳時恨表現了作者的心惜春之情。②年華遲暮,有志難騁的沉痛:芳時春盡,人生老去,詩人卻只能閒置一隅,其苦悶沉痛可知。③孤身獨處,苦無知音的寂寞:詩人地處偏僻,非但親朋息跡,古人魂魄也難招致,唯有流鶯相厚,更見其寂寞之感。

賞析

這是韓偓晚年寓居南安之作,與《安貧》表現同一索寞情懷,而寫法上大不相同。《安貧》直抒胸臆,感慨萬端;此篇則融情入景,興寄深微。

春盡,顧名思義是抒寫春天消逝的感慨。韓偓的一生經歷了巨大的政治變故,晚年寄身異鄉,親朋息跡。家國淪亡之痛,年華遲暮之悲,孤身獨處之苦,有志難騁之憤,不時襲上心頭,又面臨着大好春光的逝去,內心的抑鬱煩悶自不待言。鬱悶無從排遣,唯有借酒澆愁而已。詩篇一上來,就抓住醉酒這個行爲來突出惜春之情。不光是醉,而且是連日沉醉,醉得昏昏然,甚且醉後還要繼續喝酒,以致衣服上濺滿了斑斑酒痕。這樣反覆渲染一個醉字,就把作者悼惜春光的哀痛心情揭示出來了。

頷聯轉入寫景。涓細的水流載着落花漂浮而去,片斷的雲彩隨風吹灑下一陣雨點。這正是南方暮春時節具有典型特徵的景象,作者把它細緻地描畫出來,逼真地傳達了那種春天正在逝去的氣氛。不僅如此,在這一幅景物畫面中,詩人還自然地融入了自己的身世之感。那漂浮於水面的落花,那隨風帶雨的片雲,漂泊無定,無所歸依,正是詩人自身淪落無告的象徵。擴大開來看,流水落花,天上人間,一片大好春光就此斷送,也可以看作詩人深心眷念的唐王朝終於被埋葬的表徵。詩句中接連使用細、浮、別、斷、孤這類字眼,更增添了景物的悽清色彩,烘托了詩人的悲涼情緒。這種把物境、心境與身境三者結合起來抒寫,達到融和一體、情味雋永的效果,正是韓偓詩歌寫景抒情的顯著特色。

頸聯再由寫景轉入抒情。爲什麼要說人閒易有芳時恨,大凡人在忙碌的時候,是不很注意時令變化的;愈是閒空,就愈容易敏感到季節的轉換,鳥啼花落,處處都能觸動愁懷。所以這裏着力點出一個閒字,在刻畫心理上是很精微的。再深一層看,這個閒字上還寄託了作者極深的感慨。春光消去,固然可恨,尤可痛心的是春光竟然在人的閒散之中白白流過,令人眼瞪瞪望着它逝去而無力挽回。這正是詩人自己面臨家國之變而不能有所作爲的沉痛告白。下聯地迥難招自古魂,則把自己的愁思再轉進一層。詩人爲惜春而寄恨無窮,因想到:如有親交故舊,往來相過,互訴心曲,也可稍得慰藉,怎奈孤身僻處閩南,不但見不到熟悉的`今人,連古人的精靈也招請不來,更叫人寂寞難堪。當然,這種寂寥之感雖託之於地迥,根本上還在於缺乏知音。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陳子昂《登幽州臺歌》)韓偓此時的孤憤心情,同當年的陳子昂確有某種相通之處。

七、八句拋開議論事理,轉入抒情。借流鶯相顧、春愁略解,含蓄地表達了對春盡的感傷和悲嘆之情。詩人在這裏雖然沒有具體寫自己是如何苦悶,表面上沖淡了全詩的悲劇色調,但其無限苦悶之情卻形象地表現出來。

