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閱讀答案

司馬季主者楚人也閱讀及答案

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10~12題

司馬季主者楚人也閱讀及答案

司馬季主者,楚人也。卜於長安東市。

宋忠爲中大夫,賈誼爲博士,同日俱出洗沐。賈誼曰:吾聞古之聖人,不居朝廷,必在卜醫之中。今吾已見三公九卿朝士大夫,皆可知矣。試之卜數中以觀採。二人即同輿而之市,遊於卜肆中。司馬季主間坐,弟子三四人侍,方辯天地之道,日月之運,陰陽吉凶之本。語數千言莫不順理。

宋忠、賈誼瞿然而悟,獵纓正襟危坐,曰:吾望先生之狀,聽先生之辭,小子竊觀於世,未嘗見也。今何居之卑,何行之污?

司馬季主捧腹大笑回:觀大夫類有道術者,今何言之陋也,何辭之野也!今夫子所賢者何也?所高者誰也?今何以卑污長者?

二君日:尊官厚祿,世之所高也,賢才處之。今所處非其地,故謂之卑。言不信,行不驗,取不當,故謂之污。夫卜筮者,世俗之所賤簡也。世皆言曰:夫卜者多言誇嚴以得人情,虛高人祿命以說人志,擅言禍災以傷人心,矯言鬼神以盡人財,厚求拜謝以私於己。此吾之所恥,故謂之卑污也。

司馬季主日:公且安坐。公見夫被髮童子乎?日月照之則行,不照則止,問之日月疵瑕吉凶,則不能理。由是觀之,能知別賢與不肖者寡矣。

賢之行也,直道以正諫,三諫不聽則退;其譽人也不望其報,惡人也不顧其怨,以便國家利衆爲務。故宮非其任不處也,祿非其功不受也;見人不正,雖貴不敬也;見人有污,雖尊不下也;得不爲喜,去不爲恨;非其罪也,雖累辱而不愧也。

今公所謂賢者,皆可爲羞矣。卑疵而前,孅趨而言;相引以勢,相導以利;試官不讓賢陳功,見僞增實,以無爲有,以少爲多,以求便勢尊位;食飲驅馳,從姬歌兒,不顧於親,犯法害民,虛公家:此夫爲盜不操矛弧者也,攻而不用弦刃者也,欺父母未有罪而弒君未伐者也。何以爲高賢才乎?

宋忠、賈誼忽而自失,芒乎無色,悵然噤口不能言。

久之,宋忠使匈奴,不至而還,抵罪。而賈誼爲樑懷王傅王,墮馬薨。誼不食毒恨而死。此務華絕根者也。

太史公曰:古者卜人所以不載者,多不見於篇。及至司馬季主,餘志而著之。

(節選自《史記·日者列傳》)

10.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聽先生之辭 辭:言辭 B.今何言之陋也,何辭之野也 陋:淺薄

C、公且安坐 安:安心地 D.餘志而著之 志:有志向

11.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組是(3分)

A所賢者何也? 所高者誰也?

B.擅言禍災以傷人心 厚求拜謝以私於己

C,吾聞古之聖人 二人即同輿而之市

D 卜於長安東市 遊於卜肆中

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賈誼之所以同宋忠到卜肆,是因爲他想見識一下卜者中聖人的風采。

B、宋忠、賈誼聽了司馬季主的理論,認爲都是自己從未聽過的,因此很不以爲然。

C、司馬季主認爲,從披髮童子不能解釋日月之食這件事,可以說明能識別賢與不肖的人太少了。

D.司馬季主的話說中了當官者的要害,所以宋忠、賈誼二人神情惆悵,說不出話來。

13.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尊官厚祿,世之所高也,賢才處之。(3分)

譯文:

(2)得不爲喜,去不爲恨;非其罪也,雖累辱而不愧也。(4分)

譯文:

(3)古者卜人所以不載者,多不見於篇。(3分)

譯文: