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閱讀答案

《與朱元思書》閱讀訓練及答案

《與朱元思書》閱讀訓練及答案1

風煙俱淨,天山共色。從流飄蕩,任意東西。自富陽至桐廬一百許裏,奇山異水,天下獨絕。

《與朱元思書》閱讀訓練及答案

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夾岸高山,皆生寒樹,負勢競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千百成峯。泉水激石,泠泠作響;好鳥相鳴,嚶嚶成韻。蟬則千轉不窮,猿則百叫無絕。鳶飛戾天者,望峯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橫柯上蔽,在晝猶昏;疏條交映,有時見日。

1、解釋下面加點詞的含義。

任意東西( )

從流飄蕩( )

③天山共色( )

④爭高直指( )

2、下列加點詞,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

A、一百裏 雜然相

B、猿則百叫無 天下獨

C、疏條交映,有時餘,大喜曰

D、在晝昏 神龜雖壽,有竟時

3、翻譯下列句子

①負勢競上,互相軒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請分別用兩個字概括富春江山“奇”水“異”的特點。

山“奇”水“異”______________

5、下面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文章首段以“奇山異水,天下獨絕”八字總領全篇,結構上綱舉目張,脈絡分明。

B、透過寫景,作者表達出對功名利祿的鄙棄,對官場政務厭惡的情感。

C、本文句式整齊,音韻和諧,讀來朗朗上口,節奏感鮮明、強烈。

D、該文與《答謝中書書》,可謂一去一往,一唱一和,都是書札中的精品,亦是寫景文的佳作,共同表達出與知音共賞美景,傳情達意的高雅志趣。

[參考答案]

1、①任憑,聽憑;②隨着(跟隨);③同樣,一樣;④向上

2、C

3、①(那些山)憑依(高峻的)地勢競相向上,(好像在)相互(爭着)往高處和遠處延伸。

②(那些)治理社會事務的人,看到(這些優美的)山谷(也會)流連忘返。

4、高、險(峻);清、急

5、D

《與朱元思書》閱讀訓練及答案2

風煙俱淨,天山共色。從流飄蕩,任意東西。自富陽至桐廬一百許裏,奇山異水,天下獨絕。

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夾岸高山,皆生寒樹。負勢競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千百成峯。泉水激石,泠泠作響;好鳥相鳴,嚶嚶成韻。蟬則千轉不窮,猿則百叫無絕。鳶飛戾天者,望峯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橫柯上蔽,在晝猶昏;疏條交映,有時見日。

1.解釋下列劃線詞詞義。

①從流飄蕩( )

②猛浪若奔( )

③橫柯上蔽( )

④窺谷忘反( )

2.翻譯下面句子。

鳶飛戾天者,望峯息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總領全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鳶飛戾天者,望峯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最能表達作者志趣和情懷,說說作者有怎樣的志趣和情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①順、隨

②這裏指飛奔的馬

③樹木的枝幹

④通“返”,返回

2、那些極力追求名利的人,看到這些雄奇的山峯,就會平息熱衷於功名利祿的心。(重點詞語翻譯正確,意思對即可)

3、奇山異水,天下獨絕。

4、表達了作者對富春江奇山異水的讚美、留戀以及鄙棄功名,淡泊人生的思想感情。(可以從積極方面或消極方面來談,但要求觀點要鮮明,言之成理即可,不要偏激。)

《與朱元思書》閱讀訓練及答案3

文言文閱讀。

[甲]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至於夏水襄陵,沿溯阻絕。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迴清倒影。絕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睛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悽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三峽》)

[乙]風煙俱淨,天山共色。從流飄蕩,任意東西。自富陽至桐廬一百許裏,奇山異水,天下獨絕。

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夾岸高山,皆生寒樹,負勢競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千百成峯。泉水激石,泠泠作響;好鳥相鳴,嚶嚶成韻。蟬則千轉不窮,猿則百叫無絕。鳶飛戾天者,望峯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橫柯上蔽,在晝猶昏;疏條交映,有時見日。(《與朱元思書》)

1.解釋下列加粗的詞。

(1)沿溯阻絕( )

(2)猛浪若奔( )

(3)故漁者歌曰( )

(4)經綸世務者( )

2.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

(1)素湍綠潭,迴清倒影。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鳶飛戾天者,望峯息心。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找出甲、乙兩文中所使用的通假字各1個,並寫出其意思。

(1)甲文中_______通_______,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文中_______通_______,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言文語句中常常省略了一些部分。請在下面括號裏填入被省略的部分。