這首詩有敘述,有描寫,有議論,三者緊密結合是其主要特點。這首詩描寫景物具體形象,細水浮花歸別洞,斷雲含雨入孤村這些詩句,真實地描繪出春天雨前農村的美景,有很大的藝術魅力。這首詩語言流暢優美,對仗工整。通篇扣住春盡抒述情懷,由惜春引出身世之感、家國之悲,一層深一層地加以抒發,而又自始至終不離開春盡時的環境景物,即景即情,渾然無跡,這就是詩篇沉摯動人的力量所在。

春盡閱讀答案3

春盡行人未到家,春風應怪在天涯。

夜來過嶺忽聞雨,今日滿溪俱是花。

前樹未回疑路斷,後山才轉便雲遮。

野間絕少塵埃污,唯有清泉漾白沙。

19.尾聯__________、__________兩個意象寫出了詩人保持高潔人格的願望。(2分)

20.頷聯“夜來過嶺忽聞雨,今日滿溪俱是花”被《宋詩紀事》標爲名句,請結合詩句作簡要賞析。(6分)

答案

19.清泉、白沙(2分)

20.運用視聽結合的手法。(1分)

上句從聽覺角度寫過山嶺時突然遇雨,寫出了夜晚翻越山嶺的艱難。(2分)

下句從視覺角度寫天明之後山溪裏飄滿了夜間風雨打下的花瓣,勾起了詩人淡淡的惆悵。(2分)

承接上聯,照應題目,寫出春天即將逝去。(1分)(答借景抒情的也可酌情給分)

春盡閱讀答案4

閱讀下面兩首詩,完成第6-7題。(每小題2分,共4分)

[甲]春盡 [乙]春盡

[唐]韓偃 [宋]鄭解

惜春連日醉昏昏,醒後衣裳見酒痕。春盡行人未到家,春風應怪在天涯。

細水浮花歸別澗,斷雲含雨入孤村。夜來過嶺忽聞雨,今日滿溪俱是花。

人閒易有芳時恨,地迥難招自古魂。前樹未回疑路斷,後山才轉便雲遮。

慚愧流鶯相厚意,清晨猶爲到西園。野間絕少塵埃污,唯有清泉漾白沙。

6.下列對兩首詩的內容理解不正確的項是( )

A.兩首詩都描繪了幕春時節落花流水、雲雨變幻之景,流露出傷春之感與家國之悲。

B.甲詩首聯寫詩人因借春而連8喝酒的行爲和醉昏昏的狀態。

C.乙詩頸聯描繪了山迴路轉、氣象萬千的景象。

D.甲詩尾聯寫詩人愧對流鶯清晨到西園的厚意,乙詩尾聯寫詩人喜于山間怡人之景。

[答案] A[解析]兩詩確實都描繪了幕春時節落花流水、雲雨變幻之景,但是乙詩並未流露出家國之悲,而是表達羈旅之愁和對污濁現實的憎惡。

7.下列對兩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甲詩融敘事、寫景、抒情爲-體,情感沉摯動人:乙詩重在寫景,情寓景中。

B.甲詩使用“細”“浮”“別”“斷”“孤”等詞語描寫景物,反襯詩人悲涼情緒。

C.乙詩“春風應怪在天涯”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含蓄風趣。

D.甲詩“地迥難招自古魂”表達的心境與陳子昂《登幽州臺歌》所表達的心境有相通之處。

[答案] B[解析]甲詩中“細”、“浮”、“別”、“斷”、“孤”這類字眼,更增添了景物的悽清色彩,烘托了詩人的悲涼情緒。不是“反襯”。

春盡閱讀答案5

江城子 病起春盡

陳子龍[注]

一簾病枕五更鐘。曉雲空,卷殘紅。無情春色,去矣幾時逢?添我幾行清淚也,留不住,苦匆匆。

楚宮吳苑草茸茸。戀芳叢,繞遊蜂。料得來年,相見畫屏中。人自傷心花自笑,憑燕子,舞東風。

[注]陳子龍:明末文學家,本詩大約作於南明福王朝滅亡後一年。

8.這首詞表現了詞人什麼樣的情感?請簡要分析。(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人自傷心花自笑,憑燕子,舞東風運用了哪些表現手法?請簡要分析。(6分)

