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閱讀答案

生命的啓示閱讀答案

生命,每個人因一生下來就自然擁有它而習以爲常;但是,並不是每個人都真正認識生命、理解生命、珍愛生命。我是在經歷了磨難和風險之後,才逐漸懂得了生命的意義的。

生命的啓示閱讀答案

沙子粘在身上,像蟲子在爬。燥熱蒸着汗榨去我體內的水分。極度勞累使我直不起腰,終於躺倒在戈壁上。

藍天和大地一樣空曠,孤獨的苦澀燒灼着心。如果有另外一雙手,推上一把,也許我和這車早就衝出這片荒漠中的凹地了!隨手去抓水壺,心在發抖:水沒了!環顧四方,地氣嫋嫋,戈壁是死寂的海。

心怦怦地跳,頭髮根豎了起來,恐怖襲上心頭。蠻幹使我耗去了許多水分,後悔來不及了……那是我“邊陲萬里行”出發後的第二年夏天,我沿內蒙古西部巴丹吉林沙漠北緣,駕着挎鬥摩托車向額濟納旗進發。從早上4點啓程,沒見一個人影,下午4點左右,車輪陷住了。

戈壁只是一層硬殼,下面是軟軟的沙。拿起鍬我拼命地挖輪子底下的沙,讓車輪重新高於沙面,再發動車向外衝。衝出幾步,車輪又碾碎那硬殼陷在沙中,於是我再挖。脫光了所有的衣服,我拼死拼活地挖、挖、挖……途中見過的白骨又幻映在眼前,我會困死在這裏嗎?忽然我想起了梭梭。

“梭梭,梭梭,梭——梭——!”光着身子,我發狂地在戈壁上奔跑,高喊。

記得剛進大漠時,一位蒙古族老人告訴我,能在沙漠中找到梭梭你就不會死。

終於找到了,只有一小叢。蒙古人叫它“扎格”,學名“梭梭”。我知道它是大漠中極耐旱的木本植物。

“你能給我水嗎?”它默默地立在那裏。它的'軀幹被風沙打磨得光光溜溜,使人想起古玩店裏的根雕。水在哪裏?枝幹沒有皮,葉子又小又苦,根?莫非根有水?我開始挖,指甲挖出了血,仍未找到根的盡頭,也沒找到一絲溼潤。我傻了,嗓子眼兒冒火。

黃昏很長,我昏沉沉地睡去。人啊,只有在這時候,心靈纔會平靜下來。我不懂得寧靜,不安分的靈魂又在做夢了。夢中挖到了梭梭的主根,我用力拔,根斷了,水噴了出來。夢被水驚破,睜開眼,哪有水?只有梭梭的小葉,像“綠眼睛”一樣注視着我。

我想問它:你爲什麼能活下來?這裏已有8年沒下過一場透雨了,你是怎樣活下來的?我急忙把沙培回它的根部。我還挖什麼呢?一株草木能活下來,我爲什麼想到死?心不再發抖,我也不再去躁動,午夜時分,我又重新振作起來,將衣服墊在車輪底下,衝出了那片“陷阱”。

那以後,我不再蠻幹,不再動輒就去拼命。困難的時候我常想起它,大漠中孤單弱小的梭梭。它太窮困了,連件衣服都穿不上,可它卻有驚人的生命力。它可以把葉子變成枝,以不損失一丁點水分和養分。嚴酷的條件下,它可以脫落枝葉,壓縮生存的消耗而不死。

其實,人類爲生存而做出的選擇,爲了生命的延續而做出的頑強探索,應該比植物更進階更動人。

(選自《中國散文鑑賞文庫》)

1.閱讀文章,理清情節,將下列方框中的內容補上,每格不超過5個字。(3分)

陷入沙地 衝出沙地 。

2.賞析文中劃橫線句子。(4分)

環顧四方,地氣嫋嫋,戈壁是死寂的海。

3.結合下文,揣摩文中劃波浪線句子中蒙古老人所說的“能在沙漠中找到梭梭你就不會死”這句話的深刻內涵。(4分)

4.結合本文的閱讀感悟,並聯系下面的兩則材料,談談你對生命有了怎樣全新的思考。(4分)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

“古之變法者多因流血而成,而今之變法未見流血者,有之從我嗣同始。”———譚嗣同

參考答案:

1.拼命挖沙、尋找梭梭、受到啓發(每空1分,共3分)

2.運用疊詞“嫋嫋”,使語言充滿韻律;運用比喻的修辭,生動形象。表現了戈壁寂靜茫遠的特徵,渲染了神祕恐怖的氣氛,烘托了作者緊張恐懼的心情。(4分)

3.老人的意思是,在沙漠中找到梭梭,你會被它頑強的生命力所震撼。(2分)從它的身上吸取到力量的源泉,從而走出困境。(2分)

4.一方面,我們應懂得珍惜生命,用頑強來面對生命中的磨難;另一方面,在民族大義面前,我們應挺身而出,演繹捨生取義之真理。(4分)

標籤:啓示 閱讀 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