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閱讀答案

鄧攸棄兒保侄文言文閱讀答案

在我們平凡的學生生涯裏,大家一定都接觸過文言文吧?文言文注重典故、駢儷對仗、音律工整,包括策、詩、詞、曲、八股、駢文等多種文體。爲了讓更多人學習到文言文的精華,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鄧攸棄兒保侄文言文閱讀答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鄧攸棄兒保侄文言文閱讀答案

鄧攸,晉人也,有弟早亡,惟有一兒,曰遺民。時值動亂,胡人入侵京師,掠牛馬。鄧攸挈妻子亡。食盡,賊又迫,謂妻曰:“吾弟早亡,但有遺民。今擔兩兒,盡死,莫若棄己兒,懷遺民走。”妻涕如雨。攸慰之曰:“毋哭,吾輩尚壯,日後當有兒。”妻從之。

【註釋】:①胡人:匈奴人。②京師:京城。③挈:帶着。④毋:不要。

【小題1】解釋下列劃線的詞語。(4分)

①食盡( ) ②鄧攸挈妻子亡( )

③但有遺民( ) ④攸慰之( )

【小題2】翻譯:今擔兩兒,盡死,莫若棄己兒,懷遺民走。(2分)

【小題3】從文中你看出鄧攸是一個怎麼樣的人?(2分)

答案

【小題1】①盡:完②亡:逃跑③但:只 ④之:代詞,代“妻子”

【小題2】現在挑着兩個孩子,全都要死了,不如丟掉我們的孩子,抱着遺民逃走。(2分)

【小題3】是一個先人後己,重情重義,無私的人。(2分)意思對即可

文言文閱讀

關於文言文閱讀,個人理解只顧多刷題不進行總結沒有什麼大用處,想當初我刷了兩本練習可是起效並不是很大。我們老師推薦的方法是寫完文言文的題目後,要對照文言文的全文註釋,一字一句地進行翻譯,並將不會的.實詞解釋記錄在本子上,最好是查過古漢語詞典再記錄,因爲文言文註釋上實詞的意思經常不是直譯。

不過這個要建立在你已經熟記重要的十八個虛詞、重要句式等基礎上,總之文言文就是要多背常見的實詞意思,所以準備一本古漢語詞典就十分有必要了。推薦一個背誦的小技巧:記實詞的本義,因爲實詞的其它解釋都是由本意引申出來的,透過對本意的記憶就很容易理解其它的引申義啦。

例如走,①<動>跑。②<動>逃跑。③<動>奔向,趨向。它的本義是①<動>跑,(如何知道是本義呢,通常古漢語詞典上該實詞的第一個解釋就是本意也就是標註着①的解釋)因爲跑得太快了就像在②<動>逃跑 一樣,因爲朝着一個特定的方向跑就是③<動>奔向,趨向 該地方。

雖然引申的不是特別好,但主要方向大概就是這樣的,這樣理解着記憶會記的比較深刻。文言文中的斷句呢,我們老師說這類的題目比較難,只和我們說要先進行翻譯,斷句從簡到繁即先斷簡單顯而易見的最後去斷難的,找主謂賓不要將其分開,注意一些特定的詞如矣、而已......斷在其後,通常要斷六七處斷幾處與總分無關,並不是說3分就斷六處一處0.5分,只是少了一處扣0.5分罷了。最後實在不行就只有三分丟了就丟了吧。

敘事散文

敘事散文,或稱記敘散文,以敘事爲主,敘事情節不求完整,但很集中,敘事中的情滲透在字裏行間。側重於從敘述人物和事件的發展變化過程中反映事物的本質,具有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等因素,從一個角度選取題材,表現作者的思想感情。根據該類散文內容的側重點不同,又可將它區分爲記事散文和寫人散文。

偏重於記事

以事件發展爲線索,偏重對事件的敘述。它可以是一個有頭有尾的故事,如許地山的《落花生》,也可以是幾個片斷的剪輯,如魯迅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在敘事中傾注作者真摯的感情,這是與小說敘事最顯著的區別。

偏重於記人

全篇以人物爲中心。它往往抓住人物的性格特徵作粗線條勾勒,偏重表現人物的基本氣質、性格和精神面貌,如魯迅《藤野先生》,人物形象是否真實是它與小說的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