參考答案

8.①傷春之情。作者病起發現春色已匆匆逝去,無法挽留,只能用幾行清淚來表達對春天逝去的傷感(2分;其中情感1分,分析1分)。②亡國之恨、故國之思(對故國的悼念、懷念之情)。作者由卷殘紅想到故國的覆亡如同這無情春色一樣逝去難留,不覺悲從中來,淚水潸然;楚宮吳苑曾經芳草丰茸,百花盛開,遊蜂盤繞,但昔日春景來年只能在畫屏中相見,更添故國之思和思而不得見的酸楚(或作者想到楚宮吳苑長滿丰茸的芳草,百花盛開,遊蜂盤繞,而來年又會見到這畫屏般秀麗的春色,可南明福王朝滅亡,故國不在,只能獨自傷心)。(3分;其中情感1分,分析2分)。

9.①擬人。花在春風中歡笑,燕子在東風中歡舞,運用擬人的修辭,生動地描繪了楚宮吳苑的無邊春色。②反襯(襯托、以樂景寫哀情)。以樂景寫哀情,用春花的歡笑和燕子的歌舞來反襯作者的傷心,雖然春光無限,但國家覆亡,詩人無心春景,倍增傷感。③對比。花的笑、燕子的舞與作者的傷心形成鮮明的對比,突出了作者的亡國之痛,故國之思。(6分;答出①給3分,答出②或③給3分;其中手法1分,結合詩句具體解說1分,表達效果1分)

賞析:

《江城子病起春盡》 是陳子龍的作品。這首詞描繪了一幅春光消逝、景色慘淡的畫面,然而字裏行間卻流露出詞人對故國的懷念以及對復國的嚮往之情。

起句的描述,即爲憂傷的氣氛所籠罩。詞人臥病枕上,夜夜傾聽五更鐘聲。今病起晨望,則見曉色中風捲落紅,掃地以盡。春天在詞人臥病時悄悄地過去了,這對病起的詞人來說,不不啻是一種無法彌補的遺憾。這裏的病字,不僅指體內的病痛,而且更是詞人心靈創痛的真切流露。緊接着,詞人不禁向蒼茫大地發問:無情春色,去矣幾時逢?春色無情,襯托的正是詞人對故國的多情。作爲一名愛國志士,陳子龍曾向南明政府獻計獻策,四方奔走,結果一切努力都化作流水,復國之夢日趨遙遠。感念及此,詞人不覺淚下,留不住,苦匆匆。一個苦字,包涵了詞人從希望到失望、多少痛苦難言的情感。

下半闋詞人的筆觸落在了楚宮吳苑上。楚宮吳苑,指一度建都南京、旋即覆亡的南明弘光朝的故宮。這裏雖然已是花落春去,雜草叢生。而遊蜂仍留戀芳叢,飛繞其間。這 戀芳叢的遊蜂,隱包括作者在內的愛國志士;一個繞字則說明了他們對故國的依戀和對復國的無限希望。料得來年,相見畫屏中,正流露出詞人對復國充滿了信念,雖然目睹楚宮吳苑的景象不禁爲之傷心,然而對於勝利的嚮往,又使他從心中發出了花自笑的遐想。花落還會重開;這自笑之花是來年重開之花,自笑之時是來年重開之日。正是滿懷着這種熱望,詞人才不遺餘力地奔走在艱難的復國之路上。末句中的東風即卷殘紅之風,暗指清軍,所以要借燕子之口,去詛咒其侵略、破壞的暴行。