(1)負勢競上,()互相軒邈

(2)急湍甚()箭

5.甲、乙兩文都寫了水流的湍急,但描寫的側重點有所不同,甲文側重於寫水流之_____________,乙文側重於寫水流之____________;甲、乙兩文都描寫了難見天日之景,但着眼點卻不同,甲文以“不見曦月”來突出_____________,乙文以“有時見日”來突出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1)逆流而上(2)飛奔的馬(3)所以(4)籌劃

2.(1)白色的急流,碧綠的`潭水,迴旋着清波,倒映出各種景物的影子。

(2)極力追求名利的人,看到這些雄奇的山峯,就會平息熱衷於功名利祿的心。

3.(1)“闕”通“缺”,中斷

(2)“反”通“返”,歸,回去。(另有:“轉”通“囀”等,只要找到兩個即可。)

4.(1)負勢競上,(山巒)互相軒邈(2)急湍勝(於)箭

5.疾或快 急或猛 山之高 樹之密

《與朱元思書》閱讀訓練及答案4

閱讀《與朱元思書》中的一段文字,完成1—4題。

[甲] 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遊無所依。日光下徹,影布石上,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遊者相樂。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樹環合,寂寥無人,悽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節選自《小石潭記》)

[乙] 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夾岸高山,皆生寒樹;負勢競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千百成峯。泉水激石,泠泠作響。好鳥相鳴,嚶嚶成韻。蟬則千轉不窮,猿則百叫無絕。鳶飛戾天者,望峯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橫柯上蔽,在晝猶昏;疏條交映,有時見日。 (節選自《與朱元思書》)

1.解釋下面加粗詞在文中的意思。

(1)以其境過清________

(2)乃記之而去________

(3)窺谷忘反________

(4)互相軒邈________

2.翻譯下面的句子。

(1)斗折蛇行,明滅可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文和乙文中畫線的句子都描寫了水,分別突出了水的什麼特點?各從什麼角度描寫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面的句子分別流露出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1)坐潭上,四面竹樹環合,寂寥無人,悽神寒骨,悄愴幽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鳶飛戾天者,望峯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1)因爲(2)離開(3)同“返” 返回(4)比高遠

2..(1)(溪水)像北斗星那樣曲折,像蛇那樣蜿蜒前行,(望過去)一段看得見,一段又看不見。

(2)急流的像箭一般,兇猛的浪花像奔馳着的馬

3.水的特點:[甲]清澈(或:清);[乙]清澈(或:清)和湍急(或:急)。

描寫角度:[甲]間接描寫(或:側面描寫);[乙]直接描寫和間接描寫相結合(或: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相結合)。 (意對即可)。

4.(1)流露出作者內心孤寂、淒涼、憂傷的思想感情。

(2)流露出作者陶醉於自然美景,淡泊功名利祿的思想感情。(意對即可)

《與朱元思書》閱讀訓練及答案5

閱讀下面文言語段,完成習題(17分)

風煙俱淨,天山共色。從流飄蕩,任意東西。自富陽至桐廬一百許裏,奇山異水,天下獨絕。

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夾岸高山,皆生寒樹,負勢競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千百成峯。泉水激石,泠泠作響;好鳥相鳴,嚶嚶成韻。蟬則千轉不窮,猿則百叫無絕。鳶飛戾天者,望峯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橫柯上蔽,在晝猶昏;疏條交映,有時見日。

【小題1】本文總領全文的句子 2分。

文中從側面表現水的清澈的句子 2分。

【小題2】解釋下列句中劃線的詞。2分

橫柯上蔽( ) 窺谷忘反( )

【小題3】將下面的句子譯成現代漢語。2分

負勢競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千百成峯

【小題4】寫出從視覺或聽覺方面描寫景物的對偶句一組。2分

【小題5】文中“鳶飛戾天者,望峯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一句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3分

【小題6】假如你是一位投資者,根據本文介紹的山水特點,你將如何開發這地方?簡要回答。4分

答案

【小題1】奇山異水,天下獨絕。 游魚細石,直視無礙

【小題1】柯,樹木的枝幹 反通返

【小題1】山巒憑藉高峻的地勢,彷彿都在爭者往高處和遠處伸展。

【小題1】視覺: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聽覺:泉水激石,泠泠作響;好鳥相鳴,嚶嚶成韻。

或:蟬則千轉不窮,猿則百叫無絕。

【小題1】不僅從側面襯托險峯幽谷奪人心魄的魅力,更傳達出作者對功名利祿的鄙棄,對官場政務的厭倦。

【小題1】略

解析【小題1】學生能學會用原文概括內容,提高對文字的理解能力。

【小題1】學生對文言文中重點詞語的釋義掌握要具體、精確。

【小題1】文言翻譯要求意思正確、句意完整、語句通順。補充主語“山巒”

重點詞“軒邈”的意思是 往高處和遠處伸展。

【小題1】視覺和聽覺是寫景的角度,要求學生從這個角度去理解原文,找出句子。

【小題1】作答時應從對大自然的喜愛讚美和對功名利祿的鄙棄,對官場政務的厭倦兩個方面來組織答案。

【小題1】開放題只要求設計合理,文通句順,書寫認真即可。

《與朱元思書》閱讀訓練及答案6

①風煙俱淨,天山共色。從流飄蕩,任意東西。自富陽至桐廬一百許裏,奇山異水,天下獨絕。

②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③夾岸高山,皆生寒樹,負勢競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千百成峯。泉水激石,泠泠作響;好鳥相鳴,嚶嚶成韻。蟬則千轉不窮,猿則百叫無絕。鳶飛戾天者,望峯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橫柯上蔽,在晝猶昏;疏條交映,有時見日。

【小題1】下列句子劃線詞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自富陽至桐廬一百許裏自非亭午夜分 B.水皆縹碧,千丈見底皆若空遊無所依C.蟬則千轉不窮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 D.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

【小題2】下列句子中劃線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A.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寒暑易節,始一反焉B.自富陽至桐廬一百許裏遂許先帝以驅馳C.好鳥相鳴,嚶嚶成韻好讀書,不求甚解 D.奇山異水,天下獨絕佛印絕類彌勒

【小題3】對以上選文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A.“從流飄蕩,任意東西”寫出了小舟隨江流飄蕩的情形,表現了作者陶醉於美好大自然的閒適心情。 B.第②段用誇張和比喻的手法寫出了江水的清澈和湍急,顯盡了富春江江水之“奇異”。 C.第③段劃線句從側面落筆,既強化了山水誘人之魅力,又表明作者對恬靜閒適的大自然生活的嚮往之情。D.全文重點寫“奇山異水”之清幽秀美,也表達了作者對追求功名利祿之人的強烈譴責之情。

答案

【小題1】B

【小題1】A

【小題1】D

解析

【小題1】B中二者都是“都”。

【小題1】都是“通假字,通“返”。

【小題1】表達了對追求功名利祿之人的輕視。

《與朱元思書》閱讀訓練及答案7

[甲] 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遊務所依,日光下澈[注],俟然不動,傲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遊者相樂。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樹環合,寂寥無人,悽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

[注]澈,又作徹。

(節選自《小石潭記》)

[乙] 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五礙,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夾岸高山,皆生寒樹;負勢競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千百成峯。泉水激石,泠泠作響。好鳥相鳴,嚶嚶成韻。蟬則千轉不窮,猿則百叫無絕。鳶飛戾天者,望峯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橫柯上蔽,在晝猶昏;疏條交映,有時見日。 (節選自《與朱元思書》)

15.解釋下面加點詞在文中的意思。 (3分)

(1)以其境過清 (2)乃記之而去 (3)窺谷忘反

16.翻譯下面的句子。 (4分)

(1)斗折蛇行,明滅可見。 (2)游魚細石,直視無礙。

17.甲文和乙文中畫線的句子都描寫了水,分別突出了水的什麼特點?各從什麼角度描寫的?(4分)

18.下面的句子分別流露出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4分)

(1)坐潭上,四面竹樹環合,寂寥無人,悽神寒骨,悄愴幽邃。

(2)鳶飛戾天者,望峯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

參考答案

15.(3分)(1)因爲。 (2)離開。 (3)返回(答“返”、通“返”、同“返”均可)。 (各佔1分)

16.(4分)(1)(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樣曲折,像蛇那樣蜿蜒前行,時隱時現。

或:(溪流)曲曲折折,一段看得見,一段又看不見。

或:(泉水)曲曲折折,(望過去)一段看得見,一段又看不見。

(2)(水中)遊動的魚和細小的石頭,一直看下去,毫無障礙。

或:(水中)遊動的魚和細小的石頭,可以看到底,毫無障礙。

(各佔2分。意思對即可)

17.(4分)水的特點:[甲]清澈(或:清); [乙]清澈(或:清)和湍急(或:急)。

描寫角度:[甲]間接描寫(或:側面描寫);

[乙]直接描寫和間接描寫相結合(或: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相結合)。

(每問2分。意思對即可)

18.(4分)(1)流露出作者內心孤寂、淒涼、憂傷的思想感情。

(2)流露出作者陶醉於自然美景,淡泊功名利祿的思想感情。

(各佔2分。意思對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