陳延焯《雲韶集》評此詞曰:情深一往,情韻悽清,自是作手。又在《白雨齋詞話》卷三中評此詞綿邈悽惻,比較準確地概括了這首詞的內涵。也有的學者認爲這首詞是反映男女之情的作品(參見陳寅恪《柳如是別傳》第三章)。見仁見智,讀者不妨自行玩繹。【注:陳寅恪的說法是錯誤的,因爲這首詞是寫於明代滅亡後三年,而陳寅恪卻誤以爲是在明代崇禎九年前後所寫,前後相差十年,陳寅恪一廂情願地將曉雲空中的雲當做阿雲(柳如是),因此出現這個錯誤。】

此詞題爲病起春盡,寫詩人生了一場病,起來一看,景物改變,春天已經過去。於是聯想到東晉詩人謝靈運名作《登池上樓》也寫患病後登樓,看到節候改變而生感慨。不過謝靈運所見到的是初景革緒風,新陽改故陰的初春景象。這首詞則寫的是春色已去,無法挽留。詞的上片寫詞人倚躺在病枕上,五更天將明時的鐘聲透過簾幕清晰地傳來。捲起簾子一看,朝雲飄散,天空十分明淨,殘餘的春花已不存在,似被簾子捲起了。這樣的寫景,烘托了悲感的氣氛,似乎從李後主《搗練子》詞深院靜,小庭空,斷續寒砧斷續風,無奈夜長人不寐,數聲和月到簾櫳中脫化出來,其意境是相似的。而曉雲空,卷殘紅,則是出之非凡想像的描寫。春色無情,說去就去,不會再回來。去矣幾時逢,按說時序運轉,來年又是春天,而如此一問,似乎春天已永遠不再回來了。這裏含有較明顯的寓意。詞人在詞中,是每每將春天比喻朱明王朝的。他對春天的逝去,那麼傷感、惋惜:添我千行清淚也,留不住,苦匆匆。這樣的語言,似乎不是一股的傷春之辭。李後主《虞美人》詞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也是借春去也寓國破家亡之痛的。

下片筆鋒一轉,遙想當年楚宮、吳苑也曾有過春天,那裏也有茂密的青草,繁盛的鮮花,以及繞飛的遊蜂。楚宮吳苑從來是作爲亡國遺址供人憑弔的。這裏或用來暗指南明小朝延。當它存在時,招來了許多遊蜂浪蝶如阮大鋮之流,然而春天將盡,到了來年只有在屏風上的圖畫中才能看到了。

是說,明王朝的春天都成遺蹟。想到這種結局,詞人無比傷心。人自傷心花自笑,呼應上片添我千行清淚也,深寓了憂國的情懷。

最後兩句憑燕子,罵東風是很新奇的結尾,對於春天的歸去,古典詩詞中一般都表達了一種無可奈何的心緒,而此處卻表示了怨憤之情。在子龍詞中東風往往是送走春天的禍首:滿眼韶華,東風慣是吹紅去(《點絳脣》)、 幾處垂楊,不耐東風捲(《醉落魄》)、幾陣東風,殘月梨花碎(《醉花陰》)、 夭桃紅杏春將半,總被東風換(《虞美人》)。是東風吹殘了花草,是東風送走了春天,幾度東風人意惱(《蝶戀花》),東風是惱人的,是應該受到斥責的,這樣寫不同一般。在這些詞句中。是否都另有寓意,固然難說,但是憑燕子,罵東風,總讓人感到有些特殊的含義。

春天逝去抒寫故國之思,或比喻國勢一阽危,在詩詞中時時可見,如李後主以春意闌珊引發了亡國的哀痛;南宋署名德佑太學生的《百字令》以寫春盡比喻國家衰亡,詞中並且還有真個恨殺東風這樣的句子,朱彝尊認爲東風是指奸相賈似道。這首《江城子》中東風是否有所指,難以考證,然而全首詞,尤其後半闋寫得綿邈悽惻(陳廷焯《白雨齋詞話》),確如譚獻所云然則重光後身,惟臥子足以當之(《復堂日記》)。說這首詞充滿像李後主一樣的怨痛之情,當是無可懷疑的。

標籤:閱讀 春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